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娲补天教学方案女娲补天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其他三个是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本 文就是根据这个神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塌地裂后,民不聊生,女娲为了拯救处 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找来五彩石,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的故事;赞扬了女娲 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 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 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 边想象女娲补天的画面, 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
2、过程, 从而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 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措、混、项”等 6 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感 受女娲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3.发挥想象,把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4.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女娲的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想象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
3、学过程 一、感受传统,揭示课题一、感受传统,揭示课题 1.展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特色。 导语: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民间传说、 神话故事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是来自哪个故事或 传说吗? (学生依次说出图片中的故事的名称) 2.结合图片引出女娲补天的故事。 过渡:过渡: 同学们, 最后一张图片展示的是女娲造人的场景。 女娲是神话传说中人类的母亲, 她抟泥造人, 才有了今天地球上的勃勃生机。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女娲的另外一个故事 女娲补天。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板书:女
4、娲补天) 明确:明确: “补”能修饰的对象有衣服、锅、雨伞、营养等,那么“天”怎么能“补”呢? 又该如何“补”呢?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女娲的相关知识。 女娲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女娲氏、灵娲、女帝等。相传女娲造人,一日 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 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3.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测。 (1)指名学生拼写生字。 措 cu施 混hn乱 项 xing目 熄x灭 坍塌t 斩 杀
5、sh 传 颂sng 功绩j (2)学习词语意思。 黏稠: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 黑黝黝: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功绩:功劳和业绩。 课文感知: 故事的起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百姓无法生存。 故事的经过:女娲想方设法补天。 故事的结果:人们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有疑问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思考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 (1)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其作用。 (2)读第 2 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6、(3)读第 3 自然段,揣摩女娲的心理。 (4)读第 4 自然段,说说女娲补天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5)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女娲补天后,人们是怎么做的。 (6)整体阅读课文,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形象?请简单说说。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阅读与思考”中的问题进行重点解读。 (1)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其作用。 预设:预设:这一段描写了女娲造人后,人间幸福的生活,与后文天崩地裂后人间的惨状形成 鲜明的对比,从而也体现了女娲补天的必要性。 (2)读第 2 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预设: 天:露出一个大窟窿。 地: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 灾难:洪水从
7、地下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 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总结总结:人类无处安身。 (3)读第 3 自然段,揣摩女娲的心理。 预设:预设: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 活。 (4)读第 4 自然段,说说女娲补天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预设:预设: 炼无色石补天:炼无色石补天: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随着神火渐渐熄灭, 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 修补好。 斩龟足撑天斩龟足撑天: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 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
8、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杀黑龙除恶杀黑龙除恶: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 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 烧芦苇止水烧芦苇止水: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 了。 (5)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女娲补天后,人们是怎么做的。 预设:预设: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着她 的伟大功绩。 方法拓展:方法拓展: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多种, (1)通过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2)通过分析人物所做的事件来理
9、解 人物的个性、品质; (3)通过分析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4)通过分析 文中的环境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5)通过理解文中评价人物的句子来体会人物形象。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过渡: 动人的神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神话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 富。女娲炼石补天,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为了人类甘心奉献,千百年来,被人们深深怀念。 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再次感受女娲身上闪现的美好品质。 小结:小结: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节课上,我们了解了 关于女娲的知识, 认识了生字, 理解了重点语句的含义; 最重要的是感受了女娲的人物形象, 体 会 了 她 身 上 让 人 感 动 的 可 贵 品 质 。 同 学 们 的 表 现 仍 然 很 不 错, 。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比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归纳文章中心 的方法等。 3.摘抄、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