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 阅读之十大陷阱 01 目录 03 02 十 大 陷 阱 对 应 训 练 真 题 回 顾 01 十十 大大 陷陷 阱阱 1.曲解原意 偏离或者偷换概念 【典例分析】 原文: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 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选项】 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 识进行了修正。 2.因果混乱 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典例分析】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 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从单
2、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选项】 2017年全国卷第1题D项说,“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 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分析:选项中“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 一句话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 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 多元转型”的因素。 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 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 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 求表现得日益突出。 【选项】 社会成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
3、项时,一定要在原文 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 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3.混淆已然和未然 【典例分析】 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 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作出各自的 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选项】 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语。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了、现在、目前、正在、 在、着、将要、即将、将来、尚未、之前、之后、成为、 过。 4.无中生有
4、找不到依据或者主观臆断 【典例分析】 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 关系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 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 发展”。 【选项】 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 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 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 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5.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范围上随意扩大或缩小 【典例分析】 原文: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适应了一天24小时的循环形 式,植物当然也不例外。大部分生理过程都是按一天的生 理节奏进行
5、的。 【选项】 植物的感光受光体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生理钟,与太阳的循 环周期保持同步,保证了所有生物白天生长、夜晚休眠的 生理节奏。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 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 个,大多数);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 等);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十分,稍微等);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 有时,偶尔 等) 6.张冠李戴 故意弄错对象 【典例分析】 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 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
6、与真书变来的草 书合流。 【选项】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这 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 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解题对策:同学们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 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 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 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 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 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 断。 7.混淆肯定与否定 【典例分析】 原文: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 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
7、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 的一般意义上自觉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 【选项】 特定群体或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 变都是一种文化转型。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勾画那些标志肯 定与否定的词语,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 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8.逻辑错误 语意不符合客观事理、情理 【典例分析】 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 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 【选项】 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 演构成。 【注意】 只要.就.;只有.才.。 9.遗漏信息 【典例分析】 原文:从东汉
8、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 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地艺术追求和精神宣 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技艺。 【选项】 自从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围棋作为自觉 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技艺。 10.答非所问 【题干】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 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 已经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 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 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
9、让广大 民众难以“卒读”。 解析:选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 表述的是“通俗历史”的流传特点,而不是“通俗历史 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 02 真真 题题 回回 顾顾 选项(2019全国卷T1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 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失去原有风格。 原文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失其 本真的艺术特性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 美需求。 【简析】不正确。C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 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 选项 (2017全国卷T2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
10、 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原文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 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一方面 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 泛听取民意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简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说法错误。原文“一方面 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 泛听取民意”列举了甄选的一些途径,并没有说明甄选标准。 这里属无中生有。 03 对对 应应 训训 练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
11、阅读(本题共3 3小题,小题,9 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 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 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 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 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 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 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 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
12、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 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 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 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 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 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 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 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 与林希逸对庄子 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
13、发现支遁 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 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 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 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 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 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 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 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 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 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
14、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 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大可能彻底改变 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 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 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 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会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 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 B人们只有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说法加以记忆,才能获 得准确、可靠的
15、知识。 C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态度,具 备质疑的眼光。 D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 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1.C(A项,以偏概全。由原文“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 为权威的看法和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可知,读者 不是任何时候都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 论,很少对它们提出问题。B项,缺少前提条件,对象错误。由原 文“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就必须”可知。D项,无中生 有。原文无“知识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的说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为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重论述了
16、研究型阅 读的三种主要方式。 B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 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2.B(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研究经 常是在对比中进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它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 展的基础。一个人一旦有了质疑能力就能在学术上取得进展。 B一个人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会有效训练自己眼光 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C研究者在阅读经典性古籍时,往往会选择几种权威注本,同 时进行细读对比,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人生的不同 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3.B(A项,假设关系不成立。由原文“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 说上取得进展的基础”可知,有了质疑能力,学术上不是肯定 有进展。C项,绝对化说法错误。由原文“从而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可知,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 定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项,曲解文意。由原文“在人生的 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可知,在 人生的不同阶段,两者并非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