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者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培养勤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2、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态度,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3、通过观察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对现在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和重要的一样,初步培养这方面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勤查字典和有关工具书。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态度,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教学难点:培养勤查字典,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2、谈话导入 进入二年级,我们学会了不少新本领,今后我们还将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离不开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他们都是会说话的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不说话的老师,这位老师就是字典。板书:字典二、指导看图(一)字典不说话的老师1出示最上面的一幅图: 图上是谁,手里拿的是什么,她在说些什么? 提示:谁在干什么?2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勤”“查”字。 (学生查字典,教师巡视。) (1)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查“勤”字的。(2)交流在这个词组中“勤”的意思。(3)交流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好处。3.观察下面两幅图。 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她们的态度怎样?讨论:你怎么看出来左边一幅图
3、的地点是在家里,右边一幅图的地点是在校园里的呢? 强调观察要仔细。4.唤起生活体验:图上的两位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向家长、老师请教查字典的?你们也曾经这样向家长或老师请教过查字典吗? (二)勤查字典和不说话的老师交朋友1.查字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自己独立查字典,或者是与同学一道合作解决问题。请大家把书打开到第2页。 2.看图说话,明确合作和独立查字典的要求:观察第2页上面的一幅插图。 (1)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图上的两位同学当时正在读什么书?他们周围的同学正在读什么书?同学们的文具摆放得怎样? (3)你们在阅读课
4、外书的时候,是不是也通过查字典或者词典,解决过一些问题呢?请你们和同桌先交流一下,再向大家介绍。 3.过渡: 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我们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也应该查字典解决,请观察下面的两幅小图。(1)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的两位同学在读什么书?她们读书的环境怎样? (3)学生联系自己,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 (4)看第二页图,说说这几位同学在查字典或词典时态度怎样?三、拓展总结:1.学儿歌 勤查字典歌 /小字典,用处大, / 帮助我,不说话。 课内外,遇困难,/勤动手,请教它。2.小结: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
5、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读“勤查字典歌”。 2、说说勤查字典的要求。3、查字典需要动手、动脑,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形式,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跟主动学习有关的内容。二、看图说话,明确意义1.板书,理解内容 (1)为什么要识字呢?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2)初步理解主动识字:在你们
6、认识的字中有哪些不是从语文课本中学到的呢?2.看图,明确意义。 (1)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小同学手里拿的是什么?他正在做什么? 一个生字如果上面加注了拼音,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识字,这就是主动识字。图上的同学不仅自己主动地认识了这个字,还带领全班同学认识这个字,我们要向他学习。 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2)过渡:我们可以通过汉语拼音来主动识字,还有不少地方可以让我们主动识字。(3)请观察下面的两幅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3.你自己
7、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三、交流小结,延伸课外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四、作业设计、实践操作,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识字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6个生字,
8、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小朋友,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们知道吗?二、设情景,识字学韵文(一)学习第一、二行1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老师这里也有四个节日的画面,你能猜出来吗?(多媒体出示)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击出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并认读这四个词语。2春节到了,过新年啦!小朋友最高兴了,你们会在新年里干些什么?瞧,图上的人们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饺子 过年除了吃饺子亲朋好友还要相互拜访,祝贺新年,这叫什么?出示:拜年 3指导朗读“春节”等三个词语。4春节过后不久,就是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清
9、明节)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去扫墓,悼念已去世的亲人,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认读识记)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人们喜欢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5指导感情朗读“清明”等三个词语。6小朋友,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连在一起读。就更好听了,指导读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二)学习第三、四行多媒体出示:“赛龙舟”图。1小朋友看,河面上真热闹啊!这些叔叔在干什么呀?出示:龙舟2这天可真热闹,叔叔们赛龙舟,岸上更是人山人海,人们回家还要吃粽子呢。出示:粽子 3这一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出示:端午
10、节 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指导认读:端午 粽子 龙舟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4多媒体出示“中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团圆、月饼)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的月亮真圆真亮,全家人围聚在一起喜气洋洋的赏月,吃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5这些词,连在一起就像一首美美的小诗,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吧。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
11、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小结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2、我们学习了韵文,了解了4个传统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除了文中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四、指导书写识字2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7个生字,学习2个新部首,认识6个二类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旅游踏青的好季节,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风景如画的
12、桂林看一看。二、创设情景,学习韵文1学习第一行词串(1)课件出示桂林风光师描述:我们坐着游船行驶在清清的漓江上,欣赏着漓江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碧水 秀峰 倒影(3)这么美丽的景色,能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2学习第二行词串(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进,听,远处传来了什么?循着声音望去,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2)相机出示:对歌 榕树 壮乡壮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名族,壮族人喜欢用歌声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3)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3、学习第三行词串(1)走出多姿多彩的壮乡听完悦耳嘹亮的
13、对歌,游船渐渐驶近连绵起伏的青山。(课件出示)瞧,这一座座青山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还有的像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象鼻 骆驼 笔架(3)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字,谁想读一读?(指名读 ,齐读)4、学习第四行词串课件出示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师介绍竹筏)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指导朗读:竹筏 鸬鹚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1)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引导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为什么?壮乡的水绿的如翡翠,山峰形状各不相同,秀丽无比,有的像象鼻,有的像骆驼,
14、有的像笔架,水中留下了它们的倒影水面上还有一只只竹筏,黑色的鸬鹚站立两旁,好像在欣赏美景。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欢快的歌声唱出了对家乡的爱。来到这里,如同走进了一条美丽的画廊!出示:画廊 生读(2)壮乡的美景,真像一幅画,让人看了如痴如醉。让我们打开课本,读好课文,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四、学字形,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二、看图说话。1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三、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
15、小朋友说得太美了,真想去一饱眼福,心动不如行动,老师组建了一支旅游团,想聘请一位导游,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四、指导写字小导游们个个露了一手,让人心悦诚服,没轮到的别灰心,好戏还在后头呢,光会说可不行,还得会写才叫真本事。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3师范写。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向爸爸妈妈介绍桂林的美丽景色。识字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
16、词语。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木字旁和禾木旁的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二、引导看图学习“木”字旁,“禾”字旁。1看图,“木”的古汉字像什么?“禾” 的古汉字像什么?“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古人根据实物造出了字。2比较古今文字。3小结:古人真了不起,根据实物造字,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化,所以这些字都与实物有关系。三、看图识字,形义
17、结合1出示“松柏、杨柳、桌椅”图,这些是什么?相机出示:松 柏 杨 柳 桌 椅2指名读,齐读。3看看这组字都有哪个偏旁,想想为什么?提示:都有“木”,因为它们都是树的名称或木材做成的物品,“木”字旁表示了这个字的意思。4偏旁都表意,小朋友开动脑筋,还有哪些木字旁的字?5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秧苗、稻谷”图。春天,农民伯伯在田里插什么?出示:秧苗 指名读,齐读。6到了秋天,秧苗变成了什么?(一片金灿灿的稻谷)出示:稻谷。7“秧苗、稻谷”都是地里长出来的农作物,它们有一个名字,叫“庄稼” 出示:庄稼 指名读,齐读:秧苗、稻谷、庄稼 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8说说你还
18、知道哪些带有“禾”的字?9抽读词卡,反复诵读,瞧谁交的朋友多? 齐读。10指导用课文中的词语练习说话。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竹字头和草字头的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2)抽读生字卡片。二、看图学习“竹 ”字旁,“草”字头,以及相关词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禾字旁,木字旁,知道这些偏旁是由实物演变来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组偏旁。(1)“竹”的古字像什么?今字是怎样的?演变成偏旁又是怎样的?(2)“草” 的古字像什么?今字是怎样的?演变成偏旁又是怎样的?2看图认读:竹篮、箩筐 筷子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竹制品)你还知道哪些竹字头的
19、字?3出示挂图,学习带有草字头的词:引读“茶叶 菠萝 兰花”,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出示茶农采茶,制茶图)茶农们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经过加工,制成茶叶,用开水沏泡,清香可口,不但中国人爱喝,连外国人也爱喝。指导读(茶叶)。出示菠萝图,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这种水果。指导读(菠萝)。出示兰花图,春天到了,瞧,什么花开放了?还发出淡淡的香味。(兰花)4诵读“茶叶、菠萝、兰花”。5连起来读三四两行。6指导用三四两行的词语练习说话。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四、作业设计1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说词。2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连起来写两三句话。识字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
20、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学习的四个偏旁,“木字旁,禾字旁,草字头,竹字头”的演变过程。2出示挂图: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偏旁,想知道这些偏旁是怎样变化来的吗?师讲解“日、月 、两点水 、三点水 ”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3看了“日、目 ”的古今演变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4这节课,老师想把“日、目、两点水、三点水”的几位好朋友介绍给大家,想认识它们吗?二、自主识
21、字。1、出示挂图以及词语:小朋友仔细看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的好的地方,向他学一学,读得不好的地方,你会帮他纠正吗?看看哪桌同学合作的最出色。3、看图,读读词语,想想意思,把你的理解,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听。4、全班交流三、探究规律。1)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2)讨论交流。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3) 读课文。4、 理解字词1出示图一:(1)图上画了什么?天气怎样?小妹妹在干什么?
22、能用上第一行词语,说几句话吗?看谁说的最好!生自由练习。(2)指名说。2出示图二、三。(1)指导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话,要求说得生动、具体。(2)随机理解“眺望”“冻结”。3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东海、黄河、长江“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介绍江阴长江大桥。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3齐读词语。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练习1教学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写好木字旁的字4.
23、 熟背4个成语和一首春节民谚。5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写好铅笔字。教学过程:一、认清笔顺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指名口头扩词。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二、写好铅笔字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教师范写,教学木字旁的写字要点。描红,练习写铅笔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三、读读背背1看图,这是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为什
24、么这样?2自由交流,指名说。3看图理解词语。过新年了,人们挂上彩灯,结上彩色的装饰物,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团聚在一起,多开心呀!这就是: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全国各地人民过新年的场面)相机出示: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指导朗读)4指导运用: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5指导背诵: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二、学习新知。1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1)学生自读对话内容。(2)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2领悟方法。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1)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2)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
25、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反馈练习。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现在,我们来帮卡通猴来解决难题吧!(1)教师示范。教师带领学生查“腔”。先找出“腔”的部首“月”部;在部首检字表中,查找部首“月”后,再查除部首外的笔画数8画,去查找到“腔”字。()学生自查“粮、睡”2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填写表格,汇报交流。三、总结。四、课后作业。练习部首查字典。第三课时课时目标:练习口头表达,让学生知道,在口语交际中,既要注意口头语言的表达,又要有良好体态语言的配合,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表演导入。1教师以不正确的姿势上课说话。小朋
26、友,你们觉得老师刚才说话的姿势对吗?为什么?2揭题:“说话要注意姿势”。二、看图辨别。1指导看图: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做?生讨论。2指导看图()(1)图上画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你觉得这位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对吗?为什么?(3)你觉得这位同学应该怎么说?怎么做?(4)师生合作表演。3指导看图2、3:生情景表演,师根据表演小结。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应当注意恰当的姿势。一般应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三、扩展训练(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生讨论。(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
27、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四、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把古诗读通读懂,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
28、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作者二、初读诗句,学习字词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2板书诗题:春雨 齐读3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4出示生字,指名读,师生正音。5指名读诗句。三、指导朗读,领会诗意1指导读懂第一行诗(1)出示第一行诗:好雨知时节(2)师指出:“好”是全诗的中心,这句诗中,“好雨”之“好”体现在什么地方?(3)小结:从“知时节”中可以看出春雨是那么善解人意。(4)感情朗读2读懂后三行诗(1)出示后三行诗:这几行
29、诗也写出了春雨之“好”,请小朋友读读议议,说说好雨好在哪里?(2)自己读诗,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3)小组交流:我画了哪些词,为什么画这些词?(4)全班交流,体会春雨之“好”a、“当乃”写出了春雨来得及时b、“润”写出了他对万物生长的作用很大c、“潜、细、无”突出了春雨不好声张、默默地为大家服务。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齐读全诗,再次体会春雨的好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1同桌互相说说春雨的“好”,再相互对读诗句,看看谁能把春雨的“好”读出来。2朗读指导,掌握节奏、韵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一边看插图,想象下雨时的样子,一边背诵古诗4指名背诵,集体评
30、议(一人背诵古诗时,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5集体背诵古诗6师小结,吟唱古诗,鼓励学生跟老师学唱古诗五、字形分析,指导书写六、布置作业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1全班有感情地背诵春雨。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 揭题咏柳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1、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2、咏,歌唱、赞美的意思。柳,柳树。咏柳这首诗,是借赞美春天里多姿的柳树来歌唱、赞美春天。三、读准字音,读通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朗读情况,及时正音。四、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碧玉
31、妆成一树高。碧玉:这里指深绿色的玉,是形容柳树枝叶那种可爱的绿色。妆:装饰、打扮的意思。这里有一种拟人的意味,好像不是柳树长出来的颜色,而是有人给柳树梳妆打扮成的一样。这是谁呢?是春天!一树:指整个树,满树。“一”字在这里不表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高:指树的高度。这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绿色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2.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指柳树枝条多,“万”提个概数,指数目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用来形容长长的柳条非常柔嫩,轻盈。这句的意思是:这棵柳树上,有千万条柳条好像绿色丝带子一样垂下来。3.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整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看图,展
32、开想象,用语言描绘“碧树”、“垂下绿丝绦”的美丽形象。5.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指柳枝上细嫩的柳叶。裁:是裁剪的意思。6.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的意思。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这句的意思是:二月里柔和吹拂的春风,像剪刀那样裁剪出来满树的柳叶。7.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整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8.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9.体会,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1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咏柳五、分析字形,指导
33、书写2、蚕姑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正确书写。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变化过程一、揭题、教学生字。1、出示“蚕”的图画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2、出示生字“蚕”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
34、。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来亲切地叫它一声?(指名读)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可爱又有用的蚕姑娘吗?三、练读检查,读通课文(一)按要求练读课文1、第一遍自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第二遍于同桌按自然段轮读,指出读得错误或不流利的地方,并练习改正。3、第三遍两人齐读。(二)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文中字词,开火车读蚕卵 桑叶 蚕床 换下 脱下 姑娘 又白又嫩 一声不响茧子 渐渐 衣裳 又黄又瘦 盖房 开窗2、检查
35、自然段朗读情况。3、再次自读课文,思考: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换了几次衣服?4、自读,交流四、自学记忆,指导写字1、认读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2、共享记字好办法。3、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五、作业1、描红,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向父母、爷爷奶奶了解“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深入了解课文的一到五自然段描述蚕的变化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读词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茧子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蚕姑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的生长过程。二、学习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画面显示:蚕卵图)大家看,这是什么?2(画面显
36、示: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图)蚕姑娘就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那么什么时候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呢?打开书,指读第一自然段,讨论。师小结:蚕卵里孵化出蚕宝宝,需要一定的温度。齐读第一自然段。(二)第二自然段1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画面显示:又黑又小的蚕图)说说你所看到的蚕姑娘的样子。(黑、小)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出示第二小自然段,圈出“又黑又小”指名读,齐读)2又黑又小的蚕姑娘是怎样逐渐生长的呢?请大家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写蚕姑娘动作的词,把它圈出来。讨论,板书:吃睡脱变师:这里讲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这就叫作“蚕眠”
37、(板书,读一下这个词)。蚕眠一次就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练读句1。蚕眠后有什么变化?(根据讨论,黄色点 “变”,红色点 “黄”)练读句2。(喜爱、喜悦)3指读第二自然段、评价、再指读、齐读。4练背出示填空:(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自背、指背、齐背。)(三)第三五自然段1过渡: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画面显示:又黄又瘦的蚕图)黄姑娘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蚕的一生到底要眠几次呢?板书:(又黑又小)(又黄又瘦)( )( )( )轻读三五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在句式结构上与第二自然段基本相同,但有个别的词、句改变了,请把改变的地方
38、划出来,多读读。2交流:(1)蚕姑娘一生要眠几次?(四次)板书(2)它的外型、颜色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第一次蚕眠后,变得又黄又瘦,第二次眠后,变得又白又嫩,第三次眠后,变得又白又胖,第四次蚕眠后呢?书上并没有“又白又亮”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边问边显示图与词)3、下面我们来细看每一小自然段。(画面显示:第三自然段)(“又黄又瘦”、“又”、“黄”、“白”变色)练读。第二次蚕眠后,黄姑娘变成了白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嫩的蚕图)(画面显示:第四自然段)(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我们来看一下发胖的蚕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胖的蚕图)(画面显示:第五自
39、然段)(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看一下发亮的蚕图。(画面显示:又白又亮的蚕图)4小结:(画面显示:四次蚕眠的变化过程图)蚕的一生要经过四眠,吃吃睡睡,逐渐长大。由最初的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亮,发生着许多有趣的变化。5、连读25自然段,把四次变化在脑子里想一想。三、根据板书,指导背诵1、自由练习背诵2、分组背诵3、指名背诵,师生评议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名说说蚕的四次变化及每次变化的过程(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亮 吃睡脱变)2、齐背25自然段二、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过渡:蚕从睡到醒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也不动,叫“眠”。我们把它叫做“蚕眠”。现在它们经过四
40、次蚕眠,又将怎么变呢?1、自读第六七自然段。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如果你读懂了,想考考大家什么问题,也可作个记号。2、交流(1)(出示:第六自然段)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两个要点:“蚕山”。师:有的把稻草截成一段段,用格子绞在一起,做成一条柴龙。有的用纸板做成格子状。(显示相关图) “要盖新的房”。师:“要盖新的房”指什么?(板书:结茧)(2)蚕姑娘怎样结茧的?(板书:吐丝)(画面显示:茧图)你们看,漂亮吗?蚕宝宝用一根细细的丝要做成这么大的茧子,对它来说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需要它付出艰辛的劳动,是很不容易的。练读第六自然段的句2练读第六自然段。(3)(出示:第七自然段)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41、?(点击“一声也不响”)它在干什么呢?(显示:蛹图)它变成了蛹。练读句1。(4)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画面显示:蛾图)这是多神奇啊!练读句2、3。(5)蚕吐丝结茧后,变成了蛹,又变成了蛾(板书:吐丝结茧蛾姑娘)。练读第七自然段。3、齐读三、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从( )里钻出来的又( )又( )的蚕姑娘,一共睡了( )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 )又( );第二次变得又( )又( );第三次变得又( )又( );第四次身体一天天( )。它爬到( )上,吐出( ),最后变成了( )姑娘。1、师小结:到这里为止,我们了解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学了课文,不知道大家
42、现在有什么感受?2、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四、表演体验,读好课文1、文中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1)六人小组每人挑选一段进行演读练习(2)小组竞赛,师生共同评议(3)挑选最好的六位合作表演(4)齐读齐演五、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创造性地向大家作自我介绍六、课外实践,拓展延伸1、完成书上的练习。2、感情朗读课文。3、了解更多关于蚕的知识,尝试养蚕。3、月亮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43、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接受美育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音乐郊游。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1、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大自然景色美丽,生机勃勃,农村风景更加迷人。老师想带大家去我的家乡玩,好吗?放音乐郊游,一起边唱边跳。2、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瞧,我的家乡到了!你觉得我的家乡怎么样?(2)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湾。(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湾”:wn,前鼻音,领读两遍,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部是“三点水”,右部是弯曲的“弯”。 “湾”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课题“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书空记字形)3、你喜欢这个地方吗?齐读课题:月亮湾。二、配乐介绍,初步感知让我们先来听听导游小姐对月亮湾的介绍。(多媒体配乐朗读)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指导观察图画,你觉得这儿美吗?你最喜欢这儿的什么?2、这么美的地方,小朋友们肯定都迫不及待地向亲自去看看了,那还等什么?赶快打开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