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文学阅读不写作 曹公之愿,天下归心曹公之愿,天下归心 短歌行短歌行 语言建构与运用 领会诗歌精炼准确的表达效果音韵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有限的诗歌“境界”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 丰富的诗歌“理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古诗作品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塑 造完美人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 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激趣导入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 迚谏于丌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 广纳贤才
2、,开创“贞观盛世”。这样的事例丌胜枚丼,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 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 群文阅读 求贤令求贤令 曹操曹操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及其得贤也,曾不出 闾巷,岂幸相遇哉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 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今 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
3、钓于渭滨者乎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二三子其佐 我明扬仄陋,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我明扬仄陋,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短歌行短歌行 曹曹 操操 对酒对酒 当歌,人生当歌,人生 几何!譬如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朝露,去日 苦多。慨当苦多。慨当 以慷,忧思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难忘。何以 解忧?解忧? 唯有唯有 杜康。青青杜康。青青 子衿,悠悠子衿,悠悠 我心。但为我心。但为 君故,沉吟君故,沉吟 至今。呦呦至今。呦呦 鹿鸣,食野鹿鸣,食野 之苹。之苹。 我有我有 嘉宾,鼓瑟嘉宾,鼓瑟 吹笙。明明吹笙。明明 如月,何
4、时如月,何时 可掇?忧从可掇?忧从 中来,不可中来,不可 断绝。越陌断绝。越陌 度阡,度阡, 枉用枉用 相存。契阔相存。契阔 旧恩。月明旧恩。月明 星稀,乌鹊星稀,乌鹊 南飞。绕树南飞。绕树 三匝,何枝三匝,何枝 可依?可依? 山不山不 厌高,海不厌高,海不 厌深。周公厌深。周公 吐哺,天下吐哺,天下 归心。归心。 1两篇文章中都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两篇文章中都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作者表达这种心情的方式有何不同作者表达这种心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群文思考 两篇文章中都表达了求贤若渴、广纳人才的迫切愿望。求贤令中更 多采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语言直接明了; 短歌行多用间接抒情的手 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
5、急切心情,语言委婉含蓄。 2分析分析求贤令求贤令中的论证层次中的论证层次? 3诗中作者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诗中作者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 本篇选自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作于建安十五年 (210)。赤壁之战后,曹操虽平定了北方广大地区, 但与孙权、刘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势,发展势力,曹操打破东汉以来专用世家豪 族的察举制度,下令求贤,表现了他求贤若渴、广纳人才的迫切愿望。文章分三层。 先论求贤之重要。先论求贤之重要。以自古中兴之君无有不得到 “贤人君子” 的辅佐“共治天下”为例,从历史纵 向角度泛论求贤的重要性。并指出求贤的途径是“出闾巷”,走向社会,礼贤下士,才能有机
6、会与贤 人相遇。 次论对“贤人”次论对“贤人” 的看法。的看法。以 “此特求贤之急时”领起,以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公绰只能适合做晋国 赵氏、魏氏的家臣而无能力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为例,说明人有所长,亦有所短,用人要用其长。 再针对当时用人“必廉士” 而后用的观点用事实进行驳斥,指出: 倘若此,齐桓公就不能成为春秋时 的第一个霸主。他之所以称霸,是他不计旧仇,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从而作者发出慨叹: 今天下有没 有像姜尚那样身穿布衣而品德高尚的贤人“钓于渭滨” 呢?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虽遭“盗嫂受金”的非 议却有奇谋的人而未遇到魏无知那样的伯乐呢?深沉的慨叹表明作者求贤若渴之心情。 再论求贤的态度:再论求
7、贤的态度: “明扬仄陋,惟才是举。” 即是说虽出身卑微,但只要有真才实学,“吾得而 用之”! 本文提出一重要观点: “求贤”应不拘一格,惟才是用。这一反两汉帝王求贤先德而后才的传统, 是可取的。尽管“盗嫂受金”有点极端化,但作者强调的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用人之长,克人之 短。这对于今天识人、用人,亦有启迪意义。从写作上来看,文章简明、说理深透、例证有力,全文 显露出一股豪爽、坦率、自然、通脱之气。 2分析分析求贤令求贤令中的论证层次中的论证层次? 议展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 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 幸碰到的吗?不
8、!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 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 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 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 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 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 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参考译文 3.诗中作者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诗中作者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 议展 答案答案 由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产生渴求
9、贤才的忧思由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产生渴求贤才的忧思。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 发开来发开来,却又抛开对空间和场面的具体描绘却又抛开对空间和场面的具体描绘,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发出发出“人生几何人生几何”的感慨的感慨, 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作者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作者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以放纵歌酒的行为 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写心忧天下之情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写心忧天下之情。 引用引用诗经诗经成句:先引成句:先引
10、子衿子衿,写求贤不得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后引故反复沉吟;后引鹿鸣鹿鸣,写求贤写求贤 既得既得,故尽礼娱宾故尽礼娱宾。 比喻:用明月比喻:用明月“何时可掇何时可掇”,写求贤不得的忧虑;写求贤不得的忧虑;“越陌度阡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心念旧恩”四句又写出得贤才的欢乐;以生动的四句又写出得贤才的欢乐;以生动的“乌鹊南飞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流露 出作者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出作者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附使天下贤士归附
11、。 曹操爱才惜才故事两则 陈琳原是袁绍手下,在袁绍征讨曹操时袁绍命其写了一篇檄文,檄文通篇都是说曹 操的丌是,罗列了大量的罪证,并骂曹操的祖宗三代。后来陈琳为曹操所俘,很多人 提出要杀他,但曹操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没有杀他也没有监禁他,还是让他继续做文 书方面的工作。对于檄文的过激语言曹操只是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你骂我就好了丌 应连我祖父父亲都骂。 官渡之战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向袁绍献计奇袭许昌,却没有被袁绍采纳。后来许攸 的家人因为犯法而被逮捕。袁绍外宽内忌,在审配的谗言下总结各种事件后认为许攸 是曹操的奸细,于是便赶走了许攸。许攸左右的人建议他去投靠曹操,于是许攸就星 夜前去投靠曹操。曹操听见
12、许攸来了,认为有了许攸所知道的袁军的情报就一定能打 败袁绍,于是连鞋都来丌及穿就跑出帐外迎接许攸。 学生拓展说说曹操爱惜人才的故事 古风(其十五)李白古风(其十五)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 方赵至,邹衍方赵至,邹衍 复齐来。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 人。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13、人。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1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分) 2. 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分) 精炼 1.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与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与 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
14、遇的现实处 境;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每点境;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每点2分,共分,共6分)分) 2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2分)表达了诗人对现分)表达了诗人对现 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 (3分)分) 群文再阅读 龟虽寿龟虽寿 曹曹 操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短歌行 曹曹 操操 对酒对酒 当歌,人生当歌,人生 几何!譬如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朝露,去日 苦多。苦多。 慨当慨当 以慷,忧思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难忘。何以 解忧?唯有解忧?唯有 杜康。杜康。 青青青青 子衿,悠悠子衿,悠悠 我心。但为我心。但为 君故,沉吟君故,沉吟 至今。至今。 呦呦呦呦 鹿鸣,食野鹿鸣,食野 之苹。我有之苹。我有 嘉宾,鼓瑟嘉宾,鼓瑟 吹笙。吹笙。 明明明明 如月,何时如月,何时 可掇?
16、忧从可掇?忧从 中来,不可中来,不可 断绝。断绝。 越陌越陌 度阡,枉用度阡,枉用 相存。契阔相存。契阔 旧恩。旧恩。 月明月明 星稀,乌鹊星稀,乌鹊 南飞。绕树南飞。绕树 三匝,何枝三匝,何枝 可依?可依? 山不山不 厌高,海不厌高,海不 厌深。周公厌深。周公 吐哺,天下吐哺,天下 归心。归心。 蒿里行蒿里行 曹曹 操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17、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这三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这三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群文先思考再展示 短歌行诗里的曹操形象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人。短歌行诗里的曹操形象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人。 龟虽寿塑造了一个虽然身处暮年,却有着雄心壮志的老者的形象。老骥伏枥,龟虽寿塑造了一个虽然身处暮年,却有着雄心壮志的老者的形象。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抒发了一个人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18、的思想抒发了一个人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思想 感情。感情。 蒿里行本诗前十句写关东各郡将领准备结盟讨伐祸国殃民的董卓,但心怀鬼蒿里行本诗前十句写关东各郡将领准备结盟讨伐祸国殃民的董卓,但心怀鬼 胎裹足不前,互相残杀,后六句写连年征战呈现出一派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景胎裹足不前,互相残杀,后六句写连年征战呈现出一派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景 象,让人肝肠寸断、悲痛万分,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忧国忧民的形象。象,让人肝肠寸断、悲痛万分,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忧国忧民的形象。 短歌行里的曹操形象短歌行里的曹操形象 首先品评曹操诗作里的曹操形象。思考短歌行诗里首先品评曹操诗作里的曹操形象。思考短歌行诗里 的曹操形象
19、是怎样的并找出你的依据。的曹操形象是怎样的并找出你的依据。本诗中曹操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人。本诗中曹操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人。 先议再展先议再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比喻将人生比作短暂的朝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 郑风 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 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 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 么不主动给我音信?)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0、”,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 的思念;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 小雅 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 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 地相处并合作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才比作明月,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渴 慕之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将贤才徘徊不定比作乌 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中的话,表示希望尽可能更多地接 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用了周公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 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忍心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2.鲁迅先生评价曹操:鲁迅先生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21、至少是一个英雄至少是一个英雄。”你如何理解呢你如何理解呢? 请根据曹操作品客观评价一下请根据曹操作品客观评价一下。 答案答案 曹操名作有曹操名作有蒿里行蒿里行观沧海观沧海和和龟虽寿龟虽寿等等,这些作品风格慷慨悲凉这些作品风格慷慨悲凉 而沉郁雄健而沉郁雄健,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在乱世中有顽强进取精神的人曹操是一个在乱世中有顽强进取精神的人,称称 之为之为“英雄英雄”也是实至名归也是实至名归。 史书及名人眼中的曹操史书及名人眼中的曹操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 演谋,鞭挞宇内,揽申(申不害)、商(商鞅)之法术,该韩(韩信)、 白(白起
22、)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 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高明的谋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三国志(注)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邵 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 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苏洵 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张浦 (1)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异同? 答案 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之意。 短歌行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 龟虽寿则表现了
23、诗人自强丌息、老而弥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迚取精神。 (2)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兴手法,短歌行以“明月”“乌鹊”“山”“海” 等作比;龟虽寿则以“神龟”“螣蛇”“老骥”等作比。 除比兴手法外,短歌行大量用典;龟虽寿则托物言志,诗人以老骥自比, 表达了积极迚取的精神。 3.对比阅读短歌行与龟虽寿,思考后面的问题。 素材运用素材运用 话题:宽容 材料加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曹操 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有文事者,必 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袁氏亡后,陈琳被捕,
24、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曹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 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 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但曹操否定了这个意见, 并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 之一炬,不再追问。张郃天荡山失守,曹洪告诉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 “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许褚饮酒 大醉,粮草被张飞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曹操没有责怪他,白己承担了失败的 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杀了曹 操的儿
25、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贾谢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为了延揽人才,一定 不会记私怨的。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曹操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 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论曹操的用人政策节选) 素材运用素材运用 话题:人才 材料加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 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 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 和自信。
26、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 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 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 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 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 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 够做到? 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 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
27、(由价 值观的角度来谈曹操的爱才论节选)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 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 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 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 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 “忠勇”表现。 素材运用素材运用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曹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
28、,行刺失 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随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些不 都说明曹操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 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 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 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 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 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 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
29、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 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 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 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 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 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 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 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点评】 这是一篇比较全面、客观评价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文章。曹操有英雄和 “奸雄”的两个侧面,任何肯定一个或否定一个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文章正是从 这一科学辩证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分析和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为了说明曹操不能仅 是奸雄,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说明。先从为政从军三件小事,以表现曹操的基本性 格;后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来表现曹操的崇高情怀。作者有理有据地推出结论: 曹操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清 晰,内容也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