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知识图书馆 文档编号:8058884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发生改变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能表达合成荚膜多糖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与TMV感染实验两者的实验设计思想一致D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2科研工作者发现某核基因能控制 p53 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可以判断 DNA 损伤的程度,若损伤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 DNA 损伤大,则该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53 蛋白被激活,则细胞会凋亡Bp53 蛋白基因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复制C抑制 p53 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p53 蛋白可使 DNA 受损的

3、细胞分裂间期缩短3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广泛用于生物学实验,以下涉及盐酸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稀盐酸的作用是刺激胰腺产生促胰液素B“探究酶活性受PH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无关变量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8%的盐酸可以起水解的作用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可尽量延长用盐酸和酒精处理时间使解离更充分4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与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B曲线bc段与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以提

4、高血糖浓度5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和的基因型不同C若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D若和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6下列有关人体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干细胞只存在于胚胎发育期的个体中B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全能性C干细胞具有控制该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D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大豆油脂中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常温下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易溶

5、于有机溶剂,沸点较高。大豆种子中的油脂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要提取纯度较高的大豆油脂,往往需要将油脂成分与蛋白质分离芽孢杆菌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较易与其他细菌分离研究人员利用芽孢杆菌分离大豆油脂与蛋白质、以及提取大豆油的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需要先将土壤样品稀释后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稀释的目的是_,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_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2)将芽孢杆菌接种到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酪蛋白使培养基呈不透明的乳白色)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原因是_。根据_就

6、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3)将筛选到的目的菌株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含有大豆原料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_,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_等条件(至少答出两点)。(4)芽孢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进行离心分离,在分离得到的培养液中加入乙醚完成过程,这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叫做_法。获得纯净大豆油还需要完成过程,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_。8(10分)今年年初,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某地为了有效控制蝗虫数量,欲引入大量鸭子入境来捕食蝗虫。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建立了下图所示的数学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7、该图中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_调节机制,在该环境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_(填“Pl”“P2”或“P3”)。(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有_。在蝗灾爆发初期,该地蝗虫的数量每天增加5%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_只(只写出表达式)。9(10分)以下是基因工程四个主要操作程序: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操作时,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分为_ 两种,其区别是_ ,PCR扩增也是获取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进行PCR时,

8、需要向扩增仪中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原料、_ 以及引物,合成引物的前提是_ 。PCR扩增时,与引物结合的是_ 。(2)进行操作时,应先选择合适的载体,常见的载体是质粒,质粒的本质是_;如图是常用的质粒载体,基因工程中利用BamH I限制酶识别CCATCC序列,并在GG之间切割,通过BamH I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属于_,科研人员利用该质粒完成基因工程,则通过_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与选择。10(10分)图1为兴趣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2为该小组探究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还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

9、问题:(1)为得到某浓度生长素处理的实验数据,需要测量每个葡萄茎段_长度,并由此计算出生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多个葡萄茎段生长量的平均量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2)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_处理。(3)图1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还应增加_组,该组实验的处理是_。(4)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有_作用。喷施生长素_ (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属于_突变体。11(15分)PCR是利用体内DNA复制的原理,进行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请回答有关问题:(1)PCR反应的基本步骤是_。(2)科学家研

10、究发现DNA聚合酶只能催化_方向的聚合反应。图1表示细胞内染色体DNA的复制过程,有一条子链是先合成短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再形成较长的分子,可推测参与以上过程的酶有_。在PCR过程中无冈崎片段形成的原因是_。(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2所示。已知ddNTP按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加到正在复制的子链中后,子链的延伸立即终止。某同学现有一些序列为5- GCCTAAGATCGCA-3的DNA分子单链片段,通过PCR技术获得以碱基“C”为末端(3为碱基C)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将以上子链DNA片段进行电泳分离可得到_种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

11、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在PCR反应管中除了单链模板、引物、DNA聚合酶和相应的缓冲液等物质外,还需要加入下列哪组原料:_。A dGTP、dATP、dTTP B dGTP、dATP、dTTP、dCTP、ddCTPC dGTP、dATP、dTTP、dCTP D ddGTP、ddATP、ddTTP、ddCTP(4)以下为形成单链DNA后,再进行PCR扩增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催化过程的酶是_;核酸酶H的作用是_。如果某RNA单链中一共有80个碱基,其中C有15个,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经过以上若干过程后共获得8个双链DNA,此过程中至少需加入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数量为_(以上过程不考虑引物)。参

12、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直接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而不是荚膜多糖,B错误;C、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和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13、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都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C正确;D、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B【解析】图中DNA发生损伤后,P53蛋白会和该DNA结合,此时细胞停止分裂,P53蛋白激活DNA修复酶;修复后的细胞再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详解】A、据题干信息显示,当DNA损伤较小时,p53 蛋白能

14、激活DNA修复酶,使细胞继续进行的细胞分裂,A错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B正确;C、当DNA没有损伤时,细胞还是正常的分裂,不需要p53 蛋白的参与,C错误;D、DNA复制过程如出现受损,则P53蛋白修复过程需要相应的时间,使间期延长,D错误。故选B。3、C【解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解离的作用是:用盐酸酒精混合液作解离液,可以使洋葱根尖组织细胞分离开。【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A错误;B

15、、“探究酶活性受PH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创造酸性环境,是控制自变量,B错误;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8%的盐酸可以起水解的作用,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分子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C正确;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解离3-5分钟,防止解离过度,若解离时间过长,根尖过于酥软,无法取出,不利于下面实验步骤的进行,D错误。故选C。4、C【解析】据图分析,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c段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

16、de段运动消耗糖类,使得血糖浓度降低;ef段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详解】A、在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较高,而ef段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引起的,A错误;B、曲线bc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而de段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B错误;C、在血糖平衡调节中有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D、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肌糖原不能水解补充血糖浓度,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点: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5、C【解析】根据233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A/

17、a;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由于甲病有女患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3患甲病,而1正常,故可以确定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B/b。根据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可知a基因概率为1/16,A基因频率为15/16,则AA=15/1615/16=225/256,Aa=21/1615/16=30/256。【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根据3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3的基因型为AaXbXb,根据4患乙病可知,6为AaXbXb,二者基因型相同,B错误;C、根据3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2和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1为1/3AAX

18、BXb或2/3AaXBXb,正常男性XbY乙病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二者婚配的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32/171/4=1/51,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51=50/51,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2,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0/511/2=25/51,C正确;D、3的基因型为aaXBXb,4甲病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为AA的概率为1-2/17=15/17,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171/2=1/17,患甲病的概率为1/2,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1/

19、2=1/34,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很多考生容易把乙病当成伴Y遗传病,在分析遗传系谱图时,要把所有患有相同疾病的个体统一分析,准确判断。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患者),父子患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患者),母女患病为伴性。6、A【解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详解】人体成熟以后体内也存在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A错误;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

20、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干细胞具有控制该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类,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现全能性的标志是离体的细胞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 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 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 透明圈的大小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pH、温度、培养液浓度 萃取 除去萃取剂(乙醚) 【解析】稀释平板

21、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详解】(1)稀释的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通常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生长发育,形成

22、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称之为菌落。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2)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因此在芽孢杆菌周围会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就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透明圈大的产生的蛋白酶多,分解作用显著。(3)液体培养基常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为了使目的菌株更好地生长,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pH、温度、培养液浓度等条件。(4)在分离得到的培养液中加入乙醚(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称为萃取法,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大

23、豆油脂。获得纯净大豆油还需要完成过程,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萃取剂(乙醚)。【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以及油脂的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负)反馈 P2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N01.0510 【解析】1、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鸭将蝗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影响水稻产量。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公式是Nt=N0t,N0是种群起始数量,是今年种群数量是上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24、详解】(1)由分析可知: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种群数量是围绕P2所代表的数量进行波动,所以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P2所代表的数量。(2)在种群特征中,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可预测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25、;由“J”型曲线公式Nt=N0t得,代表倍数,所以由题信息,=1+5%=1.05,所以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 N01.0510。【点睛】本题的知识点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模型,食物链分析,利用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进行计算,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建构科学合理的曲线模型,正确理解公式模型及各参数的含义。9、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库包含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而部分基因分库只包含该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模板DNA 有一段已知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成单链的相应互补序列 双链环状DNA分子 黏性末端 抗生素B抗

26、性 【解析】1、PCR的过程: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2、基因文库是指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这个受体菌群体称为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部分基因文库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详解】(1)基因文库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两种,其区别是基因组文库包含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而部分基因分库只包含该种生物的部分基因。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向扩增仪中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原料、模板DNA以及两种引物。由

27、于引物需要与DNA模板链互补,并引导子链合成,所以合成引物的前提是有一段已知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PCR扩增时,与引物结合的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成单链的相应互补序列。(2)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故其本质是双链环状DNA分子;由于BamHI限制酶识别CCATCC序列,并在GG之间切割,可知通过BamHI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具有裸露的碱基,属于黏性末端。由于用BamHI限制酶切割质粒会破坏抗生素A抗性基因,所以科研人员利用该质粒完成基因工程时,通过抗生素B抗性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与选择。【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

28、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应用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处理前后侧芽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的误差 去除顶芽 空白对照 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生长素溶液进行实验 促进或抑制作用(或两重性) 不能 激素不敏感型 【解析】1、分析图1: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较,b、c浓度的侧芽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即具有促进作用,a浓度的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慢,即具有抑制作用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可知,a浓度最高。2、题干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

29、了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还需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pH,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通过测量胚芽鞘的长度来判断。【详解】(1)为得到某浓度生长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需要测量每个葡萄茎段处理前后侧芽长度,并计算出生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多个葡萄茎段生长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的误差。(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而顶芽能产生生长素,因此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实验时,要去除顶芽,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图1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还应增加空白对照组,该组实验的处理是用等量的蒸

30、馏水代替生长素溶液进行实验。(4)图2正常南瓜茎伸长量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有两重性;喷施生长素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说明激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不起作用,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能根据曲线图中信息判断浓度高低;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实验中的相关操作,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1、变性、退火(复性)、延伸 53 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细胞内是边解旋边复制,PCR复制过程是先完全解

31、旋再复制 3 B 逆转录酶 切除RNA(水解RNA) 384个 【解析】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沿模板的35方向,将对应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新生DNA链的3端,使新生链沿53方向延长。新链与原有的模板链序列互补,亦与模板链的原配对链序列一致。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因此嘌呤数目(A+G)=嘧啶数目(T+C)。【详解】(1)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32、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基本步骤是变性、退火(复性)、延伸。(2)DNA聚合酶只能识别DNA的3端,因此催化53方向的聚合反应。图1表示细胞内染色体DNA的复制过程,因此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并且还要将冈崎片段形成较长的分子,因此还需要DNA连接酶。细胞内是边解旋边复制,PCR复制过程是先完全解旋再复制,因此在PCR过程中无冈崎片段形成。(3)序列为5-GCCTAAGATCGC-3的DNA分子单链片段,通过PCR技术获得以碱基“C”为末端(3为碱基C)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能得到3种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C-、-TAAGATC-、-GC-)。通过PCR技术获得以碱基“C”为末端(3为碱基C)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需让其在“C”点终止,因此需加入dGTP、dATP、dTTP、dCTP、ddCTP(终止用)。(4)过程是RNA逆转录合成DNA的过程,催化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核酸酶H的作用下,DNA和前面的模板RNA分离。某RNA单链中一共有80个碱基,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因此G+C占60%,一共为8060%=48,对应的DNA分子中,G+C=248=96,DNA中G=C,因此DNA中C为48个。则合成8个DNA分子,一共需消耗848=384个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点睛】熟悉DNA的结构以及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知识图书馆)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