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一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一)政治体制: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 和地方行政层级变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 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 折过程。 本专题有四个学习要点: 一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夏、商、周三代,当时的国家建立在部族联合和分封制 的基础之上,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第二阶段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其特点是 君主专制
2、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统治力度也大大加强。 二是梳理第一个要点所说的第二阶段,即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 演变线索,具体则从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入手,宰相制度主 要反映君主专制方面的问题,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则主要反映中央集权方面的问题。 三是了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在政治学理论中,政治体制 的类型划分十分复杂,本专题可以采用比较简明的方式,主要介绍君主制、共和制两大 整体类型的由来和演变,然后从国家结构的角度,简单介绍区分于传统单一形式的联邦 制国家形式。 四是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中国近代史上君主制政体被共和制政
3、体取代的 经过以及从民国到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在四个学习要点中,第二、第三个要点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 展的第一阶段,距离今天距离较远,遗留史料较少,历史影响且相对次要。比较而言, 第二阶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这一阶段内容的第二个学习要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不过该要点当中的重要知识点大多在必修课程中已有讲授,本专题主要起到重新梳理线 索的作用,学习难度不大,而同样作为要点的第三个学习要点则是本专题的学习难点。 该要点涉及政体类型的具体划分以及相对概念, 如君主制当中的绝对君主制 (君主专制) , 等级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以及共和制当中的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等。作为我国人
4、 民代表大会制度效仿对象的苏维埃制度,实际上也是共和制的一种形式。有关上述概念 在必修课程当中通常会提到,但很难进行具体的阐释,本专题将这些重要概念置于具体 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解释,学生想要清晰掌握,区别异同,梳理脉络,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 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督制度,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 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本专题有四个学习要点: 一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就大的阶段而言, 主要包括两汉魏晋
5、南北朝的察举制阶段之和隋唐至清代的科举制阶段,但就更迭过程来 说则相对复杂一些,在察举制阶段可能需要提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在科举制阶 段则需要提到考试内容的前后变化。此外,先秦贵族社会中的世官制度应当有所涉及, 并应注意这种制度在后代的少数民族王朝中也有出现。 二是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这个要点的时间范围上 起秦朝统一下至鸦片战争前夕,但并不需要将各主要朝代的考核监督制度都讲到,而是 通过几个代表性的时期择要介绍制度特点即可。 三是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中国隋唐的科举制随着中外文 化交流到西方, 对西方近代文官选拔制度有一定影响, 中世纪西欧
6、各国主要实行赐官制, 任用官员不需要考试,弊端很多,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一些传教士来到中国,仔细研究中 国的典章制度并将其介绍到欧洲,对后来欧洲也通过考试选用文官的做法产生了影响。 四是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西方近 代文官制度是指近代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任用、 管理、权利、义务、退休等一整套制度,它创立于英国,渐次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因 此在讲授其特点时应以英国为主。同时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一套制度,在我国成为公 务员制度,从民国到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的制度基础上制定的。因 此应当知道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何在,并
7、注意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与他的异同。 在四个学习要点中, 第一、 第四个要点内容相当相对复杂, 应为本专题学习的重点。 相对之下,第一个要点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在必修课程中出现过,学生学习这个要点有一 定基础, 而第四个要点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 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政治学理论知识, 因此是本专题的学习难点。 (三)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指出: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 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 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当代 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本专题有四个
8、学习要点: 一是知道中国先秦时期关于法律、教化问题的实践和讨论,中国法律起源很早,起 初以习惯法为主,春秋后期才开始出现成文法,战国时期逐渐复杂化,在这个过程中, 围绕法律与教化,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各派思想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思想 对于以后历代王朝的治国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二是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讲的就是这些治国实践的 方针和原则,汉承秦制,同时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在治国方针上采取“霸王道杂之” 的统治策略,实际上就是法律与礼教并用,自西晋起,礼教内容直接渗入法律条文,出 现法律儒家化的趋势,至唐律的礼法结合终于完善, “以礼入律”也因此成为中华法律 的重要
9、特征。 三是法律与教化这一专题在西方历史上的发展线索,其中一方面是法律制度的渊源 和基本特征,可以对罗马法和近代大陆法系、海洋法系的分析为主,另一方面是宗教伦 理的社会影响,如新教(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伦理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崛起的推 动。 四是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为主重点介 绍,重点介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战略方针及其成效。 (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情况,
10、以及国际法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和 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一是了解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以及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在民族关系 方面,主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入手,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历程。这方面的内容在必修课程中已经涉及很多,本专题在此可考虑避免按照朝 代顺序进行罗列,而是采用专题形式进行简明的概括。在对外关系方面,主要讲述中国 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质,即所谓的“朝贡外交” 。可通过对古代中国与几个主要 邻近国家(如朝鲜、越南)的关系进行分析,来阐释这一体制。 二是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
11、际法的发展。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 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其成员 效忠对象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 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这样的国家与古代以来传统的帝国、王国不同, 一般认为 17 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出现,这种 国家构建方式又逐渐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样,国际法的产生也是从威斯特伐利亚 和约开始的,此后又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有所发展。 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主要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2、这方面内容在必修课程中已有 讲授,在此加以重点提炼、概括即可。 在三个学习要点中,第一、第二个要点的内容相对复杂,应为本专题的学习重点。 第二个要点的内容在必修课程中较难涉及,对学生来说可能属于全新知识,是本专题的 学习难点。 此外, 在中国古代,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这两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较难区分。 这也可能是本专题的难点。 (五)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主要目的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 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 主要国家基层智力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极其实行情况。 本专题有四个学习要点
13、: 一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户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很早,是 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登记簿,登载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亲属关系等信息,也相当于有 关人员的身份证明。历代王朝对于户籍都十分重视,首要目的在于充分和合理的征发赋 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同时也借以强化基层管理。除户籍制度外,中国古代的 基层管理更重要的内容是相关组织的设立,其名目因时代而异,如乡官制(三老等) 、 三长制、里甲制、保甲制等。明中叶以后,一些地方的乡绅阶层和宗族也起到了基层管 理的作用。 二是知道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措施,如粮食储备、灾荒赈济、赋税管理、医 药卫生, 以及针对特定弱势人群的样机制度。
14、这方面的内容比较零散, 可根据问题归纳, 不必按照朝代罗列。 三是指导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自身特色,其基层治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在 教学中可选择两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分别介绍。 四是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的 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其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 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 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他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本专题不仅要注意 它在欧洲的出现和发展,也要注意它在当代中国的推行进程和成效。 在四个学习要点中,第一、第四个要点的内容比较重要,
15、应为本专题学习的重点。 相比之下,第一个要点的问题和线索更加复杂,涉及到古代的一些重要制度,学生理解 起来相对有难度,因此属于本专题的学习难点。 (六)货币与税收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 成;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 行。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一是了解中外历史上的货币问题。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最 早作为一般等价物或交换媒介使用的货币通常是某种特殊物品。后来逐渐固定为金属, 并发展出重量、成色统一的金属铸币,后来又出现了纸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不 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6、即汇率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1944 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由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 体系”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1976 年 的牙买加协议确立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但仍然存在 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是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相 关问题在必修课程中有零星涉及,但不够系统。本专题对这个要点的阐述可把握两条线 索, 即赋税的对象从人丁逐渐转向财产; 赋役长期进行, 役的内容逐渐并入赋税。 此外, 还应注意古代针对某些特殊产品和工商业领域
17、的专卖、征榷制度,它们在广义上也属于 赋税制度的范围。 三是了解当代的两个重要税种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演变。这两个税种在历史上 早有渊源,这里可以重点讲述近代以来制度的定型,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行情况。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课标解读 (一)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 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 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本专题有四个学习要点: 一是知道史前时期人类的食物演进历史。从采集
18、、狩猎转向种植和畜牧,是人类社 会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也是人类走向农业文明的重要环节。食物生产者的出现是历史上 农业的开始。 二是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各地农业发展和传播 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谷类植物区: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美洲的玉米区; 欧洲、 中东、 中亚以及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区。与此同时,牧业与农业分离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随 之发生变化。 三是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机器历史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 向整体,各地食物物种开始大交流、大传播,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食品物种,推动了社 会的发展。 四是了解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随着现代农业、渔
19、业技术的改进, 粮食作物和水产的产量不断提高, 解决了社会人口不断增加可能带来的饥饿危机。 同时, 随着食品生产和加工新技术的推广,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学生在学习上述要点时,重点应是第三、第四个要点。第三个要点要说明的是食物 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这一点对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人类由 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从最早的植物栽培过渡到农业革命,全世界的许多地方 是独立发生的。在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内部及欧亚大陆范围内虽也有一定的食 物物种交流,但整个世界还处于分散状态,这种交流还不是世界性的。近代新航路的开 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使各地的食物物
20、种得以广泛交流和传播。食物物 种的世界性交流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第四个要点要说明的 是,在现代农业、渔业的发展中,食物生产、储备等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其两重性。 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极大的提高了农业、渔业的产量,延缓了食物的使用期, 对人类消除饥饿危机和丰富食品种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一些技术被不法生 产者利用,又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二)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 生产、工厂制度、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充分认识 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
21、义。 本专题有三个要点: 一是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情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劳作方式的变化。历 史上劳动工具的改进大致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即劳动工具的变化,人类经历了从石 器、木器到铁器工具的演进过程,尤其是铁器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在农耕时 代,人们在改进劳动工具的同时,已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如用于灌溉的水车等) 、 自然力(如风车等)来提高生产能力。劳动工具的改进带来了人们劳作方式的变化。 二是关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尤其是现代智能技术的出现对人们 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意义,这是本专题的重点。影响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重要 因素有三个:工业革命中大机器生产,尤
22、其是生产能源多样化(电力、核能等)生产的 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劳作方式;工厂制度的普遍实施,人们开始了一种新 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科技革命以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 三是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一般认为,生 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某得方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 界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人们一般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 称为生产力, 把其社会形式称为生产关系, 这两者都是生产方式的内容。 唯物史观认为, 正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23、。 要理解科学技术对机器改进的作用,理解新能源、新机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知道货币、 信誉、 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认识 20 世 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一是关于古代的商业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内容包括商业贸易的起源问题; 古代的商业贸易活动与贸易通道,旨在了解古代中国、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希腊、 地中海等区域的商业贸易活动及其特点,知道丝绸之路、阿拉伯世界、奥斯曼土耳其等 跨区域的贸易交流渠道;商业贸易中的相关工
24、具、途径和方法,如货币、信贷、商业契 约定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 二是关于近代商业贸易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驾驶连成一体,世 界开始联成一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全球性商业贸易成为可能,这 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民众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个要点是本专 题的重点, 通过近代东西方航路、 三角贸易、 马尼拉帆船、 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等内容, 认识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三是关于二十世纪以来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0 世纪以来,商 业贸易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股市的出现、跨国公司的成立、 “布雷顿森林体 系”的形成、电商的出现等。这些变
25、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商业贸易观念,也在逐步改变 人们的生活。 (四)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居民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 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 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一是重点阐明居住条件和环境与居民的关系,这是一个概述性内容。人类的居住受 制于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早期人类受条件的制约,大多是穴居。进入农耕时代,民居大 多依水而建。各地受当地条件的影响,采用的建筑材料有较大的差异,如砖木、泥土、 石块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特征。 二是了解古代民众的居住问题。在古代,随着农业
26、的发展,为了便于耕种和养殖, 人们的居住形成了一个个村落。此后随着商业的发展,为了便于商品交换,城镇开始形 成。在古代欧洲,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些地方出现工商业城市,同时还受各地人口、 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三是关于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成为社 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城市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 了环境、安全等问题 (五)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 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 20 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 意义。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一是关于古代
27、交通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内容。这一要点有四个核心内容。第一是道路 建设。交通离不开道路建设。古代的道路建设主要是陆路和水路建设,如秦朝的驰道建 设和隋朝的大运河开掘都是著名的交通建设。第二是桥梁建设。道路建设路不开桥梁修 建。桥梁在道路建设中十分重要。第三是交通工具。古代的交通工具是陆路的车和水路 的船。在机器动力出现以前,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借助人力、畜力和风力,如牛车、 马车、骆驼、帆船等。第四是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在古代历史上,官方建 设交通,主要适用于军事和通信,如中国的驿站。诚然,交通道路的修建为人们的出行 提供了便利。 二是关于近代史上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交通的意义。新航路
28、开辟与工业革命是 世界历史上两件伟大的事件。新航路开辟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是全球交通联系和人员 往来成为现实;工业革命为交通工具解决了机械动力问题。 三是关于 20 世纪以来交通运输上的新变化极其社会意义。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 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通运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航 空交通的发展、公路建设(如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如高铁)三个方面。交通运输的 这些变化正在加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 (六)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程标准指出:知道古代历史上疾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 在中国的传播、 发展过程;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发展
29、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一是关于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及防治。一并是扩绕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问题。在人 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危及人们生命的流行疾病,如中国历史上的鼠疫、天花、霍乱以 及欧洲的黑死病等。人们为防止疫病流行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二是关于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这一要点实际讲了两 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中医药。中医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涌现 了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接触的医药学家,为人们留下了伤寒杂病论 千金方 本草纲目等不朽的医药学作品。第二是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早在 13 世 纪,一些来华的欧洲人就在中国传播西医
30、,但西医在中国交有规模的传播是在鸦片战争 之后。西医在华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卫生医疗体制的变革,对改变我国民众 的医学观念和生活方式起了积极作用。 三是关于 20 世纪以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死 者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一要点有两个方面的重 要内容。第一是面向民众的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医疗保障政 策的制定、医疗机构(医院、药店等)的建设、医疗费用的保障。医疗保险体系作为社 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各国、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建立与完善。第二是公共卫 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公共卫生体系包括疾病监测、 预防
31、、 控制与治疗等。 20 世纪以来, 各国、各地区都在努力建立辖区内的公共卫生体系。联合国为促进各国、各地区流行疾 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改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疾病医疗等,专门成立了世界卫生组 织。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课标解读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 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本专题包括三 个学习要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 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其中的重点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 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难点是概括中
32、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 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包括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例如在核心思想理念方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 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 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犹如在传统美 德方面, 精忠报国、 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的社会风
33、尚,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 危救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再如,在人文精神方面有讲求和而 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勤俭节约、和谐向上的 生活理念,以及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中华文化有着自身独特 的特点,第一,本土性,即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道路和独 特的风格;第二,多样性,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各民族 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吸纳性,即中华文化有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有 很强的包容性。第四,凝聚性,即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
34、着巨大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连续性,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承上启下,不断 发展有顽强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具有历史与现实的价值,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 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同一体的大家庭,对 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 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 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也可以 为治国理念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可以从人类文明发展和当今世界发展这两个角度来加以认
35、识。 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化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中国古 代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科技发明等,都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应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 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为 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二)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 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本专题包括四个学习要点: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与区域文化的关系;世界各主要区 域的传统文化;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36、共通性和差异性;多样性的区域文化对人类文化的 贡献。其中,文化的多样性与区域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而如何 解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成因则是本专题的难点所在。 由于人类在不同地域栖息、繁衍和发展,受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因此, 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既体现为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 也体现为不同的物质条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 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在人类的漫长发展史中,不 同民族和社会形成了自身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人们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获得启迪和教诲。 正是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
37、人类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了 多样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形成了多样的文化艺术成果。正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人 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的多彩和灿烂。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不 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过丰富多形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上, 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留造、生产、传播的多种方式上。文化多样性 是人类文化发属、繁荣的基础,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对人类来说文化多样性像生物多样 性一样重要。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至关重要,因此,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各民 质的文化是当代世界的客观现实所要求的。 (三)
38、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 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本专题主要涉及三个学习要点: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移民与多种文化相遇;人口 迁移与文化交融和认同。其中的重点是理解人口迁移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难 点是解释移民与文化的冲突,融入和认同。 在历史上,由于生存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对外战争等原因,出现过各种方 式的人口迁徙。例如,古希腊人的殖民,罗马帝国的征服,游牧民族的迁徒,以及近代 以来大规模人口迁徙。伴随着这种规模不等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人口迁徙,在移民融 入移入地区或
39、国家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也经历了一个在迁徙中相互渗透、在调适中彼此 交融的认同过程。 人口的迁移,带来文化的交汇,而在这种文化交汇的机遇与挑战中,在这种文化借 鉴与适应中所产生的认同,又往往催生出一种海纳百川、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如 古代史上的“泛希腊化” 、近代史上的“美利坚文化”等。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既是一 个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与传播的历程,也是不同文化交融、渗透与丰富的过程。 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而在人类历史上,人口的迁移必然 带来异质文化的交汇与接触,历史也一再证明,只有充分理解移入区域和民族的文化, 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
40、能在交流中认同,在沟通 中理解。 宽容是文化发展的缘由, 也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和文化内在的演变逻辑。 (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 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历史上不同类型的商路;商路与区域文化圈;商品交换中 的文化交流。其中的重点是商路和商品交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难点是商品所承 载的文化特色。 古往今来,生活于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开辟了不同类型的海陆 交通商路,开展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古代腓尼基人凭借杰出的航海活动在地中海沿岸 从事海上贸易; “丝
41、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了亚、非、欧商业往来;阿拉伯 半岛的汉志商道沟通了印度洋沿岸亚洲国家与地中海沿岸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新航路 开辟则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经济交往的发展。 不同区域的商品蕴含着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不同区域商品的交换本身就承载着文 化的交流。 世界各地的人们穿越不同商道所从事的商贸活动, 也带动了人文科学、 技术、 艺术、宗教等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传播。 (五)战争与文化碰撞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 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战争与人类文化的灾难;战争与多种文化的碰撞;战
42、争与 人类文化的重构。其中的重点是战争对人类文化的双重影响,难点是辩证理解战争与人 类文化交流与传播。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 财产遭到巨大破坏, 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毁损和断裂, 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 例如,战争造成文化古迹的破坏或文化典籍的毁灭;征服者的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 导致被征服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的失传或湮灭。人类要远离战争!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在剑与火的战 争中,异质文化在碰撞中交汇,人们在反思传统文化和认知外来文化的精神阵痛中,经 过文化的选择与重构,促进了文化交融与完善。从这个意
43、义上讲,战争又往往为不同文 化互相接触和碰撞提供了契机,也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就是渗透、融合的开始。 (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 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造产保护对 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教育、出版与文化的传承;文博事业与文化的继承;文化 造产保护、传承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其中的重点是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难点是文 化遗产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曾有一个梦想:把知识像珍宝一样收藏起来,打开这座宝藏的大门,人类所提 有的知识可以一
44、览无余。在中外历史上,人类借助学校教育传授文化;借助编译出版传 播文化;借助图书文博传承文化。从 2000 多年前的亚历山大里亚博学园和孔子创办的 私学,到中世纪西欧的大学和两宋的四大书院,以至今天伦敦的大英物馆、巴黎的卢浮 官、纽约的大都会、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人类传承与保护文化的努力从未停歇。 只有唤醒历史的记忆,才能从中汲取人类的智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 刻着民族的历史足印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保护历史遗 址、文物、典籍、建筑(如万里长城、故官)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京剧等非物质文化 遗产,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而言,不仅意义重
45、大, 而且时不我待。 (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课程标准指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的巨 大影响,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共享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的发展 提出了新课题。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 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网络背景最下人类文 化的共享与交流;当代文化交流与传播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其中的重点是文化交流与传 播手段的变化和影响,难点是辩证理解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文化带来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媒介所承载的浩如烟 海的数字资源,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各种文化信息的途径与方式,而且实
46、 现了跨越时空的限制,深刻改变着全球文化传播交流的格局。借助网络环境,人们既可 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加迅捷地了解和共享人类文化成果,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传播历史传 统文化和区域民族文化。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开启,把人们引入了一个新的 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时代,使人类网络空间形成命运共同体。 但是,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 ,借助网络途径传播极端思 想和虚假信息等现象,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和网络环境下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如何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抵御负面文化的侵 蚀?如何筑起一道文化侵略的防火线?这些都是在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中面临的新课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