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期中期末学情评估卷(含解析)(全册打包).rar

相关 举报
  • 全部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情评估(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学情评估(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学情评估(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情评估(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情评估(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观察下表,拥有这样人生经历的人物是()出身布衣 建立大明 洪武之治 忧劳而逝A李隆基 B赵匡胤 C朱元璋 D李自成2下面所示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在于证实()A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B明朝时期皇权的强化C明代小篆字体的流行D明朝手工业领先世界3针对明朝的科举状况,当时的思想家袁了凡曾说:“今教子弟者,多不读五经,务记臭烂时文(八股文),以为捷径者入。”据此分析,袁了凡想表达的是()A科举儒生多离经叛道 B科举取士日益规范C四书五经是必考内容 D八股取士弊大于利4戚继光和他率领的“戚家军”驱赶了侵略者,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下面用文学形式重现了当年的历史画面。这一“画面”可命名为()满江红谒戚继光纪念馆吴玉忠兴化烽烟,谁记起、明朝中叶。戚家军、奔波万里,闽中征伐。擒虏路歧凭渚岸,破倭巢穴乘江月。战林墩、血洒木兰溪,堪残烈。追往事,思英杰。谈元帅,歌难歇。且巧施战法,独创刀钺。百世功名归史册,千年岁月翻新页。望未来、此馆慰初心,金瓯烨。A远航展国威 B抗倭保人民C收台促统一 D战俄护边疆5明朝后期的赋税,主要由地方官员征收,而地方官员往往会为了自己的私利,加重百姓的负担,或者为了躲避朝廷的责罚,虚报赋税的数额,导致了赋税的不公平和不准确,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里论述的是()A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张居正改革的背景C明朝灭亡的直接结果 D清朝建立的原因6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钱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后推翻明朝的政治力量是()A投降清朝的吴三桂 B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C皇太极建立的清朝 D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7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制作了一张关于名人名句的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8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与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和葱岭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军政事务。这折射出清朝致力于()A加强东南区域的管辖 B稳定西南地区的政治局面C巩固西北边疆的统治 D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9土尔扈特部从俄国出发时有 17 余万人,回到伊犁时只剩下 7 万多人。乾隆皇帝得知后,马上派官员前往伊犁,发放慰问、救济物品。乾隆皇帝此举()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C打击了分裂势力 D捍卫了领土的完整10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咏史中写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该现象()A杜绝了腐败现象 B提高了官员素质C阻碍了社会进步 D创新了教育模式11下面的示意图表明清朝面临的状况是()3A空前繁荣 B思想禁锢C危机四伏 D政权更替12清代官员陆耀因编写甘薯录而被晋升为湖南巡抚,乾隆帝多次劝谕百姓种植玉米。这说明当时()A玉米、甘薯成为主粮 B政府重视推广高产作物C人地矛盾得到解决 D农业生产技术取得突破13与汉代“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意思是不要到百里之外卖木材,不要到千里外卖粮食)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最适合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市舶司的设置 B商帮的兴起 C驿站的建设 D十三行的设立14“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它不但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 17 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材料评述的是()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15明清时期,“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林冲雪夜上梁山”等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这种现象说明,明清小说()A完全替代了其他文学形式B因其真实性受到大众欢迎C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D艺术水准达到了古代巅峰二、辨析改错(8 分)16明清时期有着灿烂的科技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改正:_【】(2)王守仁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社会是发展的、进化的,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改正:_【】(3)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改正:_【】(4)到清代,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更为繁荣,最有影响力的是昆曲和黄梅戏。改正: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其间经历了一个过程。洪武九年(1376 年)六月,废除行省,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在全国陆续设置了 13 个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属于中央相关部门。洪武十三年正月,复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军机处为清代所独创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概括朱元璋强化皇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 分)5(2)根据材料二,概括军机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设立军机处的作用。(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趋势。(2 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永乐三年(1405 年),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当船队来到时,人们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从远方而来的客人。材料二清政府的这一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它所起的作用其实不只限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与世界相隔绝,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社会活力由于广州十三行的垄断,使得中外贸易转向为封建王朝效劳。摘编自戴逸主编18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位置及其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3 分)(2)材料二中“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3 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以及给我们的启示。(4 分)四、活动与探究(12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 7(1)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内容。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方式。(4 分)(2)根据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答案一、1.C2.B3D点拨:根据题干中的“今教子弟者,多不读五经,务记臭烂时文(八股文)”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人们为了功名,只专注于学习八股文,而不研读儒家经典“五经”。这体现了明朝八股取士的弊端,D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科举儒生多离经叛道,排除 A;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科举制的弊端,而非科举取士日益规范,排除 B;材料重点不是四书五经是否为必考内容,而是批评只学习八股文而不读“五经”的现象,排除 C。4B5.A6.B7.B8.C9.B10.C11.C12.B13B点拨:根据题干中的“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为长途贩运提供了可能,B 正确;市舶司是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除 A;驿站的建设主要是在宋元时期,排除 C;广州十三行负责管理进出口贸易,排除 D。14C15.C二、16.(1)“伤寒杂病论”改为“本草纲目”(2 分)(2)“王守仁”改为“王夫之”(2 分)(3)(2 分)(4)“黄梅戏”改为“京剧”(2 分)三、17.(1)措施: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废除丞相,权归六部。(3 分)主要目的:巩固统治。(1 分)(2)特点:工作内容保密;办事效率高;权力集中于皇帝。(任答 2 点,2 分)作用: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 分)(3)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制度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任答 1 点,2 分)18(1)位置: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 分)原因: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交流;友好交往等。(任答 2 点,2 分)(2)政策:闭关政策。(1 分)消极影响: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 9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 分)(3)变化:从对外开放到实行闭关政策。(2 分)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坚持对外开放;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等。(任答 1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四、19.(1):大、小和卓(或噶尔丹)(1 分):台湾府(1 分)方式:平叛;战争;册封;设立机构。(2 分)(2)【示例】观点:有效的边疆治理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论述: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的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例如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清政府于 1684 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 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进行有效治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8 分)期中学情评估期中学情评估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隋朝初年,户数增加 400 多万,人口增加了 1600 多万,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当时仓库丰盈,“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B盛世局面的形成与发展C科举取士制度创立 D隋朝的统一与社会稳定2唐朝是古代诗歌繁荣的时代,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官场的诗人多如牛毛。这种现象说明科举制()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D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 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 旧唐书崔融传 中记载:“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材料反映了唐朝()A商品经济繁盛 B造船业发达C指南针广泛应用 D社会风气开放5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还提出了“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的思想。为此,他()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6明知艰险却仍逆流而上是“逆行者”的一种精神写照。唐代高僧玄奘和鉴真克服千难万险,一个西行,一个东渡,都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们的“行走”()A扩大了唐朝疆域 B促进了文化交流C加强了边疆管理 D引进了先进文化7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这段材料反映出()A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B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C五代时期武将掌权的危害 D宋初实现中原和南方统一8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据此可知()A中医是人类的文化瑰宝 B孙思邈的医术价值千金C医学与儒学的关系密切 D传统医学重视医德修养9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 11 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和统治者采取的对策,和处分别对应的是()A崇文抑武王安石变法 B察举制度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度忽必烈改制 D废除丞相封诸子为王10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如在榷场(边境贸易场所),官府和商人进行交易,且贸易量很大。这表明,榷场的存在()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完全消除了民族间隔阂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11岳飞在满江红写怀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表达了他()A关心百姓的疾苦 B秉持清廉的作风C注重身后的名节 D报效朝廷的情怀12北宋的山水画大气磅礴,南宋的只有“残山剩水”。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南宋偏安一隅 B商品经济发展C民族政权并立 D中央集权加强13下面的思维导图反映出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3A宋与西夏的互市 B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C夏金与南宋的对峙 D中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14在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元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它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其中,行省制度的确立和宣政院的设置对中国的共同贡献是()A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促进边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C推动中外的科技文化交流D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15在元代,黑龙江的奴尔干城是当时东北边疆的重要城镇,来到这里的大批汉人、蒙古人,与当地的女真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黑龙江下游地区。这说明()A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水陆交通十分便利C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 D民族交融推动边疆发展二、辨析改错(8 分)16统一是历史大势,也是人心所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589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改正:_【】(2)916 年,党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改正:_【】(3)1206 年,忽必烈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改正:_【】(4)1279 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改正: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举制不仅弥合了阶级间剑拔弩张的分裂状态,而且让阶级内部以一种更科学、标准与规范的形式完成对社会资源和政治身份的分配。科举制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摘编自李木洲、唐宇聪科举制兴废的人学视角材料二北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进士成为“天子门生”。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考校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宋太宗在位 20 多年,科举取士近万人。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确立的标志,并说明科举制“弥合了阶级间剑拔弩张的分裂状态”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宋时期科举制发展的表现。(4 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完善现代考试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5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摘自王建凉州行(节选)材料二元世祖忽必烈再次完成统一大业,无疑是这一时期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水到渠成的历史性结局。在这一时期中,有着时断时续的民族战争,但也应看到,各民族与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使者聘问与其他民间途径,促进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摘编自虞云国试论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境内诸政权的互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民族交融涉及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民族交融的特点。(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并举例加以说明。(4 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2 分)四、活动与探究(12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穈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摘自玄奘大唐西域记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材料二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简表(部分)往来地区影响日本中华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唐代建筑也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日本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模仿长安的建筑。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朝鲜半岛唐代诗歌在朝鲜非常受欢迎,许多新罗使臣把中国的诗歌文化带到了朝鲜半岛,推动了朝鲜文学的繁荣。陶瓷器物等作为代表和象征中国的产品也传入到朝鲜半岛,推动了该地区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南亚唐朝的秦王破阵舞 传到印度,受到印度诸邦国的欢迎和喜爱。唐代音乐演奏方式“击瓯”,传到印度,流行至今 7波斯波斯仿照唐三彩制作了波斯三彩,仿照邢窑白瓷制作了白釉彩陶(1)判断材料一中史料的类型。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和_;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和_。(填写序号即可)(4 分)(2)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史料(写出序号),说明其反映的唐朝状况。(2 分)(3)根据材料二,论证“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这一观点。(6 分)答案答案一、1.D2.D3.C4.A5.D6B点拨:根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贞观初年,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由此可知,玄奘和鉴真的“行走”促进了文化交流。故 B 符合题意。7C点拨:根据材料中的“五代诸镇节度使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可知,五代时期诸镇节度使不听朝廷号令,劫财之风胜于盗贼,杀人作恶毫无人性,C 正确;材料未提及西域,排除 A;材料说的是五代时期,排除 B、D。8D9A点拨:根据题干中的“11 世纪前后”可知,该示意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因此,对应的是崇文抑武。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北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入不敷出,在边疆战事中屡战屡败。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因此,对应的是王安石变法。A 正确。10C11.D12.A13.B14.A15.D二、16.(1)“宋朝”改为“陈朝”(2 分)(2)“党项”改为“契丹”(2 分)(3)“忽必烈”改为“铁木真”(2 分)(4)(2 分)三、17.(1)标志: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2 分)原因:科举制度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对社会阶层流动起到积极作用。(任答 2 点,2 分)(2)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考校法;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任答 2 点,4 分)(3)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考试制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考察;考试制度要灵活多元,尊重个性发展;注重考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任答1 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18(1)领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社会生活方面。(任答 2 点,2 分)特点:各 9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2 分)(2)方式:战争;榷场贸易;使者聘问;民间交往。(任答 2 点,2 分)举例:宋辽之间澶州之战、宋夏之间屡次战争、岳飞抗金、陆秀夫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等,各民族在战争中相互了解,促进了民族交融;宋辽、宋夏在边境开设贸易场所榷场,边境贸易兴旺,加深了各族人民的沟通与了解;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任答 2 点,2 分)(3)民族交融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各民族在冲突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等。(任答 1 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四、19.(1);(4 分)(2)【示例】选择史料,反映了唐朝农业的发展状况。(2 分)(3)【示例】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日本仿照唐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服装和建筑也对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朝的诗歌文化推动了朝鲜文学的繁荣;唐朝的音乐、舞蹈传到了南亚地区,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唐朝的陶瓷等器物传入朝鲜、波斯等地,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6 分)期末学情评估期末学情评估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杭州自古繁华,尤其到隋朝时期,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杭州经济地位的上升主要得益于()A其为隋朝的都城 B大运河的开凿C生产工具的革新 D统治者的重视2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武则天劝农桑,薄赋敛,省力役;唐玄宗在位前期选用贤才,兴利除弊,发展农业。材料主要说明唐朝()A农业的持续发展 B繁荣兴盛的原因C统治者选贤任能 D统治者爱惜民力3“此后,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这主要源于()A李自成起义 B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 D雅克萨之战4 下表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在唐朝时被称为()朝代唐朝元朝清朝史实文成公主入藏中央设立宣政院册封宗教领袖达赖、班禅A.西域 B吐蕃 C回纥 D琉球5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青釉凤首龙柄壶,纹饰取材丰富,有流行于希腊的茛苕纹样、波斯的连珠纹样,还有印度舞人和象征佛教的莲花,以及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龙凤。多样的装饰折射出唐朝()A边疆巩固 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 D兼容并包6宋朝民间“耕读传家”的风气浓厚,农村人在冬闲时会送孩子入学,称为“冬学书”,所读的是诸子百家类的蒙学读物。这主要是由于()A崇文抑武政策推动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民族之间关系融洽7诗词向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下面的诗词(节选)的共同点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A.抗击的对象都是金政权 B作者都是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C都抒发了作者的报国情怀 D都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8下面是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A商品经济繁荣 B海外贸易拓展C民族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9成吉思汗于 1206 年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大蒙古国”。1271 年,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寄托美好寓意的同时,更是为了传承汉唐正统。据此可知,忽必烈意在()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B强化国家认同C加强边疆地区管辖 D促进文化发展10北宋苏轼曾表示,年少的时候想要读史记 汉书,必须抄写一份,然后诵读;到了近几年,由于利用印刷术大量印制诸子百家之书,人们都可以轻松获得阅读所用书籍。据此可知()A活字印刷术可节约成本 B科技成果推动了文化发展 3C北宋社会读书风气浓厚 D宋词是当时主要文学形式11下面是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制作的年代尺。其反映的变化趋势是()A国家疆域不断扩展 B地方权力不断增大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2清政府不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当时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卧碑”,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下列与“禁令”精神一致的是清朝()A设置军机处 B实行科举取士C大兴文字狱 D设置台湾府13下面是清朝前期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文化专制加强B民族关系紧张C市民阶层壮大D人地矛盾尖锐14清朝本着“众建而分其力”的目的,在蒙古各部编旗、设盟;在西藏采取册封达赖和班禅的方式来进行统治;由于新疆地区幅员辽阔,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这反映了清朝()A疆域面积的空前辽阔 B继承和发展前朝制度C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D统治制度的影响深远15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春节写春联,抒发美好愿望,并贴于门上,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为了寄托团圆情感,人们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在传统节日中感受我们的民族文化。”材料反映出()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C传统节日起源较早 D社会习俗具有娱乐性二、辨析改错(8 分)16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辉煌灿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曲辕犁、翻车等重要的生产工具。改正:_【】(2)宋朝时,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改正:_【】(3)明朝引进了原产于非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改正:_【】(4)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60 卷,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改正: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贞观政要是唐人吴兢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大臣魏征等议论古今政治得失的书。在 23 年执政中,前 18 年李世民 44 次公开承认错误,而且有文字记录,其中有 4 次是发布“罪己诏”。他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材料二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却已经走到了尽头。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康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4 分)5(2)材料二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晖。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 分)(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盛世的看法。(2 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宋代以前城市由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因而城市主要聚居着各级官僚、地主和军队,以及一般的居民。但是到了宋朝,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彻底崩溃,城市中固定的工商业店铺增多,加之宋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相对自由,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中以工商为职业的居民与日俱增,城市文化娱乐活动也因此日益兴盛,城市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系列的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长安城与明清北京城的共同特点。(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革命”前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宋代城市出现变化的原因。(4 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2 分)四、活动与探究(12 分)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古代中外交往”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古代中外交往大事记(部分)7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由鉴真主持建造,仿照了盛唐建筑的风格。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最初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17 世纪重建。大明塔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修建于澶渊之盟后,借鉴了中原建筑的风格。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北岸,是广大华侨以及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郑和而建造的中国式庙宇(1)以上建筑遗址中,与“中外文明的交流”的主题相对应的是_,与“民族交融的发展”的主题相对应的是_。(填写序号即可)(4 分)(2)从以上四个建筑中任选一例,根据示例解读其文化内涵。(4 分)示例:河南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实物证据,折射出东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3)结合现实,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遗址?(4 分)答案答案一、1.B2.B3.B4.B5D点拨: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所以唐青釉凤首龙柄壶的纹饰有流行于希腊的茛苕纹样、波斯的连珠纹样,还有印度舞人和象征佛教的莲花,体现了唐朝兼容并包的特征。6A7.C8.D9.B10B点拨:根据题干中的“年少的时候想要读史记 汉书,必须抄写一份,然后诵读;到了近几年,由于利用印刷术大量印制诸子百家之书,人们都可以轻松获得阅读所用书籍”可知,印刷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获取阅读所用书籍,由此得出,科技成果推动了文化发展,B 正确;材料体现了印刷术对人们的影响,未涉及成本问题,排除 A;材料不能体现北宋社会读书风气浓厚,排除 C;材料未涉及宋词,排除 D。11C12.C13.D14.C15.B二、16.(1)“翻车”改为“筒车”(2 分)(2)“小麦”改为“水稻”(2 分)(3)“非洲”改为“美洲”(2 分)(4)(2 分)三、17.(1)统治者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自我反省;轻徭薄赋,发展经济等。(任答 2 点,4 分)(2)【示例】赞同。(1 分)理由: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实行闭关政策,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等。(3 分)(3)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统治者励精图治,澄清吏治有利于盛世局面的出现等。(任答 1 点,2 分)18(1)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基本对称;凸显皇权;都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等。(任答 2 点,4 分)(2)变化:从城市功能看,由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逐渐变为经济、文化中心;9从人口结构看,由以各级官僚、地主和军队以及一般的居民为主,变为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日益剧增等。(任答 1 点,2 分)原因:实施崇文抑武的政策;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等。(任答 2点,2 分)(3)稳定的社会环境;宽松的国家政策;优越的地理条件;便利的交通布局;经济的繁荣发展等。(任答 2 点,2 分)四、19.(1)(2 分)(2 分)(2)【示例一】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始建于唐朝,是由鉴真在日本传授佛法时期主持建造的,有着典型的盛唐建筑的风格,折射出唐朝时期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状况。【示例二】布达拉宫是唐朝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是唐蕃“和同为一家”的见证,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情况。【示例三】大明塔修建于澶渊之盟后,借鉴了中原建筑的风格,是宋、辽之间和与战的历史见证,折射出北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示例四】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庙是广大华侨以及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郑和而建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见证,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任选一例,答出文化内涵即可,4 分)(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保护古建筑遗址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科学研究和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利用古建筑资源。(任答 2 点,4 分)第一单元学情评估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n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 589 年()A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B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C定都大兴,发展经济 D开凿大运河,巩固统治2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 C刺史制度 D科举制度 3公元 608 年正月,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男丁不够,就征发妇女补充;同年七月,又征发二十余万人修筑长城。隋朝出现“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情况。由此可见,当时()A人口数量众多 B暴政影响发展 C人民安居乐业 D妇女地位上升4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太原留守李渊起兵 南下占据关中隋朝政权崩溃 消灭割据势力A李渊反隋的背景 B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C唐朝建立的过程 D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5唐太宗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但唐太宗注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用其所长。这说明唐太宗注重()A发展生产 B用人唯贤 C轻徭薄赋 D整顿吏治6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前期的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的措施是()A改革赋税制度 B以魏征为相 C广泛选拔人才 D改国号为周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财宝山积,不可胜计。”材料体现了()A隋朝统一了全国 B唐玄宗励精图治C武则天贞观遗风 D盛世背后的危机8下面的文物出土于西安,根据其中人物的服饰和面部轮廓等特征,可判定他们非中原人。该文物()A体现了唐朝的青瓷制作水平B为研究唐朝农业发展提供宝贵资料C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D反映了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9 唐六典记载:苏州有六十坊市,扬州城有常乐坊、临湾坊、东市等,敦煌出土的文字证明唐代敦煌也有坊市。这说明唐朝()A坊市设置普遍存在 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商业突破时空限制10 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指的是()A黄巾起义 B八王之乱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11后周太祖郭威进行军事改革,限制地方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重建文官系统和恢复律令。这表明五代十国政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实现国家的统一 B藩镇割据的威胁C解决财政的危机 D恢复和发展经济12唐朝在平突厥之前就容纳了 120 余万周边民族的移民,高昌、龟兹、吐蕃等地亦有大批民众迁入中原。中原汉人流行穿胡服,品尝葡萄美酒,偏僻乡村也能轻易找到胡饼等食物。这体现出唐朝()A对外关系开放 B经济文化繁荣C民族交往交融 D海陆交通发达 313下面是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的形制和重量与唐朝的开元通宝几乎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A审美观念一致 B文明相互借鉴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银水平相当14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写道:“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中。”这说明唐代()A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传播 B商业繁荣孕育市民阶层C对外交流促进国家交往 D文学艺术反映人民需求15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其诗作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由此可知,杜甫的诗作()A反映了社会现实情况 B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C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 D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二、辨析改错(8 分)16隋唐时期在科技、思想、书法、石窟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孙思邈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改正:_【】(2)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他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改正:_【】(3)隋唐时期书法名家辈出。欧阳询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改正:_【】(4)唐朝石窟艺术成就斐然,龙门石窟位于甘肃的鸣沙山上,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改正: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隋朝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4分)(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都城长安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由。(4 分)5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2025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期中期末学情评估卷(含解析)(全册打包).rar)为本站会员(qxx12356)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下册(2025)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