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课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英语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Unit 3 My School Lesson 4 Section B 1a1d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2能够利用表格梳理文本信息和结构。3能够根据各类形容词推断作者的情感态度。4能够谈论校园中自己喜欢的场所并说明原因。教学内容在描述校园的基础上,本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对校园中的场所产生更深层的情感联系,通过谈论不同场所的有趣活动,赋予单元主题更多的内涵。阅读语篇是Peter写给朋友Flora的回复邮件,其中Peter介绍了自己的新学校,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场所和原因。邮件的排版体现了真实的电子邮件界面,包括收件人地址(To)、发
2、件人地址(From)、邮件发送按钮(Send)以及其他常见邮件图标。邮件文本包括称呼语(salutations: “Hi Flora”)、导语(introduction, “Thanks for your email ”)、正文(body)、结束语(closing, “How about your school?”)、结尾敬语(complimentary close, “Yours”)、署名(signature: “Peter”)等几个部分。在正文中,Peter首先对新学校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详细介绍了操场、教室和食堂这三个场所的位置、学生的典型活动,以及他最喜欢的场所及原因。作为外国学生,P
3、eter对我国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室里每周学生换座位的习惯,以及食堂里的中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本部分围绕该语篇设计了一系列任务。活动1a的读前分享讨论旨在导入Section B的话题,并与阅读内容建立联系。活动1b是第一个阅读步骤,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推测Flora上一封邮件中可能问到Peter的问题。这一步骤融入略读策略(skimming),并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具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活动1c关注邮件中形容词的运用,让学生找出形容词描述的对象。活动1d的前三个问题进一步挖掘文中的细节信息,最后一个问题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教学过
4、程时间学生学习活动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1学生观察学校各种场所的图片,说出这些场所的英文名称,思考在这些场所可以开展的活动,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场所及喜欢的原因。1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学校环境,激活学生与语篇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关联,明确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讨论学校话题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18分钟2学生快速通读文章,通过真实的电子邮件界面,识别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推断文本类型;结合问题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到文本中对应的句子,判断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Peter对新学校的总体评价。3学生细读文章,根据表头的四个分类提示,梳理文本信息:Peter学校的三个场所、每个场所的位置、典型的学生活动,以及
5、Peter喜欢这些场所的原因。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形成知识框架。4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在教师的示范下,找出列表中的形容词所在的句子,并分析推断形容词所描写的名词。2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特征,帮助学生推断和识别邮件的基本格式;根据教材设问,通篇阅读迅速捕捉语篇的大意,把握语篇的意义主线。3教师呈现可视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文本信息,体会语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内化结构化新知和关键语言。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形容词,并体会作者通过选用不同的形容词描述学校各个场所所表达的对新学校的情感态度。17分钟5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深入思考,小组讨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首先探讨Peter为何认为升旗
6、是开启一周的特殊方式,Peter是否喜欢每周换座位。学生基于已学知识和个人经验来回答。接下来讨论学生自身:是否喜欢学校的餐厅,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下面两个问题是关于Peter如何评价自己的学校,以及学生如何评价Peter的学校,最后让学生比较自己的学校和Peter的新学校,找出相似之处。6学生两人一组,假设其中一人是Peter,另一人向他介绍自己学校的场所、位置、活动以及喜欢学校的理由,开展创造性的口语输出活动。7教师提供评价量表。基于评价量表,学生对小组角色扮演进行恰当的评价与反馈。5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作者的隐含信息,启发深度思考,探究深层意义,感知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下的学校生活的异同,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喜欢的食物,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祖国饮食文化多样性的自豪感。6引导学生超越语篇,上升到与作者对话的层面,创造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实际交流,推动知识迁移和创新,在对话中增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7学习效果评价围绕评价量表开展,确保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在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作业基于师生、生生评价,学生改进课堂上创编的口语对话,并将它写下来。从口头表达过渡到书面表达,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