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歌行短歌行 曹 操 导语设计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 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当时有一人,人们对他毁誉参半。陈 寿在三国志中说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易 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 雄、奸贼。这个人是谁?曹操。你们喜欢他吗?“诗言志”, 今天,咱们就通过曹操的作品来了解他的抱负和情怀,看看会不 会让你对他产生新的看法。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把握诗中作者的情绪变化;理解诗中引用的诗经中的句 子的含义。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
2、郡(今安徽亳县) 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 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 创者和组织者。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 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波浩荡。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向南飞 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 行。 方法指导 面对一首诗,可以从哪些方面综合进行阅读? 1、“瞻前顾后品中间” “瞻前”看题目,有无提示主要内容。 “顾后”看注释:有无介绍作者经历、创作背景。 “品中间”鉴赏诗歌内容。 2、诗歌内
3、容: 找出诗歌中关键词或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如:喜、怒、哀、乐 等诗眼。 把握意象,揣测诗歌大致表达的情感,或者抒发的志向。 分析手法及其作用。 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有“长歌”“短歌” 之分,它们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题目告诉了 我们这首诗的体式,而没有内容方面的直接提示。 诵读诗歌诵读诗歌 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几何?譬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子衿,悠悠我心。但为为君故,沉吟至今。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鸣,
4、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明明如月,何时可如月,何时可掇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陌度阡,枉用相存。契契阔谈阔谈,心念旧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心念旧恩 体会情感体会情感 月明星稀天下归心 忧忧 思思 喜喜 盼盼 贤才贤才 整体感知 1、通过诵读,大家感受到这首诗表达的是曹操怎样的情感?诗 中是否有极具感情色彩的词? 忧 三处提及,可见全诗围
5、绕着“忧思”来写,它是全诗的诗眼。 整体感知 2、再读,结合诗句思考:曹操的“忧”是什么? 人生短暂人生短暂 功业未就功业未就 贤才难求贤才难求 分析用典分析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借指有学识的人。选自诗经:“青青子衿,悠 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大意是:青色衣领的情人,令我情思悠长。纵 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原句表达的是姑娘对情人的深深 思念,正切合曹操此时渴求贤才的心态。这里曹操只用了前两句,但熟读诗经 的人会联想起后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进而明白曹操在含蓄地提醒贤才: “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
6、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这一引用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曹操的心愿,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寻求言外之意。 分析用典分析用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诗经鹿鸣中的诗句。 呦(yu)呦:鹿的叫声。朱熹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原诗共三章,每章开头皆以糜鹿聚在一起和谐地共享食物,引出主 客尽欢的场景,表现待客的热情和礼仪。 曹操借以表达: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 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表示出对贤才的渴求,会对贤才给予礼遇。 分析用典分析用典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曹 操海纳百川的胸襟,希望人
7、才越多越好,绝不会有“人满之患”。 同时他还借用周公的典故,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 一样礼待贤才。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 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 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引导 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研究探讨研究探讨 曹操志向远大,同时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单凭匹夫之勇,必须依赖天下贤能, 故而求贤若渴。其实三国时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视人才,刘备与诸葛亮也留 下“三顾茅庐”的美谈。 有人说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最后魏蜀吴之所以能三足鼎立,某种程度上 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拥有一大批才智过人的能臣与骁勇善战的武将。可以说人 才得失,生死攸关。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将如何对待人才?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