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mrliu 文档编号:81598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6-2017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 性情化 ”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 “ 心性 ” 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 ,只有中国人才有 “ 梅兰竹菊 ”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

2、、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 “ 品茗 ” ,而西方人却是 “ 喝茶 ”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 “ 品 ” ,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 “ 喝 ” 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 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

3、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 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 “ 性情化 ” 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 “ 物性 ” 、 “ 神性 ” 和 “ 人性 ” 。 西方文化将 “ 物性 ” 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 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 “ 物性 ” 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 “ 自由 ” 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 心性 ”

4、 的自由。西方文化的 “ 物性 ” 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 “ 神性 ” 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 “ 精神 ” 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 神性 ” 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2 念,那就真的是 “ 纯精 神 ” 的了。印度文化的 “ 神性 ” 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 “ 人性 ” 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 “ 人性化 ” ,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 “ 人性 ” 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

5、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选自人民文摘) ( 1)下列关于 “ 中国文化 ”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 面是最发达的,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 性情化 ” 。 B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 “ 人性 ” 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D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 “ 人

6、性 ” ,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文化可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 “ 物性 ” 、 “ 神性 ” 和 “ 人性 ” 的文化特性,分别以西方、 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 “ 品茗 ” ,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 “ 喝茶 ” 。 C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D中国人性情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

7、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有 “ 梅兰竹菊 ”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3 C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 神性 ” ,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D性情由 “ 心性 ” 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8、 家国往事 诗词人生 高毅哲 如今的中国,可以把古典诗词和个人命 运起伏结合得如此震撼人心的人,或许除了叶嘉莹,很难找出第二个了。有人用一句话概括她一生的追求: “ 九畹兰滋,乐做诗词传灯人。 ” 1924 年 7 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在察院胡同祖宅里,在家学氛围下,叶嘉莹完成了诗词的启蒙,诗词功底日渐扎实。 1941 年,叶嘉莹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她进入了辅仁大学。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叶嘉莹听课时常常极力心追手写,生怕遗漏了老师学问之精要。 叶嘉莹跟从顾随 6 年,与顾随结下深厚情谊。顾随曾在 给她的信中写道: “ 假使苦水(顾随别

9、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 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 “ 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 。 顾随生前没有留下一本著作。叶嘉莹上世纪 70 年代回国以后,整理出版了 40 余万字的顾随文集,并将她在顾随课堂上记下的八大本笔记,全部交给了顾随的女儿整理成驼庵诗话,所得版税,全部给予先生女儿。 在去国外之前,叶嘉莹对文学理论并没有很大兴趣,她认为,和充满灵动内容的诗词相比,文学理论实在太过枯燥。然而,当她接触到西方文学理论后,却发 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叶嘉莹兴趣大增,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

10、 熊烨是叶嘉莹的 2010 级博士生。彼时他在南方一所大学本科读法律,正处于失落和迷茫中,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叶嘉莹讲课的节目,立刻被深深吸引。 “ 叶先生的授课融入了她切实的人生体验,这是最打动我的。 ” 熊烨说。 来到南开之后,他才逐渐了解到叶嘉莹诗词极富魅力的另一层原因。 1948 年 3 月,在北平教书的叶嘉莹南下上海和在国民党海军任职的未婚夫结婚。 1948年 11 月,叶嘉莹和家人从上海来到台湾;在白色恐怖中,丈夫被怀疑是 “ 匪谍 ” ,在监狱4 一关就是 3 年,连她自己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也被抓到警察局关了一段时间。被放出后,叶嘉莹没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没有房间可住,她就

11、在走廊上打地铺,很早就要爬起来收拾干净;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主人午休,她只能出去,在烈日之下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在树荫底下徘徊。 叶嘉莹不愿麻烦别人,她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排解方式。 “ 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笔之于手 ” 。这句看似普通的话,不仅是叶嘉莹的自白,更是点出了她诗词生涯的魅力根源。 此后几十年间,她著作等身,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家。她提出的词学中 “ 弱德之美 ” 的学说,在如今的众多研究者看来,用来描述她本人十分恰当。这种观点认为,凡被词评家们所称述为 “ 低徊要眇 ” 、 “ 沉郁顿挫 ” 、 “ 幽约怨悱 ” 的好词,其美感之品质都是属于一种弱德之美。而叶嘉莹一生的经历无疑都成了这种美学的

12、最好注脚。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她坚信,中国诗词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开出最美的花。 1979 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徐晓莉听说南开大学中文系来了一位讲课很好的女老师,便前来听讲。 “ 在课堂上,叶嘉莹就是一个强大磁场的磁心。 ”徐晓莉回忆, “ 她从不拿讲稿,却常常从右向左,竖版繁体在黑板上默写出古人的大段诗词文句。她讲一口纯正亲切的北京乡音,而她深厚的古典修养和融贯中西的浩瀚学识,以及恰切

13、精当的举喻与解说,让我们倾倒,耳目全新,惊叹不已。 ” 如今已经退休的她,有空便在家里放起叶嘉莹的讲课录音,犹如别人听京剧、听 相声一般。 叶嘉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 “ 录 ” 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叶嘉莹说,她的一生,除了回国教书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从来没有对命运做出过主动的选择。你落到什么地方,不是你能掌握的, “ 可是不管命运把我抛到哪里,我都愿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做好 ” 。 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热 爱的事业中。人们往往惊诧于她旺盛的精力。当她年过八旬以后,依然常常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辗转于旅途。每次回国,她都要带回大批成箱的材料。每逢上讲台,她常常一站两个小时,神采飞扬,奋笔疾书,连水都很少喝上一口。 5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 “ 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 ”“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 顾随曾说过一句话: “ 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rli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