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应该如何生活: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文本分析“人应该如何生活”是伦理学等学科的主题之一,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关切。在这个价值多元的世界,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回答。但没有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每一种答案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没有人会拒绝过善好的生活。有鉴于此,探求“人应该如何生活”是有意义且必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强调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旨在指导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不仅论述了“何谓好生活”的相关知识,还对“如何过好生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那么,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呈现”了怎样的生活
2、样态?这种生活样态反映了怎样的生活观?这种生活观如何指导学生生活实践?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应该如何生活”的思考与研究“人应该如何生活”不仅是西方古典哲学关注的问题,也是古典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世界经典著作理想国(译作王制)除了探讨“何为好的城邦”,另一关键的目标是回答“人应该如何生活。”诚然,理想国的核心观点是“人应当正义地生活”。相应的,一个能满足人们正义生活需求的城邦才是正义(善)的。但就“何为正义”这一问题,大家意见不一。面对争议和“看似正确”,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只是进一步论证了正义本身就是善的,而且正义的生活是值得人追求的。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提到:“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
3、过的生活这对人而言恰恰是最大的好。”易言之,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应该通过自我省察的方式过正义(善好)的生活。正义既是善好生活本身,又是善好生活的内容,省察则是善好的生活方式。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一种理想的生活观念映照现实生活,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尽地讨论了如何过一种善(好)的生活,即如何生活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指出,“每种技艺与探索,与每种行动与选择”一样,都将善作为根本目标。”同时,“幸福是人类最高善”。他区分了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三者相较之下,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的生活是属人的最善(好)的生活。前两类生活都有外在的目的,而沉思的生活是人之生活的最高目的。人应该是理性
4、的,沉思的生活是理性的人所特有的,人在沉思的生活中才能实现人的最高善。因此,沉思的生活是属人的最高善。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探究“如何才能生活得好?”他认为,如果人的一生都能合乎德性地去行动,就是善好的生活本身。他将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前者通过教导发生,需要经验和时间,后者生成于习惯。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德语译作积极生活)中同样回应了“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阿伦特批判性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善好生活的理解。她认同“人是政治动物”,也肯定沉思的生活对人的意义。但她不赞同亚里士多德将沉思生活视为最善好的生活这一观点。在她看来,沉思的生活属于少数人,而非所有人。阿伦特认为,政治生活
5、才是属人的最高善。人的政治性意味着人是复数的每个人都能提供新的视角,作出新的行动。而沉思的生活“否定”了人的多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主张积极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政治的生活。为了过一种政治的生活,她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价值。公共生活要求人在公共领域中合理地行动与言说,如此才能实现人的复数性。阿伦特的公共领域并不局限于社会、国家,而是放眼于世界。在过去与未来这本书中,阿伦特站在人类世界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等诸问题。在21世纪,任何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事情,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同样有可能发生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阿伦特认为,每个新降临的生命都带来了重振世界的可能性。公共生活也是中
6、国儒家关心的内容。中国作为伦理本位的国家,自古强调公共伦理之于公共生活的意义。公共伦理要求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遵守规则和秩序,这顺应了人在公共生活中对规则和秩序的诉求。孔子将“礼”视为规范民众行为的标准,并强调道德引导的重要性。“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凸显了道德教化和礼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可见,儒家倡导的公共生活观对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尤为重视公共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否定私人生活的存在与价值。儒家哲学除了关注社会公德,还重视个人私德。古希腊哲学同样强调“关心自己”。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处于共在的状态
7、。此外,思想家们尤其强调人之生活的精神层面,这是人相较于一般生命体的超越性所在。但物质层面是人作为生命体的基本保障,亦不可弃舍。总而言之,只有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才能塑造一种属于人的完满生活。二、研究的样本与分析方法(一)样本选择本研究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义务教育教材道德与法治(7-9年级)为样本。原因如下:第一,统编教材的使用对象是全国范围内的适龄学生,满足普遍适用的广泛性要求;第二,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遵循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真实体验等编写原则,具有现实关照;第三,初中学段的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在思维理性、情感理性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提升,
8、且对生活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但初中生的情理认知尚未达到成熟的状态,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有较大的形塑空间。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培植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为其之后的人生发展奠基。为了便于管理数据,笔者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使用教材代码(ML),年级代码(G7-9),上下册代码(V1-2)和页码(如MLG7V117)作为教材文本内容的标记。(二)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和分析。针对第一个问题,笔者通过阅读六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首先找到与核心主题“生活”相关的所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标记、分类后概述为子主题。
9、而后将这些子主题联系起来,从多角度提炼出教科书中呈现的生活样态。其次,笔者遵照第一个问题划分的维度和视角,反复阅读数据,抓住关键语句和有代表性的文本深入分析,与理论对话,用以回答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三、教科书对于“人应该如何生活”的回应(一)教科书“呈现”了多元的生活样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内容始终贯穿着一条“生活”逻辑线。但这个“生活”不是抽象的,而是学生经验的具体生活世界。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既包含人作为自然生命体的基本活动,如衣食住行等延续和保存生命的物质生活层面,又涵盖人超越自然生命体之上的精神生活层面。“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
10、需求”(MLG7V1102)。从生活范畴来看,它可划分为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两个维度。不同的生活维度和生活层面,有不同的规范性要求。在私人生活中,物质层面更多表现为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精神层面则主要涉及个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完备。在公共生活中,物质层面注重资源分配、利益获得等正义要求。但这是片面的,公共生活还有精神层面,这一层面关涉社会人伦秩序、道德法治等。不过,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例如,人际交往既满足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基本的生理情感需要,又因友爱互助等伦理规则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就个体的私人生活而言,健康
11、的心理状况有时不仅与人的身体条件、物质水平相关,亦与人在精神层面的认知水平等相联系。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各册目录来看,每单元主题各有侧重点,又彼此关联。为了使数据分析更清晰,本文依照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的生活,将教科书内容整理、概括为两大子主题,即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这两个生活范畴又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见表1)。1.健康自立的私人生活“健康”尤指人作为生命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状态,“自立”旨在突显个体在精神层面的富足,追求个性的自我建立。所以,健康自立的私人生活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在教科书中,“私人生活”主要集中在七年级上下两册,表现形式为学生的“中学生活样态”,具体内容涉及个体的生
12、命成长。人在生活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体味生活百态。G7V1第一单元即围绕“成长”这一话题展开。成长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也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G7V2第一二单元主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描绘“青春生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身体变化。身心相互影响,身体的变化带来心理的变化。“正确处理自身的情绪”这一话题在G7V2第二单元中专门有所论述,且在教科书其他各专题内容中均有渗透。“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MLG7V237)。正面的情绪能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不过,“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MLG7V248)。人在生
13、活中塑建自己的生命,生命在生活中绽放异彩。教科书中提道,“生命是独特的”(MLG7V1113)。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属己的独特意义,生命的独特性需要凭借个体的努力。“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MLG7V1115)。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MLG7V1111-115)通过探问生命、珍视生命以及绽放生命之花的这一逻辑理路帮助学生深度剖析生命,告诫学生不仅要关注生命在生理、心理层面的健康,养成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要重视自己的精神生命,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2.和谐友爱的公共生活在教科书中,
14、具体提到了四种类型的公共生活:学校集体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政治生活和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公共生活。其中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内容相对而言是最多的。从各册的内容分布来看,G7V1第二三单元聚焦“友谊”“师生情谊”这些学校集体生活中的情感和人际关系。G7V2第三单元系统地描述了集体生活。G8V1第一、二、三单元内容围绕社会公共生活展开,第四单元则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主题。G8V2、G9V1从国家法治、基本国情等角度叙述了国家政治生活。G9V2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政治生活与世界发展的关系,拓展至世界公共生活领域。这些不同类型的公共生活对人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分布见表2。它们关注人类的永恒福祉,是善好
15、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是美好的学校集体生活。中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的各类集体中,包括班集体、校集体。“集体生活对于我们有什么特殊意义”(MLG7V252)?G7V2第三单元的标题“在集体中成长”阐明了“集体”之于“个体”的意义。第一,人有基本的情感需求,这种情感需求包括在集体中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MLG7V253)。集体赋予人归属感,归属感是人类的心理需求之一,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奠基。第二,从人的精神需要来看,美好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发展个性,实现个体价值。“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善于合作的、充满活力的”(MLG7V273-76)。但美好集体并不意味着没有矛
16、盾和冲突。矛盾和冲突反映了集体生活中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处理冲突、化解矛盾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生活素养。“集体”与“个体”的意义是双向的,个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亦能为创造美好集体贡献自身的力量。美好集体的实现倚赖于每位集体成员的努力。推进美好集体的建设也是个体实现自我的过程。二是丰富的社会公共生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MLG8V17)。在教科书中,虽然很少有内容直接论述社会生活给予人的物质支持,但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共享财产安全、实现安居乐业等提供了坚实保障,从而使每位成员能获得发展的机会。“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17、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MLG8V121)。从精神滋养来看,社会生活涵盖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身份认同既涉及人的情感需求,也关乎人的精神需要,可以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其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MLG8V17)。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体完善自我的过程。最后,“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MLG8V128)。每个人都追求自由,自由的社会环境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力量支持。三是公正的国家政治生活。国家政治生活囊括国家法律、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围绕这几个维度展开。这些内容看似抽象,却与我们的日常
18、生活紧密相关,它们是公平正义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保障。公平正义是良善的国家政治生活品质,也是善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方面,正如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MLG8V2108)。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看,公平是资源、利益分配的首要原则,合理调配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使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MLG8V189)。另一方面,从精神生活的层面来看,正义不仅是公共伦理精神,还是一种可贵的个人品德。“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MLG8V2114)。公平正义的政治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它可以保障每个人的正当权益
19、不受侵害。同样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公平正义的制度有益于国家稳步发展。四是和平的世界公共生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MLG9V2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意义是十分深刻的,中国传统伦理肇始于家庭。将世界比喻成我们共同的家园,可见世界之于个人的意义。“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MLG9V24)。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范围扩大,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提升。在多元文化的润泽下,人类的认知视野亦获得了拓展。当然,我们在共享跨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人类智慧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包括世界各国因利益争夺带来的战争危机和全球性问题。这些现实
20、问题仅仅依靠一国之力很难解决,而需要各国的通力协作。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前提,和平的世界公共生活应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二)教科书“建构”了一种“形塑完整个人,增进公共福祉”的生活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围绕“中学时代”的始与终,以“人的成长生活”为主线,通过援引和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融入丰富多元的公共生活,强化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建构”了一种“形塑完整个人,增进公共福祉”的生活观。1.关心整体生活,形塑完整个人教科书中呈现的生活样态包括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各类生活均涵盖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除了这些维度以外,教科书中的“生活”联结过去、当下与未来,突显了对学生整体生活的关照
21、。G9V2最后一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MLG9V253-91)以畅想未来生活的方式,引领学生迈向新的人生阶段,开启新的生活篇章。同时,编写者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栏目“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回望过去的生活,运用既往的生活经验,解决当下生活的困惑,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许多内容联结过去、当下和未来生活,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整体生活,妥善处理生活事务。人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关心人自身的整体生活是善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关心整体生活并不意味着专注于人的过去或者未来,而是要把握当下。当下的“我”既带着个人的“历史”,又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希冀。“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
22、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MLG7V1105)。教科书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人的两大特性,即差异性和未完成性。第一,“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说明了人具有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体。玛莎纳斯鲍姆认为,要回答“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人过的”这一问题,先要知道“人能够做些什么?能够成为什么?”人类个体的尊严是在追求自己可实现的能力(可行能力)而采取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这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契合。G7V1第三课“发现自己”旨在让学生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认识自己”包括看到自身的独特性,而“更好的自己”隐含着“人是未完成的”这一特性,这种特性带给人形塑完整自身的可能。这
23、种完整包含身体的成长、心智的成熟与内心精神世界的丰满。要言之,教科书中呈现的生活以“人”为目的。善好的生活以人为终极关怀。所以,教科书中呈现的生活观符合善好生活的理念。2.维护公共利益,增进公共福祉善好的生活以人为目的,但“人”并非单子式的个体。“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MLG7V236)。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善好的生活须以增进公共福祉为目的。在教科书中,维护公共利益、增进公共福祉是公共生活的重大议题。公共利益依托于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即是法律。亚里士多德将法律的统治视为最好的统治,因为法律具有一种人治不能做
24、到的“公正性质。”在教科书中,有多处内容谈论了法律的作用与意义。例如,“法律调整人际关系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MLG7V283)。“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MLG7V285)。维护公共利益除了遵守外在的法律,还须自觉树立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的内在规范和价值引领。教科书中提到的公共精神包括公共责任、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MLG8V132-45)等。其中,公共责任是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出现在各类公共生活的文本之中。“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MLG8V11)。G8V1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紧紧围绕“责任”一词展开。在国家政治生活和世界公
25、共生活中,我们同样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MLG8V25)。诚如阿伦特所言,在当今时代,共同感(人们对一个共同世界的共有感觉)的消失是时代危机的最确切标志。而教育的要义在于,我们要决定对世界的爱是否足以让我们为世界承担责任,是否要让它免于毁灭。爱这个世界是个体对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教育的责任。由此,教科书中的生活样态同时反映了增进公共福祉这一善好生活的理念。(三)教科书“提供”了“省己察身,积极行动”的生活方式教科书中所呈现的生活样态折射出编写者传达的善好生活理念。落实善好生活理念,实现善好生活依托于人的实践。人的多样性决定了属人的善
26、好生活的实践方式亦是多样的。不过,从教科书的内容来看,这些方式仍存在一些共性。正是这些共性为个体努力朝向善好生活提供了方向。1.省己察身,更好地认识自己省己察身是过善好生活的方式。这不仅是古希腊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善好生活方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存在相关的哲理思想。教科书中提道,“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MLG7V231)。“止于至善”出自儒学经典之作大学的开篇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由“私德”推及“公德”,旨在涵养个人道德,促进社会公德。可见,省察自己可以促进个体德性养成。同时,省察自己可以让个体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老子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27、MLG7V126)。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那么,如何省察自己?省察自身需要知晓关于“什么是好生活”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关于善的知识(理智德性)的教导和善的生活习惯(伦理德性)的养成倚赖于学习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MLG9V269-73)这块内容着重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学习与实践伴随人的一生,“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MLG9V269)。事实上,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内容都在“教导”我们如何养成德性,成为一个道德的人。省察作为一种善好的生活方式,本身具有实践性。省己察身要求个体基于理性的认知,明智地进行行动,并在行动中反思和积攒经验,以养成
28、良好的德性。2.知行合一,增长实践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MLG8V144)。所谓“两难”,更多指的是在两种不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诉求中进行选择。这需要实践智慧。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视为实践的德性,即是关于“如何生活得好”的智慧,旨在处理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事物。莱特将实践智慧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慎思、正确的、有价值的目的观念、道德的动力因以及整体性的反思。实践智慧是一种整体的智慧,涵盖了目的善、手段善和结果善。善好的生活追求生活目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统一。从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道德和法治不只是善好生活的内容,也是善好生活的方式和目的本
29、身。道德的生活方式要求遵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举例而言,在校园生活中,“尊重老师,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MLG7V168)。在网络生活中,“恪守道德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MLG8V119)。法治的生活方式除了要做守法的公民(MLG8V146-62),还要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追求民主价值。“人民不仅是民主法治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MLG9V129)。这些内容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回答了如何培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的养成离不开实践行动。阿伦特的“行动”概念即是基于人是复数性的这一认识,鼓励人人通过自觉主动的公共实践活动,实现属于人的生活。同样的,马克思的
30、“实践”不仅包括人作为基本生命体所需的物质活动,还包含精神活动。这种实践观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主张人在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中实现自身。中国儒家哲学提倡的“知命”“立命”等精神亦主张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生命可能”,建立属己的生命脉络,臻于至善。总之,教科书中呈现的生活体现了“形塑完整个人,增进公共福祉”这一善好生活的目的。但善好的生活并不排斥生活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不过,在多样性中仍存在一些共性。从生活内容来看,善好的生活兼具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好的生活不仅指向物质或感性需要的满足,而且以精神之境的提升为旨趣。教科书的内容更强调精神层面,但我们不能排斥个人合理的物质生活追求。每个人都有欲望,
31、只是欲望的对象和程度不同。否定人的欲望就是否定人本身。不过,承认人的欲望并不意味着欲望没有限度。而且,欲望有等级之分,低级的欲望看重身体的享乐,这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享乐的生活相呼应,这样的生活是动物的生活,不符合属人的善好生活的要求。为了过善好的生活,人应具备超越物欲的精神追求,过理性的生活。同时,对于低级的欲望,我们要学会节制。相较于私人生活,教科书的内容更关注公共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怀世界,关切人类共同命运。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关注人的生活,旨在通过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引向个人内在的精神成长。教科书中的生活观注入了人类智慧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内容通俗易懂,为我们思考“人应该如何生活”提供了借鉴。不过,教科书内容背后的生活哲理是深刻的,这需要教育者不断挖掘。作为教育者,既要有过善好生活的生命自觉,又要树立指导学生过善好生活的教育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