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琵琶行(并序) 1.琵琶行中“ , ”一句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 染出悲凉气氛。 2.琵琶行中“ , ”两句揭示了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 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 3.琵琶行中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嫁做商人妇。“ , ”两句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 4.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 子是“ , ”,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 ”,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 ,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5. 琵琶行 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 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6.琵琶行
2、中琵琶女年轻时五陵的少年争相敬献殷勤,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是“ , ”,门可罗雀,嫁于商人。 7.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 。 8.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 。 9.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 ”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 ”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 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 其中既用 “ ”“ ”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 ”“ ”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10.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
3、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 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 。再如,诗人还用 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 。 还如, 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 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的诗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4、12.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时,“我”情感被激,发出了“ , ”的感慨,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因此才有了同声相应的诗文。 13.琵琶行中,诗人自叙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14.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 人弦俱寂”,展现了听书人的投入,侧面反映出说书人的技艺卓绝。琵琶行中也有类似 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 15.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多次侧面描写: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 的句子是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行侧面
5、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 , ? ”作侧面描写。 16.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 应是“ ”。 琵琶行(并序)答案 1.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_ 4.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 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5.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6.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7.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似诉平生不得 意;说尽心中无限事。 10.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别有幽愁暗恨 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 11.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3.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4.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 湿。 16. 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