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李小二工作室 文档编号:869984 上传时间:2020-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五单元测评第五单元测评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 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 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

2、易事。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 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 的过程。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 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 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 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 度。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 以直面传

3、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 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 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当代人的解读。这种解 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 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 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 于全书的不同篇章,

4、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比如,“仁”是 论语的核心概念,出现了一百多次。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孔子对“仁”的含义回答 不尽一致。如不进一步深入研究,仅阅读文本很难弄清“仁”的具体内涵。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 矣。”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于学习是基本规律,但更要善于学习,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 学习方法,不能等同于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否则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 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节选自郝英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1.下列关于

5、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背诵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不是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所在的途径。 B.中华文化因为历经了五千年岁月沉淀,所以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领域文化间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融合过程。 D.普通群众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就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落到实处。 答案 C 解析 A项,“不是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所在的途径”分析错误。文章并没有否定背诵名言警句 以及掌握历史典故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中的作用;B项,属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表述“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

6、可谓博大精深”,并未说有因果关系;D项,“只要就能”表述 绝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引用顾炎武日知录的话,意在引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B.文章所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象着眼于专家的作用,有准确的写作指向。 C.文章以“仁”作例证,是为了证明经典文献书写体例增加了读者理解难度的说法。 D.文章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清晰地阐明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的困难所在。 答案 B 解析 B项,“对象着眼于专家的作用”分析错误。文章所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象着眼于普 通群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 ) A.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中。 B.要正确解读经典,必须严守原典这条“红线”,不能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 C.语录体的体例使论语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增加了理解难度。 D.普通群众如果不遵循自身特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将会被传统文化拒于千里之外。 答案 D 解析 D项,“将会被传统文化拒于千里之外”错误,原文是拒传统文化于千里之外,而非被传统文化拒于 千里之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今后 7 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

8、 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事件在舆论场上引发深入讨论,出口禁运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 缺乏核心技术的痛点。“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面对技术壁垒,不能盲目悲观,特别不能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丧失信心。保持信心的同时,也不能 因遭遇制裁而产生极端偏激的情绪。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足够的腾挪空 间;另一方面,国产通信产业从零起步,如今发展到与世界通信巨头并驾齐驱,并在 5G 时代展现出领跑 能力,绝不是得益于自我封闭。面对高科技的技术攻关,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 路才能越走越宽。 (摘编自强起来离不开自主创“芯”, 人民日报2018年 4

9、 月 19 日) 材料二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高性能计算和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核心技术协同发展 的科技创新格局,取得了以天河高性能计算机、飞腾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 性成果。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不 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术上。习总书记对此一语中的: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 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中国芯”再也不能受制于人。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一定要立足自主创 新、自主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

10、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摘编自突破核心技术 实现网络强国, “央视网”2018年 4 月 19日) 材料三 日媒称,说到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产业用机器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 会(IFR)统计,2016 年近三成产业用机器人是在中国制造的,其规模分别是排名第二、第三位的韩国和 日本的 2倍以上。 报道表示,乍一看,中国机器人产业似乎在世界上非常强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产业用机器 人领域,瑞士 ABB、安川电机、发那科、德国库卡等世界四大产业机器人制造商在国际上保持着较 大的份额。这些企业在中国推进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这对中国此前扩大供应产业用机器 人做出

11、了很大贡献。拥有广大市场的中国正与日本同时甚至先于日本获得高端技术并且形成市 场。 (摘编自全球机器人市场加速改革, 参考消息2018年 4 月 24 日) 材料四 (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4.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2013年至 2016 年我国芯片设计业销售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 1 600余亿美元,而增长率却有 所下降,到 2016 年仅为 24.10%。 B.虽然 2012年我国芯片设计业的销售规模比上一年增长了,但增长率却出现大幅回落,增长率为 20112016年中最低的。 C.2018

12、年前 7个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维持在较高点,大部分在 200亿美元以上,但并不是逐月增 长的,偶有回落。 D.通过材料四可知,我国的集成电路还是比较依赖进口的,因此国产通信产业和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 着不小的差距。 答案 D 解析 D项,“因此国产通信产业和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错。结合材料四内容“2018年 17 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趋势图”分析可知,不能从材料四中得出这一结论,选项内容强加因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商务部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又一次引起了 人们对于技术自主创新的关注。

13、 B.我国已初步形成科技创新格局,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其 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 C.日媒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但在产业用机器人制造、高端技术获得以及市场 形成方面对日本产生冲击。 D.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提到如何应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思想意 识,材料二侧重强调突破核心技术。 答案 A 解析 A项,“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错,扩大了原文范围, 原文是“今后 7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 件”。 6.我国正面临核心技术

14、受制于人的问题,请你根据材料谈谈应对之策。(6 分) 参考答案面对技术壁垒,要保持信心,不要产生极端偏激的情绪。要自主创新,在核心技术上下功 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 果。开放合作,推进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获得高端技术并且形成市场。降低 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逐步减少核心技术产品的进口。 解析该题要求谈谈如何应对我国目前面临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材料一中说“面对技术壁垒, 不能盲目悲观,特别不能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丧失信心”“保持信心的同时,也不能因遭遇制裁而产生 极端偏激的情绪”,可以总结出,面对技术壁垒,保持信

15、心,也不能因遭遇制裁而产生极端偏激的情绪。 材料二最后一节中说“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一定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 地方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 重大成果”,要自主创新,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 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材料三中说“在产业用机器人领域,瑞士 ABB、安川电 机、发那科、德国库卡等世界四大产业用机器人制造商在国际上保持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 业在中国推进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这对中国此前扩大供应产业用机器人做出了很大贡 献。拥有广大市场的

16、中国正与日本同时甚至先于日本获得高端技术并形成市场”,可以总结出要开放 合作,推进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获得高端技术并且形成市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沉船为邓世昌而作 高洪波 三十九岁的年龄,你已为国捐躯了。你沉入一片浓且稠的黑暗中,有咸腥的海水呛入你的肺,你吐出 最后一个含氧的气泡,努力睁大双眼,想最后看一眼你的致远舰,你的龙旗,你的被火炮熏黑了脸膛的 部属们,以及那只挥之不去的爱犬。可是你已经望不见这一切,你摇摇头,想赶走遮住、罩在眼前的无 边的黑暗,可惜你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残存在大脑中的最后一点意识正渐渐消散殆

17、尽,你知道自己已 不再属于自己,也许,这就是死吧?你费力地想道。 海水再次涌入你的鼻腔,黄海的咸且腥的水。你已不再有任何知觉,海水吞没了你,一尾小鱼从你 的鼻尖上游过,它游动的尾鳍掠动了你的睫毛,你努力想再一次看一眼这生活过三十九个春秋的世界, 可是一切已然远去,小鱼受惊般倏然游走,如一支离弦的羽箭,海水又涌了上来。 一座海是一座坟。 唯有这样的广阔墓地,才可以安放你的灵魂。一个舰长的不屈的灵魂,一个十九世纪中国武士英 武豪壮的灵魂。一个为了军旅的荣誉、为了祖国和朝廷的光荣舍命相搏的好汉! 以你的游泳技能,加上在你身旁拼命游动的伙伴、爱犬,完全能够借助自己和别人的力量生存下 来,可是你断然拒绝

18、了这种选择。人在舰在,既然生死与共的致远舰已沉入水中,那莫名的悲愤想必让 你痛不欲生。你恨狡黠的敌手吉野最后施放的那枚鱼雷,也恨自己躲闪不及,壮志未酬,撞志未酬呵。 弹尽后的最后一次攻击,大无奈和大无畏的一击,被鱼雷无情地阻隔了,否则,否则舰与舰相撞的刹那, 定然是惊天动地的另一种景象。 邓大人就这样走了。 致远号巡洋舰也这样沉没了。 人类与海洋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沉船是割断这种联系的最残酷的方式之一,尤其是海战中的非 自然沉船。写到这里,偶翻清稗类钞第六册,内中有邓壮节阵亡黄海,可以作为这篇短文的古 典式收尾:“光绪甲午八月十七日,广东邓壮节公世昌乘致远舰与日人战于黄海,致远中鱼雷而炸沉,邓

19、 死焉。先是,致远之开机进行也,舰中秩序略乱,邓大呼曰: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 事,有死而已,奚事纷纷为?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至坠落,亦可告无罪。于是众意渐定。观此则 知邓早以必死自期矣。邓在军中激扬风义,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风。遇忠孝节烈事,极口表扬,凄怆激 楚,使人雪涕。” 不知道邓世昌在战场上最后做的“动员”是怎样传出来的,按辞海解释,“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人 壮烈牺牲”,当无一人生还。可是清稗类钞所载又绘声绘色,所以我判定邓大人的部属是有幸存者 的,否则朝廷赐“壮节”的谥号毫无道理。 甲午海战中,冰心老人的父亲便是幸存者之一,可见邓世昌完全有可能游回岸上的。但他断然选 择了

20、死亡,“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何等的凛然豪壮!谁说千古艰难唯一死,邓世昌沉海的选择,在我看 来自然而然,较之泰坦尼克号上男主角的情意缠绵来,更惨烈更悲壮也更具男儿血性! 邓世昌的爱犬最后也随他而去,据说这只通灵性的狗一直想救主人,衔着他的衣袖不肯松口,邓世 昌断然推开了它,当他们目光对视的时候,这只小狗想必也读出了主人必死的决心,它便以身殉主了。 这只小狗没见诸正史,电影甲午海战中也缺少了这一笔,可我相信这是历史的真实。 致远号巡洋舰的沉没,是北洋水师耻辱的败绩,大清帝国无奈的衰落,但对邓世昌个人而言,是另 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三十九岁的邓世昌,邓壮节,邓大人,以辽阔黄海为自己灵魂的栖息地、精

21、神的驰驱场,任浪花飞 溅,激情澎湃着,直到一个又一个世纪 注清稗类钞,清代掌故遗闻汇编,编者态度较严肃,可补正史之不足。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多处写“三十九岁”,强调邓世昌殉国时正值年富力强时期,表现了对他的牺牲的惋惜之情。 B.“一座海是一座坟”,是说大海是广阔的,汹涌澎湃的,而邓世昌的一生也是豪迈悲壮的,因此只有广阔 无垠的大海才能安葬邓世昌不屈的灵魂。 C.作者在文中写了邓世昌的爱犬。在中国流传着很多义犬救主、殉主的故事,连狗都懂得选择为忠 义而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邓世昌牺牲的意义,进一步表现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光荣传统。

22、D.作者从清政府的角度去评价邓世昌的悲壮牺牲及致远号巡洋舰的沉没,间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 能。 答案 D 解析 D项,“作者从清政府的角度去评价”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唯有这样的广阔墓地,才可以安放你 的灵魂。一个舰长的不屈的灵魂,一个十九世纪中国武士英武豪壮的灵魂。一个为了军旅的荣誉、 为了祖国和朝廷的光荣舍命相搏的好汉”“以你的游泳技能撞志未酬呵”“邓壮节,邓大人,以辽阔 黄海为自己灵魂的栖息地、精神的驰驱场,任浪花飞溅,激情澎湃着,直到一个又一个世纪”分析 可知,作者是从“邓世昌的气节”这个角度去评价邓世昌的悲壮牺牲及致远号巡洋舰的沉没的。 8.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都写到邓世昌的死,但人称各

23、自不同,请分别谈谈两句话的表达效果。(6 分) 参考答案第句,采用第二人称写法,直接与作品人物对话,有助于表达崇敬和叹惋之情。第句,采 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客观描述邓世昌面对死亡义无反顾的精神,增强了浓厚的悲壮色彩。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都写到邓世昌的死,但人称 各自不同,请分别谈谈两句话的表达效果”,一个称“你”,一个称“他”,结合语境内容分析。“三十九岁的 年龄,你已为国捐躯了”,一个“你”,分析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直接与人物对话,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 助于表达崇敬(或叹惋)之情。“但他断然选择了死亡”,一个“他”,分析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作用,客观

24、 描述邓世昌面对死亡义无反顾的精神。结合后面内容“何等的凛然豪壮!谁说千古艰难唯一死,邓世 昌沉海的选择,在我看来自然而然,较之泰坦尼克号上男主角的情意缠绵来,更惨烈更悲壮也更具 男儿血性”分析可知,赞美了邓世昌面对死亡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坚决择死)的精神,增强了悲壮色彩。 9.作者引用了清稗类钞中有关邓壮节阵亡黄海的文字,说说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1)内容上:突出了邓世昌激扬风义,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突出主旨。(2)结构上:照应开头对 邓世昌死亡时的描写,又为下文赞美邓世昌的择死精神作铺垫。(3)表达效果上:在文学的想象与描写 中加入史实,两者相得益彰,使文章更具说服

25、力和感染力。 解析邓壮节阵亡黄海这段引文,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段落。要明确这段引文在全文中的作用,需弄 明白这样几个问题:引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引用的,它和文章的上文与下文有什么关 联。前两个问题涉及内容层面,后一问题涉及结构层面。结合文本内容“邓大呼曰:吾辈从军卫国, 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纷纷为?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至坠落,亦可告无 罪”“邓在军中激扬风义,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风。遇忠孝节烈事,极口表扬,凄怆激楚,使人雪涕”等分 析可知,表现了邓世昌激扬风义,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结合开头内容“三十九岁的年龄,你已为国捐 躯了”及后面内容“何等的凛然豪壮!谁说千

26、古艰难唯一死”“更惨烈更悲壮也更具男儿血性”“但对邓 世昌个人而言,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邓大人,以辽阔黄海为自己灵魂的栖息地、精神的驰驱场,任 浪花飞溅,激情澎湃着,直到一个又一个世纪”等分析可知,照应开头对邓世昌死亡时的描写,又为 下文赞美邓世昌的择死精神作铺垫。文学作品中引用史实,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 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 ,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廙俱渡江,为扬州刺史刘机建武长史。元帝 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

27、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 徙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咨祭酒。中兴 建,稍迁侍中。从兄 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 遇害, 彬素与 善,先往哭 ,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 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 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 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 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 ,将收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

28、兄,今又杀弟邪?” 先是,彬从兄 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 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 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 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 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 九。 (节选自晋书 王彬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彬曰/有

29、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 容 B.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 容 C.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 容 D.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 容 答案 B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 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 等。如

30、本题中,根据句意,“何跪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不宜断开,排除 A、C两项。比较 B、D两项,主要 是在“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这句断句上有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所以“殊无 惧容”不宜断开。故选 B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作弱冠。 B.中兴,皇帝年号。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 D.左右,左右两边。文中指在旁侍候的人,与游褒禅

31、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句里的“左右”意思一 样。 答案 D 解析 D项,“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句里的左右意思一样”分析错误。“然视其左 右”中的“左右”意为“左边右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彬少称雅正,不汲汲于权位。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廙一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 险阻为由没有就任。 B.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被害后,主动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 于当面为忠良说话。 C.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 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D.

32、王彬能够得到族人信任。他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 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 答案 D 解析 D项,“王彬感到十分痛恨”分析错误。原文“深以为恨”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痛 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 (2)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参考答案(1)这就是应该去投奔他的原因。王江州在别人强盛的时候,敢于表明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 般人能比得上的。 (2)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彬等是他

33、的近亲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 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 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此乃所以 宜往也”判断句,“乃”是,“所以”的原因;“同异”偏义复词,偏在“异”上,此处指“不同的看法”;“常人” 一般人;“及”比得上。第二句得分点:“以”凭借;“虽”即使;“有违”有过失;“宥”宽恕。 参考译文王彬字世儒。从小就以品行端正著称,二十岁时,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后来与其兄王廙一起 渡江,任扬州刺史刘机的建武

34、长史。元帝召他为镇东贼曹参军,转任典兵参军。参与征讨华轶有功,封 都亭侯。愍帝召他为尚书郎,因道路险阻没有就任。升任建安太守,调任义兴内史,没有就职,转任军 咨祭酒。中兴以后,逐渐升任侍中。堂兄王敦举兵入石头,皇帝派王彬去慰劳。正碰上周 遇害,王彬 向来与周 友好,就先去哭周 ,非常悲痛。然后去见王敦,王敦奇怪他面有悲容,就问他为什么。王彬 说:“刚刚去哭伯仁,感情还没有平复。”王敦生气说:“伯仁自己招致处死,而且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你,你 这又是为什么!”王彬生气地数落王敦说:“兄长起兵造反,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灾祸殃及家族。”言辞慷 慨激昂,声泪俱下。王敦大怒,厉声说:“你狂妄悖乱到这种地步,

35、以为我不能杀你吗!”当时王导也在座, 很为他担心,劝他起身谢罪。王彬说:“自从有脚病以来,见了天子还不想拜,现在怎能下跪!这又有什么 可谢罪的!”王敦说:“脚痛哪比得上脖子痛?”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后来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王彬 苦苦劝谏。王敦变了脸色,示意左右把王彬抓起来,王彬严肃地说:“君往年害兄,现在又要杀弟吗?”在 此之前,王彬堂兄豫章太守王棱被王敦杀害,王敦因王彬是亲戚所以容忍了他。王敦死后,王含想投奔 王舒,王应劝王含投奔王彬。王含说:“大将军平常和王江州关系怎么样,你还想投奔他?”王应说:“这就 是应该去投奔他的原因。王江州在别人强盛的时候,敢于表明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般人能比

36、得上 的。他看到别人衰危,必定产生怜悯恻隐之心。而王荆州墨守条规,岂能超越常规行事!”王含不听,于 是一起去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投入江中。王彬听说王应要来投奔,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 后来他们没有来,感到十分遗憾。王敦之乱平定后,有关部门上奏说王彬和兄弟之子安成太守王籍之 是王敦的亲戚,都应除名。下诏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 彬等是他的近亲呢。”就宽恕了他们。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少年游 栏干十二独凭春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

37、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 上,江淹浦畔,吟魄与 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 注谢家池:据南史 惠连传载,谢灵运有诗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江淹浦:南朝文学家 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栏干十二独凭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表明主人公凭栏远眺了很久,表现了心情的焦虑急切。 B.“晴碧远连云”一句,写出了春草的颜色,春草在晴天显得更绿,既从侧面咏叹春草,又烘托了离别的忧 愁。 C.下片前两句,作者连用两个典故咏物抒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为诗歌的最后两句抒发离愁做了铺 垫。

38、D.抒情主人公应是一位思妇,她于当春之季,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都在思念离人。 答案 B 解析 B项,“从侧面咏叹春草”理解有误。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 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 接。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15.作词如同作画,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本词在描绘春草时 是如何运用点染手法的?请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晴碧远连云”一句是点,“千里万里,二月三月”,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接远连云从广阔

39、的空间上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限;“二月三月”呼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生长的时间上渲染,极言 “春草滋生之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作答这类试题要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手 法的艺术效果。本题要先弄清楚点染法。点染法是指用毛笔蘸墨或颜色直接点染而成的画法。此 法的主要特点是落笔成形,一笔下去不能涂改,通过墨彩的干湿浓淡变化,笔法的刚柔、轻重、顿挫等 因素,既表现花卉的形态和质感,又传达作者的情感。因此,作画首先要意在笔先,对每一种花木的特 点要求默记在心,作画时才能大胆落笔,一气呵成。一气呵成是指笔法的连贯性和气势的衔接。结合 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写景如画,亦有点

40、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 “晴碧”句是“点”,“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 绵延无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的两句是 “ , ”。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通过一问一答阐明了诗人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两句是 “ , ”。 答案(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

41、偏 (3)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 牍之劳形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 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 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鳞”“牍”等,要理解字义后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 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 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 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 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

42、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 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 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 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 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 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 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7.下列填入文

43、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答案 B 解析选项中所提到的“其中”,指的是括号前的内容“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 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从语句衔接连贯的角度讲,括号内的语句以“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为主语,与 前文衔接更顺畅,据此排除 C、D两项。A项,“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不是由“尺度的把握”决 定的,二者不具备因果关系,应排除。故选 B

44、。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 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引号的作用。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 遵守,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之”字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这里的引号表示强调。B项,“厚 障壁”并非

45、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深深的隔阂。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 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是评论家所说的话,这里的引号表示引用。D项,引号表示讽刺或否定。因此 B项引号的作用与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的作用相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 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 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

46、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 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 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答案 A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能否”表示两个相反的方面,与后文“是新时代美 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不搭配,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据此排除 B、D两项;二是不合逻辑,“并 行不悖”指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而文中并没有提到“艺术法则”与其他事物并行,只是强调其重要性,故 可将“并行不悖”改为“至关重要”,据此排除 C项。故选 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

47、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5字。(6 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 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 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 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答案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 源 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对文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

48、作答。根据后面分别介绍 了“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可知,第处应该是个领起句,具有总括和领起下文的作用,主要讲阅 读的分类,此处可填入“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第处根据后面内容“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 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结合关联词“而”可知,此处是对后面内容的否定,应该填入“简 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第处根据前面“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和后面“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 径”,此处应该填入“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21.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全过程,请根据要求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5 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

49、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 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 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 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 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不超过 15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 15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 20字) 参考答案(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2)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3)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 系统消除肿瘤残部。(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小二工作室)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