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句说课稿绝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绝句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 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 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 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 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 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
2、7 个生字,会写 4 个要写的生字。 2、能力目标: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 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四、教学难点四、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针对本课的教 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五、教学流程五、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 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
3、计了 5 个环 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初读古诗字正腔圆(学习要认的生字和要写的生字) 再读古诗读出节奏,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读出诗韵。 拓展迁移让学生延伸美 (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1.在音乐的伴奏下, 欣赏春天的图画, 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村居 、 咏柳 ) 2.导语:听着你们的诵读,我仿佛看见了嫩绿的柳条,粉红的桃花;听到 了燕子的呢喃,闻到了花草的清香。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诗,这首诗就是唐 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让“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去领略 那里的美景, 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
4、绝句简介 .了解诗人,课件出示一段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在杜甫晚年时,国家平定了战乱,天下终于太平了。得知这个消息,杜甫的 心情无比舒畅。多年的战乱终于平定,交通也恢复了。看到来往东吴的船只,想 到自己也可以返回故乡,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杜甫站在草堂的窗前,面对 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千古名诗绝句 。 . 简介绝句这种体裁。 (二)初读古诗让学生体会本诗的色彩美 .学生放开声音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在初读古诗,读通古诗的同时,我让学生划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再读,再体会。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 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
5、了诱人的魅力。学生找出这些色彩,老师再加 点拨。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 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三)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在熟读了古诗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再读古诗、 细读古诗, 找出诗中的数量词。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 独特的艺术魅力, 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该诗被奉为千百年来的蒙学读物, 数量词不可不讲。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 ,是近写,也说明鸟叫不是叽 叽喳喳而是一唱一和,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一行”白鹭,写 “线” ,是远写,也可见此鸟排列有序
6、,渐次远行,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 第三句“千秋”雪,写“面” ,表明历史久远;第四句“万里”船,展现空间的 广阔。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 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四)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 这个板块中,我设想紧扣一个“窗”字展开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透 过这个“窗” ,诗人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来,用直线画一画,随后学 生交流。 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教学这句诗时分四个层次,先找出“黄鹂” “翠柳” “白鹭”和“青天” ,让 学生感受到春天鲜明的色彩,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幅黄绿相
7、间,青白和谐的美景 图。 第二层次教师提问: 杜甫把春天写的那么诱人, 让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美景。 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你还听到了什么?啊,黄鹂一唱一和多有趣多热闹啊!让 学生感受到细柳新绿,这正是春天的色彩,黄莺唱和,这正是春天的声音。 第三层次就是指导学生读出春天的美好。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到晴空万里, 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 种向上的奋发。同时在朗读中引导感受古诗的对仗所带来的节奏美。 最后是说话练习:春天真是一幅美丽的画!诗人看到_,听到了 _,啊,春天_! 2. 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于这一句诗的教学,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8、: 第一步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这句诗,提出疑问,教师适时解疑,抓住这样几个 关键词, (1)西岭(课件出示图)诗人说千秋雪,指的就是西岭上多年不化的积 雪。这“千秋”指的很多年,可真的是一千年吗?(2)东吴。东吴指的是当时 的吴国,东吴和成都的距离可谓是路远迢迢,行程万里,所以诗人说万里船,指 的就是这些停在江上的商船, 诗中哪个字就是停的意思?这些商船住来于四川和 江浙,要经过很多很多的路。告诉学生这里的万和千都不是真的指数量,在古诗 的写作手法中,叫虚指。 (五)拓展迁移延伸美 在课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 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 的诗,在晨读会上展示给同学们。 古诗具有语言凝
9、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学生 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 学生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板书设计 绝句 我的板书既是原诗又高于原诗,既让学生掌握了诗句中的字词,又使学生对 本诗的节奏有了清晰, 明了的认识, 更利于学生诵读、 记忆,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五、教学反思 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 28 个字,但可教学之 处实在太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收获也有遗憾。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诱发热情 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 并播放课件,把学生引人
10、诗情画意之中。 2、给诗配画,领悟意境 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 。本节 课我引导学生先学诗,品诗,再展开想象,给诗配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 力,创新能力,也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的 画面,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3、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诵” 。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 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 律、 节奏、 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 升华了诗情。 当然,我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给我更好 的建议,是我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