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1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四)文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四)文 言文阅读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县依沫水,乃职方氏所书“浸曰沂、沫”者,故迹 漫为污泽,括新其二坊,疏水为百渠九堰,以,节原委,得上田七千顷。 擢进士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三司条例。故事,三岁郊丘之制,有司按 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括考礼沿革,为书曰南郊式。即诏令点检事务,执新式 从事,所省万计,神宗称善。 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括始置浑仪、
2、景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上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 五,后皆施用。加加史馆检讨。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 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以休日开天天 章阁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 两使行。 至契丹庭, 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 括得地讼之籍数十, 预使吏士诵之, 益戒有所问, 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 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
3、凡六 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 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 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旧出处,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沈括)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 士/权三司使 B.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 使契丹图抄 上之拜翰林学士 /权三司使 C.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
4、/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 士/权三司使 D.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 士/权三司使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期, 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甲,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B.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唐、宋 时期,则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C.加,加官,宋朝常在兼职之外给予额外“加官”,以提升其待遇品级或作为荣誉象征以示 优宠,与下文“权三司使”中的“权”意思相同。 D.
5、天章阁,宋朝阁名,真宗时营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在天章阁接见大臣,向大臣问御边 大略、军政要事,成为对大臣们最高规格的待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括精通水利,为民造福。他在担任沭阳主簿期间,不仅疏浚了水流,而且得到上等田地 七千顷。 B.沈括精于改革,成效显著。他改革郊祭之制,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大力改革天文历法,一 直沿用至今。 C.沈括长于外交,有理有节。在处理边界问题上,他通过查阅档案,确认了边界,让辽国使 者感到理屈。 D.沈括学问广博,富有成就。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他没有不通晓的, 都有著作论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6、成现代汉语。 (1)帝以休日开天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 (2)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 5.沈括在出使辽国时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请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 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 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 长揖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 抗表自理,纷纭经年经年,事未判,又
7、与乡人郭奕忿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 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 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上言曰:“顷 闻武库井中有二龙,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 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 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 而今蟠于坎井, 同于蛙虾者, 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陛下救小过,举贤 才,垂梦于傅岩 ,望想于渭滨,修学官,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 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
8、族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 混一之威,五伯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 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 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 “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 “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 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 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初,楚除妇服,作诗以示济,济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 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9、注傅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后泛指栖隐之处或隐 逸之士。渭滨:代指姜子牙。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 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 参石苞骠骑军事 B.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 参石苞骠 骑军事 C.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 参石苞骠骑军事 D.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
10、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 参石苞骠骑军事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上古时开始流行,长幼尊卑都可 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B.经年,经过一年。此处的“经年”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虚设”中的“经年”词义不太相同。 C.世族, 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 后泛指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 如韩愈 卢氏墓志铭 中有 “夫 人本宗,世族之后”可谓佐证。 D.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 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下列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楚出身官宦世家,其才学文章无与伦比,且性情豪爽超逸,却常有凌侮轻慢他人居高自 傲的言行,故在当地缺少美誉。 B.孙楚自负才气过人,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虽然对其非常欣赏,也 不得不公布其罪状,将其停职处理。 C.孙楚见识高远,不同流俗。当时“龙见武库井中”,他认为大臣们的看法均属错误,朝廷 应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D.孙楚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好友王济对其颇为推崇,称赞其才识出众,对孙楚悼念妻子的 诗作大加赞赏,认为诗作情深意浓,令人感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
12、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2)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 5.针对“龙见武库井中”,孙楚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简要回答。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柳公绰, 字宽, 京兆华原人。 幼孝友, 起居皆有礼法。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补校书郎。 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 “四方病饥,独能饱乎?” 累迁开州刺史, 地接夷落, 寇常逼其城,吏曰: “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 “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后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 时方讨吴元济诏
13、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刺史李听公绰曰:“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邪!”即请自 行,许之。引兵渡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公绰谓曰: “公所以属鞬负弩,岂非兵事邪? 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一哉?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听曰: “唯命。”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 “行营事一决都将。”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 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曰:“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故鄂军每战辄克。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 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
14、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 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 官。服除,为刑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兵部,兼御史大夫。 改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 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 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其厩马害圉人,公绰杀之。或言良马可爱,曰:“安有良马而 害人乎?” 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北虏遣梅禄将军 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 意
15、,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至, 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 年六十八。赠赠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杨马)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 安州刺史李听/ B.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 安州刺史李听/ C.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
16、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 安州刺史李听/ D.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 安州刺史李听/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 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职。 刺史制度在中国古代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 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B.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 为唐 时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C.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文武官员的选拔、任用以及 兵籍、兵械、军令等。 D.赠,古代朝廷对
17、死去的功臣或其先人追封爵位或官职。本文中的赠就是朝廷在柳公绰死 后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公绰体察底层疾苦。遇荒年歉收,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 过一碗;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 B.柳公绰遵守礼制法度。巡行邓县杀掉了舞文弄法者,因为他认为破坏法令罪行更严重;良 马害人,杀掉良马。都体现了他遵守礼法。 C.柳公绰为人正直耿介。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没有上 报,他说上报不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D.柳公绰对国家忠心耿耿。柳公绰一生任京兆尹、节度使、御史大夫、尚书等
18、职务,治境安 边,均有佳绩,他的忠心得到朝廷的认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 (2)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5.韩愈在与鄂州柳中丞书中高度评价柳公绰“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柳公绰有怎样 的名将风范?请简要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费宏, 字子充, 铅山人。 甫冠甫冠, 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 授修撰。 弘治中, 迁左赞善, 直讲东宫, 进左谕德。 武宗立, 擢太常少卿。 正德二年拜礼部右侍郎, 寻转左。 五年进尚书。 帝耽于逸乐,早朝日讲俱废。宏请勤政、务学、纳诛,报闻。宏持重识大体,明习
19、国家 故事,数劝帝 【注】革武宗弊政。“大礼”之议,诸臣力与帝争,帝不能堪。宏颇揣知帝旨, 第署名公疏,未尝特谏,以是帝心善之。及廷和等去位,宏为首辅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 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委任甚至。 宏为人和易,好推毂后进。其于“大礼”不能强谏,亦未尝附离。而是时席书、张璁、 桂萼用事。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 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帝尝御平台, 特赐御制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其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各首臣”。其见尊礼,前此 未有也。璁、萼滋害宏宠,萼言: “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
20、冯宠灵,凌压朝士。” 帝置不省。萼遂与璁毁宏于帝,言宏纳郎中陈九川所盗天方贡玉,受尚书邓璋赇谋起用,并 及其居乡事。宏上书乞休,不允。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 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宏亦连疏乞休乞休,帝辄下优诏慰留,然终不以谴璁、萼。于是 奸人王邦奇承璁、萼指,上书污故大学士廷和等,并诬宏。宏竟致仕去。时六年二月也。十 月,璁遂以尚书、大学士入直内阁。间一岁萼亦入矣。 十四年,萼既前死,璁亦去位,帝始追念宏。四月再遣行人即家起官如故。自是眷遇益 厚。偕李时召入无逸殿,与周览殿庐,从容笑语,移时始出。赐银章曰“旧辅元臣”。数有 咨问, 宏亦
21、竭诚无隐。 承璁、 萼操切之后, 易以宽和, 朝士皆慕乐之。 未几卒, 年六十有八。 帝嗟悼,赙恤加等,赠太保,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一,有删改) 【注】 帝: 明世宗嘉靖皇帝。 明武宗无后, 由堂弟(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 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B.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 /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C.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
22、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 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D.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 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冠:刚刚加冠。冠礼,中国古代男子 20 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古代男子在冠礼之后 都必须取字。 B.首辅:明代和清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代典制虽未明文规定其名,但惯称内阁主要柄 政者为首辅。 C.御制:由皇帝创作的,如皇帝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御”指皇帝所用或与之有关的 事物。 D.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亦作“乞免”。古代官员请求致仕被称为“乞休”。 3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宏行事持重,恪尽职守。当皇帝耽于安逸享乐时,他极力劝谏,曾多次劝说嘉靖皇帝革 除弊政,对皇帝的询问竭尽忠诚,无所隐藏。 B.谦和宽厚的费宏在“大礼”之议中和其他大臣一样极力诤谏,并坚决不依附权势而背离道 义。 C.张璁和桂萼竭力弹劾费宏,费宏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未斥责张璁和桂萼,只下褒美嘉 奖的诏书抚慰挽留费宏。 D.在桂萼去世、张璁离职后,皇帝派使者到费宏家里起用他仍任原职,从此费宏得到的眷顾 恩遇更加丰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 (2
24、)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 5.结合原文,概述张璁、桂萼妒忌并打压费宏的理由。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 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 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 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 皆殿下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 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
25、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 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 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 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 纯五日一追比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 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 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
26、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 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 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 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 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 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
27、三十二斩罪/拟十 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 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
28、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 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 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 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 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
29、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5.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自强,字体乾,同州人。嘉靖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隆庆中,历洗马, 直经筵。迁国子祭酒,振饬学政,请寄不行。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神宗为皇太子出阁, 充讲官。 敷陈明切, 遂受眷。 及即位, 自强已迁詹事, 教习庶吉士, 乃擢礼部右侍郎,为日讲官。寻以左侍郎掌詹事府,直讲如故。丁继母忧归。服阕,诏以故 官协理詹事府。至则迁吏部左侍郎,仍直经筵经筵。甫两月,廷推礼部尚书。帝遣使询居正尚书 得
30、兼讲官否,居正言,事繁不得兼。乃用为尚书,罢日讲,充经筵讲官。 礼官所掌,宗藩事最多,先后条例自相柢牾,黠吏得恣为奸利。自强择其当者俾僚吏遵 守,诸不可用者悉屏之。每藩府疏至,应时裁决,榜之部门,明示行止,吏无所牟利。龙虎 山正一真人,隆庆时已降为提点,夺印敕。至是,张国祥求复故号。自强寝其奏。国祥乃重 贿冯保固求复, 自强力持不可, 卒以中旨许之。 初, 俺答通贡市, 赏有定额, 后边臣徇其求, 额渐溢。自强请申故约,滥乞者勿与,岁省费不赀。世宗实录成,加太子少保。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念阁臣阁臣在乡里者,高拱与己有深隙,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 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
31、已还当住其下乃请增置阁臣帝即令居 正推择,遂以人望荐自强及所厚申时行。诏加自强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与时行并参机 务。 自强初以救吴中行、 赵用贤忤居正, 自分不敢望, 及制下, 人更以是多居正。 时吕调阳、 张四维先在阁。 调阳衰, 数寝疾不出, 小事四维代拟旨, 大事则驰报居正于江陵, 听其裁决。 自强虽持正,亦不能有为,守位而已。 已,居正还朝,调阳谢政,自强亦得疾卒。诏赠少保,谥谥文庄,遣行人护丧还。 (节选自明史马自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其 下/乃请增置阁臣/
32、 B.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 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C.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 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D.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 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明朝皇帝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长仅次于万历,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 B.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始称经筵,明尤重讲读。 C.阁臣是明代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入职内
33、阁者的别称,因其入阁办事而称阁臣。 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如光武、世祖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自强整治学政,成绩显著。他担任国子祭酒,整顿教育,拒绝私人请托,后被提拔为少 詹事兼侍读学士。 B.马自强担任讲官,受到信赖。他学识广博,神宗登基,他担任讲官,陈述得明白、深切, 受到皇上器重。 C.马自强掌管礼部,明示行止。礼官管事,多涉及皇族宗藩,他选择恰当的条例执行,使黠 吏无法为奸利。 D.马自强坚持原则,持守公正。张国祥曾请求恢复龙虎山正一真人原来的封号,马自强扣压 了他的奏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34、现代汉语。 (1)寻以左侍郎掌詹事府,直讲如故。丁继母忧归。服阕,诏以故官协理詹事府。 (2)自强请申故约,滥乞者勿与,岁省费不赀。 5.马自强曾经因为救助吴中行、赵用贤与张居正相抵触,张居正奏请增加内阁大臣时为什么 会推荐马自强?请简要说明。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章楶,字质夫,建州浦城人。楶以叔得象荫荫,为孟州司户参军。应举入京,闻父对狱于 魏,弃不就试,驰往直其冤。还,试礼部第一,擢知陈留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 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砦予夏。夏得砦益骄。楶言:“夏嗜利畏 威,不有惩艾,边不得休息,宜稍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圉。然后诸路出兵
35、,据 其要害, 不一再举, 势将自蹙矣。 ” 遂乘便出讨, 以致其师, 夏果入围环州。 楶先用间知之, 遣骁将折可適伏兵洪德城。夏师过之,伏兵识其母梁氏旗帜,鼓噪而出,斩获甚众。又预毒 于牛圈潴水,夏人马饮者多死。召权权户部侍郎。明年,除知同州。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 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或以楶 怯,请曰:“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楶又阳谢之, 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师筑城于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砦。方兴役 时,夏以其众来乘,楶迎击败之。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疾攻十余日,建高车 临
36、城,填堑而进,不能克,一夕遁去。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 其弛备遣折可適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夏主震骇哲宗为御紫宸殿 受贺,进阶大中大夫。楶在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砦九,荐拔偏裨,不间厮役,至于夏降 人折可適、李忠傑、朱智用,咸受其驭。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 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徽宗立,请老,徙知河南。入见,留拜同知枢密院事。逾年, 力谢事罢,授资政殿资政殿学士。未几,卒。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谥谥曰庄简。赙恤甚厚。 (节选自宋史章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
37、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適/郭成轻骑夜袭/直入 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夏主震骇 B.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適/郭成轻骑夜袭/直入 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夏主震骇 C.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適/郭成轻骑夜袭/直入 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夏主震骇 D.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適/郭成轻骑夜袭/直入 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夏主震骇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入仕
38、权利。如荫恤、荫籍、荫生等。 B.权,暂时代理官职,我国古代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署、假、摄、领、行等。 C.资政殿,北宋皇宫中用于藏书和理政的宫殿建筑,同时也用作宴殿和讲习之所。 D.谥,谥号,分上谥(表扬类)、下谥(批评类)、平谥(同情类),文中“庄简”属于表 扬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楶有才情,孝父母重担当。他入京考进士,听到父亲在魏州被官府审问,就放弃考试, 奔赴那里为父亲申辩冤情。回到京城,在礼部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B.章楶明边事,有战略眼光。他认为不断攻取夏人疆土,就会遏止敌势,控制局面;他任渭 州知州,一到任就请求在胡芦河川筑城,
39、以险要之地威胁夏国。 C.章楶长谋略,善于作战指挥。作战前,预先在牛圈积水中下毒药,夏军的人和马匹喝了水 死了很多;先用间谍侦知其事,作战时设立伏兵,斩杀、俘获颇丰。 D.章楶会用人,多次荣立边功。他推荐提拔将领,不论身份,奴仆、役隶都能任用;他在西 部诸将中立功最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发挥降将的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师筑城于好水河之阴。 (2)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 5.章楶在对夏的斗争中为什么要假装修缮其他堡垒以示怯懦?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
40、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弱冠往见 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冠冕,由是 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 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 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 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 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
41、未至, 遣与相闻, 说荆州有急, 欲还救之, 并使装束, 外作归形; 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 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 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 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 “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 “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 “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 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
42、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 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 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B.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 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C.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 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
43、计也/ D.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 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到 20 岁时行冠礼,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借指高官,在本文中指庞统在南州做官。 C.功曹,亦称功曹史,官名,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D.侯,文中指我国古代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统受人赞赏。司马徽和庞统交谈,对庞统的才能感到非常
44、惊异;刘备会见庞统并和他长 谈,庞统受到刘备的器重,与诸葛亮共事。 B.庞统智多谋。刘备和益州牧刘璋在涪地会面时,庞统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刘 备采取了中计,并攻下了许多地方。 C.庞统耿直敢言。刘备在涪地大会将土,庞统直接指出刘备的言语错误,虽惹怒刘备,但仍 然坚持原则,直言自己没错,不向刘备道歉。 D.庞统忠孝两全。 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 尽心尽力履行赡养职责; 跟随刘备进军围攻雒县, 被飞箭射中,英年早逝,刘备悲痛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2)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
45、,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5.庞统才华得以实现的外界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 2.C; 3.B; 4.(1)皇帝在休假日打开天章阁召见沈括答对,高兴地说:“大 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 (2)现在你们北朝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重大信约,用暴力役使自己的百姓,不是对我们宋朝 不利。 5.预先找出相关书信档案数十件,让幕僚和吏员背熟。契丹每有问题提出,沈括就让手下 吏员列举档案条文作答。不惧威胁,以国之道义、民之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不让。 在沈括一行力争下,辽国最终有所退让,紧张的宋辽关系得以暂时缓解。 解析:1.正确标点
46、为: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 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2.“权”是临时代理的意思,和“加”意思不同。 3.“一直沿用至今”不当。原文只是说“后皆施用”,不代表有沿用至今的意思。 4.【参考译文】 沈括, 字存中, 因为父荫得官为沭阳主簿。 沭阳县靠着沐水, 是职方氏所写的 “浸曰沂、 沭”的地方。早先的河道漫衍为停滞不流的沼泽,沈括重新修筑两条堤防,疏浚水流为一百 条水渠九个水坝,用来分导和节制沫水的主流和支流,得到上等好田地七千顷。 考中进士后,沈括被派去编集校对昭文馆的书籍,担任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按照 旧制,每三年一次郊丘祭祀天地的制度
47、,有关部门按照典籍记载进行,收藏起典籍的副本, 官吏们因袭来谋取私利。沈括考订南郊大礼的礼制沿革,写成一部书叫南郊式。皇帝就 下诏叫他掌管郊祀的事务, 按照新的仪式举行祭礼, 所节省的费用数以万计, 神宗十分满意。 升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市井间庸俗商贩,对 于天文现象、天体图象和天文仪器,大多浑然不懂。沈括开始设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 招来卫朴修造新历法,向全国各地募集上献太史占书,参杂使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部分, 这些办法后来都被采用施行。加官为史馆检讨。 辽国的萧禧来处理河东黄鬼一带地界划分问题,留在馆舍不肯辞去,说: “一定要请求 得到后才回去。皇帝
48、派沈括前往问候致意。沈括到枢密院查阅以前的档案,得到当年商定疆 界的文书,文件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作为边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距三十里远,上表论 述了这事。皇帝在休假日打开天章阁召见沈括答对,高兴地说: “大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 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命令沈括把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这才感到理屈。皇帝赏赐 给沈括白银一千两,让他出使。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和他商谈,沈括找到争论 地界的各种文书档案几十件,预先叫吏员们记熟,杨益戎有问题提出,就回头叫吏员列举所 得档案回答。另一天再问,也是这样。杨益戒无法对答,傲慢地说:“几里土地都不忍心, 难道忍心轻率地断绝友好关系吗?”沈括回答说
49、:“军队以正义为强大,以理屈为衰弱。现 在你们北朝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重大信约,用暴力役使人民,不是对我们宋朝不利。”总共 会谈了六次,契丹知道无法改变沈括的主张,就放弃黄鬼而请求天池。沈括就回朝,在路上 画了契丹的山川险要平坦的地形及道路坦直曲折的状况, 记下风俗的纯朴和庞杂的情形, 以 及各地人心的向背,作使契丹图抄上。被授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沈括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 的,而且都有论述和蓍作。他又把平时和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写成笔谈一书,记载 了许多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有声望的老臣的情况,流传于世上。 2.答案:1.B;2.C;3.B
50、4.(1)难道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潜藏,服劳役的人中有贤者埋没在行伍里?所以龙出 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 (2)孙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仅非常尊崇王济一人。 5.赦免犯有小过错的人,任用贤才;修建学校,起用有才德而久居下位的人;明令三 公九卿,要优先从隐逸之士或普通人中推荐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 解析:1.“使”是出使的意思,“吴”作出使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注意选文 中的人名,“孙晧”为“遗”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楚”是人名“孙楚” 的省略,作句子的主语,所以第二个“楚”之前应断开,故排除 D 选项。 2.“后泛指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错,“书香门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