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8082108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第1课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果刀、西瓜一个。分组材料:橘子(自带或提前准备)。三、教学重点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四、教学难点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五、课时安排

2、 1课时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1教师出示西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西瓜,老师带来西瓜可不只是给你们吃的哦。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个西瓜,了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西瓜。2板书“观察西瓜”。 二、活动一 观察西瓜1“这个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眼睛看:我们发现了这个西瓜的很多特点。这个西瓜还有很多秘密,我们还可以什么方法呢? 2指导学生观察西瓜 分别让学生上讲台来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说说观察后的发现。(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活动,整体看形状、颜色、花纹等,用手摸一摸表面,轻敲时听声音;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闻气味、尝味道,描述西瓜的样子,为将来买西瓜时挑选

3、好瓜积累感性经验。)3指南车教你挑选西瓜小密招:(课件出示图片)一看瓜皮: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西瓜纹路整齐就是好瓜。颜色最好挑青绿色,不要雾雾白白的。二看瓜藤:瓜藤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就很甜。三看瓜脐:瓜脐越小越好,相反的,瓜脐越大皮越厚,越难吃。四摸瓜皮:用手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五听声音:听起来沉闷且带有震动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六掂一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课间休息或课间游戏4小结:我们刚才观察西瓜时用到了哪些器官?眼、耳、鼻、舌

4、、手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5小组讨论: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 6小结各感官的作用(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 7快速观察竞赛游戏活动:“一眼一个发现”拿出自带的橘子,师示范表述:我用手摸它是粗糙的。(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针对被观察的物体轮流说出一个发现。)8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题。 三、活动二 保护感官 1课件出示脏手揉眼睛,写字读书姿势正确和不正确的图片,让大家来讨论如何来保护眼睛。2对于其他感官,我们要如何保护。 3小结 四、指南车信箱 1出示昆虫记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本书。2介绍作者,作者是在长期

5、观察中发现昆虫的秘密的,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五、指南车讲故事 从昆虫记中选取一个故事。六、板书设计 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观察西瓜 眼 耳 鼻 舌 手(图片)教学后记: 第2课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二、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三、教学难点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四、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体重秤、米尺或软尺

6、、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材料准备建议:教师和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买(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教师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一根小木棒,这两根木棒长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粗细不同,学生观看,提问:猜猜哪根木棒更长?2怎么证明呢? (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聚焦到比较方法上来,渗透比较时需要一个参考的标准)(1)两根木棒并排立在一起,对齐底端,观察另一端谁高,谁矮;(2)也可以用直尺分别量长度。二、活动一:比一比1出示颜色相同但形状有不同的四块积木,“我们先用眼睛来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颜色一样,形状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2提供同色(绿色

7、)、同形状积木两块和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两块,(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比较,发现除了形状的相同与不同,还有颜色的相同和不同。)3提供两个玩具球(小皮球和乒乓球或者其他大小不同,质量也明显不同的两个球类物体),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除了用眼睛还可以借助其它感官进行观察比较,重点比较轻重,学生可能还会说大小,光滑程度等。) 4提供玩具球和积木块。(或者其他两个软硬完全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进行观察,充分找出它们的不同。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出二者软硬不同。)5同桌之间,利用学具材料积木,找出相同的积木,并说说是什么相同。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如:多个对象比较

8、时要选择比较标准。比轻重,软硬的方法是)课间休息三、活动二: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1“刚刚我们比了很多玩具的不同和相同,我们同学自己之间可以比一比吗?”2找不同:“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不同。”(强调从外貌长相方面,而不是衣着方面进行比较。)(1)同桌比较交流活动。(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建议: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时候,可从整体比较,如高矮、胖瘦、体重等;也可是局部的比较,如彼此的头发长短、眼皮的单双、手脚的大小等。比较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适时启发他们尝试着用不同的观察比较方法和标准或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如利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等),让比较活动更丰富。 3找相同:“同

9、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相同。”或转折提问:刚才我们同桌比较了两人的不同,我们能够找找我们的相同吗?(1)同桌比较交流活动。(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比较我们的相同提升了难度,学生需要从明显纷繁的不同中,找到彼此的相同点。相同点大多需要 “人”的共同特征考虑,如彼此的身体都由头、颈、躯干、四肢构成;如头部都有头发、眼、耳、鼻、口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七、板书设计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先观察再比较 教学后记:第3课 给物体分类 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

10、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3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5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 普通铅笔(削尖一支,未削的2支)。可选择书上的四个杯子,也可以选择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三、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经历一些简单的分类活动,初步学习分类方法,为今后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打下基础。四、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五、课

11、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1教师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同学们的好朋友铅笔,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给它们分类。2板书“给物体分类”。 二、活动一 认识分类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会从整体上关注铅笔的某一特征(颜色、粗细、长度等)去比较,也会从铅笔某一局部特征(是否带橡皮头、是否削尖了)来比较。 2按比较的结果分类“同学们,我们根据比较的结果来整理铅笔,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个放在一起 。”(教师先让学生明确整理的作用,并总结按铅笔的哪些特征整理没有意义。引导学生经历分类整理过渡到科学分类

12、的过程。)3认识分类过程(1) 让学生演示“我们请某某同学来演示她的分类。”(2) 学生演示完后,提问:“你是用什么标准给它们分类的?”(3) 学生交流,说说分类的过程。(4)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分类。4小组提出自己新颖的分类标准,并总结一分为二的方法(活动交流中,教师可以及时板书学生的分类方法,最后对活动予以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 三、活动二 怎样分小组竞赛:(1)分类物品: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2)快速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3)全班汇报交流,互相评议(4)师小结:可以按

13、照是否有盖分,按照是否敞口分,按照透明与不透明分,按照是不是塑料做区分运用到我们的一分为二的方法。 四、指南车信箱教师讲述,学生看图方式,了解我国古代人们认识自然的历史,了解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其中对动物就有了分类,从而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五、课外作业教师出示图片,各种图书散乱摆放,并给学生布置课后延伸任务,让学生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也可让学生帮妈妈整理一次碗柜、自己的书包、衣柜等,并把怎样进行分类整理的讲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3、给物体分类 先观察、比较,再分类 形状确定标准 颜色 一分为二大小 教学后记:第4课 让我们发现更多 一、教学目标1.

14、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4.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经历并感知探究过程,体验到动手、动脑、创新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四、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积木,建筑图片 积木搭建作品图片

15、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一袋积木,学生观察。(积木可以瞬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前挑好具备几个需要的形状)2、挑一挑:让学生将形状不同的积木挑出来。(学生回顾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活动1 什么样的物体更容易搭1.提出问题:“什么样形状的积木更容易搭起来呢?”,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猜想填写在第9页的记录单“猜想”一栏中。(因教材循环使用,可另备记录单)2.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是在让他们明白验证猜想,需要动手去尝试,并且动手前还要想好方法。)3.全班交流。(学生应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同一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一比谁更容易搭起来。注意引导出方法

16、,之后让学生去进行尝试,验证。)4. 学生搭建:引导学生依据方案进行搭建试验,求证推测是否正确,并及时记录(让学生把试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记录单中,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5. 分类:容易搭的放一边,不容易搭的放另一边。思考“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提炼,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四四方方的容易搭,表面平平的不容易搭) 三、活动2 怎样搭得更高1. 搭一搭:(1)提出挑战“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 (2)学生分小组进行搭建(两至三人一组,不能太多学生一组。搭建过程,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总结,积木怎么摆放更稳,怎样可以搭的更高。同时注意用手机

17、将孩子们搭建的优秀作品拍照,有条件的可以及时上传到电脑上留作后面的环节进行展示。没有条件的可以建议学生将搭建好的作品保留,搭建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看看其他小组搭建的作品再进行汇报交流环节。)2. 汇报交流。(各组说说搭建经验;说说往高处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绝招;说说怎么做就能既保持稳定,又用到了不同形状的积木)四、拓展1出示小朋友们今天搭建的各种成功的作品。(没有条件及时传照片进行演示的,可以在搭建环节让学生将搭建好的作品保留。)2之后再出示生活中的各种新颖建筑,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各种形状奇特的城堡等。(让学生感受到今天他们搭建的并不是不可能成为现实,他们就是小小工程师,长大后可以建造更

18、棒的建筑。)板书设计: 4、让我们发现更多 容易搭的物体: ( 书上的表格,进行表情填写,或板书简笔画 )不容易搭的物体: 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探访大自然第1课 初识大自然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2.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3.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三、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事物和现象四、教学准备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景照片教师准备:

19、蝉鸣、蛙鸣、水声、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五、教学时间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二)新课学习1.活动一:大自然里有什么(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如蝉鸣、蛙鸣、水声、蟋蟀鸣叫、雷鸣等)。(2)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描述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音频(或视频)揭晓。(3)讨论:上述现象哪些是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哪些是不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有树木、草地、鸟虫等自然事物,还有雷电等自然现象)(4)交流:学生介绍见过的自然风景,说一说大自然里有什么。(先小组

20、内交流再全班交流)(5)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2.活动二:阅读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1)阅读。指导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2)分享:读完达尔文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3)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4)延伸:下节课,我们将模仿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学校里考察我们身边的大自然。七、板书设计1初识大自然山、水动物、植物雷电教学后记:第2课 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属

21、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2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乐于参与考察活动,观察仔细认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二、教学重点寻找校园中发球自然世界的事物。三、教学难点安全、有效的教学组织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考察提示PPT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小收纳盒子。五、教学时间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大自然,了解了达尔文环球考察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像达尔文那样来考察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板书: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从我们最熟悉的校园开始。(二)考察前准备

22、1考察前明确目的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校园里可能会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呢?学生发言(预设):树(树叶、树枝)、草、花、蜗牛、蚯蚓、蚂蚁、小虫子、土壤、石头、雨水教师:大家说到了这么多属于大自然的东西,那在我们校园里,什么地方更容易找到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呢?在教室 里找行不行?能找到更多属于大自然东西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你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发言(预设):小操场、大操场教师追问: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认为那里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多呢?学生发言(预设):那里有植物、植物周围就会有小动物。教师:你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到这些地方来考察一下。2考察提示教师:考察之前,我们

23、先来看一下我们考察过程中的两个任务:(1)首先,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有没有咱们提到的这些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你可以把有趣的发现记录下来。待会儿每人都会发这样一张记录卡片(见活动手册)。卡片上的这些字你都认识吗?把发现的在前面划,没有发现的在前面划。(2)带回2-3样你喜欢的大自然的东西,如:落叶、石子等。下节课我们还要把自己带回的东西与大家进行交流呢,所以请你一定要精心挑选。(出示PPT,小明和小红)看看这是小红和小明找到的东西,你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谁带回来的树叶呢?都有道理,待会儿你们在挑选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理由,下节课交流的时候就要说你

24、的理由,你为什么选它带回来。另外,我们考察过程中还要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爱护校园环境,一定要注意保护校园的环境,爱护校园内的动植物,不能随便破坏植物。(2)注意安全。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追跑打闹,不能做危险的事儿。(三)考察活动1排队外出进行校园考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15-20分钟左右)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记录、安全提示,找物品说理由。2集中交流有趣事物的发现。你在校园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了?拿着你的卡片跟同学一起交流一下。3排队带回教室。教师小结:今天咱们的收获都特别大,大家在校园中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并且都精心挑选了2-3样东西带回来下节课与全

25、班分享。老师在这里提示大家一件事儿,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物品妥善保管好,千万不要弄丢、弄坏了。七、板书设计 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校园里发现的有趣事物枯树叶、枯树枝、小石头、蚂蚁、花教学后记:第3课 大自然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2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3会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4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二、教学重点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三、教学难点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四、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

26、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实物投影。五、教学时间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师:“这么多天过去了,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观察物体需要用到哪些感官呢?”学生:“眼、耳、鼻、舌、手。”2师:“这些器官分别是怎么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呢?”学生:“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学生可能回答的不会这么全面,老师需要进行补充)3师:“这节课我们需要观察上节课采集回来的物品,但是我们不能随便观察,我们要向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去学习一下怎么观察物体”。(与达尔文考察活动对照,以故事来引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二

27、)活动1.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1教师先让学生学习使用放大镜,教师简要说明放大镜的功能:1.放大物体的影像放大镜最主要的功能,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在强光照射下,透镜的焦点部位会特别光猛,焦点部份便会变焦或着火。并警示学生“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免烧伤眼睛”;接着明确放大镜由镜柄、镜片和镜框组成;再用规范动作演示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手持镜柄,眼看镜片中的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象。演示后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进行观察,其他学生评判操作正确之处和注意改进之处。2结合搜集到的岩石、树

28、叶等,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说说有什么不同。3指导制订观察计划:分组观察带来的大自然物品,讨论观察每个物体都有哪些特征,怎样观察,什么情况下使用放大镜,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指导学生组内成员怎样分工,并示范如何做观察记录)。4、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三)活动2.给它们分类1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分为二)。2自行分类,说说自己的分类理由,说出分类标准。3展示分类结果,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4扩大物品范围(由个人物品到全组物品)再次分类,强调分类时要统一标准。5教师指导举例:将物品按照有生命和无生命划分。 (四)活动3.考察交流会1小组进行考察汇报准备,组内整理观察、

29、分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全班交流,问题汇总,鼓励提出新的感兴趣的问题。3小结: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或者只提出有趣的问题。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得科学不断进步的。(五)拓展活动来自大自然的艺术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艺术品。2.出示老师自己准备好的艺术品。(事先准备好,实物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物品制作艺术品。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品创作,也可以利用机动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创意制作与展示。4、整理材料,下课。七、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发现 物品简笔画(或贴画) 有生命的物品简笔画 无生命的教学后记:第3课 大自然中的发

30、现 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2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3会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4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二、教学重点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三、教学难点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四、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实物投影。五、教学时间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师:“这么多天过去了,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观察物体需要用到哪些感官呢?”学生:“眼、耳、鼻、舌、

31、手。”2师:“这些器官分别是怎么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呢?”学生:“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学生可能回答的不会这么全面,老师需要进行补充)3师:“这节课我们需要观察上节课采集回来的物品,但是我们不能随便观察,我们要向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去学习一下怎么观察物体”。(与达尔文考察活动对照,以故事来引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二)活动1.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1教师先让学生学习使用放大镜,教师简要说明放大镜的功能:1.放大物体的影像放大镜最主要的功能,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

32、。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在强光照射下,透镜的焦点部位会特别光猛,焦点部份便会变焦或着火。并警示学生“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免烧伤眼睛”;接着明确放大镜由镜柄、镜片和镜框组成;再用规范动作演示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手持镜柄,眼看镜片中的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象。演示后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进行观察,其他学生评判操作正确之处和注意改进之处。2结合搜集到的岩石、树叶等,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说说有什么不同。3指导制订观察计划:分组观察带来的大自然物品,讨论观察每个物体都有哪些特征,怎样观察,什么情况下使用放大镜,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指导学

33、生组内成员怎样分工,并示范如何做观察记录)。4、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三)活动2.给它们分类1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分为二)。2自行分类,说说自己的分类理由,说出分类标准。3展示分类结果,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4扩大物品范围(由个人物品到全组物品)再次分类,强调分类时要统一标准。5教师指导举例:将物品按照有生命和无生命划分。 (四)活动3.考察交流会1小组进行考察汇报准备,组内整理观察、分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全班交流,问题汇总,鼓励提出新的感兴趣的问题。3小结: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或者只提出有趣的问题。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得科学不断

34、进步的。(五)拓展活动来自大自然的艺术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艺术品。2.出示老师自己准备好的艺术品。(事先准备好,实物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物品制作艺术品。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品创作,也可以利用机动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创意制作与展示。4、整理材料,下课。七、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发现 物品简笔画(或贴画) 有生命的物品简笔画 无生命的教学后记:第2课 天气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影响的实例。2.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查阅整理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资料。3.激发学生关心天气的兴趣。4.意识到

35、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二、教学重点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及动植物的影响。四、教学准备观察记录天气现象记录本,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五、教学时间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要下雨了,故事里藏着一些科学现象呢,大家要认真听哦。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

36、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二) 考一考。了解下雨前小动物们的行为。师:故事听完了,老师要考一考大家。要下雨了,小动

37、物们都有什么表现呀?小白兔为什么要直起身子不割草了呢?生:天气很闷。师:“天气很闷”时会让小白兔感到怎样?生:由于空气潮湿,小白兔感到不舒服师:小白兔看见燕子和平时一样吗?(小燕子平时飞得高)小燕子为什么飞得低呢?生:小燕子要捉虫子。师:同学们,虫子的翅膀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一个大铁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小燕子要捉虫子,自然也就飞得低了。鱼儿和小蚂蚁又是怎样的表现呢?生:鱼儿觉得水里闷,要出来透透气,小蚂蚁在搬家呢。师:是啊,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比平时少了,小鱼觉得在水里很闷。下雨时,雨水向低处流,流到蚂蚁的洞里,所以蚂蚁要把家搬到高处水

38、淹不着的地方。你们还知道别的小动物下雨前有什么表现吗?大家多多观察,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相机板书:要下雨了,燕子低飞,鱼儿出水,蚂蚁搬家(三) 说一说,感知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1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小白兔躲在家里了。小蝴蝶躲在哪里呢?(出示教材中四幅图片):小蝴蝶又在哪里啦?蝴蝶的行为有什么变化?蒲公英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与天气有关吗?2我们大自然中的天气是多姿多彩的,有时会下雨,有时会天晴,有时会刮风。小白兔听说你们上一周记录了一些天气现象,都有哪一些呢?一起来说一说,分享分享吧。课间休息,听赏自然天气歌(四) 连一连,根据天气现象,选择适合从事的活动。小白兔看到了xx班的

39、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纪录得很详细,说得很热闹。它想再次考考大家,下面这些活动,要选择什么天气来进行会更合适呢?出示天气符号和活动项目图片,进行连线游戏。晴 雨 雪 风堆雪人 放风筝 干农活 运动会 晒衣服2人们会在适合的天气中去选择合适的活动来开展,小蜜蜂也会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是否外出采蜜哦。(交流不同天气下蜜蜂选择的活动方式。)(五) 想一想,知道一些恶劣天气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提醒孩子们注意事项。1小朋友们非常聪明,知道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适合从事的活动。但天气是变化多端的,有时也会发脾气,雷雨天气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遇到这种天气,大家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哦。2雷雨天气,我们应

40、该注意什么。3出示图片,教育孩子们雷雨天气应该注意的事项,保护自身的安全。(六) 总结,在大自然中,天气是多姿多彩的,变化多端的,小朋友们可以继续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同的天气会对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七、板书设计 天气的影响 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 鱼儿出水 蚂蚁搬家 天晴了 蝴蝶飞舞 刮风了 传播种子 下雪了 堆雪人 保护庄稼 雷雨天 保护自己 教学后记:第四单元 常见的材料第1课 生活中的材料一、教学目标1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

41、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3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等。三、教学重点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的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分类。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谈话:“同学们,大家每个人的手上是不是都有我们的科学书呀?我想问一下 ,有谁知道我们的科学书是用什么做成的呢?”(若学生回答“纸”那继续追问:“又有谁知道纸是由什么制造成的

42、呢?”)大家想知道这些有趣的问题吗?那今天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板书课题:常见的材料)(二)新课学习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材料(1)我们的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首先,我们来认一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的这些好伙伴们,大家都认识这些朋友吗?(有吸管、锁、钥匙、报纸、杯子、凳子 )现在我要考一考大家了: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制成的吗?指导学生表达:例如:我是吸管,我是塑料制成的。你们也能来模仿着老师的说一个么?生:我是矿泉水瓶,我也是塑料制成的。师:说得真准确。像吸管、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我们就说塑料是制成它们的

43、材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图上还有其他的几种物品,分别是:钥匙和锁、扳手、书、报纸、镜子、杯子、凳子、擀面杖、衣服、窗帘。大家能按照老师之前教给大家的方法依次说出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看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又好又准确。先小组讨论,再请学生回答。(2) 师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还能做成哪些物品呢?(3) 学生讨论师: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看看老师能变出什么东西呢?(变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老师想给大家出一个难题:你能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吗?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4) 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观察方法:摸、撕、压、看等提问:镜子为什么用玻璃制作?吸管为什么用软质塑料制作?(5) 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活动二:辨别材料(1) 学生分小组找一找教室里2-4个由多种材料制造成的物品,说出物品的名称,观察他们各是由哪几种材料制造的。(2) 把观察结果填入学生活动手册第六页概念图中,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写一个观察记录,并要求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用到不同的材料?(3)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及时引导、评价和鼓励。(4) 归纳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湘科版(2024) > 一年级上册(2024新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新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