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2018 学年度下学期六校协作体高二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 (阅读题 )和第 II 卷 (表达题 )两部分,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 第 I 卷(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 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
2、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金属艺术也承载着文化交流。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锤揲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 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牧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
3、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 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艺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
4、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2 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 3D 打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金属艺术上承民族传统工艺的精 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未来。 (节选自王晓昕熔古铸今话金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 B汉代长信宫灯外观精美雅致,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
5、今仍然无法企及。 C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萃取各个民族的艺术精华,它属于我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D古代只有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才算质料华美珍贵与技艺精致繁复的结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3 分) A文章阐明了金属艺术发展意义,即熔炼民族历史、凝聚技术进步与承载文化交流。 B文章概括了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特征,指出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当代金属艺术的诞生。 C当代金属艺术具有既体现传统工艺价值又汲取机械工艺优长的两大特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D文章先举例论证,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最后进一步地论述当代金属艺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6、A率先掌握了铜冶炼技术,成为华夏民族发展出独特的金属艺术的源头。 B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融 合,唐代金属艺术就很难达到新的高度。 C我国古代金属艺术追求作品装饰与技法复杂精湛,所以风格愈趋华丽繁复。 D当代金属艺术创作只因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所以其发展突破了传统限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孤 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是他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子下绿蛋
7、? 十岁那年的 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3 和他老婆从英国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授。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神。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油灯,来到 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
8、快变了!突然一阵颤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窖里全是书!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 务真笨。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 “ 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 ” 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 涌 了出来。 那一刻,我很惊
9、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不能让他们饿死。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换书时,偷偷地放到他们灶上。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 我的泪又出来了 ,我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 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 “ 三好学生 ” ,没有谁替我高兴。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地放他们桌上。也不 知 为什么要那么做。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 “ 孩子,不要跑了。 ” 女
10、特务声音很温柔, “ 走,到屋里去说话。 ” 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 “ 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特务了。 ”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 任眼泪往下淌 。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 泪,它又流下来了。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 “ 孩子,我们 从来 没想 过,在这 里救我们 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 孤 4 儿 ?”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小说开头写 ” 我是天下
11、最自由的孩子 ” ,不仅为下文中 “ 我 ” 的许多 “ 出格 ” 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题 “ 孤儿 ” 。 B. 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 “ 我 ” 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 “ 特务 ” 晕倒 后,一个妇女说 “ 造孽啊,饭都没得吃 ”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D. 从 “ 我 ” 与素不相识的一对 “ 特务 ” 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 助 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 小说三次写到了 “ 我 ” 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 6 分) 6. 小说以
12、 “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 结尾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 9 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 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
13、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 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5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21 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 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 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 20%的 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 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 2014 年 9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 2013 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 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 58%。 2013 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 0.36 次,美国人均到馆 5.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