1、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024秋)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1.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自我介绍。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
2、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一师小结)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一指名回答-补充意见一师小结)三、动手制作课程表。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3、学生动手制作。四、总结全文活动延
3、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教学后记】2.我向国旗敬个礼【教学目标】文化基础让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和相关知识。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国旗历史和文化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社会参与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正确对待国旗,遵守相关礼仪。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国旗所代表的深刻内涵。指导学生掌握向国旗敬礼的正确姿势和规范。【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对国旗的尊重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
4、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国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国旗的形象。讲授法:讲解国旗的历史、象征意义和相关法规。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向国旗敬礼的实际演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看到这个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二)新授(20分钟)介绍国旗的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例如: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讲述国旗的历史和相关故事,让学生了解国旗的来之不易。讲解向国旗敬礼的规范姿势和礼仪要求。(三)巩固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向国旗敬礼的姿势,互相纠正。开展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国旗知识
5、的掌握程度。(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国旗的重要性和对国旗的尊重。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以实际行动向国旗敬礼,表达爱国之情。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更多关于国旗的故事,并在班级中分享。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升旗仪式,实地感受向国旗敬礼的庄严氛围。【教学后记】3.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文化基础引导学生了解校园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校园建筑、景观等的审美能力。自主发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校园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在校园中的成长计划。社会参与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公共事务。【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
6、熟悉校园的各个区域和功能。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将个人发展与校园环境相结合。【教学方法】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校园,进行现场讲解。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校园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校园的风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校园风景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二)新授(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按照预定路线参观校园,介绍校园的建筑、设施、绿化等。例如:介绍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和借阅规则;讲解体育馆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
7、的细节,感受校园的文化氛围。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参观中的发现和感受。(三)巩固练习(10分钟)小组讨论:“我们可以为校园做些什么?”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提出自己小组的想法和建议。(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校园的特点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校园时光,积极参与校园生活。五、教学延伸让学生制作一份校园导览图,标注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和推荐路线。开展“我爱校园”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表达对校园的感情。【教学后记】4.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目标】文化基础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文化素养。自主发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在不同交通场景下做出正确判断。引导
8、学生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自主关注交通安全。社会参与教育学生在道路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安全,培养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创建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交通安全知识,如交通信号灯的含义、行走和乘车的安全规则。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交通安全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应对复杂交通状况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和紧急避险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情境模拟法:创设交通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交通安全规则。知识竞赛法: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
9、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提问:“看到这些事故,你们有什么感受?”(二)新授(20分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信号灯、行人过马路规则、乘车安全等。例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分析交通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相关的交通安全法规,强调遵守法规的重要性。(三)巩固练习(10分钟)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行人、驾驶员等角色,在模拟场景中实践交通安全规则。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
10、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共同关注交通安全。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交通安全公约。组织学生在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5.老师,您好!【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听从老师教导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教师节的日期和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老师的辛勤工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养成尊敬老师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知道用恰当的方式向老师
11、表达祝福。【教学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真正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付出,从而发自内心地尊敬老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老师的工作。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歌曲老师,引导学生安静倾听。提问:歌曲里唱的是谁?(二)认识老师(10分钟)展示老师在不同场景工作的图片,如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让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后的感受,老师在做什么,辛苦吗?(三)了解教师节(10分钟)讲解教师节的日期(9月10日)和意义。提问:在教师节这一天,我们可
12、以为老师做些什么?(四)尊敬老师的行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听从老师教导等场景。讨论:还有哪些行为是尊敬老师的表现?(五)表达对老师的感谢(10分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或画画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六)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师,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学后记】6.拉拉手,交朋友【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知识与技能
13、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教学重点】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教学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2)美术纸若干张。2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活动过程一、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大
14、学城第二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二、我认识的朋友多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周多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三、课间活动:唱找朋友的歌曲四、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1说说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干净、整洁,学习好,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2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我们在一起会互相帮助。)3说说你帮助过谁?哪个朋友帮助过你?4你
15、有没有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为什么喜欢他?五、同桌同学相互认识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和一些同学。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六、(准备资料交朋友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2自己制作写有自己个人资料的小名片或精心准备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手工,或演奏的乐曲等。第二课时(一)请你记住我1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3找朋友:双手拿着自己的
16、名片,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4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5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6唱儿歌教唱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1.看书6-9页说说讲的什么?2.老师讲解一下两个游戏:找朋友,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教唱网小鱼的儿歌。3.游戏安全要求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边唱儿歌边做游戏,老师也加入游戏中。【教学后记】7.上课了,好好学【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掌握一些学习技巧。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如认真
17、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自觉遵守上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法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上课,那么你们知道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吗?2.学生自由发言。3.师:上课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认真上课,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今天,
18、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上课了,好好学,了解一下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二)游戏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叫做“上课我最棒”。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会说出一些上课的行为,如果你觉得这个行为是正确的,就站起来;如果你觉得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就坐下。2.老师开始说行为,如“上课认真听讲”“上课随便说话”“上课积极发言”等。3.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4.师: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上课的行为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到底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二、讲授新课(一)上课的基本要求1.师:同学们,上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认真听讲
19、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讲,这是非常重要的。认真听讲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认真听讲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学生认真听讲的场景。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知道怎样做到认真听讲了吗?学生回答: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老师讲课,不做小动作等。师:对,认真听讲就是要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老师讲课,不做小动作,积极思考问题。(2)积极发言师: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积极发言。积极发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积极发言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学生积极发言的场景。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知道怎样做到积极发言
20、了吗?学生回答:举手发言,声音响亮,表达清楚等。师:对,积极发言就是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表达清楚。(3)遵守纪律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还要遵守纪律,不能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离开座位等。遵守纪律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序,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纪律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学生遵守纪律的场景。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知道怎样遵守纪律了吗?学生回答: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不离开座位等。师:对,遵守纪律就是要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不离开座位,听从老师的指挥。2.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上课的基本要求,那么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展示案例:
21、小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遵守纪律,学习成绩非常好。小红上课不认真听讲,随便说话,做小动作,学习成绩很差。)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和小红的做法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回答:小明的做法对,因为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遵守纪律,所以学习成绩好。小红的做法不对,因为她不认真听讲,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所以学习成绩差。师:对,我们要向小明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二)学习方法和技巧1.师:同学们,除了上课的基本要求,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1)做好课前准备师:上课前,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把书本、文具等准
22、备好,这样可以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更加专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课前准备呢?学生回答:把书本、文具放在桌子上,把书包放在桌子下面等。师:对,做好课前准备就是要把书本、文具放在桌子上,把书包放在桌子下面,这样可以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更加方便地拿取书本和文具。(2)认真做笔记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做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复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真做笔记呢?学生回答:用铅笔记录,把重点内容写在笔记本上等。师:对,认真做笔记就是要用铅笔记录,把重点内容写在笔记本上,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修改和整理笔记。(3)及时复习师:课后,我们要及时复习,把老师讲的内容复习一遍,这样
23、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及时复习呢?学生回答:看课本、看笔记、做练习题等。师:对,及时复习就是要看课本、看笔记、做练习题等,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2.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那么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展示案例:小刚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做笔记,及时复习,学习成绩非常好。小强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课前准备,不认真做笔记,不及时复习,学习成绩很差。)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刚和小强的做法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回答:小刚的做法对,因为他认真听讲,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做笔记,及时复习,所以学习成绩好。小强的做法不对,因为
24、他不认真听讲,不做课前准备,不认真做笔记,不及时复习,所以学习成绩差。师:对,我们要向小刚学习,掌握好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三、巩固练习(一)判断对错1.上课认真听讲是正确的行为。()2.上课随便说话是正确的行为。()3.上课积极发言是正确的行为。()4.上课遵守纪律是正确的行为。()(二)选择填空1.上课的时候,我们要(A)听讲。A.认真B.随便C.不认真2.上课的时候,我们要(A)发言。A.积极B.不积极C.随便3.上课的时候,我们要(A)纪律。A.遵守B.不遵守C.随便违反(三)说一说1.说一说你在上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2.你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四、课堂总结1.师:
25、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学习技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认真上课,积极发言,遵守纪律,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做笔记,及时复习,提高学习成绩。2.师: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五、布置作业1.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告诉爸爸妈妈。2.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落实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后记】8.课余生活真丰富【教材分析】课余生活真丰富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课余生活方式。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与的各种活
26、动,如阅读、运动、游戏等,让学生感受到课余生活的乐趣。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他们在课余时间通常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和活动,但对于如何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还缺乏认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活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不同的课余活动。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参与制定课余生活计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课余生活
27、的热爱,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余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课余活动,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余生活观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学生课余生活的视频,展示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与的各种活动,如跳绳、画画、阅读等。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余时间都做些什么呢?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余生活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增长见识,丰富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余生活真丰富这一课,了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二)认识课余生活
28、的丰富多彩1.观察图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与的各种活动。提问:图片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你喜欢这些活动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余生活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2.分享交流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课余时间喜欢做的事情。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些活动呢?这些活动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课余活动有不同的好处,如阅读可以增长知识,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游戏可以放松心情等。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有趣的课余活动呢?学生讨论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拓展学生对课余活动的认识。(三)学
29、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1.情景模拟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和小红,模拟他们在课余时间的安排。小明在课余时间只顾着玩游戏,没有完成作业;小红则合理安排时间,先完成作业,然后再进行阅读和运动。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明和小红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做法更好?为什么?模拟结束后,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重要性,要做到学习和娱乐相结合。2.制定课余生活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课余生活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每天的课余时间安排、要进行的活动等。学生制定计划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互相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教师挑选几份优秀的课余生活计划进行展示,供全班学生学习参考。(
30、四)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1.案例分析教师讲述两个案例:案例一,小刚在课余时间经常看漫画书,导致视力下降;案例二,小美在课余时间参加了绘画兴趣班,不仅提高了绘画水平,还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提问:小刚和小美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做法更好?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的重要性,要避免沉迷于不良的课余活动。2.辨别是非教师出示一些课余活动的图片,如玩电子游戏、看电视、阅读、运动等,让学生辨别哪些是有益的课余活动,哪些是不良的课余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要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远离不良的课余活动。(五)总结升华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课余生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1、?你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选择有益的课余活动,让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课余生活中,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六)布置作业1.按照自己制定的课余生活计划,认真执行一周,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2.向身边的同学推荐一个有益的课余活动,并说明推荐的理由。【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9.作息有规律【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教材通过展示不同的作息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规
32、律作息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规律作息的重要性,掌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时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珍惜时间,热爱生活。【教学重点】认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规律作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节奏,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等等。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就是我们的作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规律的作息吗?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
33、结:看来同学们对作息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作息有规律。二、新课讲授(一)认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10分钟)1.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在不同时间都在做什么。2.学生回答:早上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去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午休;下午放学回家后做作业、玩耍,晚上睡觉等。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规律的作息,会怎么样呢?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补充。例如,没有规律的作息可能会导致身体不健康、学习效率低下、心情烦躁等。(二)了解合理的作息时间(15分钟)1.小组讨论:你们认为小学生每天应该在什么时间起床、睡觉、吃饭、学习、玩耍呢?2.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
34、班交流。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合理的作息时间。例如,小学生每天应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吃饭,不挑食;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等。(三)制定作息时间表(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合理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2.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作息时间表。3.小组交流,互相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4.全班展示,评选出“最佳作息时间表”。(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20分钟)1.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学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案例,如每天按时起床、认真完成作业后再玩耍等,让学生分析这些行为的好处。2.学生讨论并发言。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方法。例如,设置闹钟提醒自己起床
35、和睡觉;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让家长监督自己等。4.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进行生活,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三、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回答。3.教师总结:同学们,规律作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珍惜时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健康和快乐。四、布置作业(2分钟)1.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床头,每天按照时间表进行生活。2.记录自己一周内的作息情况,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教学后记】10.吃饭有讲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
36、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吃饭时要讲卫生、不浪费,排队时要互相谦让。3、自己能学会营养配餐。4、小组合作要愉快、友爱。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1、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2、简单合理地搭配饮食。【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记录讲课前一天晚上,自己进餐的情况。了解食物的营养知识。2、教学器木才:自助餐用具、食物彩色图片、量化表格、小奖票、营养师贴画、食物比例分配表。【教学过程】一、导入伴随欢快的乐曲,出示动画:娴熟的刀工、精湛的厨艺、真诚地邀请、快来吧!尝尝我的手艺。再看那满桌丰盛的饭菜,学生的情
37、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兴奋地想吃这顿饭。师饶有兴趣地说: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他要请同学们吃一顿自助餐。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吃过自助餐,老师对他们表示羡慕,并说自己小时候可没吃过自助餐。以次激发学生热爱现实生活,对生活有满足感。那我们就一起去餐厅看看吧!二、明理(一)联系生活懂得进餐要求1、餐厅的菜肴特别丰富,屏幕出示彩色图片。师说类别,生说食物名称。主食类:米饭、面条、蛋糕、馒头鱼肉蛋类:大虾、炖鱼、鸡蛋、炸鸡腿蔬菜类: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水果类:草莓、苹果、葡萄、橙子豆制品、奶类:豆腐、鲜牛奶饮料、水、汤类:矿泉水、果汁、菜汤2、学生的视觉、精神都随着鲜美的画面来到了自助餐厅,师抓住这一时刻,
38、马上提问学生:在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回想:在家中长辈是如何提醒他们的,幼儿园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学生凭生活经验说出吃饭的要求,应注意什么,明白什么是自助餐。师在这一环节着重渗透做文明、守秩序的小顾客。3、屏幕出示吃自助餐的要求(1)吃多少取多少(2)取过的食物不能放回原处(3)取物要文明人多要排队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自然地懂得了吃自助餐的要求,也就是“怎么吃”。(二)从身边实例中体会如何选餐1、请一名同学选餐。音乐响起,第一个小顾客开始选餐了,看看他是怎样给大家做榜样的。师向其他同学提出要求:认真看,你觉得他在哪方面做得好,一会儿我们要进行评议,看看
39、谁是最佳评论员!这样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会集中起来。2、评价取餐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面介绍自己选餐的情况,生评是否合理。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吃饭的实际情况和刚才大家提出的要求)对其评价。【教学后记】11.对人有礼貌【教材分析】对人有礼貌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校园生活真快乐”,旨在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本课主要围绕“对人有礼貌”这一主题,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礼貌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材中呈现了多个场景,如与老师、同学打招呼,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礼貌的魅力。同时,教材还设置了
40、一些互动活动,如“说一说”“做一做”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但对于礼貌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还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善于模仿,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规范。在认知方面,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和重要性。在情感方面,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
41、技能 了解礼貌的重要性,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礼貌的魅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教学重点】了解礼貌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儿歌咱们从小讲礼貌,引导学生认真倾听。2.提问:同学们,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3
4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要从小讲礼貌,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人有礼貌这一课,了解礼貌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二)认识礼貌的重要性1.观察图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在不同场合的表现。提问:你喜欢图片中的哪些人物?为什么?不喜欢哪些人物?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礼貌的人让人喜欢,不礼貌的人让人讨厌。礼貌可以让我们与人相处更加融洽,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2.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礼貌的故事,如程门立雪。提问: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在雪地里等待老师?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礼貌和尊重的重要性。
43、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礼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学生讨论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礼貌可以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也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三)学习礼貌用语1.认识礼貌用语展示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引导学生认读这些礼貌用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2.情景模拟创设不同的情境,如与老师打招呼、向同学借东西、不小心撞到别人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他们的表现。3.游戏互动进行“礼貌用语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礼貌用语,学生依次接龙,说不出的学生要表演一个小节目。通过游
44、戏,加深学生对礼貌用语的记忆和理解。(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1.观察行为展示一些文明礼貌的行为图片和不文明礼貌的行为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提问:哪些行为是文明礼貌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礼貌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礼貌的行为可以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会伤害他人的感情。2.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礼貌的地方?如果有,应该如何改正?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改进计划。3.制定公约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文明礼貌公约,明确在学校和家庭中应该遵守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让学生将公约张贴在教室或家里,时刻提醒自己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五)
45、总结升华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礼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怎么做?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礼貌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牢记礼貌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六)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和家人一起制定家庭文明礼貌公约。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是否文明礼貌,如果发现不文明礼貌的行为,可以勇敢地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教学后记】12.玩也有学问【教材分析】玩也有学问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玩不仅能带来快乐,还可以在玩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教材通过展示不同的玩耍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玩得有意义、有收获。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活动,如“玩一玩,想一想”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玩的学问。【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