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单元综合测评单元综合测评(八八) (时间:时间:12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20 分分)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理解(50 分分)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 13 题。题。(12 分分) 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对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中国传统司法文明 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其司法智慧也
2、对其司法智慧也对 司法实践影响颇巨司法实践影响颇巨,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 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 “德主司法德主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 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内容,但大略言之但大略言之,以以“仁道仁道”为核心和主流。为核心和主流。 “仁道仁道” , 即仁爱之道即仁爱之道,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这与 现代的
3、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应该指出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应该指出,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 产生了积极影响产生了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如如“录囚录囚” “” “直诉直诉” “” “赦宥赦宥” “” “存存 留养亲留养亲” “” “死刑覆奏死刑覆奏” “” “死刑监候死刑监候”等等,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虽然封建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虽然封建 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 严酷性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
4、情。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德主司法德主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 道德道德,或者说必须或者说必须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好生之德好生之德”就是例证就是例证,它它 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绝对不可嗜血成性绝对不可嗜血成性,无视人的生命尊严无视人的生命尊严, 靠靠“刑杀刑杀”树威。在儒家看来树威。在儒家看来,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 另外另外,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敬
5、敬” “” “慎慎”之类的道德素质之类的道德素质,严肃认真、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小心谨慎 地对待司法活动地对待司法活动,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责任司法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出了错案必须承担 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在法家思想中, “责任司法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的司因为当时的司 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行为承 担责任
6、担责任,为此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对 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根据当时的体制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根据当时的体制,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因此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对行政权的监察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果发现司法人员监察主体如果发现司法人员 2 存在徇私枉法、司法不公问题存在徇私枉法、司法不公问题,自然会对其加以惩戒。可以说自然会对其加以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监察制度是当 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时司法责任制
7、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其法典秦律其法典秦律 中规定的中规定的“不直不直” “” “纵囚纵囚” “” “失刑失刑”等罪名就是例证。等罪名就是例证。 “责任司法责任司法”也是一种也是一种“治吏治吏”司法司法,法家提倡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要要 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值得注意的是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值得注意的是,这这里的里的“吏吏”是当时的底是当时的底 层官员层官员,数量庞大数量庞大,又与民众有着广泛的接触又与民众有着广泛的接触,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官府在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官府在 民众中的形象民众中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诉求与
8、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法家法家 才将治国的重点和政治的起点放在才将治国的重点和政治的起点放在“治吏治吏”上。上。 (摘编自崔永东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摘编自崔永东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 , 有删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的一项是(4 分分)( ) A中国传统司法智慧的人道性、正义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产物中国传统司法智慧的人道性、正义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产物,具有具有 历久弥新的价值。历久弥新的价值。 B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以“仁道仁道”为核心为核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重视个体
9、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人道主义这与现代人道主义 理念完全契合。理念完全契合。 C “录囚录囚”“”“直诉直诉”等法等法律制度的存在律制度的存在,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性化 的,充满温情的。的,充满温情的。 D 法家倡导 法家倡导“治吏治吏”的原因是官员们的行为作风直接关乎民众的利益和社的原因是官员们的行为作风直接关乎民众的利益和社 会的和谐稳定。会的和谐稳定。 A B 项项, “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完全契合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完全契合”错误错误,原文为原文为“这与现代的这与现代的 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C 项项, “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
10、是人性化的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充 满温情的满温情的”错误错误,原文为原文为“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 情情”。D 项项, “官员们官员们”错误错误,应是应是“底层官员们底层官员们”。 2下列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分)( ) A本文主要从儒家、法家入手本文主要从儒家、法家入手,论述了它们所蕴含的司论述了它们所蕴含的司法智慧对后世司法法智慧对后世司法 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B 第二、 三两段从儒家思想对传统司法制度的影响、 司法人员的道德要求
11、、第二、 三两段从儒家思想对传统司法制度的影响、 司法人员的道德要求、 司法人员的执法态度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司法人员的执法态度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C文章引用了儒、法两家的相关思想和古代司法制度中的许多罪名名词文章引用了儒、法两家的相关思想和古代司法制度中的许多罪名名词, 使得论述有理有据。使得论述有理有据。 3 D第四段以秦朝的监察制度为例第四段以秦朝的监察制度为例,论证了法家的论证了法家的“责任司法责任司法”对中国传统对中国传统 司法文明的演进起到促进作用。司法文明的演进起到促进作用。 B “三个层面三个层面”错误错误,文中文中“执法态度执法态度”也属也属“道德要求道德要求”层面。层面。 3
12、根据原文内容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分)( ) A如果不借鉴儒家和法家传统的司法智慧如果不借鉴儒家和法家传统的司法智慧,中国的现代司法改革就可中国的现代司法改革就可能走能走 许多弯路。许多弯路。 B司法人员只要具备司法人员只要具备“敬敬”“”“慎慎”的素质的素质,就能使每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就能使每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 历史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C如果不是受到法家的责任行政理论的影响如果不是受到法家的责任行政理论的影响,那么秦朝就不会制定完善的那么秦朝就不会制定完善的 监察制度。监察制度。 D “德主司法德主司法”与与“责任司法责任司法”分属中国司法制度中
13、的两个不同方面分属中国司法制度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无无 所谓所谓优劣。优劣。 B “只要只要就就”表述过于绝对。表述过于绝对。 (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 47 题。题。(19 分分) 熙宁转对疏熙宁转对疏 曾曾 巩巩 准准御史台御史台 告报告报臣僚臣僚 朝辞日具朝辞日具转对转对 ,臣愚浅薄臣愚浅薄,恐言不足采。然臣窃观唐太恐言不足采。然臣窃观唐太 宗即位之初宗即位之初,延群臣与论天下之事延群臣与论天下之事,所以成贞观之治。周世宗初即位所以成贞观之治。周世宗初即位,亦延群亦延群 臣臣,使陈当世之务使陈当世之务,故显德之政故显德之政,亦独能变五代之因循。亦独能变五代之因循。
14、 今今陛下陛下 始承天序始承天序,亦诏群臣亦诏群臣,使以次对。然且将岁余使以次对。然且将岁余,未闻取一人未闻取一人,得一得一 言。岂当世固乏人言。岂当世固乏人,不足以当陛下之意欤?不足以当陛下之意欤?抑所以延问者抑所以延问者,特用累世之故事特用累世之故事, 而不必求其实欤?而不必求其实欤?伏惟陛下超然独观于世俗之表伏惟陛下超然独观于世俗之表,详思臣言而择其中详思臣言而择其中,则二君则二君 之明之明,岂足道于后世岂足道于后世,而士之怀抱忠义者而士之怀抱忠义者,岂复感知言之少乎?岂复感知言之少乎? 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一切文具而已内外之任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
15、百司庶务一切文具而已内外之任 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近则不能不以盗贼为虑。近则不能不以盗贼为虑,远则不能不以远则不能不以 夷狄为忧。海内智谋之士夷狄为忧。海内智谋之士,常恐天下之势不得以久安也。常恐天下之势不得以久安也。 易曰:正易曰:正其本其本,万事理。故臣以谓万事理。故臣以谓正其本者正其本者,在得之于心。得之于心在得之于心。得之于心 者者,其术非他其术非他,学焉而已矣。古之圣人学焉而已矣。古之圣人,舜禹成汤文武舜禹成汤文武,未有不由学而成未有不由学而成,而而 傅说、周公之辅其君傅说、周公之辅其君,未尝不勉之以学。故孟子以谓学焉而后有为未尝不勉之以
16、学。故孟子以谓学焉而后有为,则汤以王则汤以王, 齐桓公以霸齐桓公以霸,皆不劳而能也。盖学所以成人主之功德如此。诚能磨砻长养皆不劳而能也。盖学所以成人主之功德如此。诚能磨砻长养,至至 4 于有以自得于有以自得,则天下之事在于理者则天下之事在于理者,未有不能尽也。能尽天下之理未有不能尽也。能尽天下之理,则天下之则天下之 事物接于我者事物接于我者,无以累其内;天下之以言语接于我者无以累其内;天下之以言语接于我者,无以蔽其外。夫然则循无以蔽其外。夫然则循 理而已矣理而已矣,邪情之所不能入也;从善而已矣邪情之所不能入也;从善而已矣,邪说之所不能乱也。如是而用之邪说之所不能乱也。如是而用之 以持久以持久,
17、资之以不息资之以不息,则积其小者必至于则积其小者必至于大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积其微者必至于显。古之人自可古之人自可 欲之欲之善而充之善而充之,至于不可知之神;自十五之学而积之至于不可知之神;自十五之学而积之,至于从心之不逾矩至于从心之不逾矩,岂岂 他道哉?由是而已矣。他道哉?由是而已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大全集选自唐宋八大家大全集 ,有删改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察今之天下则风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百司庶务/一切文具一切文具/而已内而已内 外之任外之任
18、/则不足于人材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则不足于食货 B察今之天下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百司庶务/一切文一切文具而已具而已/内内 外之任外之任/则不足于人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则不足于食货 C察今之天下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百司庶务/一切文具而已一切文具而已/内内 外之任外之任/则不足于则不足于人材人材/公私之计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则不足于食货 D察今之天下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百司庶务/一
19、切文具而已一切文具而已/内内 外之任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则不足于食货 C 对于本题来说对于本题来说,可根据句式进行判断。可根据句式进行判断。“风俗日以薄恶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纪纲日以 弛坏弛坏”句式一致句式一致, 中间应断开中间应断开, 排除排除 A、 D 两项;两项; “内外之任内外之任, 则不足于人材则不足于人材”“”“公公 私之计私之计,则不足于食则不足于食货货”句式一致句式一致,中间应断开中间应断开,排除排除 B 项。项。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20、( ) A御史台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肃正纲纪。 B臣僚臣僚,古代指辅佐君主的文古代指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臣武将。 C转对转对,宋代臣僚每隔数日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谓之“转对转对”。 D陛下陛下,古代对皇帝的尊称古代对皇帝的尊称,后来也用来称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后来也用来称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 D 太子、亲王、皇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不称陛下太后、皇后不称陛下,称称“殿下殿下”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不
21、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首段引用唐太宗、后周世宗两位贤君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臣子直言进谏的首段引用唐太宗、后周世宗两位贤君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臣子直言进谏的 必要性和君王虚心纳谏的必要性。必要性和君王虚心纳谏的必要性。 B第二段中作者委婉批评了当朝统治者虽然要求臣子进谏第二段中作者委婉批评了当朝统治者虽然要求臣子进谏,却不采纳的事却不采纳的事 实。实。 5 C作者认为想要解决当今社会的诸多弊端作者认为想要解决当今社会的诸多弊端,对君王而言对君王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学只有通过不断学 习才能奏习才能奏效。效。 D作者列举了舜、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傅说、周公等人的事例作者列举了舜、禹、成汤、周
22、文王、周武王、傅说、周公等人的事例, 充分说充分说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 “委婉批评委婉批评”错错,从原文两个语意明确、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中可知作从原文两个语意明确、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中可知作 者是直接批评皇帝不虚心纳谏的行为者是直接批评皇帝不虚心纳谏的行为,并恳请皇帝能并恳请皇帝能“详思臣言而择其中详思臣言而择其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分) (1)抑所以延问者抑所以延问者,特用累世之故事特用累世之故事,而不必求其实欤?而不必求其实欤?(5 分分) 译文:译文:_ _ (2)则积其小者必至于大则积其小
23、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积其微者必至于显。(5 分分) 译文:译文:_ _ _ 答案答案 (1)还是因为请教询问的事情还是因为请教询问的事情,仅仅是延续历代的旧有惯例仅仅是延续历代的旧有惯例,而不必而不必 探求其实质呢?探求其实质呢? (2)那么积聚起很小的东西就一定会发展到博大那么积聚起很小的东西就一定会发展到博大,积聚起细微的东西就必定积聚起细微的东西就必定 会发展到显著会发展到显著。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遵奉御史台通知遵奉御史台通知,臣僚在离开朝廷到地方上任的当天臣僚在离开朝廷到地方上任的当天,要轮流详尽陈奏朝要轮流详尽陈奏朝 政得失政得失,臣愚昧浅薄臣愚昧浅薄,恐怕提出的意
24、见不足以被采纳。可是臣私下观察发现恐怕提出的意见不足以被采纳。可是臣私下观察发现, 唐太宗在刚刚登上帝位之时唐太宗在刚刚登上帝位之时,就召集群臣谋划天下的事务就召集群臣谋划天下的事务,于是实现了贞观年于是实现了贞观年 间的大治。后周世宗刚刚登上帝位间的大治。后周世宗刚刚登上帝位,也召集群臣也召集群臣,让他们陈奏当代必须立即解让他们陈奏当代必须立即解 决的问题决的问题,因此也只有显德年间的国政因此也只有显德年间的国政,能够改变五代时期因循守旧的局能够改变五代时期因循守旧的局面。面。 如今陛下刚继承了皇位如今陛下刚继承了皇位,也下诏命令群臣也下诏命令群臣,让他们轮流提出看法。可是快让他们轮流提出看
25、法。可是快 要过去一年多了要过去一年多了,也没听说择取了哪个人也没听说择取了哪个人,获得了什么好建议。这难道真是当获得了什么好建议。这难道真是当 今本来就缺乏人才今本来就缺乏人才,不足以符合陛下的希望吗?还是因为请教询问的事情不足以符合陛下的希望吗?还是因为请教询问的事情,仅仅 仅是延续历代的旧有惯例仅是延续历代的旧有惯例,而不必探求其实质呢?臣跪拜敬请陛下高高站在世而不必探求其实质呢?臣跪拜敬请陛下高高站在世 俗表面现象的上面独自观察俗表面现象的上面独自观察,认真思考臣的建议而择取那合适的东西认真思考臣的建议而择取那合适的东西,如此一如此一 来来,唐太宗和后周世宗这两位君主的英明唐太宗和后周
26、世宗这两位君主的英明,又哪里足以在后世被人提起又哪里足以在后世被人提起,而士而士 6 子中心怀忠诚节义的人子中心怀忠诚节义的人,又怎会还感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的人太少呢?又怎会还感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的人太少呢? 察看现今天下的情况察看现今天下的情况,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败坏败坏,朝廷纲纪一天比一天废朝廷纲纪一天比一天废 弛弛,各个机构各个机构,众多政务众多政务,全都是徒有形式而已。朝廷和地方官员的任用全都是徒有形式而已。朝廷和地方官员的任用,缺缺 乏合适的人选;公家与私人的开销乏合适的人选;公家与私人的开销,在财物上也显得不富裕。往近了想在财物上也显得不富裕。往近了想,不能不能
27、不把盗贼之事看作值得忧虑的事情不把盗贼之事看作值得忧虑的事情,往远了想往远了想,又不能不把周边的其他民族当又不能不把周边的其他民族当 成需要担心的对象。海内怀有智谋的人士成需要担心的对象。海内怀有智谋的人士,常常担心天下的局势不能够长治久常常担心天下的局势不能够长治久 安啊!安啊! 易经上说:端正根本易经上说:端正根本,各种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因此臣认为端正根各种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因此臣认为端正根 本本,在于内心确有所得。内心确有所得在于内心确有所得。内心确有所得,具体的办法不是别的具体的办法不是别的,只是学习而已。只是学习而已。 古代的圣人古代的圣人,如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与周武王如虞
28、舜、夏禹、商汤、周文王与周武王,无不通过学习而成功无不通过学习而成功, 而傅而傅说、周公这些大臣辅佐他们的君王说、周公这些大臣辅佐他们的君王,也未尝不是用学习来勉励自己的君王。也未尝不是用学习来勉励自己的君王。 所以孟子认为学习之后才会所以孟子认为学习之后才会大有作为。像商汤凭借学习而称王天下大有作为。像商汤凭借学习而称王天下,齐桓公凭齐桓公凭 借学习而称霸诸侯借学习而称霸诸侯,都不费力气却能实现目标。因此都不费力气却能实现目标。因此,不断学习可以帮助君主不断学习可以帮助君主 成就这样的丰功伟业。如果确能反复磨砺成就这样的丰功伟业。如果确能反复磨砺,长久积累长久积累,一直到真有办法让自己一直到
29、真有办法让自己 内心有所得内心有所得,那天下众事的道理那天下众事的道理,就没有弄不清楚的了。能够把天下的道理弄就没有弄不清楚的了。能够把天下的道理弄 清楚了清楚了,天下事物一到我这里天下事物一到我这里,根本不能拖累住我;天下的言语来到我这里根本不能拖累住我;天下的言语来到我这里, 根本不能蒙蔽住我。只要按道理办事根本不能蒙蔽住我。只要按道理办事,不正当的嗜欲或情感根本不能侵入;依不正当的嗜欲或情感根本不能侵入;依 从正确的意见从正确的意见,荒谬有害的言论根本不能混荒谬有害的言论根本不能混淆是非。如此而长久运用淆是非。如此而长久运用,不停地不停地 学习学习,那么积聚起很小的东西就一定会发展到博大
30、那么积聚起很小的东西就一定会发展到博大,积聚起细微的东西就必定积聚起细微的东西就必定 会发展到显著。古人用符合自己愿望的美好事物来充实自己会发展到显著。古人用符合自己愿望的美好事物来充实自己,一直发展到妙不一直发展到妙不 可测的神悟;通过十五岁进入高等学府学知识来不断积累可测的神悟;通过十五岁进入高等学府学知识来不断积累,一直发展到随心所一直发展到随心所 欲而不超越规矩欲而不超越规矩,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吗?只是通过学习罢了。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吗?只是通过学习罢了。 (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 811 题。题。(19 分分) 雪涛阁集序雪涛阁集序 明明袁宏道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
31、古而今也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唯识时之士不逐目而逐时。唯识时之士, 为能堤其为能堤其 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之时,今有今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 为古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句比 字拟字拟,务为牵合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摭腐滥之辞,有才者诎有才者诎 于法 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而不敢自伸其才; 7 无才者拾一二浮泛之语无
32、才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而愚者乐其易,一倡亿和一倡亿和, 优人驺从优人驺从,共谈雅道。共谈雅道。吁!诗至此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盖可知矣。 余与进之游吴以来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 远远,信腕信口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曰曰:进之:进之 文超逸爽朗文超逸爽朗,言切而音远言切而音远,其为一代才人无疑。其为一代才人无疑。诗穷新极变诗穷新极
33、变,物无遁情物无遁情,然中然中 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何也?何也?余曰: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 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 也也;有以俚而传者;有以俚而传者,如如“一百饶一下一百饶一下,打汝九十九打汝九十九”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 如如“迫窘诘曲几穷哉迫窘诘曲几穷哉”之类是也。古今文人为诗所困之类是也。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故逸士逸士 辈出辈出,为脱其粘为脱其粘 而释其缚。不然而释其缚。不然,古之
34、才人何所不足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不能自舍不能自舍,以取以取 世嗤哉?执是以观进之诗世嗤哉?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其为大大 家家 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编成文凡若干卷。编成, 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 。而 。而石公石公 袁子为之袁子为之叙叙 。 (选自袁中郎全集选自袁中郎全集 ,有删改有删改) 【注】【注】 诎:屈服。诎:屈服。雪涛阁集 :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雪涛阁集 :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 字进之。字进之。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35、)( ) A此进之矫枉之作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在古亦 有之有之/有有以平而传者如以平而传者如/睫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 B此进之矫枉之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然在古亦 有之有以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人不见之类是也 C此进之矫枉之作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然在古亦 有之有之/有以平而传有以
36、平而传者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 D此进之矫枉之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在古亦 有之有以平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而传者如/睫在眼前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人不见之类是也 C 正确断句为:正确断句为:“此进之矫枉之作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弊,而阔而阔 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有以平而传者,如如睫在眼前人不见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之类是也。 ” 给本部分断句给本部分断句,应先理解大意应先理解大意,注意实词、虚词
37、。如开头的注意实词、虚词。如开头的“此此” ,指代的是进指代的是进 之的诗文之的诗文,则知则知“矫枉之作矫枉之作”不可断开不可断开,排除排除 B、D 两项。两项。“而而”一般用于句首一般用于句首, 则可排除则可排除 A 项。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8 A逸士逸士,即隐逸者即隐逸者,指节行高逸之士;也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指节行高逸之士;也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 禄的人。禄的人。 B大家大家,古时指卿大夫之家古时指卿大夫之家,豪富之家豪富之家,而在而在本文中指专家。本文中指专家。 C
38、石公石公,为袁宏道的号。号为袁宏道的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又叫“别号别号”,如李白如李白 号号“青莲居士青莲居士”。 D叙叙,同同“序序”,早期写作早期写作“叙叙”,后多写作后多写作“序序”,指书籍中评议等级指书籍中评议等级 次第的内容。次第的内容。 D “叙叙”,就是序言就是序言,为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为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作者认为作者认为,由于时代的发展由于时代的发展,文章必定会发生由古代到当代的变文章必定会发生由古代到当代的变化,只化,
39、只 有应时而变才是正有应时而变才是正确的写文章的方法。确的写文章的方法。 B作者认为近代文人提倡复古作者认为近代文人提倡复古,这是对的这是对的,但把抄袭当复古但把抄袭当复古,拾取前人牙拾取前人牙 慧慧,屈服于旧的体式屈服于旧的体式,这种做法足以使人感到羞耻。这种做法足以使人感到羞耻。 C作者认为江进之的散文高超脱俗、清爽明朗作者认为江进之的散文高超脱俗、清爽明朗,只是有一两句语言过于通只是有一两句语言过于通 俗俗,进之这样做未免矫枉过正。进之这样做未免矫枉过正。 D作者批驳了复古主张的不合时宜作者批驳了复古主张的不合时宜,文章结构严谨而又不拘俗套文章结构严谨而又不拘俗套,独抒性独抒性 灵灵,阐
40、明了作者独特的文学观点。阐明了作者独特的文学观点。 C “江进之的散文高超脱俗、清爽明朗江进之的散文高超脱俗、清爽明朗”不是作者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根据根据文中第文中第 三段三段“或曰或曰”可知可知,是是“有的人有的人”这样说的这样说的,而不是作者说的。且而不是作者说的。且“进之这样进之这样 做未免矫枉过正做未免矫枉过正”错错,原文说的是这是进之纠正不良习气原文说的是这是进之纠正不良习气的作品。的作品。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分) (1)智者牵于习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而愚者乐其易,一倡亿和一倡亿和,优人驺从优人驺从,共谈雅道。共
41、谈雅道。(5 分分) 译文:译文:_ _ _ (2)诗穷诗穷新极变新极变,物无遁情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何也?何也?(5 分分) 译文:译文:_ _ _ 解析解析 (1)注意关键词注意关键词“牵牵”“”“习习”“”“易易” “” “和和”的翻译。的翻译。(2)注意关键词注意关键词 9 “穷穷”“”“遁遁情情”“”“然然”“”“平平”“”“俚俚”“”“俳俳”的翻译。的翻译。 答案答案 (1)聪明人受这种习气的牵制聪明人受这种习气的牵制,愚笨的人喜欢这种容易的做法愚笨的人喜欢这种容易的做法,一人一人 提倡亿人响应提倡亿人响应,连优伶和侍从这样的俗人连优伶和
42、侍从这样的俗人,也一起谈论风雅的志趣。也一起谈论风雅的志趣。 (2)他的诗极力创新和变化他的诗极力创新和变化,所写事物都能完全地表达出它们的情状所写事物都能完全地表达出它们的情状,但是但是 其中有时有一两句话接近于平易、俚俗和滑稽其中有时有一两句话接近于平易、俚俗和滑稽,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原因呢?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文章不能不发生由古代到当代的变化文章不能不发生由古代到当代的变化,是时代发展使它这样的。它的美好是时代发展使它这样的。它的美好 或丑恶的品质或丑恶的品质的形成的形成,不是由于追随人的眼光不是由于追随人的眼光,而是由于追随时势的变化。只而是由于追随时势的变化。只 有认清时势
43、的人有认清时势的人,才能像防止河堤倒塌那样防止文章衰败才能像防止河堤倒塌那样防止文章衰败,从而懂得文章变化从而懂得文章变化 的规律。古代有古代的时势的规律。古代有古代的时势,当代有当代的时势当代有当代的时势,模仿古人说话的样子来冒充模仿古人说话的样子来冒充 古人古人,这就像是在严寒的冬天却穿着夏天的葛布衣裳一样可笑。这就像是在严寒的冬天却穿着夏天的葛布衣裳一样可笑。 近代的文人近代的文人,开始提倡用复古的理论来超过前人。复古是对的开始提倡用复古的理论来超过前人。复古是对的,但是他们但是他们 已经到了把抄袭当成复古的地步已经到了把抄袭当成复古的地步,模拟前人字句模拟前人字句,追求与古人勉强相合追
44、求与古人勉强相合,放弃放弃 眼前景物不写眼前景物不写,而去拾取前人陈腐浮夸的文辞而去拾取前人陈腐浮夸的文辞,有才能的人屈服于旧的体式有才能的人屈服于旧的体式, 不敢施展自己的才能;没有才能的人也可以拾取一两句不切实际的话语不敢施展自己的才能;没有才能的人也可以拾取一两句不切实际的话语,拼凑拼凑 成诗。聪明人受这种习气的牵制成诗。聪明人受这种习气的牵制,愚笨的人喜欢这种容易的做法愚笨的人喜欢这种容易的做法,一人提倡亿一人提倡亿 人响应人响应,连优伶和侍从这样的俗人连优伶和侍从这样的俗人,也一起谈论风雅的志也一起谈论风雅的志趣。唉!诗歌创作到趣。唉!诗歌创作到 了这种地步了这种地步,就使人感到羞耻
45、啊!那么从诗歌创作到散文创作所产生的弊病就使人感到羞耻啊!那么从诗歌创作到散文创作所产生的弊病, 大概可以看出来了。大概可以看出来了。 我和进之自从在吴县交往以来我和进之自从在吴县交往以来,每次相聚一定用诗文互相勉励每次相聚一定用诗文互相勉励,致力于纠致力于纠 正现在模仿抄袭的风气。进之才能突出见识高远正现在模仿抄袭的风气。进之才能突出见识高远,信笔所写信口所说信笔所写信口所说,都形成都形成 一定的规则一定的规则,他所说的都是现在人不能说的和不敢说的。有人说:进之的散文他所说的都是现在人不能说的和不敢说的。有人说:进之的散文 高超脱俗清爽明朗高超脱俗清爽明朗,语言恳切音韵悠长语言恳切音韵悠长,在这方面他无疑属于当代有才能的人。在这方面他无疑属于当代有才能的人。 他的诗极力创新和变化他的诗极力创新和变化,所写事物都能完全地表达出它们的情状所写事物都能完全地表达出它们的情状,但是其中有但是其中有 时有一两句话接近于平易、俚俗和滑稽时有一两句话接近于平易、俚俗和滑稽,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进之纠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进之纠 正不良习气的作品正不良习气的作品,他认为不这样不足以纠正浮浅的弊病他认为不这样不足以纠正浮浅的弊病,开阔当时人的眼界。开阔当时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