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 (一一)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 郑劭荣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剧目浩如烟海,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 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 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 不经排练, 表演时直接台上见。 中国戏剧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其中的奥妙在于创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 口头剧本。 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有提纲戏的表演传统,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 均由演员即兴发挥。这类在表演中生成、使用,以口头为传播媒介的剧本称为口 头剧本。 口头剧本不立文字, 口耳相传, 是中国戏剧非常古老而珍稀的文化遗产。 口头剧本最早可追溯至先秦优戏。优的表演以言辞便捷、即兴调谑为特色,缘 事
3、而发,或讽谏,或娱人。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口头剧本由此形成。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 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他们广 泛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 琵琶记等演出本为考 察当时的舞台实貌提供了重要线索。此类文本清晰表明,伶人在舞台上依托文学剧 本,即兴穿插、增添、改换或删减宾白科诨,插演各类戏耍杂艺。 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文本的重要手段。所谓戏剧套语,是指在不同剧目中 反复使用的程式化的戏词。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的俗赋,它以说唱的形式进入戏 剧,演化为戏剧表演
4、的一种手段;体现在书面文本上,则以寄生文体的形式存在于 戏文、 传奇作品中。 后代戏剧套语是世代累积、 集体创作的结果。 除了艺人的原创, 或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或采集于历代的诗词、小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 唱、民歌民谣、民间俗语。套语一般为韵文,体裁形式多样,包含赋、诗、词、联、 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多种文体样式。最常见的是赋体套词,艺术手法多样, 尤其以托物起兴与铺陈夸饰最能体现中国戏剧的民族风貌。 念白与唱词是口头剧本编创的核心和重点。念白有许多公式化语句,最典型的 如引诗等,它们各有其定制和应用规则,艺人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即可独 自编词。同样,唱词亦并非全由演员自己原创,他们有许
5、多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 也有现成的手法可以借鉴。 口头文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 舞台效果等, 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表演。 戏曲艺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 践,建立了一系列表演上的动作规范,产生了丰富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为口头剧 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语汇。 口头剧本保存了中国戏剧古老的艺术形态, 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 式,目前全国仍有数十个剧种依然采取即兴演剧的方式。它不仅仅补充了中国戏剧 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戏剧剧目数量极多,旧时演员
6、演出往往没有文字剧本,在没有排练的情况 下就上台即兴演出。 中国戏剧能创造这些奇迹的奥妙便在于创造出了口头剧本这样 的剧本样式。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B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他们广泛 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C念白与唱词并非完全由演员自己原创,其中有许多公式化及现成的语句,艺人 只要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独自编词。 D口头剧本保存了中国戏剧古老的艺术形态,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 部分,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式。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7、A口头剧本以口头作为传播媒介,不立文字,口耳相传。口头剧本出现于先秦, 形成于宋元,贯穿古今。 B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文本的重要手段,普遍具有传承性和集体性特征。 C所谓戏剧套语,是指在不同剧目中反复使用的程式化的戏词。后代戏剧套语除 了艺人的原创之外,便都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 D念白、唱词的程式化以及表演的套路化并不排斥艺人的灵活运用和发挥。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举琵琶记的例子,论证了明清戏剧表演中伶人广泛参与舞台创作的观 点。 B文章以口头剧本的发展阶段为立论基础,论证了口头剧本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 位。 C文章从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表现特
8、点、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证,思路清晰。 D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一分为二,客观辩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当前一些技术工种开高薪都招不到人, 职业院校的生源并未随着技术工种的吃 香而随之 火爆,这除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也与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和文 化偏见有关。有论者指出, 近两年热闹非凡的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多数 还是突出学历,主要按照本科、硕士、博士的 分类给予相应优待,而职业技术人 才落户虽然也打开了缝隙,却居于次位,门槛也高得多;而在教育政绩的考核中, 也还是偏重于大学生的培养数量。
9、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未尝没 有 偏见。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西部地区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其实,东 部地区同样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如此才能让人才供给和需求在地域分配上更加吻 合。 (摘编自朱昌俊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学历偏见早该放下 ) 材料二: 为破解技工荒, 不少企业和地方都以重奖和高薪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技术 人才。让人无 奈的是,很多时候高薪和重奖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与此同时, 却有不少技术工人申请到国 外打洋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甚至德 国,都有中国高技术人才获得工作签证,涵盖电焊、水电、安装等工种。为什么中 国技工要舍近求远?除了经济收益高这个重要原因外,恐怕 就是在
10、国外从事技术 工作,社会地位并不会低人一等。比如水电工这个职业,在不少西方发 达国 家就很有含金量。对此,全社会都要树立让劳动者体面工作的意识和信心,给 予普通劳 动者重奖和高薪不应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常态,让劳动最光荣深 入人心. 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我们必须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 在提高技工人 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 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 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迎来技 工人才的春天。 (摘编自罗旭“不屑当技工”心态必须破除 ) 材料三: 2012-2016 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材料四: 教育部
11、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谈到高职扩招背景时表示, 一是经济 结构变革有 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 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 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 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 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 争力提供支撑。 二是职业教育改革要深化。今年 1 月,国务院印发职教 20 条,明确职业教 育与普通教育 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 念。高职扩招,就是围绕贯彻 落实职教 20 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 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
12、策,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 育人机制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的 大改革大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须升级。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 员中 70%以 上来自职业院校,近 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 迈向中高端产业的生力 军。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职 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今年高职扩招 100 万,将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近两年各城市之间的“
13、人才大战”,多数突出的还是学历,职业技术人才落户 的门槛仍然很高,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 B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技工在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很 大的差距,这使得不少技工舍近求远,到国外“打洋工”. C我国当前存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如果 不能解决,这将危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D国务院印发的“职教 20 条”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高职扩招正是对 这一政策 的贯彻落实,它将有效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一些技术工种即使高薪
14、也找不到人才的困境,并分别从 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B认为中西部地区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的看法实际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上的一种 误导,并不利于人才供给和需求在地域分配上的吻合。 C2012 年到 2016 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始终处于下降趋势,与普通高 中招生人数的差距逐年扩大,但与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差距则在逐年缩小。 D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变革、职业教育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升级等因素是高职扩 招的有利因素,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 6综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当前应如何破解“技工荒”。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15、完成 79 题。 民间音乐 莫言 四个月前, 镇中心茉莉花酒店的店东兼厨师兼招待花茉莉收留了流落到马桑镇 的小瞎子。自从马桑镇的人听了小瞎子吹箫,茉莉花酒店生意空前兴隆。小瞎子也 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袋里拿 出来,轮番演奏,每夜都要闹腾到十二点才睡。几十个有一点音乐细胞的小伙子, 就连中午休息那一点时间也要跑到茉莉花酒店来,听小瞎子讲几段乐理,讲几个譬 如阳春白雪之类的古曲。 镇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不想吃过晚饭倒头就睡, 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享 受,他们需要音乐。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但这些曲子他们百 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
16、、唏嘘不止。对此,小瞎子开始良心不安起来,演 奏前,他总是满面羞愧地说:这怎么好意思,老是这几个曲子我的脑子空空 了, 我需要补充, 我要去搜集新的东西然而, 那些他的崇拜者却安慰道: 兄 弟,你会的这些曲子就尽够俺们享用了,好东西百听不厌。就像花大姐卖的烧酒, 俺们天天喝,从来没烦过,每一次喝都那么上劲,一口下去,浑身舒坦。你这些曲 子呀,嗨嗨,就跟花大姐的烧酒一样当听到酒徒们把自己的音乐与花大姐的 烧酒相提并论时,小瞎子的脸变得十分难看、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着,仿佛两个生 命在痛苦地呻吟。那晚上的演奏也极不成功,拉出的曲子像掺了沙子的米饭难以入 口一样难以入耳。 九月初头,榨糖厂,帆布厂厂房
17、建成,花茉莉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还托 人去上海给瞎子买花呢西服黑皮鞋这是为小瞎子晚上演奏准备的礼服。最后, 她请镇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块茉莉花音乐酒家的匾额, 高高地挂在了瓦檐 之下。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小瞎子听。小瞎子对花茉莉的计划感到惊叹 不已,认为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而听到自己将在这个安乐窝里永远充当乐师时, 他的脸上出现了踌躇不快的神情。 马桑镇的光辉前景,自然也在花茉莉的邻居开茶馆兼卖酒菜的瘸腿方六、 饭铺掌柜黄眼、小卖部经理麻子杜双三人心中激起了波澜,他们自信本事 都不在花茉莉之下,而花茉莉能够如此猖獗,挤得他们生意萧条,实在是借助了小 瞎子的力量。 这天下午,三人商
18、议停当,便跨过麻石街,走进了茉莉花音乐酒家。正是 农忙季节, 店里没有顾客。 花茉莉正在灶上忙着, 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 一看到方、 黄、杜到,她连忙停下活儿相迎。她一边敬烟一边问:三位掌柜屈驾光临,小店 增辉哪!不知三位老哥哥有啥吩咐! 花大姐,方六捻着老鼠胡子说,你这四个月,可是大发了! 那也比不上您呐,方掌柜! 嘻嘻,花大姐挤兑人喽,俺这三家捆在一起也没有您粗呐! 花大姐,黄眼道,您这全沾了小瞎子的光哟! 此话不假。花茉莉撇撇嘴,挑战似的说。 花大姐,您看是不是这样,让小瞎子在咱们四家轮流坐庄,要不,您这边丝 竹一响,俺那边空了店堂。方六说。 什么?哈哈哈真是好主意,亏你们想得出,想把人
19、从我这挖走?明告你 们吧,没门! 花大姐,说实话难听这小瞎子可是咱四个人一块发现的,你不能独占花 魁哪! 放屁!花茉莉柳眉倒竖,骂了一声,想起那天晚上,你们三个人支支吾 吾,一个个滑得赛过泥鳅,生怕他腌臜了你们那臭店,连个宿都不留。是我把他领 回家中,热酒热饭招待。这会儿看他有用处了,又想来争,怎么好意思张你们那张 臭嘴!呸! 花大姐,说话别那么难听。俗话说,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好说好 商量,撕破了脸子你也不好看。 你能怎么着我姑奶奶? 花大姐,你与小瞎子非亲非故,留他长住家中,有伤风化。再说,现如今是 社会主义,不兴剥削劳动力,你让小瞎子为你赚钱,却分文不给他,这明明就是剥 削,法律不允
20、许 你怎么知道我跟他非亲非故? 难道你真想嫁给他不成? 我就是要嫁给他!我马上就去跟他登记结婚。他是我的男人,我们两口子开 个夫妻店,不算剥削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屁放? 我每月出一百元雇他! 我出二百! 滚你们的蛋吧,一千我也不卖! 花茉莉干净利索地骂走了方、黄、杜,独自一人站在店堂里生气。她顾不得干 活了,一把撕下围裙,推开了虚掩着的后门。 她愣住了。 小瞎子直挺挺地站在门外,像哲学家一样苦思冥想,明净光洁的额头上竟出现 了一道深深的皱纹。 他那两只耳朵、两只洞察秋毫之末的耳朵,在可怕地扭动着。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
21、人物,两次写到小瞎子耳朵“扭动”这一细节,既强调 他的愤怒,也反映了音乐在他心中的地位。 B方、黄、杜三人为抢小瞎子与花茉莉激烈争吵,这一情节体现出人面对利益诱 惑时的自私庸俗。 C从“收留”到“就要嫁给”小瞎子,花茉莉渐渐被音乐感染,被小瞎子吸引, 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 D小说讲述了音乐给马桑镇带来变化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 对精神生活也有进一步的需求。 8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6 分) 9小说以“民间音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22、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 ,以字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 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似道何如人, 钜夫条对甚悉,帝悦,给笔札之,乃书二十余幅以进。帝大奇之,谓近臣曰:朕 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以其年少, 奏为应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正,宜皆为朕言之。 钜夫顿首谢曰: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敢不竭力以报陛下!寻进翰林修 撰,屡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 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 、按察司,并
23、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二十四年, 立尚书省,诏以为参知政事,钜夫固辞。又命为御史中丞,台臣言:钜夫南人, 且年少。帝大怒。遂以钜夫仍为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奉诏求贤 于江南。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 士仍还行台。二十六年,时相桑哥专政,法令苛急,四方骚动。钜夫入朝,上疏曰: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 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今权奸用事,立尚书钩考钱谷,以剥割 生民为务。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损行省之权,罢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于国 为便。桑哥大怒,羁留京师不遣,奏请杀之,凡六奏
24、,帝皆不许。三十年,出为 闽海道肃政廉访使, 兴学明教, 吏民畏爱之。 大德四年, 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 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皇庆二年,旱,钜夫应诏陈桑林 六事,许时宰意。明日,帝遣近侍赐上尊,劳之曰:中书集议,惟卿所言甚当, 后临事,其极言之。钜夫建言:经学当主程颐、朱熹传注,文章宜革唐、宋宿 弊。命钜夫草诏行之。三年,以病乞骸骨归田里,不允。钜夫请益坚,特授光禄 大夫,赐上尊,命廷臣以下饮钱于齐化门外,给驿南还,行省及有司常加存问。居 三年而卒,年七十。泰定二年 ,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 文宪。 (节选自元史程钜夫列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25、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 学士/仍还行台/ B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 士/仍还行台/ C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 士/仍还行台/ D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 学士/仍还行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讳,古代称已故帝王或尊长的名;后来也用于敬称在世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 出或写出君主或尊亲的名字,叫避讳。
26、 B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号。谥 号有美谥和恶谥两种,如文宪、周厉王。 C台,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常指御史台。行台,指中央政府设在京师以外的行 政机构,也指地方大吏的官署或居所。 D“泰定二年”,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多为帝王所用,如至元、 康熙。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期。改年号叫改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钜夫聪慧有才识,甚得元帝赏识。钜夫跟随叔父脱宋降元,在元帝诏问时,他 应对十分详尽, 让元帝惊叹不已。 他虽然年纪轻轻, 却深得元帝的信任, 屡得升迁。 B钜夫不恋栈官位,却得享殊荣。他
27、因病请求辞官归里,但遭拒绝。他一再坚持, 才被允许,离京之日,元帝命设宴,让百官送行;敕令地方官员要常问候,死后追 赠官爵。 C钜夫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体恤百姓。他为民请命,弹劾宰相桑哥专权苛政敛 财伤民;他出任地方官职,兴学明教,为民除害,深为官吏民众敬畏和爱戴。 D钜夫建议重用南人,得到元帝采纳。他向元帝建议寻访江南名人逸士,并让他 们与元人一起担任御史台、按察司要职。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 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 (2)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 (二)
28、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示秬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 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秬秸:j ji,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 l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 太常寺少卿。遶 ro,同“绕”。 14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开头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营造出
29、一种清冷空寂的氛围。前句实写,后句虚 写。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5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能做到“_,_”,是因为心中有 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2) 烛之武退秦师中,” ”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 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 “ ”。 (3)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 , ”,确实是一种
30、抓主要 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3 月 10 日凌晨,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将中 星 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 300 次飞行任务。 ( ) 。 1970 年,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首飞也是我国当年唯一一次航天发射。 而到 2018 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年发射 37 次,中国航天发射在世界航天史上 _。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不仅采用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而且 能力强、技术新,打破了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色环
31、保的转型。以长征五号运载火 箭为例,在此之前中国火箭直径是 335 米,而长征五号火箭的直径为 5 米, _只是 165 米的跨越,_这一结构被我国运载火箭首次采用, 是无数航天人_的结晶。回顾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最让国 人_的就是中国航天不断开放,走向国际市场,让长征成为真正的响 当当的国际品牌。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翻开一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好似翻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00 次发射史 B翻开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它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00 次发射史如出一 辙 C翻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00 次发射史,就如同翻开一部中国航天的
32、发展史 D一旦翻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00 次发射史,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展现出来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独占鳌头 看似 却是 殚精竭虑 交口称赞 B独占鳌头 虽然 但是 呕心沥血 津津乐道 C鹤立鸡群 不但 而且 殚精竭虑 津津乐道 D鹤立鸡群 尽管 但是 呕心沥血 交口称赞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不仅能力强、技术新,而且采用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 推进剂,实现了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色环保的转型。 B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不仅能力强、技术新,而且打破了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 色环保的转型
33、,采用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 C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不仅采用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而且能力强、 技术新,突破了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色环保的转型。 D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不仅采用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而且能力强、 技术新,实现了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色环保的转型。 20.在下面句子后的横线上续写完整的两个分句,结构要和画线的句子相似,内容 要能与之衔接。 (6 分) 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 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_;又像 _。 21.下面是某省气象台发布的一则预警通知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 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34、。 (5 分) 受强冷空气影响,12 月 16 日夜里到 12 月 18 日,我省将出现下暴雪和持续低 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达到入冬以来最低值,各地降温幅度好多在 68, 黄河以北有些地段降温可达 810。望各相关部门赶紧开展防寒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提醒市民出门注意防寒保暖。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每个人的前途 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 和民族的人。(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2)我生而为一件大事而来,就是建立西湖大学。在我看来,用自己
35、的才 智为社会创造财富,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是一种浪漫。(施一公 西湖 大学校长) (3)再现实的社会都应有一些理想主义,那样的社会不仅健康,而且会多 一点幸福。( 环球时报社评) (4)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 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萧伯纳) 你对这些话有什么分析和评论,谈谈你的观点,请就此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 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一一)答答 案案 1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
36、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 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最后进行辨析。B 项扩大范围,“宋元时期”错误,由原文“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 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 他们广泛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可知, 是“元代伶人”, 而不是“宋元时期”,范围扩大到“宋”。故选 B。 2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 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
37、、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 选项以偏概全, “便都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错误,由原文“后代戏剧套语是世代累积、集体创 作的结果。除了艺人的原创,或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或采集于历代的诗词、小 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唱、民歌民谣、民间俗语。套语一般为韵文,体裁形 式多样,包含赋、诗、词、联、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多种文体样式”可知,后代 戏剧套语来源还有“或采集于历代的诗词、小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唱、民 歌民谣、民间俗语”。故选 C。 3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 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
38、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 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 选项“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 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可知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 本”态度时,没有否定。故选 D。 4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 确题干的要求, 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技工在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 在很大
39、的差距”错误,由原文“为破解技工荒,不少企业和地方都以重奖和高 薪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技术人才。让人无 奈的是,很多时候高薪和重奖也很难招 到合适的人才”可知,在工资收入方面,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存在很 大的差距。故选 B。 5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 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 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 项,“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差距 则在逐年缩小”说法错误,从材料信息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
40、招生人数在 2012 年 超过普通本专科,20132016 年招生人数低于普通本专科,而且差距逐年扩大。 故选 C。 6 【参考答案】政府层面,应加大职业教育的投人,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促 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社会层面,改变人才观念和文 化偏见,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个人层面,应树立信心,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破除“不屑于当技工”的心态。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当前应 如何破解技工荒”,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
41、行归纳总 结。本题中,从政府层面来讲,从原文“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 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 争力提供支撑”可见, 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的投人,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 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从社会层面来讲,从文中“对此,全社会都要树立让 劳动者体面工作的意识和信心,给予普通劳 动者重奖和高薪不应是权宜之计, 而应成为常态,让劳动最光荣深入人心”可见,要改变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 营造重视技能、 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 从个人层面来讲, 从原文“在提高技工人 才 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
42、严 地生活,看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可见,应树立信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求。 7 【答案】C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 的考核的要点,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题中 A 项考核手法, BCD 项考核情节, 其中 C 项,“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错误,追求利益是重要原因。 8 【参考答案】方言词汇, “俺”“腌臜”等词, 平实朴素。口语、 俚语、俗语, “闹 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等,通俗形象。 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的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种语言的乡土气息,注意从词 语的运用,所写的内容等角度分析,
43、如文中 “俺”“腌臜”等方言词汇,平实朴 素;口语、俚语、俗语,“闹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 钱大家赚”等,通俗形象。 9 【参考答案】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民间音乐”展开,讲述了马桑镇的人 和事。交代了写作对象,小说人物来自民间。瞎眼、流浪、无名无姓的小瞎子,是 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形象;洞箫、琵琶等民族乐器和阳春白雪等民乐,都体现 了“民间音乐”元素。暗示了主题,小说揭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 的影响。 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标题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文章的结构、内容、情节、人物和 主旨等角度分析。 此题从解耦股看, “民间音乐”是小说的线索, 故事情节围绕“
44、民 间音乐”展开, 讲述了马桑镇的人和事; 从内容看, “民间音乐”交代了写作对象, 小说人物来自民间, 瞎眼、 流浪、 无名无姓的小瞎子, 是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形象; 洞箫、琵琶等民族乐器和阳春白雪等民乐,都体现了“民间音乐”元素。从主 旨的角度看,暗示了主题,小说揭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的影响。 10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考生可分六步走:读文段,通文意;标名(代) 词,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语法,辫句式;依据修辞;对话、引文定句读。 本题为选择题,可以找准切入点。“初”,时间状语,独立成句,排除 A 项、B 项。 “还朝”译为“回到朝廷”,单独成句,排
45、除 C 项,故选 D。句子译为:当初,书 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 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 11 【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 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 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B 项“只有帝王、 贵族、大臣有谥号”错。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仪官议上; 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也可以有谥号,由其亲戚、门生或故 吏所加,称为私谥。 12 【答案】D
46、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 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 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D 项“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 夫江南招贤的建议”,无中生有。 13 【参考答案】 (1) 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 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 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 (2)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使百姓受害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 姓对他都十分恭敬。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 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
47、、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 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 “为德”,施行德政;“为民”,关爱百姓;“意”,意旨; (2)中“至官”,到 任;“首治”,首先惩治;“为害”,使受害;“肃然”,恭敬。 【参考译文】 程钜夫,名文海,避元武宗庙讳,改用字代名。他的叔父程飞卿,在宋朝做官, 任建昌通判,元世祖时,带领城邑投降。程钜夫入元充当人质,他叔父官授宣武将 军、管军千户。有一天,程钜夫被皇帝召见,皇帝问贾似道是怎样的人,程钜夫逐 条对答,相当详尽,皇帝高兴,就
48、给他笔札叫他写下来,竟然写了二十多幅进献上 来。皇帝对他的才能特别惊异,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这个人的相貌,已经非常 高贵;听他说话,确实是聪明有见识的人。可以安排他任翰林。”因为他年纪小, 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皇帝说:“从今以后国家政事得失,以及朝廷官员的邪正,都 应该向我说明。”程钜夫顿首感谢到:“我本是被疏远的臣子,蒙受陛下的赏识, 怎敢不竭尽全力来报答陛下!”不久升为翰林修撰,多次升迁至集贤直学士,兼任 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觐见皇帝,首次陈述:“兴建国学,请求派使节到江南 搜查访问遗弃而不用的名士;御史台、按察司等职,应该一并任用南人和北人。” 至元二十四年,朝廷设立尚书省,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钜夫坚决推辞。程 钜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臣,御史台的大臣说:“钜夫是南人,并且年少(不宜任 命) 。”皇帝大怒。于是仍然任命钜夫为集贤直学士,授侍御史,从事御史台事务, 奉诏前往江南求贤。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 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