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标导引 知识建构 课程 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 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因素。 目标 导引 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 念及分类。 2.结合资料,比较国际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 迁移的流向和特点。 (区域认知) 3.运用资料或图表分 析某地区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和影响,归 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 素。(综合思维)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机械增长 (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 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2)特点:
2、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 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共同决定的。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实践链接农闲时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属于人口迁移吗?为什么? 提示不属于。“农民工”农闲时到城里打工,他们的居住地并没有发 生长期或永久改变。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推拉理论 (1)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 力)共同构成。 (2)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 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 (3)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考
3、虑不同的因素。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 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 的推力。 (2)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时 期 特 点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19世纪到20世 纪上半叶 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 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2.
4、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 国内人口迁移潮。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 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2)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特 点和原因如下表。 时期 特 点 原 因 改革开放以 前 有计划、有组织地 进行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 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 后 农村人口向城镇迁 移;内陆人口向沿 海迁移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沿海 地区经济发展快)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一、判断题 1.小明去美国留学不属于人口迁移。( )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
5、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 )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4.原始社会时期,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5.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始终起主导作用。( ) 答案:1. 2. 3. 4. 5.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 迁移的是( )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游览世博园。”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去上海采购。” 解析: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选项中 甲、丙、丁分别
6、去上海旅游、洽谈业务、采购,居住地并没有长期 或永久改变;而乙去上海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属 于人口迁移。 答案:B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北美到拉丁美洲 B.从亚洲到拉丁美洲 C.从亚洲到北美 D.从欧洲到亚洲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 能是( ) A.从湖南到广东 B.从河北到山东 C.从广东到北京 D.从湖北到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
7、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解析:第2题,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可知,人口从甲地迁入乙地,甲为迁 出地,乙为迁入地。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发展中国 家和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该图可能表示从亚洲 到北美的人口迁移,C项正确。第3题,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 要方向为从西部、中部内陆到东部沿海,因此该图表示的可能是从 湖南到广东的人口迁移,A项正确。第4题,如果乙地工资待遇较低, 则会制约甲地向乙地的人口迁移,A项错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制 约人口迁移,B项错误;甲地环境优美吸引人口迁入,与迁移方向不 符,D项错误;家庭成员甲、乙
8、两地分居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 地,C项正确。 答案:2.C 3.A 4.C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问题探究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指出,经济发展刺激短期迁徙。移民 流动形式多元化,尤其在大规模移民流中,迁徙的动机具有很强的 混合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侨汇汇入国,第四大移民来源国,近年 来,中国移民迁出量增速放缓,移民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的 人数略有下降。 结合材料探究: (1)中国人走出国门就是人口迁移吗? (2)中国国际移民主要流向哪里?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提示(1)不一定。停留较长时间的国际劳工、国外求学、变更国籍
9、 的人员的迁移等属于人口迁移;短时间的旅游、参加会议等不属于 人口迁移。 (2)流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资源开发地等。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 住地应为长期或永久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图示如 下。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世界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 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 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 移民为主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 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 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迁出地 区 旧大陆(欧洲、非洲等) 拉丁
10、美洲、亚洲、非洲等 迁入地 区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等) 欧洲、北美、西亚、北非 原 因 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新 航线的开辟,欧洲的殖 民主义扩张 迁入地经济发达,西亚、北非 石油输出国石油资源的开发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时 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意 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 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 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 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 状况,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缓和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但也 造成迁出地的人才流失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阶 段 特 点 迁移方向 原 因 工业化以前 大规模迁移 迁往自然条
11、件 较好的地方 大规模的垦荒、 严重的自然灾 害、战乱等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 至改革开放 以前 迁移规模比较小, 频率比较低,有计 划、有组织地进 行 从东部人口稠 密地区迁往地 广人稀的东北、 西北地区 国家实施计划 经济体制和严 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 改革开放以 后 流量增大、流向 变化、频率加快、 自发为主 从农村到城镇; 从内陆到沿海 受国家改革开 放政策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3.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 迁 入 地 迁 出 地 有利 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 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 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 地矛盾,促进人地协调发
12、展;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 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 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 响经济发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 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镇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1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近年来“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 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
13、,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 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年轻人 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 B. C. D. (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环境负担加重 B.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C.房租价格上涨 D.拉动春节旅游消费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组题以“反向春运”为材料,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反向春运”是指在过年期间年轻
14、人不选 择回乡探亲,而是将父母接到城里过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和城乡基础设施日 益完善为“反向春运”提供了保障,正确。故选A项。第(2) 题,“反向春运”是人口流动的短期行为,不会造成城市环境负担加 重,A项错误;“反向春运”能够保证劳动者留在城市坚守岗位,缓解假 日用工荒,保证各岗位正常运转,B项错误;老人到城里过年对房租 价格基本无影响,C项错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春节,子女正 值假期,往往会陪父母到附近旅游,可以拉动春节旅游消费,D项正 确。故选D项。 答案:(1)A (2)D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
15、人口迁移的因素 问题探究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 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曾经如火如 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 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 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多从中部地区 流向东部地区。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我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因 素是什么? (2)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中的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我国的
16、西 部地区去工作,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1)政策。 (2)经济。 (3)政策。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三步法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第一步: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总结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第二步: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 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如下分析。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第三步: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或推力的因 素,确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或推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 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素
17、养培优 当堂检测 方法技巧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 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多种,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 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 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向成年儿女 居住地迁移。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2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
18、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 3依次表示迁出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影响图示区域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农业现代化水平 C.交通条件 D.耕地面积 (2)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 少,其原因是( ) A.农村人口比重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村人口 B.农村人口比重较高,大多已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 C.农村人口比重较低,大多已通过省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 人口 D.农村人口比重很高,大多已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人口 转化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
19、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体现了对学生 综合思维的考查。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大的省 级行政区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目前影 响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2)题,北京、 天津、上海和广东均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 高的省级行政区,其农村人口比重较低,大部分就地转化为城镇人 口。 答案:(1)A (2)C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素养】 综合思维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 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采
20、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 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趋势,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 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培优】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 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 人口迁出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区域认知)图中分别代表( ) A.京、蜀、浙、新 B.京、浙、蜀、新 C.
21、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 (2)(综合思维)20052010年四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 ( ) A.加快了省级行政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 B.缓解了省级行政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C.加强了省级行政区与外省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 D.缓解了省级行政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人口总数少,人口净迁移率高,是北 京;人口总数多,人口净迁移率高,应是沿海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 区,是浙江;人口总数多,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 众多,劳动力丰富,是四川;人口总数少,人口净迁移率较低,是新疆。 故图
22、中分别代表京、浙、蜀、新。第(2)题,省级行政区 人口以迁入为主,减缓了老龄化进程;省级行政区人口以迁入为 主,加重了人地矛盾;省级行政区人口以迁出为主,加强了与外省 交流,但不利于资源开发;省级行政区以人口迁入为主,缓解了劳 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1)B (2)D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 A.均由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均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主要由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 2
23、.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 频繁的战争 资源开发 新大陆开发 经济因素 A. B. C. D.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主要由欠发 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和石油资源丰富、收入高的中东地区。第2 题,人口由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 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由欠发达地区迁往中东地区主要是因为资源 的开发。 答案:1.C 2.D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清朝乾隆年间,约16.4万人迁移到新疆。以民户(主要从事粮食生产) 为主,兼有商户、遣户(流放罪犯)、兵眷等,政府给予官方资(遣)送、 租给农具、
24、划拨土地、提供籽种、口粮等。下图示意该人口迁移 的主要路径。据此完成34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3.乾隆年间,移民新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收入 C.文化交流 D.政府政策 4.大量移民对新疆的主要影响是( ) A.北疆产业结构调整 B.南疆商业快速发展 C.新疆生态环境改善 D.新疆社会治安改善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3题,“清朝乾隆年间,约16.4万人迁移到新疆。以民户主要 从事粮食生产为主,兼有商户、遣户(流放罪犯)、兵眷等,政府给予 官方资(遣)送、租给农具、划拨土地、提供籽种、口粮等”,说明当 时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政府
25、政策是移民新疆的主要影响因素。第 4题,读图可知,大量移民主要迁移到北疆地区,对新疆的主要影响是 北疆产业结构调整,对南疆没有影响,可能会造成新疆生态环境恶 化、社会治安变差。 答案:3.D 4.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清朝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 华北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潮中, 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 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
26、时期人口迁移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 西口”属于 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 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4)“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 国内人口迁移。“走西口”是指历史上晋陕北部一带居民到内蒙古 河套一带谋生,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下南洋”是历史上
27、我国南部沿海 穷苦老百姓到东南亚谋生,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东北地区 土地辽阔,森林浩瀚,因此山东人为了生计而大量迁入东北。第(3) 题,“雁南飞”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此外,还受亲情、乡情 的吸引。第(4)题,“闯关东”时大量人口迁入未开发地区,促进了资 源开发,推动了经济发展。而“雁南飞”时大量人口外流,一方面缓和 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会影响地区经 济发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国内 国际 (2)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不安定;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 展潜力大;山东、河北与东北地域上接近。 (3)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即大批山东人返乡。主 要原因一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 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 幅度增加;二是移民受亲情、乡情的吸引。 (4)“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雁南飞”的影响:人口迁出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利于其生态环 境的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