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20202020 年年 6 6 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70:7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 ) 第第卷卷 ( (选择题选择题 30)30)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本题共 6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记忆是民族良知的彰显。华夏民族( )的优秀文化,如同滔滔 江河,生生不息、 ( )。郁达夫撰文纪念鲁迅时说“ 、 、
2、 ,而不知 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样的( )让我们意识到:“五四” 精神一百年来都在激厉我们前行,为其建造一座历史博物馆,是梦想,是情怀,更是担当。 1. 下列与文中加点字“滔”读音不同 的一项是( ) A. 岛 B. 涛 C. 韬 D. 绦 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彰显 B. 撰文 C. 爱戴 D. 激厉 3.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大精深 喋喋不休 火眼金睛 B. 博大精深 源源不绝 真知灼见 C. 博学多闻 源源不绝 火眼金睛 D. 博学多闻 喋喋不体 真知灼见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
3、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 A. B. C. D. 【答案】1. A 2. D 3. B 4.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音辨识能力。侧重于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音近字、及通假字进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行辨析,如要求考生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语境的词语中的具体读音、要求考生比较形近字的读 音、要求考上识别通假字的读音等,所以考生平时必须多读多记。 “滔”“涛”“韬”“绦”均读 to;“岛”读 do。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解
4、答此类题要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 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 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 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D 项,“激厉”应为“激励”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成语、实词及虚词)的能力。做好此类题目,应该注意:要 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要分辨词语的语 体色彩,要注意词语的语法功能。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 奥精微,其
5、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博学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修饰“优秀文化”应 选“博大精深”。 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源源不绝:形容连续不断。依据前文“如同滔滔江 河,生生不息”,应选“源源不绝”。 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 够识别真伪。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这里 是指郁达夫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应选“真知灼见”。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 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
6、,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 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 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 法。 后文写“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其中“而”表转折,所以应放最后;依据“有 了是”,可知前面应是“没有是”,所以正确的顺序应为。 故选 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
7、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 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 前后内容重复。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约有 67.3左右的国民认为应当召开读书节。 B. 做好复学复课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密切配合。 C.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我们勇敢向前。 D. 新时代青年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 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8、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 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 子的原意。 A 项, “大约有 67.3左右”错误, “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 删掉“大约”或“左右”。 故选 A。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答题技巧: 解答时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 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 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还有一个简 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
9、序、逻辑等 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 颠倒等角度考虑。 6.下面是某村一则通告的主要内容,其中词语使用不得体 的一项是( ) 本村将于 7 月 1 日起对南门路段改造升级,届时该路段将封闭施工,禁止行人和车辆光 临。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A. 届时 B. 光临 C. 敬请 D. 谅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 什么,
10、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 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 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B 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的来到。与“行人和车辆”搭配不得体,可改成“通行”。 故选 B。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 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
11、) 、感 情色彩(褒义与贬义) 、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 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 、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 6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体的普及,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传播。 央视经典咏流传 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体现出“新旧结合”“新旧共生”的文 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不仅提升了传统诗词的传播度,还催生了新的诗词体式的出现,对于 诗词当代化具有深刻意义。 这些节目降低了诗词
12、欣赏的门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加入,使节目制作方 与观众即时互动成为可能,并在受众中形成二次创作、延伸创作的基础。节目中,作为内容 的诗词与多种传播形式的互动关系,体现出以下方面的创新: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一方面,音乐与诗歌再次紧密结合,呈现出“万口相传”的盛况。中华民族的诗与乐, 从一开始就相互配合、相互成就。但古代诗词的配乐,今天大多已失传,极少数保留下来的 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经典咏流传用新声唱旧词,使得流行 因素与传统文化彼此融合、彼此促进,呈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另一方面,经典传唱人来自不同的领域,
13、他们将各自独特的人生际遇及生命体验融入诗 词之中。这展现了诗词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要使传统诗词生命力千古不断,需要时代创作新的经典乐章。于是,“新音乐经典 诗词新词”三位一体的模式应运而生,并催生出新的诗歌体式,如青少年中影响力很大 的新“古风”体。这种青春的文体,虽有欠成熟之处,但古典意境与当下流行元素的结合, 使诗作表现出一种新的语言风貌。 随着新的娱乐、传媒方式的出现,受多种文化形态冲击,诗词创作要放眼于更广阔的天 地,谋求内容及体制上的新发展,才能葆有诗词的生命力及社会影响力。回顾中国诗词艺术 的演进规律,可以窥见诗词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与新声音乐结合;二是进一步与
14、大众 结合;三是呈现方式进一步多元化、可视化。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诗词也必 将更深入大众视野,完成其在当下文化生态下的继承与发展。 (摘编自辛晓娟为什么我们离不开诗和远方)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播媒体的普及使传统诗词获得新的生命力。 B. 据统计,古代诗词的配乐如今已经全部失传。 C. 在新时代,应谋求诗词内容及体制的新发展。 D. 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有益于传统诗词的传承。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化类节目入手,引出诗词当代化这一论题。 B. 文章二三四段以“总
15、分”结构展开论证,层次分明。 C. 第三段以喻证法论证了“诗”与“乐”无须密切结合。 D. 文章在提出、分析问题后,指出诗歌未来的发展趋势。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电视传播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6 - B. 只要配上乐曲,传统诗词的生命力就能千古不断。 C. 传唱人来自不同领域,说明诗词的群众基础广泛。 D. 影响颇大的新“古风”体诗歌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 【答案】7. B 8. C 9. C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
16、选项,然后 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 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 项, “古代诗词的配乐如今已经全部失传”错误, 说法太过绝对, 原文“但古代诗词的配乐, 今天大多已失传,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可知是大多已失传,不是已经全部失传。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17、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 和论证的方法。 C 项“第三段以喻证法论证了诗与乐无须密切结合”错误,原文“一方面,音乐与诗 歌再次紧密结合,呈现出“万口相传”的盛况。中华民族的诗与乐,从一开始就相互配合、 相互成就。但古代诗词的配乐,今天大多已失传,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 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经典咏流传用新声唱旧词,使得流行因素与传统文化彼此融 合、彼此促进,呈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可知主要是用举例的方法论证了“音乐与诗歌再 次紧密结合”。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 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
18、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7 - 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 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电视传播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错误, 说法太过绝对和不符合原文, 原文“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体的普及,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传 播”,可知今天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很多,如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手段,而不仅仅是电视; 原文也没有谈到获得大众的认
19、可,只是谈到了“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得到了新的应用和 传播”。 B 项, “只要配上乐曲, 传统诗词的生命力就能千古不断”错误, 说法太过绝对和不符合原文, 原文“要使传统诗词生命力千古不断,需要时代创作新的经典乐章”,可知是传统诗词的生 命力千古不断,需要时代创作新的经典乐章,而不是“只要配上乐曲”。 D 项, “影响颇大的新古风体诗歌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错误, 原文“于是, 新音乐 经典诗词新词三位一体的模式应运而生,并催生出新的诗歌体式,如青少年中影响力 很大的新古风体。这种青春的文体,虽有欠成熟之处,但古典意境与当下流行元素的结 合,使诗作表现出一种新的语言风貌”,可知“必将受到所有
20、人喜爱”原文无依据。 故选 C。 【点睛】阅读选择题做题技巧: 1圈划选项信息源。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2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比较点多为:句意逻辑是否一致;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 缩小;是否发生张冠李戴;是否绝对;是否无中生有。 3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 6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芯片指包含有许多条门电路的集成电路。体积小,耗电大,成本低,速度快,广泛应用 在计算机、通信设备、机器人或家用电器设备等方面。
21、(摘自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8 - (摘编自2019-2025 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材料三: 芯片被誉为一个国家的“业粮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能深藏着 10 亿多个晶 体管。长期以来,由于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中国每年花费巨额外汇进芯片。数据显示, 从 2006 年开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产品超过石油已成为中国最大宗进口产品。 近年来,中国加大研发力度,国产芯片频频打破海外垄断,国产芯片还走向海外,让世 界惊艳。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业化、信息化等同步发展。 而加
22、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断,推进核心芯片等前沿技术研究,抢占信息技术发展制高 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 国家将“核高基”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 项,带动各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集中攻克难题;还推出集成电路产业授资基金,发展独立自主的 “中国芯”。有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支持,中国企业也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中 国芯”纷纷实现重大突破。如今,中国正力争尽早摆脱缺“芯”之痛。 (摘编自卢泽华中国“芯突破”惊艳世界) 10. 下列产品未使用 芯片的一项是( ) A. 扫地机器人 B. 智能电饭煲 C. 笔记本电脑 D. 普通手电 筒 1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
23、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6 年起,中国芯片市场规模逐年大幅増长。 B. 2019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已超过前三年总和。 C. 2022 年与 2019 年的芯片市场规模基本持平。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9 - D. 20172022 年,中国芯片市场增速持续下降。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我国芯片需求量大,相关产业产品的进口已超过石油。 B. 国家的支持使中国“芯”的研究纷纷实现重大突破。 C. 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是我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 中国“芯”打破海外垄断,已经完全占领了世界市场。
24、【答案】10. D 11. C 12. D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 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 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 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D 项,普通手电筒未使用芯片,原文“芯片指包含有许多条门电路的集成电路。体积小,耗电 大,成本低,速度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信设备、机器人或家用电器设备等方面”,可 知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和笔记本电脑都使用了芯片。 故选 D。 【11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 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 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 保持一致。 A 项,“2016 年起,中国芯片市场规模逐年大幅増长”错误,扩大范围,从材料二的图表分 析,“2019-2022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増长缓慢”。 B 项,“2019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已超过前三年总和”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分析,2019 年 是
26、588 亿元,而前三年的总和是 802(130+295+377)亿元,前三年的总和超过了 2019 年中国 芯片市场规模。 D 项,“20172022 年,中国芯片市场增速持续下降”分析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分析,其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0 - 中 2018-2019 呈上升趋势。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 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 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D 项,“中国芯打破海外垄断,已经完全占领了
27、世界市场”错误,说法绝对和扩大范围, 原文“近年来,中国加大研发力度,国产芯片频频打破海外垄断,国产芯片还走向海外,让 世界惊艳”,可知是国产芯片走向海外,而不是“已经完全占领了世界市场”。 故选 D。 【点睛】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 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 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 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
28、,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 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 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 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 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四、文言文阅读四、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
29、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 6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干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1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含,金石可镂 。蚓
30、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 B. 假 舆马者 假:借助,利用 C. 而绝 江河 绝:绝望 D. 金石可镂 镂:雕刻 15.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
31、确的一项是( ) A. 骏马一跃,最远不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却能到达远方,缘于走个不停 。 B. 骏马一跃,最远不过十步;十个人驾驭的劣马却能到达,缘于齐心协。 C. 骏马一跃之后,不能再走十步;劣马拉车十天却能到达远方,缘于走个不停。 D. 骏马一跃之后,不能再走十步;十个人驾驭的劣马却能到达,缘于齐心协力。 【答案】13. B 14. C 15. A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
32、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其中,“蟹六跪而二螯”,意思是“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主谓完整,后面断开;排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2 - 除 AC 项;“者也”是判断句,可在“者”字后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 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 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
33、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 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C 项,“而绝江河”,意思是“却可以横渡江河”。绝:横渡。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 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 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A 项,“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是“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 劣马拉车走十天, (也能走得很远, )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故选 A。 【点睛】文言文语
34、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 (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 (却)不如登到 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 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35、。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 里,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只 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 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3 - 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 (也能走得很远, )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 (那么)腐
36、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那么) 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 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 (但是)如果没有蛇、黄鳝 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十分浮躁啊。 第第卷卷 (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7070 分分) ) 五、名句名篇默写五、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共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1010 分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冰,_,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水不在深,_。(刘禹锡陋室铭) (3)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蜀道之难,_!(李白蜀
37、道难) (5)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 (6)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锦瑟无端五十弦,_。(李商隐锦瑟) (8)大江东去,浪淘尽,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枯藤老树昏鸦,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 (1). 水为之 (2). 有龙则灵 (3). 大漠孤烟直 (4). 难于上青天 (5). 家书抵万金 (6). 浅草能没马蹄 (7). 一弦一柱思华年 (8). 千古风流人 物 (9). 小桥流水人家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
38、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漠”“抵”“浅”“弦”等,要理解 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六、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5 5 分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4 -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7. 诗歌第二句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18.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有何妙处?
39、请简要赏析。 【答案】17. 初春 18. 将朦胧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山色的朦胧美,营 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诗 句的主要内容来判断我们想要的答案。 第二句“日暖风香正落梅”,意思是和风携来花香,感到日渐温暖,而梅花正悄然飘落;由 “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知道,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 “日渐”表明是早春,温度不是特别高,此时正是梅
40、花凋落的时节,梅花凋落大概是早春, 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初春时节。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妙处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修辞手法的概念,接 着结合具体的诗句对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作用和包含的思想感情。本题已经 告诉修辞手法是比喻,我们直接分析即可。 第三句“山色蒙蒙横画轴”,意思是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空蒙山色犹 如展开横卷画轴,将蒙蒙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写出了群山若隐若现的特征,“横画轴”写 出了“山色蒙蒙”之广阔,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为早春的风光而沉醉的情感。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1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
41、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 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 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5 -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 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3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 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 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
42、或写作风格。 4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5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七、文学类文本阅读七、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仰慕天柱山 韩小蕙 安省有潜山市,古称“舒州”。其地面立天柱山,巨峰开石花,傲世而独绝。 仰基天柱山,首先是仰暮天柱山的尊严。这是豆古洪荒的大自然杰作,有巨大一簇石峰 花,雄武地绽开在天柱山顶。石峰花呈爆发式怒放状,不知是在哪个春天,不知是被哪一夜 忽然吹来的春风吹醒
43、,于是在一阵天崩地裂之后,便留下永恒。伟哉,幸哉,大自然格外开 恩天柱山! 仰慕天柱山,是仰慕天柱山的内涵。群峰莽莽,奔腾而来,山浪峰滔,岩呼石啸。一座 又一座巉峦起,一块又一块巨石发功,将满山的绿高高举起,与天地人同辉,和日月星竟耀, 共真善美歌泣。 仰慕天柱山,是仰慕天柱山的厚度。李白一步一回头,留下“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的心愿。苏东坡游兴高飙之际,挥毫写下“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王安石虽 累累被官场羁绊,内心却一直思念着“水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 怅望以空归”的天柱山。黄庭坚来得最是时候,石牛古洞前巧遇大画家李公麟,请他给自己 画像之后,迅即写下一首七言诗:“郁郁窈窈天官宅,请峰排霄帝不隔石盆之中有甘露, 青牛驾我山谷路。”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6 - 仰慕天柱山,也是仰慕天柱山的奋发。一代代才人辈出,一家家儿郎脱颖。东吴出了兼 文学家、科学家、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