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阅读(4)形象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小说的核心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小说的核心 任务就是通过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本质问题, 从而表现作品的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主题。 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是高考小说小说是以表现人
2、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是高考小说 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小说复习的重中之重。应在一轮复习已基本掌握分析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小说复习的重中之重。应在一轮复习已基本掌握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的精准度,在审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的精准度,在审 题、阅读与答题三个环节上加大思考与训练力度。题、阅读与答题三个环节上加大思考与训练力度。 考点1:概括人物形象 (1)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等; (3)人物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4)作者及其他人对人物
3、的介绍与评价。 考点2:对人物进行评价 (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点出其在文中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分 析其语言、动作、心理等; (2)分析人物对情节、内容、主旨起到的作用 考点3:赏析主次要人物作用 1赏析主要人物的作用: (1)结合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2)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主要人物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赏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其起烘托作用; (2)贯串全文的线索; (3)与主要人物共同揭示主题或暗示主题。 人物常用术语 正面人物 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聪明、机智、 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专
4、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 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 反面人物 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 、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 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 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等。 审题:1、概括还是分析 如有“概括”一词,只需准确答出人物形象特点即可, 不用分析;如有“分析”一词,需要“概括分析
5、”或 “分析概括”,答题重点是结合人物的言行表现分析, “具体说明”与“分析”一词含义差不多。 审题:2、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生 活状态、心理变化(状态)。 人物形象是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如题干有“形象特点”词语,答题时除了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应兼 及相貌、身份、职业等外在特点。 “生活状态”是指人物的生活情景(生活状况)与人物的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情景”(生活状况)是指人 物在生存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及外界因素的复合影响而形成的综合状态,即人物过着怎样的生活,包括生 活环境、生活遭遇、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生活特点。应该注意“生活状态”与“性格特点”的不 同。 “心理变化”(心态)只是人物性
6、格中的心理部分,是指人物长期形成或在特定情境下人物言行所表现的 心理情感特点,答题时必须答出诸如“高兴”“痛苦”等心理词语。 另外,对于上面整体设问第(5)题,它并没有笼统地要求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或形象之类的特点,而是 给出了人物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审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个关键词的内涵。 1整体分析概括人物的阅读:把分 散文字聚合在一起 整体题需要阅读全文,方能找全散乱分布在字里行间表现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字。阅读时要特别用 好“圈点法”,把能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文字圈点出来,“圈点”务必要全面,不可遗漏。直接描 写的文字较容易“圈”出,侧面描写的文字如环境描写、他人的评价文字等千万不可忽略。当然, 如有
7、直接交待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更要重点“圈”出。 把分散的文字圈点出来后,就要化零为整,进行分类、归纳。尤其要注意重复性文字的合并、交 叉性文字的剥离。 2局部分析概括人物的阅读:聚焦 细读 与整体题不同,局部题所给的文字是固定的、明确的。应将目光聚焦于此,精读细读。 首先对所给文字作内部切分、切割:在抓住描写对象后切分出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心理/侧 面描写);再切割出描写层次,切割出描写的关键词语。其次是“外联”,联系所处语段、所在的上 下文,读出两部分的关联。 如何确定人物形象 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角度来把握人物。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 有两种方式:一是
8、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 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 要把人物的言行、心理等表现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尤其要放在全篇中前后观照,综合评判,必要时 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来评判。要把人物的言行心理、行为观念与他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联系在一 起。 特别注意从文中寻找能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将这样的词语用于答案中,能提高答题的准 确度。 对于时代距离较远的人物或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历史时代特点,以及外国的文化 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可用我们自身固有的、现代的眼光和思维观察、思考。 人物性格变化过程 高考所选小说,篇幅较短,一般只能静
9、态描摹人物性格,很难细致描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但 也有部分小说,描写了主人公由于外力的推动,在性格的某一层面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蜕变, 前后“判若两人”的情景。主人公性格发生巨变就是作者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圆形”,其中, 蜕变后的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重点。为此,要抓住情节的陡转、场景的变化,去体悟人物命运的 变化及其原因,从而把握住人物的“变化性”。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塾师老汪 刘震云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
10、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 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 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
11、 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 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 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 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 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 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
12、,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 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 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 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 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 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
13、“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 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 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
14、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 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 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
15、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 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把握人物形象 (1)(2021改编,3分)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擅长使用经典文句来刻画人物形象,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说明 老汪满腹才华却无人理解。 B在老汪讲“有朋自远方来”时,学生不理解老汪解读的含义,老汪因此落下了眼泪,体现了老汪内 心的孤独与痛苦。 C老汪在喝醉后趴到桌角上哭了,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也表达了他在现实生
16、活 中找不到出路的绝望之情。 D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人的不同的言谈、态度, 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A项,“本文擅长使用经典文句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述正确,文章引用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有朋自远方来”等句,并描写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开头介绍 老汪的上学经历,结尾暗示老范对老汪的认可。由此可见,老汪是有才华的,只是不被人理解。A项正确。B项,老汪 借孔子之语表达个人心境,徒儿们不解其意,反而心生批判,这种无人理解的孤独,让老汪伤心落泪。B项正确。C项, “趴到桌角上哭了”是细节
17、描写,表现了老汪深藏内心的情感,也说明了他面对现实的无奈,所以“这一细节描写反映 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分析正确,但“也表达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的绝望之情”夸大其词,老汪只是因找不 到知己而感到内心孤独。C项错误。D项,老汪对学生不理解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对银瓶的胡言乱语不加劝说,是因 为他们不是自己的知音,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对老范从“说不清”到“有朋自远方来”的过程,正是他自感没有朋友 到发现朋友就在身边的心理转变过程,这些都从侧面烘托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个性。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项。 2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2)(经典题,6分)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
18、析。 答案: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是个大方的人。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 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不因银瓶爱占便宜而辞退老 汪,是个识大体的人。(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具体的情节中把握,同时 关注塑造人物的手法、人物所处的环境、交代人物身份的语句以及作者或文中其他人对该 人物的评价。第八段“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这一情节说明老范善良朴实, 为人大方。第十至十九段,老范询问老汪一个月两次“乱走”的原因的情节,和安慰劝导 老汪的语言描写,表现出老范关心体贴他人、为人友善的特点。第十七
19、段“老范心里一惊, 不再问了”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老范处理问题拿捏得当、有分寸。第三十段“贼就贼吧, 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老范宽容大度、识大体。 (3)(2021新编,6分)小说开头老汪与村民讲话时,老汪为什么“红着脸”?又为什么会“叹息”? 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红着脸:在面对村民的嘲讽和故意刁难时,本有些学问的老汪因为嘴笨不能及时应对,心 里着急而一时憋红了脸。(3分) 叹息:老汪叹息的是自己有学问却不被认可,把学问展示出来却又无人能理解,表现出老汪内心 的无奈和孤独。(3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心理要从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人物的形
20、象身份、描写人物的手法等角度考虑。同时要联系上下文,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 验,设身处地地思考人物的所作所为。本题中,“红着脸”“叹息”属于细节描写,结合 生活经验,人在害羞、难为情或愤怒的情况下才会脸红;结合上下文可知,老汪不擅长表 达,而村民又故意刁难他,他感到不知所措,因此红着脸是性格所致。他叹息是因为他肚 子里有学问却讲不出,讲出来又无人懂,侧面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孤独。 3分析人物形象作用 (4)(2021新编,6分)银瓶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银瓶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她的性格与老汪截然不同。银瓶爱说闲话,爱占人便宜,而 老汪嘴笨,有文化人的矜持。小说通过对银瓶这
21、一形象的刻画,使老汪“心中憋闷、孤独难解”的 形象更加鲜明、立体。(3分)正是因为银瓶爱占便宜,老季才跟老范提出辞退老汪,银瓶的出现, 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次要人物的一般 作用有哪些,其次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体现了哪方面的作用。本题主要从烘托主要人物和 推动情节发展两方面考虑。首先,银瓶是老汪的妻子,但其性格却与老汪截然不同,这种 反差使得主人公老汪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其次,根据后文内容可知,银瓶是老季建议 老范辞退老汪的主因,所以银瓶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2021新编,6分)作者塑造老汪这一典型形象有何用
22、意? 答案:老汪腹有诗书,却因不善表达而屡遭嘲讽,得不到认可;他渴望有知己,却始终不被理 解,只能自我排解。(2分)社会上类似老汪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作者塑造这样的典型形象,是对 社会现实的反映。(2分)老汪的孤独落魄揭示出“人精神上的孤独才是最可怕的”这一主旨,作者 其实是借“老汪”这一形象呼吁社会要多关注人的内心世界。(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形象作用。主要人物的作用要结合其真实性、典型 性,从情节、主旨以及给读者的现实启示等方面来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揭示主旨。 解答本题,先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老汪是一个得不到认可的孤独的知 识分子形象;然后结合其典型性
23、分析带给读者的现实启示,老汪是作者对社会一类人的直 接映射,反映了社会现实;最后分析其对小说主旨的揭示注重精神沟通、关注人的内 心世界。 4人物形象探究 (6)(2021改编,12分)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 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并探究老汪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答案:相似之处:温和善良,诚挚率真。(1分)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1分)都有些书呆子气, 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1分) 不同之处: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生活窘迫的现实和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2分) 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
24、,即难以排解的孤独。(2分) 启示:一方面,老汪教书认真负责,面对别人的嘲讽也不与之争辩,这种温和坚忍的品质值得我们学 习。(2分)另一方面,他自我封闭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痛苦,甚至产生世无知音的绝望,(1分)这告诫 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懂得沟通,不能以自我封闭的形式消极对待人际交往,否则会产生孤独感,不仅会被 社会疏远,而且也不利于身心健康。(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第一问可以从两个人物的语言、 动作、性格、社会背景去探究,归纳二人性格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第二问探究人物 形象带来的启示,考生可以在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和小说主旨的基础上阐述 人物
25、形象对今天有什么启发意义。从文本看,老汪虽然是一个陷入人生困境的人,但他有 诚挚率真、善良和与世无争的性格,这些性格品质在今天同样值得赞扬;另一方面,老汪 又有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沟通的弱点,当他内心有了苦闷,只能通过“乱走”来排遣, 这启示我们要加强交流沟通,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2020真题分析 【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少 男 刘庆邦 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人们见面互相说的是“年又跑远了”之类的话,散布的是失落的空 气。 河生两只手往两只袄袖筒里互相一插,靠在院墙外的一颗苦楝树下。从远处很难分辨出他的实际年龄,只有走近了 才会看清,他不
26、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他刚刚听说了姐姐定亲的事,姐姐定亲,就意味着姐姐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是河生不大容易接受的。河生是家里 的长子,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郑重提议下,户主换上了他的名字,从此他开始长心了,有事无事蹙着眉头。在弟弟妹 妹眼中,他俨然一副小父亲的样子。 河生从刚会走路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姐姐教他上树摘果,下河摸鱼。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 跃起来就跟人家厮打。他到了上学年龄,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姐姐退学后, 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的钱补贴家用,或留着给河生交学费。姐姐定亲的事让他情绪低落,
27、沉闷,还有一些伤感。姐姐不定亲就不行吗?干吗非要定亲呢? 后来,河生偶尔听人说姐姐对象是河对岸那个村的,他还记住了他的名字。河生觉得那人的名字生 硬蹩脚的很,他在心里发誓,只承认姐姐,绝不承认姐夫。 夏天的一个午后,河生跟同村的一帮人去河里摸鱼。到了河边,河生犹犹豫豫,没有下水。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有 些担心,担心那个人会突然从逮鱼的队伍里冒出来。真是怕鬼有鬼,他听到了有人喊那个人的名字。那个人果然出现了! 不仅出现了,还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黑鱼。河生赶紧躲到了一丛蓖麻下面的阴影里去了,他害怕有人看到他,对他说: “河生,你看,那个捉到黑鱼的人就是你姐夫。”那样他会无地自容的。嘈杂的人群渐渐远去,河
28、生还呆呆地站在蓖麻 下不动。他热得满脸通红,胸口出了不少汗。说实在话,那个人个头不低,身体结实,可是他就是接受不了。他没想过 姐姐应该和什么样的人定亲,也许配得上姐姐的人还不存在,反正不是像捉黑鱼的人这样的。 回到家,姐姐问了一句:逮鱼的有没有外村的人。河生一声不吭,装作没有听见姐姐的话,装作被太阳晒得有些头 蒙,躺在床上闭着眼,连嗯一声也没嗯。过了一会,河生悄悄起来,从窗户里侧往外一看,姐姐正独自坐在树荫下面的 小凳子上出神,姐姐摘下一片石榴叶,手捏着含在嘴边,一副不辨榴叶是何叶的样子。河生想,他对姐姐做得是不是过 分。他有些后悔,有心跟姐姐说一句话,又想不起说什么好,只好蔫蔫地回到床上,真
29、的睡去了。 姐姐向母亲建议,给河生做一条洋布裤子。河生说不要,连姐姐还没舍得做一条洋布裤子,他怎么好 意思花家里的钱呢?姐姐又说,学校里那么多女同学,别人家笑话呢。布买回来,姐姐比着河生的身体裁 好,一针一线地缝制。河生看见姐姐缝裤子,想起姐姐说的关于女同学的话,心里悄悄泛起一种从未有过 的东西,有些柔软,有些滋润,还有漫无边际的忧愁 到了秋后,原来跟姐姐订亲的那个小伙子,到外地参加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让家里人替他退亲。起初, 河生并不知道退亲的事,只是发现姐姐做好了饭,却不吃,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才端起饭碗,却在刚端 起碗的时候,眼泪就涌出来。在听准了退亲的事之后,他就像被当头砸了一砖头,头发
30、空,腿发软,小脸 顿时变得苍白。河生觉得,这件事不仅对姐姐是一个侮辱,对母亲、对他、对他们全家都是一个严重的耍 弄和侮辱。姐姐是天下最好的姐姐,他不明白竟有人这样无理地对待姐姐,实在让人愤恨。河生真想为姐 姐出这口气,出气找不到对象,他就转向了委屈。他无端地想,父亲去世后,一切责任都是他这个长子担 着,他这个长子当的是什么! 这回轮到河生不吃饭了。母亲问他心里到底有什么事,他只说不饿,不想吃。母亲气得要打他, 没打成,自己先哭了。母亲哭的时候提到了父亲,对父亲有所埋怨,说他们父亲要是还活着她哪至 于遭这么大的罪。 河生的委屈是一个大包,母亲的话把他的委屈捅破了,他虽然咬着牙对自己说,我是长子,
31、我不 哭,可他到底没能咬住,嗷的一声就哭倒在地。 他哭了一会就不哭了,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 (选自山花1997年第1期,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姐姐这一人物形象。 13从不让别人欺负弟弟、给弟弟做洋布裤子等,可见她是一个关心弟弟、呵护弟弟的好姐姐;从 接受退学决定、卖干草补贴家用等,可见她是一个吃苦耐劳、体贴家人的好女儿;从订亲后坐着出 神、打听摸鱼的人、被退亲后流泪等,可见她是一个情感细腻、内心自尊、向往美好生活的好姑娘。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分直接 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时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
32、出文章情节;然后在具体情节中分析 形象特点,分析时从人物身份、职业,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以及作者倾向和他人评价入手,准 确全面的理解人物特点;最后选择准确的词语,结合内容分析作答。 “从刚会走路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姐姐教他上树摘果,下河摸鱼。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跃起 来就跟人家厮打”“姐姐向母亲建议,给河生做一条洋布裤子”“姐姐比着河生的身体裁好,一针 一线地缝制”,可见,姐姐始终关爱呵护弟弟,心灵手巧又聪明能干; “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退学后,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 的钱补贴家用,或留着给河生交学费”可见,她是一个善解人意、懂事体贴,能吃苦耐劳 的好孩子; 从“姐姐问了一句:逮鱼的有没有外村的人”“姐姐正独自坐在树荫下面的小凳子上出神, 姐姐摘下一片石榴叶,手捏着含在嘴边,一副不辨榴叶是何叶的样子”“姐姐做好了饭, 却不吃,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才端起饭碗,却在刚端起饭碗的时候,眼泪就涌出来”可 见,姐姐感情细腻,憧憬着爱情与婚姻,希望有着美好的生活,却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她 有着强烈自尊心,也是一个命运悲苦、值得同情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