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2021 届高三总复习语文每日拔高练届高三总复习语文每日拔高练 第第 2020 练练 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剖析 散文中理解句子含意的“六条路径”散文中理解句子含意的“六条路径”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 需要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其含意。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所问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其前后句 子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句子的含意。-般来说,所问句子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 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
2、副词等,它们常 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考生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 子在文中的含意。 4、参考位置,对应分析。如果是总领句,句意就从下文的内容入手总结;如果是过渡句, 要前瞻上文,后顾下文,确定答案;如果是总结句,要根据上文的内容归纳意义;至于照应 句,则要分析其照应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和对文章结构起到了什么作用。 5、辨析修辞,理解深意。文中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 用特定的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 6、剖析结构,关注重点。抓句子主干和句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 限制成分在一定
3、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较为复杂的单句,可通过理清句子的主 干和枝叶,来达到理解句子句意的目的;对复句来说,要分析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 然后分条进行叙述。 答题模式: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练习练习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陪你走了一段远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这点小事,又何足挂 齿。 B.放心,此事包在兄弟我身上,等到你结婚那一天,花车、酒店等事情的安排,我一定会鼎力 相助。 C.到了离别的时刻,张悦拿着李楠送他的照片说: “老同学,你送我的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 友情,我一定惠存。” D.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
4、交流会上说: “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 改进方法, 取得佳绩。”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 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 _。 _, _, _, _, _,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 5000 多年的艰辛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 国将永远在这儿! 那就不是大海了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 但不能掀翻大海 也有风狂雨骤之时 没有风狂雨骤 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一节节网课变成了居家学习的主要阵地,一时间,网课似乎给被“逼 疯” 的家长们带来了场不小的考验。 B.青春期
5、的叛逆源于对独立的渴望,如果对孩子打压一通, 省心是省心一些,但从长远看, 不仅难有大的成长,而且有“啃老”的风险。 C.小说高老庄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回到高老庄后与故人之间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 体现了由封闭守旧的环境所导致的人的退化。 D.老舍的文学语言俗白精致,朴实幽默,清浅中有韵味,表现出作家独具的个性色彩,自然而 然地,形成了老舍作品复杂的文学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石头石头 李娟李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的和不好看 的两种。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 的现实世界。顶多影响一下我
6、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 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 缠绵起伏的垒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 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 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的小石子,便问我: “它们值多少钱?”我说: “不 值钱。但我觉得很好看。”他表示
7、怀疑。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你们汉族人才知道。你 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我们呢, 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 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捏起我的 一块石头看了又看。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 他仍然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 216 国道线还是 217 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 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
8、幻的内瓤。我 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玉应该是更细腻绵密的质地, 有着更柔和的光泽。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炫目。可一旦离开 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满满的,一板 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如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 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
9、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他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 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职干这个。他 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疯狂开采的后果也许 就是“十元三个”吧。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 阔崎岖的经历。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震时期。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 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接下来,日复一日地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 天日,躺在地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边,天衣无缝
10、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看到它被暴力挖开,露出身下和自己同样形状的洞窟。看到虫子四散奔逃,植物白嫩的 根系坦曝在日光暴晒之中。更多的石头在挖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地被翻出大地。失陷绝地 的蚂蚁们不知所措。一个个保护着蚁后,衔着蚁卵,面对眼下没完没了、天翻地覆的世界, 不知逃往何处。 一窝蚂蚁的毁灭, 其惨烈不亚于一个王国的覆灭吧?亿万万蚁窝和虫穴的毁灭, 亿万万微小的惊骇与怨恨游荡天地之间,无处可去,便依附于戈壁玉。附着在它的色泽上, 附着在它所有细微的裂缝里。所以戈壁玉的颜色黯淡压抑,所以戈壁玉的饰物一碰即碎。还 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
11、。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 明白。 去年那场大旱,不只令农业受灾,牧业也遭到极大重创。 一位年长的牧人痛心地说:“捡石头!都是捡石头的人害的!”他的意思大约是,捡石头改 变了大地的面貌,而这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我仍然喜欢石头。我喜欢长时间蹲在河边的空地上,一块一块地翻捡,摸索,不停地惊 异于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当我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 漫漫迁徒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我又拾起一块石头。看到石头下的空穴里有弯弯曲曲的细小道路,被突然曝光的虫子惊 慌不已。我改变了这只虫子的命运,也许还改变了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甚至是冰 川融化
12、、雪线后退,甚至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了,海平面上升了。我目睹那只海鸟在无望的寻找中筋疲力尽,最终跌落大海。 而在此地,在我的脚下,在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在大陆的最深处,我又看到另一 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羊人居麻对“我”仅是因为“喜爱”而捡石头表示怀疑和不相信,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 头起了贪念。 B.戈壁玉在荒野中才是美丽的,可一旦离开荒野,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可见作者懂得戈壁玉 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表现了作者对戈壁玉被疯狂采伐的痛心。 C.作者描写了人们从节假日碰运气一般来捡石头, 到后来专职干这个, 并
13、开着挖掘机进入来疯 狂开采的过程,影射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对自然的无度侵扰,并以此给人们以启示。 D.本文文字素净、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思考。 5.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6.本文结尾处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触碰?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 析。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答案: 1.A 2.D 3.C 4.A 5.(1)人类疯狂地开采石头, 对戈壁滩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但所开采的石头制作成商品后 在城市售卖,价格却十分廉价。 (2)人类因为贪婪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
14、”。 (3)现代文明给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6.(1)因为“我”深深地认识到:“我”虽然喜爱石头,但不能把“喜爱”变成“贪婪”而去占 有不属于自己的石头。 (2)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 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 (3)戈壁玉的确美丽,但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解析:解析: 1.A 项“贤弟”是敬辞,称呼对方,“愚兄”是谦辞,称呼自己,“绵薄之力”是谦称自己的 力量,表达得体。B 项“鼎力相助”是敬辞,感谢对方的帮助,语境是自己要帮助兄弟,不得 体。C 项“惠存”是请对方保存,敬辞,语境是自己保存,
15、不得体。D 项“殷切期望”是师长 对晚辈,用于同学之间不得体。 2.这段话以大海来喻指中国,横线前面说“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来看, “也有风狂雨骤之时”与之结构一致,且“有也有”,内容上非常连贯,这就确 定了首句,排除 BC 两项;假设没有“没有风狂雨骤”与“也有风狂雨骤之时”内容相 连,这就确定了第二句,排除 A 项;假设没有“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 是假设的结果,这两句要连在一处;说“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句转折,“但不 能掀翻大海”,这两句要连在一处;横线后面说“大海依旧在那儿”,这是结果,前面应是 “大海”经历过的风浪,这就确定了尾句,“经历了无数次狂
16、风骤雨”应放在最后。故选 D 项。 3.A“网课”与“阵地”搭配不当;B 成分残缺,这样的孩子不仅难有大的成长D 强加因 果,前后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4.牧羊人对“我”的怀疑和不相信,是因为汉族人疯狂地采伐石头,不仅对当地地貌造成不可 逆转的破坏,也给当地游牧民族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起了贪念的是疯狂地采伐石头的汉族 人。 5.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基本能力。 重要句子指结构比较复杂, 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句子; 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的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的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义,通 常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
17、方法。理清文句枝干对较为复杂的句子,可通过理清文句的主干和枝 叶,来达到理解文句句意的目的。比如本题考的就是文章的主旨句。抓住该句的关键词“哀 凉无望”、“批发戈壁玉的地摊”、“不能明白”。把含义题转化为原因概括题。认真读文 本,找出原因。文章写了人类疯狂开采石头,极大的伤害戈壁滩地貌,但开采的石头城市售 卖时,价格极其廉价。人性的贪婪伤害大自然,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突出出现 代文明对游牧文明带来的冲击,从而突显出作者的内心的忧虑之情。 6.本文考查对文本内容相关信息筛选并整合的基本能力。 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 然后锁定区位, 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先审题。题干是“最后当我又看到另 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去触碰”。该题其实是要求回答“不敢碰触”的原因。属 于原因概括题。此举出现在文章最后一句,起到总结作用,所以答案分散在原文。应逐一找 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概括为“我”虽然喜爱石头,但“喜爱”和“贪婪”不同,“贪婪”是 有占有欲和不满足感的。倒数第三段说“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 改变更多一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文章第+节中说“作为荒野中 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 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这些都是作者不敢碰触的原因。最后分条概括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