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孙红松 文档编号:8025965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一、名句默写(共23分)1(8分)观沧海默写。(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2(4分)根据要求默写。(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 。3(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

2、律的诗句是: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 。4(5分)根据要求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 , 。二、选择题(共8分)5(2分)(23-24七年级上天津期中)选出对观沧海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C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3、,“观”是全诗的诗眼。D“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实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6(2分)(23-24七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写了这首诗。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描绘的是暮春季节的景物。C“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是“道听途说”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漠不关心。D后两句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7(2分)(23-24七年级上天津

4、红桥期末)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点题,写诗人舟行水上,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写诗人在岸上所见景色,此刻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C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了浓浓的故园之思。8(2分)(22-23七年级上天津津南期末)下列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首句“枯”“老”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藤”“

5、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B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极具画面感。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揭示了主题。C本首小令作者精心选择独具秋天特色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创设出衰败、荒凉、缺乏生气的氛围。D本首小令除最后一句外,全是“景”语,而字字都扣着“情”字来写,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色与情思完美融合。三、诗歌鉴赏(共64分)(5分)(23-24七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2分)对本诗的理解和

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B“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运用奇特的夸张,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磅礴之势,是诗人眼前所见的实景。C“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多大关系。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海水与山岛相互映衬的景象,显示了宏伟的气象。10(3分)观沧海的作者曹操是 (时期)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篇,通过描绘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之景,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 。(4分)(23-24七年级上河南许昌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

7、,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1(2分)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12(2分)从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4分)(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3(2分)诗歌的开篇写了“杨花”和“子规”两样景物,点明了事情发生在 (时节),渲染了 的氛围。14(2分)作者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8、思想情感?(4分)(23-24七年级上云南昭通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5(2分)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试分析这些景物的作用。16(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3-24七年级上广西钦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

9、”“归雁”遥相呼应。B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于是借大雁北飞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D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人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18(2分)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4分)(20-21七年级上河南焦作期中)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9(2分)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2分)“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6

10、分)(22-23七年级上河北保定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1(2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 ,“秋思”是 22(2分)对这首小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中,“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繁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23(2分)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

11、想感情?(4分)(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4(2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小令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5(2分)“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幅温馨恬静的画面,联系全诗主旨,谈谈这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4分)(2023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6(2分)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

12、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27(2分)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4分)(2024陕西商洛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予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8(2分)小语注意到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事物起笔,她搜集到这两种事物的相关知识,做成知识卡片,请你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知识卡片杨花: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诗人常借之

13、抒发悲苦哀怨之情。29(2分)小文了解到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很疑惑本诗的这一特点体现在何处,请你向他答疑解惑。30(5分)(2024甘肃陇南三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秋夜闻笛萨都剌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注释】萨都刺:元代著名诗人,其故乡为雁门关下的荒漠地区。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小语:【甲】【乙】都是和北固山有关的诗篇。通过对诗歌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王湾是在冬末春初到的北固山,而

14、萨都刺是在 (季节)到的。小言:【甲】诗中“ , ”两句点题,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小语:【乙】诗中飘渺的笛声,幽静的远山,清冷的月色,都容易惹人怀想,诗人借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的 (情感)。小言:同样的情感表达,在【甲】诗中,作者是借“ ”的意象来传达的。(4分)(2024陕西宝鸡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1(2分)班级摄影小组请你做导演,把这首诗拍成微电影,你选择哪些意象取景拍摄?并简要阐述理由。(列举其中两种即可)32(2分)我们曾学过李白的另一首赠别诗赠汪伦,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这两

15、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认识。(4分)(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芭蕉郑燮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注释】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人称为“三绝”。咏芭蕉是诗人怀人之作。33(2分)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为咏芭蕉,诗歌从芭蕉叶的形态、长势着笔来描写芭蕉。B诗中“多情”一词将芭蕉叶拟人化,赋予芭蕉叶以人的情态。C诗中用“抽不尽”写出了诗人相思之情的绵绵不绝。D“却教风雨怨秋声”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风秋雨和秋天的怨恨之情。34(2分)诗画摄影协会准备以

16、咏芭蕉为素材制作一段视频,请你完善下面的拍摄脚本。镜头镜头描述情感镜头一:芭蕉叶叶茂盛、层层叠叠的芭蕉叶相思怀人镜头二:叶舒叶生(1)镜头三:雨打芭蕉(2)(4分)(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泸川纪行杜甫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无字谢主人。【注】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指泸州。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枯肠:一作“枯口”。35(2分)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36(2分)请赏析“江

17、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4分)(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山雨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注】离披:零乱的样子。37(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头戴斗笠穿行于山中,“宜”字写出了“野行”的愉悦。B“溪云”句与“山雨欲来风满楼”都写山雨将至,而景象全然不同。C颈联写雨中行,“任”字以马喻人,表现了诗人遇雨的从容与泰然。D这首诗从多角度着笔写山雨,情感真切自然,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38(2分)请展开想象,用自

18、己的话描述诗歌尾联所描写的雨后景象。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一、名句默写(共23分)1(8分)观沧海默写。(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答案】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解析】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重点字“若、澹、竦峙”的写法。2(4分)根据要求默写。(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

19、之情的诗句是: , 。【答案】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解析】考查诗文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中的“夜郎、杨、子规、啼”等字词容易写错。3(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 。【答案】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解析】考查默写

20、。注意易错字:潮、阔、悬、残、雁、洛。4(5分)根据要求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 , 。【答案】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解析】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肠、天涯、枯藤、鸦、瘦。二、选择题(共8分)5(2分)(23-24七年级上天津期中)选出对观沧海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

21、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C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是全诗的诗眼。D“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实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答案】D【解析】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为: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这是虚写,作者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以及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选项中“通过实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理解有误;故选D。6(2分)(23-24七年级上

22、广西河池期末)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写了这首诗。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描绘的是暮春季节的景物。C“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是“道听途说”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漠不关心。D后两句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答案】C【解析】C.赏析有误。“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而非“诗人对友人漠不关心”。故选C。7(2分)(23

23、-24七年级上天津红桥期末)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点题,写诗人舟行水上,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写诗人在岸上所见景色,此刻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C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了浓浓的故园之思。【答案】B【解析】考查诗歌内容的鉴赏分析。B.错误。颔联写景的观察立足点在船上,并非“在岸上所见景色”;故选B。8(2分)(22-23七年级上天津津南期末)下列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首句“枯”“老”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B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极具画面感。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揭示了主题。C本首小令作者精心选择独具秋天特色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创设出衰败、荒凉、缺乏生气的氛围。D本首小令除最后一句外,全是“景”语,而字字都扣着“情”字来写,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色与情思完美融合。【答案】B【解析】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B.该曲末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诗眼,揭示主题;故选B。三、诗歌鉴赏(共63分)(4分)(2

25、3-24七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2分)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B“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运用奇特的夸张,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磅礴之势,是诗人眼前所见的实景。C“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多大关系。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海水与山岛相互映衬的景象,显示了宏伟的气象。10(2分)观

26、沧海的作者曹操是 (时期)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篇,通过描绘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之景,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 。【答案】9B 10 东汉 观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解析】9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内容。B.“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运用奇特的夸张,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磅礴之势,是诗人眼前所想象大海吞吐日月的雄伟景象,并非是实景;故选B。10考查文学常识和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第一空,观沧海的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第二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思是,诗人登上

27、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联系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这是想象的景色。由此可见,全诗以“观”字来统领全篇。第三空,这首诗前八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

28、抱负。(4分)(23-24七年级上河南许昌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1(2分)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12(2分)从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11“洪波涌起”仅四个字就逼真地展现了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12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解析】11考查诗歌炼字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9、意思是: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涌”的意思是汹涌之意。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波涛汹涌恢宏的场景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营造了壮阔的意境。“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12考查诗人形象分析。诗人选择“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作为开篇,不仅确立了一个宏大的视角,也暗示了他高远的志向和开阔的胸襟。接着,通过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描写,传达出诗人面对浩瀚海景时的震

30、撼与敬畏,同时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坚定与从容。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知,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结合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读者仿佛看到了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的曹操,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据此回答即可。(4分)(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1、13(2分)诗歌的开篇写了“杨花”和“子规”两样景物,点明了事情发生在 (时节),渲染了 的氛围。14(2分)作者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3 暮春 冷落凄凉 14因为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把明月视为友好的使者,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就是希望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解析】13考查诗歌意象。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的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官龙标,作者听说这个消息后,写下这首诗歌来表达对好朋友的关心和问候。诗歌的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意为: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之时。本句

32、写景,同时点出暮春时节这一时令,“杨花”即柳絮,有漂泊无定之感,“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融情入景,渲染出无限伤感悲凉的氛围。14考查诗句内容理解及情感主旨。一问,“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为:,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此处诗人和王昌龄分隔在两地,“我”无法亲自送王昌龄到目的地,他只能将这番愁绪寄托给天上明月,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

33、心人,希望明月传达他对友人的思念。二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切,以及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与思念之情。诗人借明月寄托愁思,既表现了友谊的真挚深厚,又展现了自己的忧愁无法排遣,希望能借明月陪伴友人,给予友人一丝慰藉。(4分)(23-24七年级上云南昭通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5(2分)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试分析这些景物的作用。16(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5杨花、子规、明月、风。这些景物给我们营

34、造了悲凉、感伤的气氛。 1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左迁龙标的不舍和同情。【解析】15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大意: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据此可知,描写了杨花、子规、明月、风。“杨花”即柳絮,象征离别与漂泊,既点明了暮春的时令,又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悲凉的愁绪。而“子规”即杜鹃鸟,它的啼声悲哀婉转,进一步增添了诗歌的哀伤色彩。16考查诗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这两句

35、运用拟人的修辞,通过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以及作者对好友境遇的忧愁和无奈之意。(4分)(23-24七年级上广西钦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

36、自然的理趣。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于是借大雁北飞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D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人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18(2分)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答案】17D 18“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解析】17考查内容理解辨析。D.有误,“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说法错误,应该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选D。18考查炼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

37、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的画面。“阔”字, 本义为(面积)宽,宽广之意;在诗句中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句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4分)(20-21七年级上河南焦作期中)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9(2分)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2分)“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答案】19乡愁乡思之情。 20“生

38、”“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解析】19 考查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客路青山外”的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其中的“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让大雁捎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愁绪,也体现了全诗的主旨,即表达乡愁乡思之情。20考查诗歌的炼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作者从炼意着眼,把“

39、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太阳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春”人格化,赋予它们具有人的意志和情思,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的哲理。(6分)(22-23七年级上河北保定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40、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1(2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 ,“秋思”是 22(2分)对这首小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中,“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繁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23(2分)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1 曲牌名 题目 22A 23抒发了作者飘零天涯,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分析】21考查文学常识内

41、容的识记。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22考查古诗的赏析。A赏析不恰当。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念”;故选A。23考查内容分析和主旨。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游子漂泊在外,因何断肠?自然是离开家乡、孤独一人的寂寞,对家乡的思念,因此产生的愁苦,故这一句直接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思乡、愁苦之情。再结合前四句写景句可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三句

42、描写了苍老的、荒凉的景物,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描写恬静、温馨的景色,和其他苍凉景物形成对比,以乐景写哀请,由此进一步引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更感受到孤身漂泊的愁苦。(4分)(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4(2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小令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5(2分)“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幅温馨恬静的画面,联系全诗主旨,谈谈这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案】24渲染了凄凉寂寥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愁苦的漂泊羁旅的游子的思乡情绪。 25以乐景写哀情,反

43、衬离人思乡的愁绪。【解析】24考查内容理解。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24新)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孙红松)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