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 宋宋王安石王安石 【原文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 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 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 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 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译文】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 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 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
3、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 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 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 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 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 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 众多,那是早
4、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 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荣。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没有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 他们, 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 连百姓都埋怨, 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 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 可以改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 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 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 那么我承认错误; 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
5、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1.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 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 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 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 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2.背景链接。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 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 年)致书王
6、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 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3.文体链接。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 多有题目, 说明是写给谁的。 信题多为“报书”“与 书”“上书” “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注释】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所处的时代,是北宋王朝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都异常严重的时代。 1070 年,王安石做宰相,提出了一些改良的主张,实行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强烈反
7、对。他曾三 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王安石罢新法,恢复旧制。这封信,就是王安石对他的答复。谏议,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 出谋献策的官。当时司马光任右谏议大夫。 某启写信人陈述以下意见。某,写信人的自称。 蒙教受到(您的)指教,指接到来信。蒙,受到,承受。敬词。 窃私下。旧时的谦词。 君实司马光的字。 游处同游共处。即交往共事。 每时常。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这是因为所持的主张和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缘故。操,持。术,这里指政治主张和治国 方法。 强聒(gu)(在耳边)硬啰唆。聒,大声吵闹。 不蒙见察不能得到您的理解。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11)故略上报所以简单地给您写了回信。上报,写回信的一种
8、客气说法,这里指王安石在接到司马光第一 封反对新法的来信时的简短的覆信。 (12)不复一一自辨不再一件一件地为自己辩解。辨,通“辩”。 (13)重念再三考虑。 (14)视遇厚(对我)高看、厚待。视遇,看待。 (15)于反覆不宜卤(l)莽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草率。反覆,指书信往来。卤莽,即鲁莽,不仔细考虑事理, 冒失。 (16)具道所以详细地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7)冀君实或见恕也希望君实或许能够原谅我吧。 (18)盖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表示议论的开始。 (19)儒者指读书人。 (20)尤在于名实特别在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副)。 (21)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名和实都弄明白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
9、就弄清楚了。 (2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现在君实用来教育我的。 (2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这是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新法的四条罪状。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来 官吏的职权;生事,新法废旧立新,名目繁多,生事扰民;征利,设法生财,与民争利;拒谏,拒绝接受意见。 (24)怨谤怨恨和攻击。 (25)人主皇帝。这里指宋神宗赵顼(x)。 (26)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议定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经过审定。 (27)以授之于有司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实行)。 (28)举先王之政实行前代君主的政策。 (29)辟(p)邪说驳斥错误的言论。辟,排除、驳斥。 (30)难(nn)壬(rn)人批驳巧言献媚的人。 (31)
10、固前知其如此也本来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 (3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 (33)不恤国事不顾国家大事。恤,关心,顾念。 (34)同俗自媚于众附和世俗,讨众人的喜欢。 (35)上乃欲变此皇帝要改变这种风气。 (36)抗抵制。 (37)汹汹然大声吵闹的样子。 (38)盘庚之迁盘庚迁都。盘庚,商代(约前十六世纪前十一世纪)国君。古书说他迁都时,臣民都反对他, 他先后对贵族、臣僚发表了三次讲演,说明迁都的必要和原因。 (39)胥(x)怨者民也老百姓都表示怨恨啊。胥,都。 (40)非特不只是,不仅是。 (4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他的缘故而改变他的计划。度,法则
11、,计划。 (42)度(du)义而后动考虑到这样做正确,然后行动起来。度,揣度,考虑。 (43)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认为正确就不再改悔。是,动词,认为正确。不见可悔故,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 的理由。 (44)在位指执掌朝政。 (45)膏泽斯民施恩于人民。膏泽,恩惠,这里作动词用。斯,这些。 (46)一切不事事一切事情都不做。前一个“事”是动词,后一个“事”是名词。 (47)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 (48)知领教。 (49)由因由,机会。 (50)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意思是不胜敬仰。这是旧时写信的客套话。不任,不胜。区区,这里是诚恳的意思。 向往之至,向往到极点。 【文章赏析文章赏析】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
12、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 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 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王安石在第 一段第一句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第二层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情色 彩很浓,使司马光很是舒服;第三层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 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
13、在。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 感情,态度坦率。第二句又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司马光见解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虽欲强聒”多讲几 句,一定得不到见察;对于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来信,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白辨。第二层是:经过仔细考虑, 司马光很是看重自己,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 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 第二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 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问题一一名实问题。名
14、正则 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件事(即“实”)是否合理(即“名”是否“正”)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 全相反的看法。司马光在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实行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这些责难, 如果就事论事地一一加以辩解,那就很可能会因为对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或具体事实而陷于被动招架,越辩解越 显得理亏;必须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驳“侵官”。 作者不去牵涉实行新法是否侵夺了政府有关机构的某些权力这些具体现象, 而是大处着眼, 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 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
15、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 之于有司”,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 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 “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再驳“征利”。 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 就站不住脚。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佞)人”便与 拒谏风马牛不相及。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
16、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 一顾的轻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议论。 这一段,从回答对方的责难这个角度说,是辩解,是“守”;但由于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 这种辩解就绝非单纯的招架防守,而是守中有攻。例如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也就反过来间接指责了 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特别是“辟邪说,难壬人”的说法,更毫不客 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当然,对司马光的揭露和进攻,主要还在下面一段。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怨诽”的 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先指出:
17、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非一日,朝廷士大夫多以不忧国事、附和流俗、讨好众 人为处世的良方。在王安石的诗文中,“苟且”是因循保守的同义语;而“俗”与“众”则是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 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这里揭示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实质,正为下文皇帝的“欲变此”和自己的“助上抗 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因此接着讲到“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只是说明保守势力的反对势在必然,却丝毫不意味 着他们的有理和有力。接下来,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反对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 而后动”,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尚且未能使他改变计划, 那么当前实行变法只
18、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就更无退缩之理了。这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 进行的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 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答书写到这里,似乎话已说尽。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 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 明态度:“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 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
19、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这篇短信笔力精锐,文字经济而富有说服力,语气委婉而严正, 既不伤害私人的友谊,也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 作者的修辞和逻辑推理是根据对具体的人、具体的场合,运用了反驳、引导、对比、证明、启发、类推等方法,由 近及远、由远及近、层层逼进进行的,它是驳念性政论文的典范之作。 一、通假字 1.不复一一自辨 辨通“辩”,辩解 2.于反复不宜卤莽 卤通“鲁”,粗鲁 3.故今具道所以 具通“俱”,详细 二、古今异义 1.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 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 2.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3.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古义:大吵大闹今义:形容声势
20、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4.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5.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今义:指小或少 7.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致: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以膏泽斯民膏 泽: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做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加点的“为”译为“是”表判 断)胥怨者,民也(.者,.也 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
21、1)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于朝廷”作状语后置) (2)受命于人主 (“于人主”作状语后置) 4.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何为应为“为何”) 5.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多”作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 冀君实或见恕也(第一人称代词,我) 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于是人朝见威王(动词,拜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动词,召见) 众人皆解面我独醒,是以见放(介词,表被动,译为“被” )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通“现”出现)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动词,修改) 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 诌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长)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动词,学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魏公子列传) (动词,修养) 以致天下怨谤也(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 以授之于有司(连词,表目的,译为“来,以便”)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介词,把)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介词,表原因,因为)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动词,认为) 不为侵官(判断动词,是) 为天下理财(介词,替,给)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动词,当作) 未能助上大有为(名词,作为) 守前所为而已(动词,做) 邯郸为郡(动词,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