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示:配详细答案解析,请到 搜索并免费下载! 绝密 启用 前 江苏省南通市 2015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为 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9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 第 卷 (选择题 共 20 分 ) 一、选择题 (本 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个选 项 正确 ) 1.立定跳远测试中 ,小明想 : 地球自转会影响成绩吗 ? 对此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向东跳有利 B.向西跳有利 C.向南或向北跳有利 D.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 2.下列光现象中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
2、成的是 ( ) 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3.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 ,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4.获 2015 年科技创意大赛一等奖的“校园脚踏式发电装置” ,是利用脚踩踏板带动线圈运动发电的。下图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 A B C D 5.蹦床比赛时 ,从接触蹦床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运动员的 ( ) A.动能增大 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机械能增大
3、 D.机械能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 6.水平桌面上 ,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 ,待物块静止时 ,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如图所示。则 ( ) A.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大 B.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向甲杯中缓慢加盐 ,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 D.向乙杯中缓慢加水 ,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 7.如图 ,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 ,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 ,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 ,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
4、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 8.如图 ,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 ,在 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 ,改变物体 M悬挂点 B的位置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在 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物理 试卷 第 3 页(共 10 页) 物理 试卷 第 4 页(共 10 页) ( ) 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 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C.悬点 O 适当右移 ,秤的量程会增大 D.增大 M 的质量 ,秤的量程会增大 9.重 2 N的
5、文具盒 ,放在 2015年中考物理化学试卷上 ,用相机正对它们拍摄的全景照片如图。请估测文具盒对试卷的压强最接近于 ( ) A.100 Pa B.200 Pa C.300 Pa D.400 Pa 10.图示电路中 ,电源为恒流源 ,能始终提供大小恒定的电流 ,R0 为定值电阻 。 移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则下列表示电压表示数 U、电路总功率 P 随电流表示数 I 变化的关系图线中 ,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70 分 ) 二、 非选择 题 (本题共 11 小题 ,共 70 分 ) 11.(3 分 )“阳光动力 2 号”太阳能飞机 4 月飞抵南京 ,向世
6、人展示了创新和环保理念。飞机飞行时利用 与地面取得联系 ; 太阳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 飞行时螺旋桨将空气推向后方 ,同时获得向前的推力 ,说明 。 12.(4 分 )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 ,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体 种类 物重 G/N 斜面高 h/cm 沿斜面的 拉力 F/N 斜面长 s/cm 机械效率 /% 1 木块 4 15 1.1 90 60.6 2 小车 4 15 90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 ,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 ,可知第 2 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 : 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 越小 ,机械
7、效率越大。 (3)第 1 次实验中 ,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 13.(4 分 )“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 ,与大气层摩擦 ,通过 的 方式 ,将 能转化为内能。为避免飞船因高温而损坏 ,其外壳涂有的烧蚀材料在升温后 ,可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气体 ,并 大量的热。 14.(5 分 )某电压力锅额定电压为 220 V,加热功率为 1 100 W,保温功率为 100 W。 (1)在使用电压力锅时 ,应选用 线插座 ; 其在加热状态下发热体的电阻为 ? 。 (2)压力锅易将食物煮熟的原因是通过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 。若将质量 2 kg 、 初 温 为 20 的 水 加 热 至 120
8、 , 水 吸 收 的 热 量 为 J 。 34 .2 1 0 J/(k g )c ?水 (3)若家中仅使用压力锅正常工作 0.5 h,标有“ 1 200 imp/kWh ”的电能表指示灯闪 600 次 ,则加热、保温时间之比为 。 15.(5 分 )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 ,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 的清晰实像 ,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 ; 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 ,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 ,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 )移动。 (2)小华测焦距 f 时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 ,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 ,测得光提示:配
9、详细答案解析,请到 搜索并免费下载! 斑到透镜的距离为 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 ,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 ,则 l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f; 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 l处 ,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 ,纸上的光斑大小将 。 16.(6 分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 ,小球悬挂在弹簧下端处于静止 ,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 ,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物体 ,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3)如图丙 ,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左侧 ,请标出磁感线方向及小磁针的 N 极。 17.(9 分 )2015 年 ,南
10、通建造的世界首座海洋生活平台“希望 7 号”出海试航。若试航中平台的排水量为 42.5 10 t? ,以 5 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 5 km,所受阻力是平台重的0.016。取 g=10 N/kg, 74 10 J/kgq ?燃 油 。求 : (1)平台受到的浮力 ; (2)平台所受牵引力的功率 ; (3)若平台燃油机动力系统效率为 40%,该试航过程至少需要燃烧的燃油质量。 18.(9 分 )图示电路中 ,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 50 ? 1 A”字样 ,电压表量程 015 V。闭合开关 S1、 S2,断开开关 S3,调节变阻器滑片 P 至某位置 ,电压表示数为 6.0 V,电流表示数为
11、 0.50 A,灯泡正常发光 ; 再闭合开关 S3,电流表示数变为 0.75 A。 (1)求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 (2)求灯泡的额定功率 ; (3)只闭合开关 S1、 S2,改变电源电压并移动滑片 P,使电路安全工作 ,求电路 10 s 消耗的最大电能。 19.(8 分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提供的器材有 : 电源 (电压 9 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R、电阻箱 R0、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的图甲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 ,只需改动一根导线 ,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 ,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在移动变阻
12、器滑片 P 时 ,两电表示数突然都变为零 ,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 A.R 短路 B.滑片 P 接触不良 C.R0 短路 D.R0 断路 (3)排除故障后实验时 ,改变 R0 的阻值 ,测出对应的电流 I。 当 R0 的阻值变大时 ,为完成探究 ,应将滑片 P 向 (填“ A”或“ B” )端移动。 (4)将 R0阻值换为 50 ?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 ,请在图丙01I R? 坐标中补描该点并作出01I R? 关系图线。 (5)连线时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点 ,反思产生原因 ,小明回忆是某次将 R0 的阻值由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物理 试卷 第
13、7 页(共 10 页) 物理 试卷 第 8 页(共 10 页) ? 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 ,未调节滑片 P 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 20.(7 分 )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 ,以中线 MN 为界 ,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 ,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 。 哪一侧更粗糙 ? 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 ,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 ,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 ,待示数稳定时 ,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 F左 和 F右 ,若 FF? 右左 ,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 ,实验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 )匀速拉动木板 。 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 ,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 ,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 ,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 ,若木板向左运动 ,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 ,进行如下操作 :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 MN 左右两侧的 P、 Q 点 ,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 ,由静止释放滑块 ,使滑块越过 MN 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 MN 后滑行的距离 x1 和 x2。 小明想根据 x1 和 x2 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 ,小华提出疑义。 为能根据 x1 和 x2 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 ,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简述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