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 图 猜 历 史称名事故 新课导入 三顾茅庐 指鹿为马 卧薪尝胆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故事 真不少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 新的历史故事吧! 6 将相和 本课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既 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 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课 前 须 知 司马迁 (约前145或前 135?),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 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不 朽巨著史记。史记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 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人物介绍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 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时 称“
2、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提到 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 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 关系着国家存亡的重大意义。 时代背景 将相和 你从“和”字可以推想出什么? 这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是我 国历史上光彩不灭的佳话。 将 璧 我 会 认 jin 臣 蔺蔺 bchnln 强 诺诺 qin 划 廉 nuhulin 抵 御 d 辞 辱 ycr 缶 卿 fu 袍 罪 qnpozu 将 (将领) (将来) 例:他勤学苦练,希望将( )来 像父亲一样成为出色的将( ) 领。 多 音 字 (将会) (将帅) jin jin jin jin 强 (强大)
3、 (倔强) 例:他是一个倔强( )的孩子,即 使你用再强( )大的力量,也别想 勉强( )他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坚强) qin jin jin qin qin (勉强)(强迫) qin 划 (计划) (划船) 例:我们计划( )这个星期天去 公园划( )船。 (划算) (策划) hu hu hu hu 召 我会写 臣议 宫献诺 zhochny nxinnu 典抄怯 拒荆罪 dinchoqi jjnzu 无价之宝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称赞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商量 允诺 典礼 胆怯 示弱 推辞 拒绝 边境 职位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能耐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词语表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商议
4、议商讨讨 奉献贡贡献 允诺诺承诺诺 隆重盛大 胆怯胆小 抵御抵抗 无价之宝奇珍异宝 同心协协力齐齐心协协力 反义词 进进攻防御 胆怯勇敢 削弱增强 无价之宝一文不值值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词穷 同心协协力各行其是 课文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为全文定下基调。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 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 ,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赵国和秦国 都想得到的宝物,引出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 物品特别珍贵,用 多少钱也买不到。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
5、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 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 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赵王为什么着急 ? “骗到手”是秦国的真实目的。 束 手 无 策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 ,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出场 “勇敢机智”是别人对蔺相如的评 价。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 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 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 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 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想出了什么办法?
6、 分析透彻、思虑周全 做好最坏的打算 理亏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 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出使秦国,面见秦王 说明和氏璧十分珍贵,秦王非常喜 欢。 “捧”“称赞”说明了什么? 闭口不言及十五座城的事,秦王有 意回避,不守信用,想毁约。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 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蔺相如看这情形,心里会想什么? 识破秦王的诡计 聪明机智,反应快 秦王不可能拿城换璧,我得赶紧想办法 把和氏璧要回手中,送回国去。 随机应变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 捧着璧,往
7、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 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机智无畏 璧回手中 此部分语言和动作描写,体 现了蔺相如怎样的人格特征?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 事心里无愧,无所畏 惧。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 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 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 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 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要求举行授璧典礼 秦王真的会拿城换璧吗? 假意答应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客
8、 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 了。 带璧回国,完璧归赵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 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 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 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 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 国。 蔺相如用自己的机智化解了一场灾难。 鲜 明 对 比 无所畏惧 假仁假义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 夫。 结果 完璧归赵 故事的起因是:_ 结果是:_ _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 璧。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
9、 被封为上大夫。 蔺相如为什么要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 病,让我指给您看”?( ) A.璧确实有毛病,蔺相如很诚实。 B.璧在秦王手里,硬夺,不但失礼,而且秦王左 右的侍卫也会阻拦。 C.直接揭穿秦王,秦王不但不会归还璧,还会指 责蔺相如无理、小气。 D.知道秦王确实喜欢璧,利用其欲弄清楚毛病何 在的心理,要回和氏璧。 B C D 蔺相如为什么要求举行授璧典礼? 蔺相如主要想赢取时间,好赶紧把璧送回国。同时 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秦王以城换璧的承诺会不会兑现,到 了典礼那天,是真是假,人们一见便知。由此可见蔺相 如做事非常周全,一点儿空子都不留给秦王。 秦王将蔺相如客客气气地送回赵国的原因是( )。
10、A.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 B.秦王怕天下的人都认为秦国是从 来不讲信用的 C.秦王害怕蔺相如 A B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 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 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 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说明蔺相如的 建议在群臣中 有很高的分 量。 “才”说明了什么? 防御 胆小,没有勇 气。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 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 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什么事? 蔺相如看在眼里,觉得这是一种_。 侮辱
11、 不好拒绝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 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 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 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 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为赵王击缶 秦王被逼为赵王击缶视死如归 秦王拒绝击缶 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秦王被迫击缶 蔺相如以性命相逼 不畏强暴,大智大勇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 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赵王之所以能安全回国,廉颇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他 在边境作好了准备,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写,一方
12、面是 照应上文,同时也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作铺垫。 渑池之会上为什么要提到廉颇的情况? 结果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 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为下文作铺垫 承上 启下 渑池之会 赵王为秦王鼓瑟 秦王为赵王击缶 迫于威势,不好推辞 蔺相如以性命去争取 维 护 尊 严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要让 他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 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什么意思? 只要攻打,没有 打不下来的,形容英 勇善战,所向无敌。 蔺相如
13、的反应如何? 本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 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 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 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真的怕见廉颇吗? 比 喻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 ,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 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 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是如何谈论他跟廉颇的关系的? 作对比 反问 假设 一针见血 以国家利益为重,识
14、大 体,顾大局。 蔺相如一番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 ,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 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 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成语“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 错误,请求责罚。 负荆请罪 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 知错就改,勇于改过 廉颇:_ _ 蔺相如:_ _ 赵王:_ 人物品质 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 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 勇敢机智、深明大义、顾全大 局
15、,以国家利益为重。 知人善任,能听取意见。 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 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 就构成“将相和”这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 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秦王贪图和氏璧,假意以十五座 城换和氏璧,将和氏璧骗到秦国。蔺 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终于完璧归赵 ,被封为上大夫。 廉颇不服气,想要蔺相如好看,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退避三舍, 廉颇知道实情后负荆请罪,将相和 好。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 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被封为上卿,职 位比廉颇要高。 廉颇认错,
16、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蔺相如胸襟广阔、宽厚以待。 最主要的,源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感,共 同的认知: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同学们,本文将相和的故事有许多经 典的成语,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无价之宝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理直气壮 绝口不提 层次梳理 主旨归纳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 ,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 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 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 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 神,同时赞颂了他俩的爱国思想。 课后作业 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闹不和,由矛 盾到和好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 果。 俗话说:“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 ”战国时候,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好,同心 协力,使得小小的赵国让其他国家不敢轻 视。“和为贵”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所 推崇的。现代社会,和和睦睦是社会和谐的 追求。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以礼待人,以和为 贵,就能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品读感 悟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