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21 文言文二则文言文二则 第第 1 1 课 时课 时 第第 2 2 课 时课 时 第第1 1课时课时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铁杵成针 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 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和“铁杵成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为什和“铁杵成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为什 么?说说你判断的依据。么?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东晋人车胤,他从小就勤奋刻苦,常常彻东晋人车胤,他从小就勤奋刻苦,常常彻 夜苦读。因家境贫寒,他没钱买油灯,于夜苦读。因家境贫寒,他没钱买油灯,于 是就利用
2、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是就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萤火虫萤火虫 传言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十分贪玩,他在山传言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十分贪玩,他在山 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 放弃学习准备离开。他在离开的途中路过放弃学习准备离开。他在离开的途中路过 一条小溪,偶遇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一条小溪,偶遇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 磨一根铁棒,准备做成针。李白受到启发,磨一根铁棒,准备做成针。李白受到启发, 于是就返回去继续完成学业。于是就返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铁杵成针铁杵成针 磨一根铁棒,准备做成针磨一根铁棒,准备做成针 识记生字识记生字 字形:字形:
3、 结构:结构: 写法:写法: 草丛中的小虫子。草丛中的小虫子。 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 观察“萤”字在田字格观察“萤”字在田字格 里的占位,看书写示范。里的占位,看书写示范。 读题目,对照意思,想想两个故事读题目,对照意思,想想两个故事 有没有共同点。有没有共同点。 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谁?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谁?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铁杵成针 车胤车胤 李白李白 步步推进知文美步步推进知文美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借助注释理解题意。借助注释理解题意。 本文选自本文选自晋书晋书车胤传车胤传。 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把题目中的四个字用自己
4、的话来说一说。把题目中的四个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口袋里装满萤火虫,夜晚借助萤火口袋里装满萤火虫,夜晚借助萤火 虫的亮光来读书。虫的亮光来读书。 练习朗读练习朗读 胤恭勤不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家贫不常得 油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以夜 继日焉继日焉。 这一段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最难读?这一段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最难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识记生字识记生字 恭恭 组词:组词: 字义:字义: 书写指导:书写指导: “”叫竖心底,小字多一点,”叫竖心底,小字多一点, 是表示心里活动的。是表示心里活动的。 恭还恭还
5、可以组成可以组成 什么词?什么词? 谦恭谦恭 恭敬恭敬 谦逊有礼。谦逊有礼。 勤勤 组词:组词: 勤劳勤劳 勤不倦:倦,在这里指勤不倦:倦,在这里指 疲倦,困乏。疲倦,困乏。 “勤”组成什么词放在文中更合适?“勤”组成什么词放在文中更合适? 勤奋勤奋 勤学勤学 词语理解词语理解 说说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博学多通博学多通 【通通】通晓,明白。通晓,明白。 “多通多通”就是知道的东西很多,”就是知道的东西很多, 和“博学”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和“博学”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 说说知识渊博知识渊博。 理解人物理解人物 胤恭勤不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博学多通。
6、再读第一句,车胤是个怎样的人?再读第一句,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谦逊有礼谦逊有礼 勤奋好学勤奋好学 博学多才博学多才 家贫不常得油家贫不常得油 理解句义理解句义 家贫不常得油家贫不常得油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或者有哪个地方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或者有哪个地方 不懂?不懂? 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贫”的意思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贫”的意思 是什么?“油”为什么是灯油?是什么?“油”为什么是灯油? “家贫”就是家里贫困。这个故事是家贫”就是家里贫困。这个故事是 写车胤读书的事,古时候没有电灯,晚上写车胤读书的事,古时候没有电灯,晚上 点油灯照亮,所以这里的“油”指的是点点油灯照亮,所以这里的“油”指的是点
7、 灯的油。灯的油。 理解人物理解人物 这一句写出了车胤的什么状况?这一句写出了车胤的什么状况? 家境贫寒家境贫寒 家贫不常得油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以夜继日焉。 理解句义理解句义 这句话是这句话是具体写具体写“囊萤夜读”的,“囊萤夜读”的, 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 哪个地方不懂?哪个地方不懂? 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 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 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 【练囊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8、。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理解人物理解人物 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 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 这一句写了车胤在晚上是怎样读书的?这一句写了车胤在晚上是怎样读书的?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件事印证了文中哪个词?这件事印证了文中哪个词? 勤不倦勤不倦 胤恭勤不倦,博胤恭勤不倦,博 学多通。家贫不常得学多通。家贫不常得 油,夏月则练囊盛数油,夏月则练囊盛数 十萤火以照书,以夜十萤火以照书,以夜 继日焉。继日焉。 文中哪个句子描写了这幅插图?文中哪个句子描写了这幅插图? 想象画
9、面想象画面 车胤怎么想出“囊萤夜读”这个好办车胤怎么想出“囊萤夜读”这个好办 法的?想一想:车胤在晚上读书没有油灯法的?想一想:车胤在晚上读书没有油灯 的时候是怎样想的,看到萤火虫又会怎么的时候是怎样想的,看到萤火虫又会怎么 想?怎么做?想?怎么做? 主人夏夜乘凉,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主人夏夜乘凉,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 闪着亮光,联想到可以用来照明。为了防止闪着亮光,联想到可以用来照明。为了防止 萤火虫乱飞,于是想到放入袋子里。又想到萤火虫乱飞,于是想到放入袋子里。又想到 白色的袋子散光最好,还想到放几十只更亮白色的袋子散光最好,还想到放几十只更亮 了。还有“做袋了。还有“做袋捉萤火虫捉萤火虫
10、盛袋盛袋 照书照书”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讨论: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本文主要是围绕哪一点写的?或主要为本文主要是围绕哪一点写的?或主要为 凸显人物的哪个特点写的?为什么?凸显人物的哪个特点写的?为什么? 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家贫不常得 油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以夜 继日焉继日焉。 勤奋刻苦勤奋刻苦 因为“因为“家贫家贫”,所以“”,所以“囊萤夜读囊萤夜读”,”, 因为“囊萤夜读”,所以“因为“囊萤夜读”,所以“博学多通博学多通”。”。 延伸拓展延伸拓展 课后查阅车胤的相
11、关资料。课后查阅车胤的相关资料。 三字经三字经中有:中有:“头悬梁,锥刺股。彼头悬梁,锥刺股。彼 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 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 卓。卓。”找出其中勤奋好学的故事,给大家找出其中勤奋好学的故事,给大家 讲讲这些故事。讲讲这些故事。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恭勤不倦恭勤不倦 囊 萤 夜 读 囊 萤 夜 读 博学多通博学多通 练囊盛萤练囊盛萤 以夜继日以夜继日 结果结果 努力学习努力学习 广泛涉猎广泛涉猎 原因原因 第第2 2课时课时 铁杵成针铁杵成针 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文中
12、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 初读文本初读文本 磨针溪磨针溪,在象耳山下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白读书山中,未成未成,弃去弃去。过是溪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问之,曰:曰:“欲作欲作 针针。”太白感其意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卒业。 认读词语认读词语 磨针溪磨针溪 弃去弃去 铁杵铁杵 老媪老媪 欲作针欲作针 还卒业还卒业 zz hunhun oo chch 老媪老媪 oo 指老奶奶指老奶奶 或者老婆婆。或者老婆婆。 老老 卒卒 观察观察“卒”字卒”字 的“的“十十”在田字格”在田字格 里占位。里占位。 细读感悟细读感悟 对照文章听故事。对照文章听故事。 磨针溪磨针溪
13、,在象耳山下在象耳山下。 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 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 针溪。针溪。 地地 点点 象耳山象耳山 磨针溪磨针溪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 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 人人 物物 李太白李太白 世:世:世间、世上;世间、世上; 传:传:传说。传说。 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 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读了,收拾收拾
14、东西离开象耳山。 未成,弃去。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 杵。问之,曰:杵。问之,曰:“欲作针。欲作针。” 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他碰到一位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他碰到一位 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李白感到很奇怪,就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李白感到很奇怪,就 问: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老老 婆婆说。婆婆说。“我想做一根针。我想做一根针。” 过过 逢老媪逢老媪 曰曰 问问 理解“理解“过是溪过是溪”。”。 “过”,组词:“过”,组词: 李白经过哪条小溪?李白经过哪条小溪? 路过、经过、跃过路过、经过、跃过 第一句的“第一句的“磨针溪磨针溪”,
15、这里用”,这里用 “是溪”代替。“是溪”代替。 理解“理解“问之问之”。”。 谁问?问什么?谁问?问什么? 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 李白问,问老媪李白问,问老媪“你为什么磨铁杵呀?你为什么磨铁杵呀?” 太白感其意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卒业。 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 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 完成学业。完成学业。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16、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概括内容概括内容 简要说说故事的内容。简要说说故事的内容。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品词析句品词析句 自由读下面三句话,想一想:它们的自由读下面三句话,想一想:它们的 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意思相同,可是意思相同,可是表达的顺序不
17、一样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第 一句强调的是“一句强调的是“山中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第二句强调的是 “读书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 法,是白话文,语言不简洁了。法,是白话文,语言不简洁了。 未成,弃去。未成,弃去。 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成”成”,完成;,完成; “弃”弃”,放弃。,放弃。 反义词反义词 “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问之,曰:问之,曰:“欲作针。欲作针。” 李太白问老婆婆:李太白问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你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回答说:老婆婆回答
18、说:“想把它磨成针。想把它磨成针。” 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 的字形,说说“曰”的意思。的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 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 以“曰”就是说的意思。以“曰”就是说的意思。 曰曰 六个字写出了一段对话!六个字写出了一段对话! 问之,曰:问之,曰:“欲作针。欲作针。” 既然是一段对话,你认为应该怎么读?既然是一段对话,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想象补白,感受句式:想象补白,感受句式: 太白感其意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卒业。 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
19、的?找一找。 李太白、太白李太白、太白 为什么不都用同一为什么不都用同一 个称呼?这样称呼有什个称呼?这样称呼有什 么好处?么好处? 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 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可以说是百感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可以说是百感 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 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 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 感其意感其意 还卒业还卒业 变成诗歌,读一读。变成诗歌,读一读。 趣味诵读趣味诵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
20、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呐,李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呐,李 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 娓娓道来,如讲故事。娓娓道来,如讲故事。 谁来接着讲?谁来接着讲?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读书未成,弃去读书未成,弃去 铁 杵 成 针 铁 杵 成 针 逢老媪方磨铁杵逢老媪方磨铁杵 有毅力有毅力 下苦功下苦功 感其意,还卒业感其意,还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