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优秀PPT课件.ppt--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优秀教案.doc--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自主学案.doc--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跟踪测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阅读 4 灯笼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CHUZHONG YUWEN 猜一猜 身上红彤彤, 心里亮晶晶, 节日上门楼, 脸上笑盈盈。 (打一物品) 灯 笼 吴伯箫 学习目标 把握 写法 读懂 内容 理解 情感 读一读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下划线的字。 争讼(sn)溺炕(nio)斡旋(w) 静穆(m)幽悄(qio)怅惘(chn) 骠姚(pio)熙熙然(x) 想一想 1.课文围绕“灯笼”叙写了哪些事?是从哪 几方面写的? (提示:概括事件时要标注段落序号。) 2.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1.课文围绕“灯笼”叙写了哪些事?是从哪 几方面写的? 祖父夜行,挑灯相迎(3) 上下灯学,母亲关怀(4、5) 乡俗还愿,灯慰路人(6) 元宵看灯,太平丰年(7) 族姊远嫁,灯照朱门(8) 纱灯描红,迷恋乡俗(9) 宫灯伴帝,历史幽情(10) 挑灯看剑,做马前卒(11) 亲情 民俗 文化 历史 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对灯笼的喜爱 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对国家深切的爱恋 以天下为己任,保家卫国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写法一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想一想 一个小小的灯笼,为何能激发作 者保家卫国的决心? 作者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 散文家,教育家。 作者出生并成长于乡村,在曲阜读书 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 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20世纪30年 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30年 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时代背景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 ,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 ,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 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 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 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灯笼正 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想一想 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 换?为什么? 否 由小到大 一家、一村、一天下 个人、社会、国家 写法二 以小见大 再想想 课文题目为“灯笼”,但第一段却并没 有写到灯笼,这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 开篇说“火”,实为伏笔, 激发阅读兴趣, 为后文写灯笼作铺垫。 写法三 卒章显志 (结尾再写燎原之火,首尾呼应, 点明主旨) 课堂小结 主题: 本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 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 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 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家卫国充当 “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课堂小结 写法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 卒章显志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体会本文语 言特点。 2.仿写: 仿照第二段文字,写一组排比句。 提起,就会想起,就会 想起,就会想起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 感谢观看1 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4 灯笼课时1 课时 一、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 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 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 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表达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共同点是都具有 “民俗文化”的元素。 灯笼写于20 世纪30 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 。本文以“灯笼”为话题, 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 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亲 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家卫国充当“马前卒” 的意志和热情。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具 备了阅读散文的能力。但孩子们对民俗文化及其意义还不甚了解。通过本课 学习,学生将更好地把握散文的基本特点,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激发爱国 热情。 四、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2.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展示关于灯笼的灯谜 : 身上红彤彤, 心里亮晶晶, 节日上门楼, 脸上笑盈盈。 (打一物品) 二、导入新课 引出课题灯笼,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自主阅读一 默读课文,整 体感知,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 争讼 sn 溺炕 nio 斡旋 w 静穆 m 幽悄 qio 怅惘 chn 骠姚 pio 熙熙然 x 四、自主阅读二 朗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提示:概括事 件时要标注段落序号。 ) 2.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自主阅读三 再读课文,思考: 1.一个小小的灯笼,为何能激发作者保家卫国的决心?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 散文家,教育家。 作者出生并成长于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 “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 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 20 世纪30 年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 散文;30 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创作背景 灯笼写于20 世纪30 年代。 1931 年9 月18 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 3 “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 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 政府竟然采取 “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 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 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 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 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2. 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六、课上小结 1.主题 本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 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 愿为保家卫国充当 “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2.写法 1)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以小见大 3)卒章显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2.仿写:仿照第二段文字,写一组排比句。 提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八、板书设计 (1)开篇说“火”,埋下伏笔 亲情 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灯 (2-11) 乡俗 笼 说“灯笼” 文化 对国家社会的担当 历史 (12)结尾说“火”,卒章显志 七、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结合了单元教学目标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设计难易 4 适度。自主阅读一的内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自主阅读二中问题 1 借助阅读提 示可以解决。自主阅读三稍有难度,需要教师适时指导,讲解。总之,学生可 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1 灯笼自主学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4 灯笼课时1 课时 1、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二、知识超市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 文 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 诗波罗的海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等。 本文写于20 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 “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 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 命 和艺术的知识分子 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三、基础过关 1.常识填空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 ,山东莱芜人, 家、 家。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等。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争讼( ) 溺炕( ) 斡旋( ) 静穆( ) 幽悄( ) 怅惘( ) 骠姚( ) 熙熙然( ) 3.根据意思填词语 1)为人处世的道理。 ( ) 2)调停,调解。 ( ) 3)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 ) 4)幽深寂静。 ( ) 5)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 四、学习研讨 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提示:概括事 件 时要标注段落序号。 ) 2.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3.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4.一个小小的灯笼,为何能激发作者保家卫国的决心? 五、拓展提升 以下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 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 中庭地白树柄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 家?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村。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A B C D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2.仿写:仿照第二段文字,写一组排比句。 提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1 灯笼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4 灯笼课时1 课时 【跟踪测试题】 一、基础训练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 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2)西汉名将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曾被封为骠()姚校尉。 (3)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4)夜深星阑()的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领域洪亮危险张灯结彩 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 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 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2)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3)为人处世的道理。() (4)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5)一尺见方的大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 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 活化的 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2 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B C D 5.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 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 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二、思考探究二、思考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 6. “灯笼”在课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7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8. 课文第 10 段写了“处境可悯”的汉献帝,有无特殊的意味? 9.课文是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请举例说明。 3 三、能力拓展三、能力拓展 10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 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 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请简要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 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等, 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4 【标准答案】 1(1)w(2)pio(3)qio(4)ln 2解析 C“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 。 3(1)垂珠联珑(2)吹角连营(3)人情世故(4)张灯结彩 (5)斗方大字 4 .C 5 .B 6.1)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叙事都与“灯笼”有关; 2)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7.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 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引发作者联 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8.有。汉献帝是末代皇帝,国破家亡,暗示中国当时面临的险恶处境。 9. 课文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 如第 2 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 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 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之情。 10.(1)春节 重阳节 (2)人物事件:屈原自沉汨罗江(屈原投江) 节日习俗:吃粽子、插艾草。 (3)示例一:全球一体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一种自 然发生的社会现象。 示例二:作为中国人,要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外国的食品与节日 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好的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 示例三: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不能丢失 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11.同: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 以小见大,在平淡的叙述下蕴 藏着深厚的情感。体现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 异:灯笼:语言典雅蕴藉,简洁,书面语化。 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等:语言质朴通俗,口语化。 5 (答案不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