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乐陵市山东省乐陵市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开学试题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开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 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 “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 进取、 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 ” 下列文物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 ) A B C D 4.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
2、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 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 ) 5. A中央集权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6. 如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 步辇图 , 它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见证。 它的内容能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册封达赖 D册封班禅 7.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许多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穿梭其中,在东西方之 间架起了一道经济、文化的桥梁。在这些穿梭其中的使者中,不包括(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马可?波罗 7.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
3、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 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 8.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最难的步骤是比较项的选择,比较时比较项要一一 对应。 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 下列比较项中比较出的“相同” 点不准确的是( ) A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 B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C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D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9.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
4、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B 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 10.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局面的首领是( ) 11. A铁木真 B努尔哈赤 C忽必烈 D皇太极 12.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 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 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 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 B C
5、 D 12.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我们能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应在下列示意图的哪一 时期( ) AA BB CC DD 13.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 制。”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诸侯王 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 14. 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 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5. 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6、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 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16.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17.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军机处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锦衣卫 17.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 他指的是明清时期(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八股取士 18.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 与唐朝长安城比 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
7、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19.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 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李自成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 B. C. D. 20.它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外国学者称 它 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材料中的“它”是( A三国演义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1.乾隆时出现的在全国各地开设的专门经营汇兑、 放贷和存款业务, 便于货币流通的机构是 ( ) A票号 B银号 C银
8、行 D钱庄 22.清朝时,蒙古族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 皇帝是( )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23.“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 4 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 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B C D 24.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25.某同学在复
9、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 个小题,共计 50 分) 26.(14 分)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 人街”。 (1)请写出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名称及鼎盛时期的统治
10、者。(2 分)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 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 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2 分) 材料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3)材料三中唐太宗推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 分)请举一例唐太宗对少数民
11、族“爱之如一”的 事例,并说明其作用。”(2 分) 材料四 如图可见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 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5 (4)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2 分)你从他们身上感悟到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1 分) (5)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2 分)给我们带来什么的启示?(2 分) 27.(12 分)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 时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 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
12、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 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 (2 分) (2)材料一反映宋朝统治者推行一种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 分) 【经济篇】 材料二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3)材料二中的北宋纸币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出现纸 币的原因。(2 分) 【生活篇】 材料三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数十里。
13、吴自牧:梦粱录 6 (4)宋代哪种地方可能会出现材料三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2 分) 材料四 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的人民生活 在斗争中走向融合。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5)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只要举出一例即可)(2 分) 【感悟篇】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自豪。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而感到骄 傲。 (6)请你简要总结一下两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说出一点即可)(2 分) 28.(12 分)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 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咸阳 伊利 7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4 分)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面积增加,原因是什么?(1 分) (3)由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2 分)为加强对东南、西南地区的 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1 分) (4)根据图四,补充完整这一时期我国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