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 一、选择题 1.B 此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拍摄当日”为 3月 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 之欲出”,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为落叶阔叶树种。杂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植被,故 B正 确。 2.D 本题考查城市景观差异的原因。绿化隔离带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分离车道”,则景观整齐 美观应是规划的共同要求,也是居民的共同爱好,故可排除 B、C两项;既然都具有分离车道的功能,则 “用地类型”应相同,故可排除 A 项;则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为管理差异所致,结合选项,可能是行政 管辖不同,管理差异所致。故 D 正确。
2、 方法技巧 本题适宜用排除法作答,可从“绿化隔离带”的功能入手分析,排除 A、B、C项。 3.A 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的因素。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 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高低。 疑难突破 本题组中的常绿灌木,主要是指“冬青树”,是亚热带树种,但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也能在暖 温带生长,所以在我国广大暖温带地区,被作为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主要树种。 4.A 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都属于印刷相关行业,与印刷行业有生产协 作关系。而海德堡印刷业具有优势,故相关企业集聚,可节省广告费用,即市场营销成本会降低,则 A 正 确。 5.D 本题考查
3、工业区位条件。由材料中“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可判断该地印刷机具有 技术领先的优势,故该地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依赖于质量优。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 C,“款式新”主要是指产品外观形象新;而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是产品的质 量。另外,材料中关键信息是“技术革新”,也强调具有技术优势。 6.C 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 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毫 米,故 C正确。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 B项。因为材料中出现了 2 000 mm这一数字,而一般高考题目中的
4、信息均为 有效信息,导致错选 B项;还有一种情况出现错选,即把流域与湖面混淆而出错。 7.A 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 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 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故 A 项正确。 知识归纳 影响蒸发的因素:气温、风力、湿度等。蒸发能力与气温、风力正相关,与湿度负相关;而 实际蒸发量还与当地可被蒸发的水量多少正相关。 8.B 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 养物质也会减少,则 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
5、湖面积缩小,故 B项正确,A 项错误。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 D 项,注意材料中“盐度饱和”,则湖水盐度不可能增大。 9.B 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 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 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知识归纳 气温日变化的规律:一般晴天的气温日变化大于阴天、高原大于平原、山顶小于山脚下 平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10.C 图示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其中变化很小,而有较大变化;又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 的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
6、 C正确。 误区警示 图示为平均气温日变化,最低平均气温接近-16 ,则该地最低气温可能在某些时期 短暂低于-16,则 A 错误。图示曲线变化一致,说明积雪状况差异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大,故 B 错误。 11.D 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与时间计算。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 而一般地方时午后 2 时(即 14 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 2 个时区左右,结合四个备选项位 置,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故 D正确。 二、非选择题 36.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 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
7、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 (1)我国热带面积小,仅局限于台湾岛南端、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等地。 我国热带地区纬度位置偏高,水热条件较赤道地区明显不足,导致剑麻产量低,品质差。我国经济发展 速度快,汽车、造船等产业规模巨大,剑麻纤维需求量极大,供需矛盾尖锐。 (2)观察地图可得,基洛萨靠近首都这一全国最重要的港口,有铁路相连接,交
8、通便利;有河流流经, 水源充足。 (3)剑麻产地气候湿热,剑麻收割后,不及时加工易腐烂变质,影响产品质量。 (4)中国公司在当地扩大剑麻生产与加工产业规模,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当地政 府与民众收入,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方法技巧 中国公司投资对当地影响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关于中国公司投资对当地影响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可参照产业转移的影响。一般是以对当地经济 发展、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提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方面来分析。当试 题仅仅是考查影响而非正面影响时,还应考虑负面影响,如对当地生态与环境污染方面的负面影响。 37.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
9、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 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 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 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解析 (1)按照材料中揭示的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
10、高呈 单峰变化规律。可发现阴坡符合这一规律,而阳坡在 2 0002 300米范围内,植物多样性出现异常,未 按规律呈现多样性增加的特点。 (2)材料揭示该苔原带仅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这“部分地区”是指阳坡苔 原带下部。而中部和上部并未受干扰的情况下,植物多样性明显少于阴坡。 (3)阳坡太阳辐射强,热量足,气温高于阴坡,蒸发量大。材料中告知阴、阳坡降水量差别不大,而湿 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多少,所以阳坡湿度小于阴坡。 (4)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随海拔升高缩小,说明自然条件的差别变小。主要原因在于,海拔越 高,阴、阳坡面积减小,阴、阳坡水热差异变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1、减弱。 审题方法 本题解题的突破口在于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如第(1)题回答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 要紧扣材料中“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依据规律发现有关坡向与某海拔范围 内植物多样性的异常之处。 43. 答案 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 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 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解析 古村落旅游的核心不仅在于传统民居院落这些物化的建筑形式,更在于生活于其中的村民日 常活动中所反映的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这才是乡村旅游的灵
12、魂,可以满足游客深层次的文 化体验,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激发当地居民保护文化传统与古村落民居的热情与活力,是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44. 答案 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 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解析 柽柳耐旱,不易发生病虫害,说明其生存适应能力强。种子多、易成活,说明繁殖力旺盛,能够 迅速生长、扩展生存领地。柽柳侧向枝条多,会影响其他乔木树苗对光热资源的获取。久而久之,柽 柳不断挤压当地天然植被的生长,导致自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知识拓展 植物入侵 植物入侵是指某种植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在当地适宜的土壤、气候 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得以迅速繁殖,并取代原有植物,大部分外来植物成功入侵后,其长势难以控 制,压制或排挤本地植物,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植物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附:试卷分析 你能拿到的分 数 1,3,4,5,7,9,11,36(2)(3)(4);37(1)(3)。共计:54分。 上述分数你拿到了吗?如果是,那么你可以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如果否,把不会的 知识及时补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