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驻村书记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村现有 3 个村民小组,334 户 1147 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 201 户 476 人,其中五保户 41 户 41 人、低保户 29 户 47 人、一般贫困户 131 户 388 人。 2018 年 3 月,市四级调研员经组织选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这名从部队转 业到地方不久的军人,不改军人本色,以真心、用真情踏上精准扶贫的新征程。 心中有本“明细账”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就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在村干部的带领 下,他用了 3 个星期的时间跑遍了全村各个村组。 通过走访调查,他了解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生产生活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 0.
2、43 亩, 交通十分不便,部分贫困家庭或因变故导致主要劳动力流失,或因病致贫,常年患病的有 21 户 23 人,脱贫难度极大。村里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像样的村党群服 务中心和便民服务设施,小学、卫生室、养老院设施陈旧,垃圾随意丢弃,产业发展资金缺 口较大 面对这些问题,他从抓党建入手,着重在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村级党组织规范运行、提升 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 健全完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 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使党支部建设走上规范化、 制度化轨道。 二是通过建立
3、党员微信群, 动员和组织无职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建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扶贫模式。他注 重发展“后备军”,将一名优秀党员吸纳进入班子,2 名年轻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3 名入 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三是积极优化服务群众环境,加强阵地建设。几年来,通过向上 争取资金 70 余万元, 新建了 360 平米的党群服务活动中心, 实现“一窗口办理、 一站式服务、 一平台共享”,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党建促发展、便民富民提供了基础保障。 与此同时,和村“两委”班子一起,与贫困户拉家常、问家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再次对 全村 201 户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经过不懈努力,带领
4、工作队在全面 调查摸排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户一档、一事一表”的民情档案,把全村住户的姓名、身份证 号、致贫原因、家庭收入、技能特长、培训需求、资源资产情况等内容详细登记,实行实时 更新、 动态监测, 随时甄别出因病返贫、 因灾返贫、 因学致贫等对象, 及时研究出帮扶办法, 全面实施动态精准帮扶。 满脑子都是“致富经” 依据村所在的镇“一主一副”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结合村的实际, 带领驻村工 作队和村“两委”一道问计于党员群众、问计于专家、问计于外地经验,精心制定了村精 准扶贫和整村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先行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重点发展壮大集体经 济组织,着力培植种植养殖经济合作社,长期植造
5、经济林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 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路,为村勾画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蓝图,并在实践中一一呈现。 强化学习提高,让脱贫路子宽起来。火车跑的快,全靠头来带。为了让整个班子脱贫思路更 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他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 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道德讲堂,相互交流学习、结对共建。同时,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 不定期到市内特色亮点村实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思想水平,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能 力。 推进稳定增收,让集体经济强起来。为弥补产业发展不足,他与村“两委”一道积极向有关部 门协调,种植杉树、银杏等经济林木,发展养鱼项目,整治老茶园,建设
6、100 千瓦光伏发电 项目,发展葛根、魔芋种植产业项目。目前,经济林木生长状况良好,茶园的茶叶在每年清 明前后进行采摘炒制,收益由村民享有,带动农户增收,光伏发电累积收益,种植产业发展 良好。 完善基础设施,让村容村貌美起来。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积极向上汇报争取资金,解决 好该村基础设施落后的“老大难”问题。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各方累计投入 70 多万元资金铺 设饮水管 6600 米, 新建了蓄水池 4 个, 新修公路 2.5 公里, 修复水毁路和硬化路面 2 公里, 安装路灯近 70 盏, 设置垃圾收集转运站 12 处并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新修综合便民服务 中心一处,与该县交通运输局协调
7、,将村班车时间更改为更合理的上午发车下午返回,有效 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出行难、村容差的问题。 真情帮扶乐起来精准结对帮扶,让广大村民乐起来。积极向市党组汇报,关于全局 干部职工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定点帮、常年扶”的建议被局领导采纳。全局 87 名 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87 户贫困户,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关心关爱活动。 重点推动。共计投入 20 万元,对 18 户精准扶贫户进行养牛、养羊、养猪等产业精准帮扶, 经过近 5 年发展,18 户贫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 1 万元以上。 党员带动。党员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2018 年底换届进入班子,在的带动下,他 主动成立养殖合作社,吸纳
8、 12 户贫困户入社分股,每户增收近 1 万元。还发动无职党 员陈德全与村集体合作,承包了 400 亩茶园,带动贫困户开展劳务合作脱贫。党员陈正书长 期在外经商,但一直关注家乡发展,得之这一消息后,多次与之联系并在他回村时向他 介绍村里的发展情况,看到家里的变化后,陈正书深受感动。在疫情期间向村里一次性捐款 3 万元,并打算回乡投资发展水产养殖在的示范引领下,全村长期在家的 13 名党员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综治维稳、爱国卫生运动等方面都冲锋在前,并承担起 6 户边缘户、7 户监测户的帮扶担子。长期在外发展的 14 名党员也通过捐钱捐物、提供致富信息等方式为 脱贫助力。 集体联动。针对部分精准帮扶对象暂时找不到发展项目的情况,和村支“两委”研究后, 一方面比照合作社的投入方式, 把对其帮扶的资金折股投入村集体经济, 通过分红让其获得 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 开发公益性岗位, 安排生态护林员, 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 截至 2019 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 户 476 人全部脱贫。 欲问秋果何所累, 自有春风雨潇潇。 如今, 村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扎根山村, 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真心、真情、实干谱写着一名共产 党员从部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