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滨州市北城英才学校山东省滨州市北城英才学校 20172017- -20182018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 测试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开国大典上 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其中 28 是指( ) A.1842 年-1870 年 B.1911 年-1939 年 C.1919 年-1947 年 D.1921 年-1949 年 3.2006
2、 年 7 月 1 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 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下列关于 1950 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 1952 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和平解放西藏 稳定物价之战 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 A. B. C. D.
3、6.“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 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7.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4、2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那么我国开始步入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 9.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在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中华儿女身上,我 们看到的民族精神是( )2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抗战精神 10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 (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沈
5、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B. C. D. 12.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辩: “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横批是 “多快好省” 。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20世纪 50 年代末 B.20 世纪 60 年代末 C.20 世纪 70 年代初 D.20 世纪 80 年代末 13.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14.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亚太经济组织合作会议 15.2014 年 12 月 4 日, 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 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 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
7、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3 17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一首山歌唱道: “社里高粱 长得高,长到天上织女家,织女伸头出窗望,碰得一头高粱花。 ”这首山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 A抗美援朝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8.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 “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 19.心系人民,甘当公仆,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优秀干部( ) A.王进喜 B
8、.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20淄博电视台的编导们要拍摄电视剧焦裕禄 ,除了在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拍摄外,还要到哪里实 地拍摄( ) A.黑龙江大庆油田 B.新疆罗布泊 C.河南省兰考县 D.西藏阿里地区 21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 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以下(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22.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B. C. D. 23生产合作社是下
9、列哪些领域采取的改造形式( )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A B C D 241971 年 10 月 26 日,基辛格博士离开北京时说道, “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 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 ”让基辛格惊诧的国际性事件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万隆会议召开 25.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 度”包括(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中国恢复联和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日正式 建交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1. 图片见证
10、历史,图片诉说历史,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6 分) 4 图一 开国大典 图二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图三 乔的笑 图四 历史性的握手 (1)阅读图一,说说图片上发生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4 分) (2)图二反映的战争的胜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4 分) (3)图三拍摄于何时?(2 分)照片中的人物为何开怀大笑?(2 分) (4)图四反映了哪个事件?(2 分)该总统的访问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 分) 2.回顾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人们总结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 出现失误”的发展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20 分) (1)国家“工业起步”开始于什么时
11、候?(2 分)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3 分) (2)“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2 分)什么事件标志着“制度确立”?(2 分) (3)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请列举出三位代 表人物(3 分)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可贵的精神(3 分) (4) “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3 分)怎样解决的呢?(2 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 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
12、一 5 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6 分)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 分)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3 分) (4)材料三的现象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3 分) 6 北城英才学校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
13、3 24 25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1.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6 分) (1)阅读图一,说说图片上发生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4 分) (2)图二反映的战争的胜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4 分) (3)图三拍摄于何时?(2 分)照片中的人物为何开怀大笑?(2 分) (4)图四反映了哪个事件?(2 分)该总统的访问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 分) 7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20 分) (1)国家“工业起步”开始于什么时候?(2 分)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3 分) (2)“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2 分)什么事件标
14、志着“制度确立”?(2 分) (3)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请列举出三位代 表人物(3 分)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可贵的精神(3 分) (4) “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3 分)怎样解决的呢?(2 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6 分)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 分)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3 分) 8 (4)材料三的现象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3 分) 9 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 C A A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B A C C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