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一、积累应用( 10 分)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 1 ) _ , 万 方 多 难 此 登 临 。 ( 杜 甫 _ ) (2)雾失楼台,月迷津渡,_。(秦观踏莎 行) ( 3 ) 师 说 中 年 龄 、 学 问 相 仿 的 士 大 夫 耻 于 从 师 的 理 由 是 _,_。 2.按要求选择。(5 分) (1)重阳佳节,学校书法社的同学们到养老院做志愿者,想为老人们写一幅书 法作品增加节日气氛,你认为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B.秋晚
2、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C.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D.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3 分 ) 尽管越来越多的文化学家、人类学家、哲 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其他领域 的 学 者 十 分 重 视 文 化 问 题 , 但 是 , _ , 相 反 , _ 。 造 成 这 种 情 形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两 方 面 : 一 是 _;二是_。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的探讨和研究,导致文化内涵日益丰富 不同学者探讨文化问题的视角、层面、问题域都差异很大
3、 关于文化本身的界定并未由此而形成公认的、一致的意见 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无所不在的特性,导致文化界定困难 A. B. C. D. 二 、 阅二 、 阅 读(读( 70 分)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文学的真实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是文学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古代文学不是 那 么 讲 究 “真 实 ”,苏东坡轻蔑 地说过: “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 ”。 “燕山雪 花 大 如 席 ”“黄河 之水天上来 ”“白发 三千丈,缘 愁似个长 ”,古代诗 人从不以这种夸 张为忤;传奇、笔记乃至三国演义红楼梦之中出现一些神魔鬼怪或者 灵异事件,没有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然而,借用马克斯
4、 韦伯的说法,现代社 会 的一 个重 要特征是 “祛魅 ”。自 然科学 清除 了种 种 魑魅魍 魉, 物理 学、化学 或 者生物学的世界清晰可解,科学实验让世界一一再现。在这种风气下,文学祛 魅尾随其后。 如今看来,许多人可能低估了 “真实”问题的复杂程度。事实上,“真实”涉及的 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例如,“真实”的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真实”的科学标 准与感官标准,“真实”与种种知识门类的关系,“真实”与种种观测仪器和描述符 号的关系等等。最近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虚拟空间是否真实?正如黑客帝国 这部电影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的所见所闻会不会仅仅是某些大型计算机制造的 虚 拟景 象? 庄生梦蝶 抑
5、或 蝶梦 庄生,我 们如 何判 断那 个所 谓的 “真实 的荒 漠 ”不 是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虚拟景象?另一个尾随而至的难题是,如果我们不信任 计算机的虚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信任物理实验室仪器的种种结论? 从这个意义上,文学考虑的不是 “真实”,而是 “真实感 ”。“真实感 ”的标准不在 于是否吻合科学知识,而在于是否可以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西游记 中 的猪 八戒 之所以让 人感 到 “真 实 ”,因 为我 们的 日常生活 对于 这种 性格丝毫 不 陌生,尽管我们无法见到猪的外形和这种性格的结合。相反,相对论所说的时 间与空间的弯曲就不那么真实,因为这种理论推导无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6、哪 怕 这 是 一 个 正 确 的 科 学 结 论 。 所 以 , 文 学 的 “真 实 感 ”产 生 的 真 正 效 果 是 : _。反之, “真实感 ”的丧失令人不安。 日常生活是由各种细节组成的。如何运用各种细节进行叙事,这是对于作家 艺 术 才 能 的 考 验 。 批 评 家 因 为 某 一 个 特 殊 的 主 题 例 如 “寻 根 ”“苦 难 ”“孤 独 ”褒奖某一作品的时候,作家或许会嗤之以鼻。质量上乘的作品通常血肉 丰 满, 有时 作家会使 用 “纹 理 ”这 个词给 予形 容。 如同一篇 论文 的论 证质量取 决 于作者思想的缜密程度,许多杰作往往纹理细密。这些作品的质地坚实厚
7、重, 人们甚至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这 些杰作的主 题。相反,一些貌似尖锐的作 品内容单调。 许多深刻的主题未必诉诸大幅度的动作情节, 而是更多体现于各个生活细节。 作家通常知道,虚构一个精彩的情节远比虚构精彩的细节容易。叙述比描写容 易。离奇的情节可以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坚实的细节才能让这些情节返回人 间。如果情节的离奇程度超过了细节的负担能力,说服力就会急剧下降。 当然,文学重视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这不是倡导鼠目寸光,仅仅关注我们 身边的琐事而不考虑时代的重大事务; 也不意味着艺术向蝇营狗苟的世俗屈服。 不能将现实主义想象为无条件的接纳庸俗,不能将文学想象 为日常生活 的流水 账。我们宁可
8、说,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之中发 掘出特殊的能量。如何集聚起日常生活之中最富于意义的那些部分,这是一个 富有潜力的命题。文学形式凝聚了某些日常生活,也删除了某些日常生活,分 散的日常生活由于文学形式的作用,成为各种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故事。 (选自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有删改) 3.第段中“文学祛魅 ”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2 分) 4.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4 分) 5.填入第段空白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等同于日常生活。 B.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散发熟悉的气息。 C.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
9、感到文学作品不能有虚构成分。 D.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不能有科学理论。 6.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 分) A.古代文学很少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它从观念上对此嗤之以鼻。 B.现代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因为细节构成作品细密的纹理。 C.真实丰富的细节,经过作家的有机整合,成就了作品的说服力。 D.真实细节与特殊主题的结合, 才是成就作品说服力的根本原因。 7.在第段中,作者认为“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 之 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 ”,请从哦,香雪药变形记守财奴 中任选一篇 为例对这句话进行分析。( 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
10、(15 分) 乡下的老鼠也进城 干亚群 一下绵绵细雨,村里像拉上了一层幕布。门有半掩的,鸡有半睡的,而人是 半醒的。如果不是他的吆喝,村庄似乎要沉睡不醒了。 “修伞 哉, 伞好 修哉 ”,他 从村 头喊 来, 一直 喊到 村庄深处 。半 掩的 门吱呀一 声,母亲撩起围裙擦了擦手, 一把抓起草帽,不顾脚下地滑,一扭一甩,跑到 篱笆边,隔着两个菜园,“喂,修伞。”“好咯,就来。”对话结束,而他的吆喝却 继续着,一桩活已接,他还要攒那些半掩门后的伞,七弯八拐,一路丢下他的 “修 伞哉 ”。 母亲给他一把椅子,他找了一片光亮,坐到屋檐下。他随身携带的家伙非常 简单,就一只黑色的人造革皮包,也不知背了多
11、少年,皮包的边边角角露出白 色的线头。皮硬邦邦的,鼓的地方鼓,不鼓的地方拼命往里凹。拉链形同虚设, 豁着一张大嘴。地上一放,皮包像蹲却蹲不稳的老人,得靠着椅子脚才勉强稳 住。母亲示意我给他泡一杯茶。我小心地捧着 茶走到他身 边,他弹簧似的站了 起来,双手接住,嘴里不停地说 “罪过,罪过” 母亲从屋里找出两把伞,一把是黄色的油纸伞,另一把是黑色的布伞。两把 伞的伞骨都出现了问题,一把撑不开,一把撑开后收不拢。母亲问他修两把伞 要多少钱。他说,阿嫂你放心,不会多收你一分钱的。说着,他从包里掏出几 件工具,还有一圈尼龙绳,一并放在脚边。他端起茶杯,噘起嘴,朝着杯口呼 呼几下,像风吹过荷塘。他喝过三口
12、后开始干活。 他的手脚很利索,一拧一绞,左右摆弄了几下,伞面与伞骨分离了。病伞骨 在他手里转了两圈后,他又一拧一绞,几根病伞骨从伞架 上撤了下来。他俯下 身,在黑色人造革包里翻拣出三四根半成品的伞骨。他按伞骨的比例大小把半 成品的伞骨重新绞过,再固定到伞架上。每装上一根后,他撑开伞架,慢慢朝 左转一圈,又慢慢向右转一圈,目光紧紧盯着伞架。他感觉到不顺眼的时候, 伞 停止 转动 ,一手握 住伞 柄, 一手捉住 他发 现的 “病灶 ”, 待确 定此 处无疑时 , 握伞柄的手抽了出来,两只看似粗笨的手在伞架上灵活收放。 拿出一根针,穿好线,顺着伞骨节把伞面牢牢缝住,这已是最后一道程序了。 他 把 伞
13、 撑 开 , 在 他 手 里 漂 亮 的 一 转 , 对 我 母 亲 说 : “嫂 子 , 伞 修 好 了 , 你 看 一 下。”“哒”,伞稳稳地撑住。“噗”,伞顺从地收拢。那一开一收,像戏中的表演。 母亲脸上浮出满意的笑容。他也笑了笑,如同舒展的茶叶。 结算工钱的时候,他说:“嫂子,伞面上的几个破洞修补和伞柄的调换不算钱, 其他的我就老实不客气了。”母亲一看,伞上的几个小洞小眼果然没有了。母亲 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赞他人实在。他端起茶杯,茶叶已沉入杯底,呷了一口 茶,说: “手工活,不要成本的。 ” 雨继续绵绵密密地下着。他丢下的吆喝还没人来捡,村庄似乎又要沉睡过去。 我给他续了两次茶水,每
14、次他都说,别添了,我马上就走。可屁股一直在椅子 里,一动也不动。等我想第三 次给他添水的时候,隔壁的翠婶撑着一顶 “蝙蝠伞” 过来喊他去修伞。他的吆喝终于有人捡到了。他霍地站了起来,一口喝干杯里 茶 水, “啪 ”的 一声, 泼干 净了 茶叶。转 身往 自己 坐过的竹 椅上 拍了 几拍,一 把 抓起椅子搬到了屋里。母亲想客套一下都来不及,他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有一天,下雨的村庄忽然变得曼妙多姿,漂亮的花伞在雨天一朵一朵地盛放, 而黄油纸伞与黑色的布伞成了老年伞。再后来,那些漂亮的花伞又一朵朵从村 庄里消失了,一把把好伞被小伙子和姑娘们带到了外面,而回来时从不记得带 回,因为,年轻人总是选个晴天
15、回村。家里剩留的是一把把坏伞 ,那些坏伞躺 在家里的角落,灰头土脸的从晴天到雨天,似乎没有人记得去撑开它们。他来 了,几个熟悉他的人还会让他修修伞,有一次他指了指角落里的那几把坏伞, 说 :“这几把不修了? ”我母亲说,那几把伞修了也没人撑,孩子们都去外面了, 这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了。临走时,母亲见他的雨披有些破,遮了前面湿 了后面,便拿出一把旧伞给他,说是不用还了。他愣了一愣,伸手接过了伞。 他撑着我家的伞慢慢离开我们的村庄。 1988 年,我离开村庄到了县城。经过古桥时能看到一把大圆伞,有一个人整 天坐在伞下,旁边有一辆箱式的手推车,箱上有一只小 白鼠在小圆 台上奔跑。 我 觉得 好奇
16、 ,走近。 他一 眼认 出我,说 : “长 成个 大姑 娘了 。 ”我 不知 道怎 么称 呼修伞师傅,因为,他身旁那只黑色的皮革包不见了,而是成包成包的老鼠药。 我说: “你还去我们村子吗? ” 他笑着,摇一摇头,说: “乡下的老鼠也进城了。 ” (有删改) 8.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3 分) 9.本文第段的语言有独特之处,请对其加以赏析。( 4 分) 10.本文以“我 ”为叙述视角,请赏析其效果。( 4 分) 11.本文为何以 “乡下的老鼠也进城 ”为标题,请对此加以分析。( 4 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 泊歙浦 (宋)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17、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2.本作品的题材是( )。(1 分) A.怀古诗 B.边塞诗 C.咏史诗 D.羁旅诗 13.本作品与下列哪首诗的意境最相近( )。(2 分)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几年无事在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新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C.一双燕子语帘前,病客无憀尽日眠。开遍杏花人 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D.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请对颈联中的 “倚”“惊”加以赏析。(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
18、9 分) 邢布衣传 (明)文震孟 邢蠢斋先生量,字用理,居葑城之东。屋三间,青苔满壁,折铛败席,淡如 也。平生不娶,长日或不举火,闭户读书,惟啖餐饼一二而已。金宪陈公直道 致政归,严峻不交一客惟挟册就先生质疑清谈竟日不设汤茗。吴文定公归自少 宰 ,过 访, 叩其门。 先生 曰: “我方 执爨 ,未 有童 子应门, 奈何 ? ”吴 公乃 假邻 家木榻坐门外。良久,俟其终食乃进。先生清瘦如削,自 经史释老方技,无不 兼通,诗甚秀逸。郡守或请其诗,公曰:“古有采诗,无献诗。吾岂以为羔雉哉? ” 因削其草。门人朱存理仅收其遗数篇,存理字性甫,笃学善谈名理,读书杜户, 称其师传,与同时朱凯尧民称两朱先生
19、。邢参,字丽文,或云用理先生之族孙 也。为人沉静有蕴藉,固而不陋。居城市,贫无恒业,唯教授里中儿,以著述 自娱,无所干请。尝遇大雪,诸君往视之,则屋三角已垫,方坐其一角不渗者。 相见,但诵所得佳句,绝无惨凛色也。早岁丧妻,终不再娶,优游以终。 论曰:诗有之:“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又曰:“独寐寤言,永矢弗暖。 ” 此则幽人隐士之概也。吴故饶,隐君子如邢先生,岂以交陈佥事、吴少宰诸公 为重耶?夫佥事少宰得交邢先生乃重也。空谷考槃,此为称矣。性甫接先曹之 典型,畅遗民之雅韵;丽文养和靖躁,汪汪德心,恬泊处约,皭然不滓,即非 厥祖,乃肖孙枝矣。 (有删节) 【 注】 出 自诗经 小雅 白驹 ,意
20、思是 骑着 白马的贤 人, 到大 谷中隐居 。 出自 诗 经 卫 风 考 槃 ,意 思是 一个 人独 宿醒 来发誓说 不要 忘记 国君的劣 行。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 1)我方执爨,未有童子应门( ) ( 2)以著述自娱,无所干请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 (1)青苔满壁,折铛败席( ) A.使弯曲 B.使折断 C.生锈的 D.裂缝的 (2)空谷考槃,此为称矣。 A.名称 B.称道 C.合适 D.美好 17.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郡守或请其诗,公曰: “古有采诗,无献诗。吾岂以为羔雉哉? ”因削其草。 18.
21、第段画 “”线 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 “/”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 分) 严峻不交一客惟挟册就先生质疑清谈竟日不设汤茗 19.根据本文对邢量的人物特征刻画,完成下列表格。( 4 分) 人物特征 典型事例 博学 居住破屋,食用餐饼,安然自得 19.本 文 第 段 画 线 部 分 写 门 人 朱 存 理 和 族 孙 邢 参 的 目 的 是 什 么 ? 请 对 此 加 以 分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4 题。(12 分)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22、牛 之 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 千里,旌旗蔽空,酾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
23、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 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既
24、白。 18.下列各句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B.渺沧海之一粟 不知东方之既白 C.羽化而登仙 侣鱼虾而友麋鹿 D.倚歌而和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19.从句式角度赏析第 段的景物描写。(3 分) 20.分析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21.本文第 段是如何层层推进的?请 对此加以分析。(5 分) 三 、 写三 、 写 作(作( 70 分)分) 25.作文。 有人认为,互联网的作用无与伦比,因为它总能成功地帮我们找到答案, 解决问题。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5、2)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花近高楼伤客心 登楼 (2)桃源望断无寻处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1)B(2 分) (2)C(3 分) 3.文学要求用写实手法客观地再现世界、社会、人物,不能参杂神秘事物。( 2 分) 文学表达要去除夸张、想象、神秘、神话、灵异神魔鬼怪的事件和内容(去除、 灵异内容各 1 分) 4.例 证 法 , 用 最 近 出 现 的 “对 虚 拟 空 间 的 真 实 性 ”的 系 列 问 题 证 明 真 实 问 题 极 其 复杂,难以分辨清楚。形式上采用多个疑问句连问,更强调了从科学技术上得 到的真实也不一定可信,从而启发人们思考文学对真
26、实的贡献与价值,反思前 一段一切清晰可解的科学世界的风气。(问句引发对科学风气的反思)( 4 分 ) 举例论证、连续问句、层层推进(三个角度答到两个即可) 举例论证(1 分):以黑客帝国为例,证明真实问题极其复杂(或探讨虚 拟空间是否真实)(1 分);连续发问的形式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 1 分)从 科学技术上得到的真实也不一定可信( 1 分),反思前一段一切清晰可解的科 学世界的风气(1 分),从而引发人们思考文学对真实的贡献与价值( 1 分)。 (6 点中答到 4 个) 5.B(2 分) 6.C(3 分) 7.( 批 判 日 常是对日常的反思,而不仅仅是批评,这一点从这句话的前面 可 以 发
27、现; 特殊的能量是日常生活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 从这句话的后面可以发现) 。 选择一篇课文,举出日常生活的描写,分析反思了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再举出 日 常 生 活 的 描 写 , 分 析 从 日 常 生 活 中 又 发 现 哪 些 有 意 义 的 内 涵 ( 主 旨 ) 。 ( 5 分) 课文内容概述(1 分)从日常(1 分)中挖掘(1 分)特殊力量(1 分),结合 内容分析批判了什么( 1 分)。 哦,香雪:山区女孩在火车上用鸡蛋换铅笔盒的故事( 1 分),等火车、 换东西、女孩间的对话( 1 分),基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重视日常生活和细 节、人物描写 1 分),追求向往文明的精神( 1 分
28、),批判了因比较产生的优 越感(1 分)。 药中华家买人血馒头或夏瑜就死( 1 分),双线结构、细节描写、场面描 写、象征等(文学形式 1 分),大众日常聚集在茶馆中聊天的内容( 1 分), 批判了大众愚昧、不觉醒,反思辛亥革命是否 就是疗救社会的药。(或夏瑜在 狱中不懈的斗争,即使牺牲也无悔的精神,要疗治社会的决心正是作者钦佩的 部分)(1 分) 变形记中小职员格里高尔突变甲虫,最后被所有人抛弃的情节( 1 分), 采用荒诞派或离奇的想象(写作手法)( 1 分),对格里高尔变甲虫后如甲虫 般生活细节的描写(日常 1 分),表现了日常生活中人情中彻底的冷漠(特殊 的能量 1 分)反思/批判了工
29、业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1 分)。 守财奴:葛朗台囚禁女儿、逼迫妻子( 1 分)细节描写、夸张( 1 分), 老葛朗台嗜金如命(如猛虎扑向金子,临死抓住神父的银质十字架等),金钱 高 于家人的情感生命(1 分)反思了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中金钱侵害人性 的现象(1 分);欧也妮对表弟倾囊相助,对母亲的爱与对父亲的原谅( 1 分), 则是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表现出作者对人性善良的坚信( 1 分)。 8.比喻,将细雨比作幕布,表现了乡村的静谧、宁静、昏昏欲睡( 1 分),是 修伞人进村的背景(1 分),为全文奠定了忧伤的情感基调( 1 分)。 9.动 作 描 写 、多用动词、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30、、白描、语言平淡质 朴 、 生活化的语言(1 分),举例分析(1 分),表现了师傅修伞时的熟练、灵活、 认真、细致、麻利等( 1 分),表现了作者对乡村中手工匠人的赞叹、怀念。 10.答案示例:以我的视角,增加代入感、真实感,有助于深入刻画修伞师傅工 作认真负责、手艺高超的形象,和他无伞可修而卖鼠药的落魄、辛酸,以我的 视角更能体现时代变迁,让读者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修伞师傅从修伞到卖鼠药的 仓促和无奈,隐隐流露出时代变迁的感慨。 从修伞到卖鼠药的经历( 1 分),我成长中真切地看到时代变迁( 1 分),和 修伞人在时代变化中的辛酸、落魄、无奈( 1 分),对乡村没落、手工艺的没 落、城市化进程中
31、乡村生活的遗失等( 1 分)。 11.解释标题:连老鼠都进城了( 1 分),是修伞师傅对自 己无事可做的调侃或 自嘲(1 分),人也不得不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暗含着对生活艰辛不易的无 奈(1 分),表现了手艺人的消失、农村的凋零或没落( 1 分),(内容 4 选 3) 新颖别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1 分)。 12.D(1 分) 13.A(2 分 ) 14.倚是行为动词,霜露满江,月亮斜挂在寒渚之上, “倚”有拟人手法,月亮如 人般倚靠在寒渚之上,与尾联诗人独立江边的形象暗合,突显出游子羁旅的孤 独 。而 “惊 ”是 心理动 词, 吹角 之声越江 而来 ,船 上的旅人 不由 得吃 了一惊, 可
32、 见舟边环境极其静谧,更烘托出旅人孤寂的心情。( 5 分) 手法:视听、声静、比拟(1 分),结合手法分析( 2 分),氛围:凄清、悲 凉、冷清(1 分),情感:漂泊之愁苦孤寂落寞( 1 分)。 15.(1)生火做饭/生火做饭的事(1 分)(2)求、求取、追求、谋求( 1 分 ) 16.(1)D (1 分) (2) C(1 分) 17.郡守请他献诗/作诗,邢量说:“古代有(朝廷到民间)采集 /收集诗歌的制度 /传 统 /习 惯 ,没 有诗 人 向 朝 廷 献诗 的传 统 。 我 难 道要 把我 的 诗 作 为 进献 朝廷 的 羊羔和野鸡吗? ”于事删削/删减了他的诗稿。(4 分)(郡守或请其诗
33、,古有采 诗无献诗,吾岂以为 ,因削其草,4 个分句各 1 分) 18.严峻不交一客/惟挟册就先生质疑 /清谈竟日/不设汤茗(3 分) 19. 人物特征 典型事例 博学 兼通经史释老方技(抄原文亦可) 不慕权贵、孤傲(耿介、清高) 坚决不结交官员/对官员不假辞色 /不向郡守献诗 安贫(淡泊)、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居住破屋,食用餈饼,安然自得 20.写到朱存理、邢参淡泊自处( 1 分),侧面烘托了(侧面描写不给分 1 分 ) 邢量淡泊孤傲的精神( 1 分),也突出了邢量的精神影响力(后继有人、一类 人等;或第二段再次写到朱存理、邢参,以议论而非描写的方式,起到强调的 作用,都可 1 分)。 21
34、.D(1 分) 22.使用 整 句 /整 散结 合 /对仗 /对偶 /骈散 结 合, 清 风水 波、 月 光流 转 、月 光下 白 露弥漫天水一色的壮阔之景(结合例子分析 1 分,写叠词、长短句不得分)。 将赤壁的清风、水波、明月、群山、星斗、白露、江面等景观,两两组合地呈 现在一张完整画卷中,使月夜下赤壁之景更带有韵味与诗意( 1 分),句子长 短交错,音韵和谐(1 分)。流露出旷达、绝世独立之意。( 1 分)(4 选 3) 23.写了游 赤壁 时与友 人歌 吹的 情景 ,歌 的内 容为 思美 人而 不得 /流 露出 追慕理 想而不得的无奈(1 分)。承接了上文观月之自在、绝世独立( 1 分),引出 了下文客发出的生命长短与价值实现之问 /人生虚无的痛苦无奈( 1 分)。 24.作者首先即以江水、明月为喻( 1 分),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 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 明月和天地(1 分,变与不变句的翻译或概括),自然也就不必 “哀吾生之须臾 ” 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1 分)。而后,作者荡开一笔,另 开视角,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写到不 能强求即可,1 分),我们可以寄情 山水自得其乐(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