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1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 8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课时时安排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芙、蓉”,会写“芙、蓉”,学习多音字“单”。 2.有感情地朗
2、读课文,背诵课文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_月月_日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出示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读一读,你们能读出什么?(有不舍、嘱托、思念) 2.今天让我们学习王昌龄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去品味诗中的韵味。板书课题,强调 “芙蓉”的写法。 3.齐读课题,从题目来看,在哪里送别?谁送别谁?(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 王昌龄 送别辛渐。)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
3、,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2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4.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抽生读诗,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三、再读课文, ,品读感知品读感知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让我们默读古诗,边读边用记号标注出来。 2.交流反馈。 (1)寒:结合学过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寒”点明秋冬季节。“寒雨”,这寒冷的雨, 透着萧瑟和悲凉,渲染出离别的伤感。 (2)结合注释理解第一句诗,迷蒙的
4、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萧瑟、 悲凉之感。 这雨的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两个离别的友人心上。 (3)孤:孤独,孤寂,孤零零。楚山孤,还有谁是孤独的?送别友人的作者。 (4)夜、平明:表示时间的词语。平明,天刚亮。补充诗句,指名读。 3.再来读这两句诗,作者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描述“吴江夜雨图”:寒气笼罩的江面上,纷纷扬扬的夜雨连绵 引导:此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感觉到怎样的情绪?(雨滴打落在身上,一股凉意泛起,朋友即将 离我而去,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此情此景,夜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饮酒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你读出了什么情 绪?(不舍,忧愁,凄凉)
5、带着这样的情绪再读前两句诗。 4.走近作者,品读感悟:送别辛渐的王昌龄从寒冷的夜雨、 浩渺的江面、 孤寂的楚山着墨 描写,你是否能读出他的孤独和悲凉呢?他又为何会有此心境呢?(出示资料,屡次被贬)师领 诵,师生诵读古诗。 5.作者送别友人,请友人带去书信,亲友可能会问什么? 6.为什么王昌龄不是通常的报平安,而是传达自己冰清玉洁的信念呢?(更能表达他对亲 友的深情。)你还读过王昌龄的什么诗? 7.作者送别友人,触景生情,情蕴景中,不仅烘托出送别的凄寒孤寂,更展现出开朗的胸 怀和坚强的性格。让我们站在“芙蓉楼”,看苍茫江雨,诵读这首诗。 四四、学习塞下曲学习塞下曲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
6、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单(chn)于 遁(dn)逃 ) 3.着重分析指导“雁”,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两个 “亻”,别漏写;“隹”的右边是四道横。) 4.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诗的节奏。抽生读诗,男女赛读,师生点评。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3 五五、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品读感知品读感知 1.以前我们理解诗句的时候,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看 图、联系上下文。)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不懂的地方做好标注,结合注释,理解大体意思。 (1)
7、了解作者:(交流资料,出示 PPT)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河 中浑元帅府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丰富,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 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2)读懂诗意:读懂了哪句诗?是怎么弄懂这句诗的意思的?交流意思,学习方法。 (3)结合意思,讲故事,悟诗情。(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师讲故事,生诵读诗句。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很高。(“月黑雁飞高”)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夜遁逃”)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欲将轻骑逐”)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落
8、满了弓箭和弯刀。(“大雪满弓刀”) 2.品析鉴赏: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此时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 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被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 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 3.拓展:诵读塞下曲(其二)。 其实,卢纶写的 塞下曲 共六首,本文选的是第三首,我们再来吟诵一下第二首:林暗草 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你读出了将军什么样的形象?从哪句看出来的?(勇敢,“将军夜引弓”;力大无穷,“没在 石棱中”。)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诵读古诗。 六
9、六、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作者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 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 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 满足,因为诗歌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唯有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 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龙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 有意趣和魅力。让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边塞诗塞下曲。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 山孤 (孤寂)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10、: 审核人: 4 冰心 玉壶 (高洁)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墨梅。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初步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授课授课时间:时间:_ _ 月月_日日 一、激发兴趣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梅花相关的诗,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 “墨”的写法,上“黑”下“土”。 2.理解“墨梅”。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这首诗就是题在墨梅图上的,我们叫它 “题画诗”。 3.了解作者。作者是著名的书画家,他叫王冕。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扫清字词障碍
11、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洗砚(yn)池 乾坤(qin kn)) 3.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抽生读诗,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三、再读课文, ,品读感知品读感知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5 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请你自由朗读这首诗, 想想这梅长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子的。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颜色很淡,梅花开得茂盛,朴素淡雅。) 3.质疑:你在读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好颜色”是怎样的颜
12、色?(鲜艳的色彩,枣红, 玫红)“清气”是怎样的?(淡淡的,清幽的,清淡,清雅) 4.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色淡气清) 5.你觉得王冕只是在写梅吗?还在写什么?(借物喻人)你觉得王冕是怎样的一个人?(淡 泊名利,清高,不虚荣)那么,王冕就像这梅花一样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赏,一身正气。 他把名利 看得“淡”,洁身自好,有骨气。 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气节,气度,骨气) “清气”是怎样的气节?(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墨梅,实际上在讲述作者自己的志趣、志向。让我们咏起这首诗的后 两句。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 2.出示诗句,标注关键词语。3.背诵积累。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像墨梅这种托物言志的诗还有很多,比如竹石青松。让我们吟诵起这些千 古名句,体会诗人的精神品格。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墨梅 王冕 题画诗 色淡 淡泊名利 气清 洁身自好 教后记: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