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马可波罗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文成公主入藏D.玄奘西行天竺2.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任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这一做法( )A.促进了阶层流动B.削弱了藩镇实力C.加强了中外交往D.推动了民族交融3.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还使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传入了大唐。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A.推动了少数民族汉
2、化B.缓和了民族矛盾C.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D.有利于中外交流4.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为此,他(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开创科举取士制度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5.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6.如图出土的实物可以说明( )注:吐鲁番地区唐墓出土的中原食物饺子、点心。A.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联系日益密切B.新疆与中原地区生活习俗相互影响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促进了民族交流D
3、.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留有强烈烙印7.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A.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B.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C.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D.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8.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的是( )A.魏孝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成吉思汗9.考古学家在对昭陵(唐太宗)附近的遗址发掘中,发现了文献中记载的立于昭陵的“十四国蕃君石像”,其中有“于阗王伏阇信、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唐代的( )A.经济水平B.
4、社会习俗C.对外关系D.民族政策10.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写道:“唐代前期,人们比较欣赏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下列诗歌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11.唐中宗时期,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去了大批丝绸锦缎、龟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该事件( )A.显示了唐朝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B.加速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统一C.促进了唐朝文学艺术的高度繁荣D.推动了吐蕃经济和社会
5、的发展12.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鹘首领为( )A.天可汗B.渤海郡王C.怀仁可汗D.云南王13.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14.【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材料一: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
6、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文明的历程:春秋材料二:图1汉朝宴乐图图2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图3唐朝宴乐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增强华夏认同的途径。并概括华夏认同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简述汉朝到唐朝坐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5.唐朝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摘
7、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综合所学指出历史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什么?(2)材料二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写出两点即可)(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与吐蕃之间以什么形式友好交往的?唐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交往政策?(4)你认为唐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可以看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
8、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现了唐太宗时开明的民族政策,C项正确;遣唐使来华体现的是对外交往,不是民族关系,排除A项;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是对外交往,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能体现民族关系,排除B项;玄奘西行天竺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而不是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任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做法推动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科举制促进了阶层流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阶层流动,排除A项;藩镇割
9、据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材料体现不出削弱了藩镇实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往,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还使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传入了大唐”可知,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C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是民族文化交融,没涉及少数民族汉化、缓和了民族矛盾,排除AB项;题干信息强调是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D解
10、析:根据题干“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各少数民族的爱戴,有“天可汗”的称号,D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排除B项;隋炀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D解析:AB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联系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和同为一家”北方的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故选:D。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吐鲁番地区唐墓出土的中原食物饺子、点心”可知,唐朝文化在西域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中原的饮食习惯传到了西域地区。D符合题意;文成公主入藏
11、后唐蕃联系日益密切,与题干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不符,排除A;中原食物饺子、点心的出土,只能反映,中原文化影响新疆,无法得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生活习俗相互影响,排除B;湖巡检司是元朝时设置管理澎湖岛以及台湾地区的,与新疆吐鲁番地区不符,排除C。故选D。7.答案:A解析: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交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不仅仅是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排除BCD。故选:A。8.答案:B
12、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唐太宗,B项正确;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主要贡献在于推行汉化改革,排除A项;武则天是唐朝的女皇,但并未被尊奉为“天可汗”,排除C项;成洁思汗建立蒙古政权,与唐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陕西考古人员在昭陵北司马门遗址中,找到了文献中记载的“十四国蕃君石像”。这些石像代表着在贞观年间归化唐王朝的少数民族首领,与六骏一样,矗立在昭陵,展示唐太宗一生的功业。这些“蕃君石像”见证了唐代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D项正确;十四国蕃君石像反映的是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与经济水平、社会习俗、对外关
13、系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融。“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反映了唐朝时期胡汉交融,民族关系和睦。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C符合题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意思是“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与材料主旨无关,A排除。“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的是唐朝的制瓷业的发展,“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是“开元盛世”,都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B、D。故选C。1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唐中宗时期,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去了大批丝绸锦缎、龟
14、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该事件推动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金城公主入藏不能显示唐朝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排除A项;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排除B项;金城公主入藏与促进了唐朝文学艺术的高度繁荣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答案:C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据“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可知,当时汉族在服饰和饮食上都受到少数民族风格的影响,说明民族交融的加强。A、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故选B。14.答案:(1)途径:战争、通婚、主动学习和吸收对方文明成果
15、。(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影响:推动民族融合,为秦汉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变化:坐具由低变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高型坐具。原因:民族融合的影响,汉人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用具。解析:(1)途径:依据材料一“春秋时期,今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增强华夏认同的途径是战争、通婚、主动学习和吸收对方文明成果。影响:根据“于是,进入中原
16、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可概括得出华夏认同推动了民族融合,为秦汉的统一奠定基础。(2)变化:根据图1、图2、图3的坐具变化可知简述汉朝到唐朝坐具由低变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高型坐具。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新朝到唐朝坐具的变化深受民族融合的影响,汉人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用具。15.答案:(1)以民为本;贞观之治。(2)开元时期(或唐玄宗统治前期);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发展经济;注重文教;提倡节俭。(3)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开明的民族交往政策。(4)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人民的辛勤劳动;隋朝为唐朝的强盛做了积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