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高考作文必读“两会”专题素材(一):中华文明民族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专题专题 1 1 中国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国民族命运共同体 要 以 铸 牢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意 识 为 主 线 , 不 断 巩 固 各 民 族 大 团 结。 习近平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 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 【话题诠释】【话题诠释】 “中国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两会热门的关键词之一。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历 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具有共同历史命运、相同文
2、化 价值理念的民族共同体。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打 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建立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命运共同体,真 正实现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相互离不开的和谐关系。 每位青年都要有深入领会“中国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人 生价值、未来道路与“打造中国民族命运共同体”有机结合。 【会议聚焦】【会议聚焦】 3 月 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 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习近平指出,内蒙古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 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
3、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 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 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 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 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 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的合力。 【角度提示】【角度提示】 角度一:角度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中
4、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日前召 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 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 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 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充分证明, 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
5、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 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 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 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 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
6、每个青 少年的心灵深处。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 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 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族 人民的共同目标。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7、识 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 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 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中华文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和谐之道中华文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和谐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 56 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 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由中国各民族共创共传共享,形成了悠久的民 族共同体传统,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和谐交往之道。 中国各民族历史上虽然不乏冲突,但最终都在不同阶段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
8、体。在 先秦,商族起于东夷,周人起于戎狄,由夷狄而入华夏以主中原。在秦汉,秦人出于 西戎而一统六国,完成了从西到东的华夏整合,汉朝设置“都护”经略西域而完成了由 南往北的国家统合。 在隋唐, 经过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胡汉交融, 王朝统治者一改以往“贵 中华、贱夷狄”的民族歧视,代之以“爱之如一”的平等态度。宋代到清代,王朝统治者 提出“皆是国人,不宜有分别”“胡汉一家”“华夷无间”等思想,创制一系列因地制宜、因 俗而治的民族宗教法规和管理体制,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史清楚表明, 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促进了国家大一统和中华 文明大发展;每一次国家大一统和中华文明大发展都强化
9、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和谐 之道在于不同区域的农耕、绿洲、山地、草原文明的交流交融;在于不同民族的政权 对于先进文明的主动选择弘扬;在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始终具有不断完善的制度 实践与体制支撑。 角度二角度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 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 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伟 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公元 2021 年 2 月 25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
10、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 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是人类减贫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又一彪 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中,56 个民族、14 亿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满怀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成功破解了 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 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1、。 像 5000 多年文明史上无数次抵御外侮的共同抗争抑或是追求幸福的团结奋斗,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再一次把各族人民的心空前凝聚在一 起,各族人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 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 才有希望! 不断铸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 大的命运共同体! 角度三角度三: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的世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国际社会共同
12、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华共同 体既是政治共同体,也是民族共同体,更是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理 论内涵与实践特征,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中华文明政治共同体根植于中华悠久传统。中华文明政治共同体根植于中华悠久传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发 展至今从不断流的文明形态,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没有分崩离析,根子在于政治共同 体。它通过建立集中的政制结构,确保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完整;通过 确立稳定的政治中心,保障了行政体系的执政效率和施政效果;通过强化民本思想, 塑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伦理,形成了强大的协商共治传统;通过完善科 举制度,选贤任能,促进
13、阶层流动,确保了政权体系的开放性和先进性;通过大一统 政治共同体的制度实践,塑造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 的政治底线。 即便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最弱的时刻, 大一统仍是中国人恪守的基本共识, 亦是中国总能够从分裂中走向统一的历史逻辑。 中华文明政治共同体升华于中华民族复兴征程。自 1840 年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 国主义侵略和中国政治分裂的苦难。辛亥革命之后,一味效仿西方的民主试验导致了 中国更大的政治分裂与混乱局面。此后,正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把人 民组织起来,扭转了“一盘散沙”的涣散局面,承担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重建了 政治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
14、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动员组织起了最广 泛的人民群众,成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变革。从革命到建设,从改革到复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够成为统 揽各方力量的政治中坚,才能够实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才能够不断 巩固壮大中华文明政治共同体。 中华文明文化共同体的包容开放之道中华文明文化共同体的包容开放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 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随着盛衰兴亡而断流中止,之所以 能够遇强则
15、强与时俱进,始终得益于中华文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海纳百川,包容开 放。 一方面,中华文明以文化认同塑造文化共同体。判定一个民族是否是中华民族大 家庭一员的标志,不是种族,不是血缘,不是地缘,而主要是文化。正所谓“中国而 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自秦汉以降,“夷”不断通过接受 中华文化而变为“夏” ;反过来, “夏” 也可以放弃自己原来的文化传统而变为 “夷” 。 历史上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军事上打败了中原王朝,却在文化上主动遵奉中华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往往并非出于被统治地位而被迫接受中华文明,而是在处于统治者强势 地位时主动选择中华文明。无论是作为“多元”的源头,还是作为“一
16、体”的支撑, 大多数少数民族在制度文明、语言文字、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为中华文明的 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接受者,更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兼收并蓄会通外来文明。历史上,先有印度佛教的传入,后 有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华文明均对其接纳吸收,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 中华文化主干,变外来宗教为中国化宗教。近代以来,面对西方重大冲击和挑战,中 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走出了 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是因为中华文明开放而不封闭, 包容而不排他, 中庸而不极端, 和平而不好战, 面对文明的差异,中华文明才
17、主张文明对话,而不是对抗。即使在中华文明被西方文 明强势打压的时候,中国的思想家们都没有放弃这一努力。正如梁启超所说:“拿西 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它化合起来成为一种 新文明。” 角度四角度四:把个人命运同中华民族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个人命运同中华民族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蒙古族有句谚语:“但凡结为安达,就是同一条性命不相舍弃。”这种兄弟情谊在 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自治区到处可见。“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70 多年来的实 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守 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中华民族是
18、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 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共同谋发展,携手向前奔,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 化进程。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必须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面 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 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中华 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动员和引领各民族人民为美好生活 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角度五角度五:抗疫斗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高度:抗疫斗争彰显
19、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高度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千百年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战胜苦难、解决 危机、实现复兴的强大内生动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党的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 显著优势”列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 感染范围最广、 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遏制疫情蔓延,中国启动了全面、严 格、彻底的防控举措。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
20、卫战已取得决定性 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 团结,抗疫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全体中国 人民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攀升至新高度,进一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包容性为核心,推崇 “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秉持推己及人、共生共存的价值理念,主张多种文明的共 处共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树立世界眼光, 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 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
21、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 华民族共同体不仅限于国内,放眼世界,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囊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 的全体中华民族的大集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相似、相 近的思想意蕴和主旨目标。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就是一部精神成长史。此次抗疫斗争提升了中 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高度, 鼓舞着 14 亿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砥 砺前行。 【两会人物】【两会人物】 1.李鸿忠代表(天津市委书记)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 致力共同富裕致力共同富裕 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十四五”重要目标,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
22、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 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根”和 “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人民群众都过上 好日子。 共享发展聚焦“共”,共建共享是重要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执政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 征。 共享发展突出“普”,着眼普惠、面向普通、惠泽普遍。我们坚持“让大多数人受 益”,聚焦少数困难群体,“多买炭、少买花”,着力在解决差、弱、短、欠问题上 下功夫。 共享发展重在“责”,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历史担当解决历史遗 留问题。 共享发展贵在“心”
23、,以爱心暖民心、以真心换民心。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群 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向群众汇报”活动校准党员干部的公仆定 位。 2.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的重要讲话,在会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表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崭新篇章。 民族团结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祖国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好,我们大家才会好。 我一定会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其在各族师 生心中发芽、扎根,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内蒙古
24、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教师娜仁图 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人大代表,拉萨市委副 书记、市长果果 我们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县内居住着汉、毛南、 壮、苗等 14 个民族,去年脱贫就得益于党的民族好政策。现在我们县正团结一心,通 过实干创建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富裕模范县。各民族形成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 治县县长黄炳峰 【素材拓展】【素材拓展】 (一)经典语句(一)经典语句 01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
25、下大同,憧憬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02 安全世界安全世界 人类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别国面临的 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 行,迷信武力更不行。 03 共同繁荣共同繁荣 如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如果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 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侵蚀的是自己 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 04 开放包容开放包容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 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05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 我们应该坚持人
26、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 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 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 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0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 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07 建设道路建设道路 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 中国的做法。 08 人民情怀人民情怀 我们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
27、怀,不仅对 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 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 09 文明互鉴文明互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 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 10 广交朋友广交朋友 2000 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中国 愿广交天下朋友 (二)(二)古今古今名言精粹名言精粹 1.合则强,孤则弱。管子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 有的。) 3.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汉崔骃达旨 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
28、府。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 6.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清魏源(一个人往上托举重物是很难举起 的,众人一起走路很容易走得快。) 7.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全世界各种文明如果能相互尊重、和谐 相处,那么人类社会就能和平有序、共同繁荣。) 8.汉字“人”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 终是中国人心中不灭的灯火。 9.世界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 10.找到同呼吸、 共命运的朋友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 施皮特勒瑞士诗人 11.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 整个陆地。 约翰多恩英国诗人 12.
29、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且介亭杂文末集 【文章链接】【文章链接】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人民论坛) 陈 凌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3 月 07 日 第 04 版)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爱 我中华,响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唱出了各族人民 的文化情感。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民族 56 个民族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团结和 睦。外国学者把这“令人吃惊的统一”看作是“中国的神话”。密码何在?“文化认 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 5 日下午在 参加他所
30、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各族 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 丰厚滋养。而我们灿烂的文化,正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诗经是各地区各民族民 歌的总汇,楚辞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元曲的繁 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 正是因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 才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 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 衣下裤”、胡衣胡帽
31、,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也正是因为各民族 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造就了精彩纷呈、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 神家园,是 56 个民族牢固的精神纽带。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 文化,更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昭君出 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 等历史佳话,生动诠释着: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 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
32、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 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 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不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我们就一定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 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前行,胜利抵达光辉的彼岸。 专题专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值的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
33、山银山,而且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 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 “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习近平 【话题诠释】【话题诠释】 生态保护关系到国家发展、人民生活。两会期间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 团审议“生态保护”都是关键词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良好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主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 展观,都是新时期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也是高考作文热门话题之一。 【会议聚焦】【会议聚焦】 时间:2021 年 3 月 5 日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腾格里过
34、去污染很厉害,附近省份向沙漠里倒污水,我为这个问题专门作出批示, 要求停止污染,加强治理。”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诗卷里的风光,却一度让人揪心,草 原上有的地方黑色灰色蔓延,掩盖了绿色,令人十分痛心。 把生态环境放在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去掂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中再一次叮嘱 内蒙古要“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他语重心长: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 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周义哲代表,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场,曾是一个在深山老
35、林里砍了 30 多年木 头的伐木工。这几年,他的身份变了,从砍树到护林,从拿锯斧到扛锹镐。他在发言 中向总书记讲述了新的“森林交响曲”: “经常有狍子、棕熊光顾林场和管护站。据测算,2018 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6159.74 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一本明白账。” 春意浓,山川披绿。听闻老周津津乐道的“绿色林海”,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 他笑着说: “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 GDP 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 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一群人、一份职业的改变
36、,折射了时代的壮阔变迁。习近平总书记感叹: “从砍 树人到看树人,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 老周感同身受。在那片林海雪原,目之所及,一切都在改变。山川变绿了,水草 变多了,人们的理念也变了。大家对“新发展理念”这个热词,有着鲜活生动的观感。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 展格局。”放眼中国,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习近平 总书记娓娓道来:“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 来、质量提上来。这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做很多工作。” 时间在量变中累积质变。 【认识提升】【
37、认识提升】 角度一: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角度一: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绿水青山不是金山银山的拦路虎、绊脚石,而是敲门砖、安全阀。”重庆市生态环境 局副局长余国东委员说,重庆主城“四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诞生了许多新的“网红打 卡地”,直接推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 击,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我们必须守住生态环境底 线、实现绿色发展。”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和困难, 我们更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决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动摇绿色发展的决心和 信心。”国务院发展研
38、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委员认为,国内外经 验教训表明,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他认为,要真正树立起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加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生态旅游、生态农 业、绿色制造业和生物经济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的经济和 社会。 角度二:良好环境是人民福祉角度二:良好环境是人民福祉 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一旦遭到破 坏,损失不可估量。我们要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 统治理,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
39、工程,深入推进“一湖两海”生态综合治理,打好打赢 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生态福祉 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水而定、量水 而行,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上持续用力。着力改变“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粗放增长 方式,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 长。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与发展双赢,让全面小康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角度三:人与自然角度三:人与自然, ,构成命运共同体。构成命运共同体。 自然环境影响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天地万物本为一 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40、,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 人类自己。有人残忍地猎杀野生动物,吃野味;有人破坏森林植被,牟取私利;有人排放废 水废气,获取经济暴利。他们伤害自然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最后 必然伤害自己。这次疫情提醒我们,要善待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角度四:生态发展现状角度四:生态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西南大学资源环境 学院教授谢德体代表认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必须在实 干中注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实际,深入挖掘特 色自然资源,继承和发扬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探索和创新成果。” 实干之下, 全国森林覆盖率
41、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约 8%提高到 2019年的 22.96%。 监测数据显示,近 20 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 25%,居全球首 位。 被称为“长江之肾”的洞庭湖,在 2003 年至 2013 年期间劣五类水质占比一度 增加到 5%,二、三类水质断面已经消失面对危机,湖南省打响了洞庭湖生态环境 保卫战,挖沙被叫停、污染企业被关停、对养殖网箱进行了拆除。如今,八百里洞庭 鱼翔浅底、碧波荡漾。 在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下, 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 提出的到 2020 年保护地面积达到 17%的目标:截至 2019 年,全国已建立 2750 个自然保护区,总面 积达到
42、 147 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 15%;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共 11029 处, 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 18%。 2018 年 5 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生态管护员更求曲朋巡护时发现,澜沧江 对岸有金钱豹活动,立即用相机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力量得到整合。三江源国家公园将正式设 立。在那里,雪豹、藏羚羊等高原生灵可以自由栖息。 【两会声音】【两会声音】 1.1.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 (1 1)回顾)回顾 20202020 2021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 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继续打好 蓝天、碧水、净土保
43、卫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长江、黄河、海岸 带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得到加强。 (2 2)20212021 年生态环境目标年生态环境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 保护地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 24.1%。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 市黑臭水体。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
44、化碳 排放分别降低 13.5%、18%。 2.2. 习总书记嘱托习总书记嘱托 习近平强调,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继续打好污染 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要强化源头治 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 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3.代表声音代表声音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底色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底色 “建设生态文明是
45、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这一目标的设定, 体现了我们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下一步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白加扎西代表 “建设美丽中国,要打破壁垒,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 协同推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建立起协同保护机制,形成多部门治理 合力,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 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 甘肃省水利厅厅长霍卫平委员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从讲政治高度落实好党中央赋予的战略定位,坚定 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46、。 按照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建设产业基地,大幅提高煤炭、稀土等资源就 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度,大力促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和服务业提档升级,精耕细作 优势领域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内蒙古自治 区党委书记石泰峰代表 推进“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关键还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福建将深入贯彻新发展 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 进。 一是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攻坚战。制定力争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推动低碳城 市、低碳园区建设。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7、持续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工程,系统推进美 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使福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三是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攻坚战。我们将在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 不断优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并推广 39 项改革经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推进生 态保护补偿、林业碳汇、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 让老百姓享有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福建省委书记尹力代表 让绿色成为先行区最鲜明的底色。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 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感恩之心呵护治理黄河。宁夏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保护黄河
48、义不容辞, 治理黄河责无旁贷。我们坚持以系统化的思维、综合性的措施,统筹上下游、共治干 支流、齐抓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固沙护土、宽河固堤、“四乱”清理,统筹推进饮用水源、 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乡污水、农业退水“五水共治”,保障黄河安澜、保护流域 生态、保证黄河水质。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 3 年保持类优水质。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代 表 【素材拓展】【素材拓展】 1.201.202020 年两会生态内容回顾年两会生态内容回顾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 流域覆盖我国 9
49、 个省区,在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黄河流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生态环境治理缺乏 协同等突出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2019 年 12 月 23 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郑州成立,建立了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 机制,为加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联系迈出了第一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建议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九省区联盟,建立九省区联席会议机制和区 域互动合作机制,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九省区联盟指导下,融合三秦 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
50、齐鲁文化,统一规划沿黄文化景观,打造华夏历史文化 传承创新的新高地。 2.2.“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2019 年全国两会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奇巴图代表的决心更加 坚定。为了守护好这方绿色净土,兴安盟坚持“治”“防”双管齐下,不仅没有批准 一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上马,而且接连清退了多家污染企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成为现实:2019 年全盟生态旅游业增势强劲,旅游 人数突破 1000 万人次,收入突破 100 亿元大关,增速超 20%;科右中旗“南三苏木” 等深度贫困地区,通过造林种草、河湖连通,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有效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