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4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
2、书:物体表面)二、建立概念1得出面积的意义。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2 / 4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概括面积的意义。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3、(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2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 71 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 平方厘米和 53 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3 / 4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 1 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 9 格,激起学生疑问。问:这是
4、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标准不同,必须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来测量。)(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 1 平方厘米?同桌两人互相比划 1 平方分米的大小。在黑板上贴出一张 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5)在讲台上画一个边长是一米的正方形,看看能站多少个同学。三、巩固概念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4 / 4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大约是 2 (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2000( )一块橡皮擦面大约是 9( )电视机屏幕的面积是 25( )教室门宽约是( )四、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