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单元素养检测单元素养检测( (二二) ) ( (时间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 120120 分分) )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 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 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 不使人们时刻保持一种待命状态。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 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 略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
2、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其话语方式更多 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 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 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 构新的话语体系。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 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 越来越常见。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 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 品。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
3、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 - 2 - 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 止为物所役。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 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 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 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 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 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 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 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
4、善处理。 (选自网络对思维方式及思想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有删改) 材料二: 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 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商品的好坏不仅取决 于质量,并且越来越取决于它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以旅行为 例,旅行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欣赏新的环境,不如说是在寻找已经在媒介 里获得的想象,用实物来验证自己想象中的符号。于是“世界本身成为 一个博物馆,馆中的藏品是在别的媒介里曾经见过的”。 这些吉光片羽的论述,提出了电子媒介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们的世界被符号化了,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些象 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
5、想象,建构起自己与世界 的关系。比如一双耐克的球鞋,在我们眼中,它并不只是一双鞋,那个商 - 3 - 标让我们联系到乔丹、美国、潮流当然,它的价格也会比一般的国 产球鞋贵很多,尽管它们很可能就出自同一家工厂。我们所消费的不仅 仅是物质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世界一个建构的品牌故 事。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进一步发挥了麦克卢汉这一思想。他提出,这 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拟像的世界,真与假很难区分。有时“假”的拟像甚 至会比“真”的还要真,称为“超真实”。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就是 按照这种哲学理念创作的。人们以为自己生活在花花世界,其实只不过 是身上插着无数导管生活在营养液里,但是这个想象中的“母体”真实
6、 得让人流连忘返,甚至不愿面对痛苦的现实。 (选自电子媒介时代世界认知的途径,有删改) 材料三: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 实现。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 段。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 12 年中,儿童要观看长达 5 000 小时的电视节目,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大约 18 000 小时,而同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 12 000 小时。 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到不断完善的电 子媒介,它们和其承载的信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 定程度上塑造着社会个体的认同。在此意义上,媒介成
7、为现代社会人的 社会化的重要途经。媒介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 - 4 - 自发地、不受媒介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边缘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 对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 媒介与信息的结合导致信息的极大丰富。面对不可确知的世界,除 了用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大众本身媒介 素养以自救。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 力。澳大利亚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将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抵制西欧和好莱 坞流行文化的策
8、略和方式,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 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教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也以教授批判性的 收看电视技巧为切入点,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并逐渐纳入教育体制。 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界从 1994 年起,将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上 日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即培养公众对大众媒介动作的熟悉并 保持批判意识,致力对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进行公开揭示, 以此来匡时救弊。因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信息系统,并非完全自足自 为,而是组织的产物,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和影响 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已经由单纯抵制抗拒媒介 的控制,逐渐扩展到增强对媒介认识
9、、识别和运用能力提高的层面,即 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选自陈力丹提升媒介素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5 - A.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使得 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 B.电子媒介时代,世界被符号化,人们仅仅借助抽象符号来建构起自己 与世界的关系,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C.媒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被称为“第二课堂”,它使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 D.针对新媒体带来的问题,材料一认为需要妥善处理,而材料三重点从 提高大众自身素养方面给出了建议
10、。 【解析】选 D。A 项“使得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错。 B 项“借助抽象符号”错。C 项“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 的边缘地位”错。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的优点是能够建立一种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 和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B.人们可能为自己创造出的新技术所控制,这是“人物人”的互动 交流方式所导致的。 C.有了发声渠道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因此要提高表达质量, 使之成为优秀资源。 D.信息时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深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 是商品营销的手段。 【解析】选 B。因果关系错,人可
11、能被新技术控制不一定是由“人物 人”的互动交流方式导致的。 - 6 - 3.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体现具有“媒介素养”的一项是(3 分) ( ) A.新冠肺炎疫情来临,针对喝白酒、抽香烟能预防病毒的说法,有人查 看其发布渠道,发现是朋友圈传播,再向医生求证,知道是假的。 B.某位青年学生的手机中安装“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知网等专业 资料文献网站、知乎等智能软件,从大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 C.有人曾用手机不停地刷微信、发微博、打游戏,发现这会消耗大量的 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读书和学习时主动关机。 D.“小猪佩奇”卡通形象备受儿童喜欢,有人进一步改编,如小猪佩奇 文身、怪异发型等,一些
12、家长及时屏蔽了这种卡通形象。 【解析】 选 C。 C 项属于个人克制力,是个人品格素养,不属于媒介素养。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4 分) 答: 答案:材料一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新媒介影响的四个方面,每个 方面又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材料三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指出媒介的重 要性,再说明媒介的具体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解决的办法。(4 分,每点 2 分) 5.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6 分) 答: - 7 - 答案:正视新媒体对人们的正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正面影响作用,消 除负面影响。揭示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直面真实的现实。
13、 政府运用好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培养媒介素养,加强批 判意识,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 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春蚕(节选) 茅 盾 “宝宝”都上山了(指蚕爬上稻草秆子,准备吐丝结茧),老通宝他 们还是捏着一把汗。他们钱都花光了,精力也绞尽了,可是有没有报酬 呢,到此时还没有把握。虽则如此,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去干。“山棚” 下爇了火,老通宝和儿子阿四他们伛着腰慢慢地从这边蹲到那边,又从 那边蹲到这边。他们听得山棚上有些窸窸窣窣的细声音,他们就忍不住 想笑,过一会儿又不听得
14、了,他们的心就重甸甸地往下沉了。这样地,心 是焦灼着,却不敢向山棚上望。偶或他们仰着的脸上淋到了一滴蚕尿了, 虽然觉得有难过,他们心里却快活;他们巴不得多淋一些。 “上山”后三天,熄火了。老通宝的儿媳四大娘再也忍不住,偷偷 地挑开芦帘角看了一眼,她的心立刻扑扑地跳了。那是一片雪白,几乎 - 8 - 连“缀头”都瞧不见;那是四大娘有生以来从没见过的“好大蚕花”呀! 老通宝全家立刻充满了欢笑。 同样的欢笑声在村里到处都起来了。二三十人家都可以采到七八 分,老通宝家更是比众不同,估量来总可以采一个十二三分。 接着是家家都“浪山头”了,各家的至亲好友都来“望山头”。老 通宝的亲家张财发带了小儿子阿九特
15、地从镇上来到村里。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老通宝随口回答道:“自然卖茧子。” 张老头却拍着大腿叹一口气,忽然地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村外那一 片秃头桑林后面耸露出来的茧厂的风火墙说道:“通宝,茧子是采了。 那些茧厂的大门还关得紧洞洞呢!今年茧厂不开秤!” 老通宝忍不住笑了,他不肯相信。他怎么能够相信呢?难道那“五 步一岗”似的比露天茅坑还要多的茧厂会一齐都关了门不做生意? 张老头子也换了话,东拉西扯讲镇里的“新闻”。最后,他代他的 东家催那三十块钱的债。为的他是“中人”。 然而老通宝到底有点不放心。他赶快跑出村去,看看最近的两个茧 厂,果然大门紧闭,不见半个人;照往年说,此时应早
16、已摆开了柜台。挂 起了一排乌亮亮的大秤。 老通宝心里也着慌了,但是回家去看见了那些雪白发光很厚实硬 鼓鼓的茧子,他又不住嘻开了嘴。上好的茧子!会没有人要?他不相信。 可是村里的空气一天一天不同了。才得笑了几声的人们现在都是 满脸的愁云。往年这时候,“收茧人”像走马灯似的在村里巡回,今年 - 9 - 没见半个“收茧人”,却换替着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请债主们就收 了茧子罢,债主们板起面孔不理。 全村子都是嚷骂,诅咒和失望的叹息!“真正世界变了!”老通宝捶 胸跺脚没有办法。然而,茧子是不能搁久了的,总得赶快想法:不是卖出 去,就是自家做丝。村里有几家已经把多年不用的丝车拿出来修理,打 算自家把茧做
17、成了丝再说,老通宝便也和儿子媳妇商量道:“不卖茧子 了,自家做丝!什么卖茧子,本来是洋鬼子行出来的!” “我们有四百多斤茧子呢,你打算摆几部丝车呀!” 四大娘首先反对了。她这话是不错的。四百多斤的茧子可不算少, 自家做丝万万干不了。 请帮手吗?那又得花钱。 阿四是和他老婆一条心。 小儿子阿多抱怨老头子打错了主意,他说:“早依了我的话,扣住自己的 十五担叶,只看一张洋种,多么好!” 老通宝气得说不出话来。 终于一线希望忽又来了。同村的黄道士不知从哪里得的消息,说是 无锡脚下的茧厂还是照常收茧。于是老通宝去找那黄道士详细问过了 以后,便又和儿子阿四商量把茧子弄到无锡去卖。阿四也同意了。他们 去借了
18、一条赤膊船,买了几张芦席,赶那几天正是好晴,又带了阿多。他 们这卖茧子的“远征军”就此出发。 五天以后,他们果然回来了;但不是空船,船里还有一筐茧子没有 卖出。原来那茧厂挑剔得非常苛刻。老通宝他们实卖得一百十一块钱, 除去路上盘川,就剩了整整的一百元,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老通 宝路上气得生病了,两个儿子扶他到家。 - 10 - 打回来的八九十斤茧子,四大娘只好自家做丝了。她借了丝车,又 忙了五六天,家里米又吃完了。叫阿四拿那丝上镇里去卖,没有人要;上 当铺,当铺也不收。说了多少好话,总算把清明前当在那里的一石米换 了出来。 就是这么着,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老通宝家为 的养了
19、五张布子的蚕,采了十多分的好茧子,就此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 地和三十块钱的债!一个月光景的忍饥熬夜不算! 1932 年 11 月 1 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老通宝的儿媳四大娘再也忍不住,偷偷地挑开芦帘角看了一眼,她 的心立刻扑扑地跳了”,表现出她急切、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 B.亲家张财发来“望山头”,给老通宝带来了“今年茧厂不开秤”的消 息,另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代东家来向老通宝催债。 C.小儿子阿多抱怨老通宝打错了主意,应该“扣住自己的十五担叶,只 看一张洋种”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表现了他的远见和智慧。 D.春蚕成熟得
20、好,一村的人却都受到了损失,老通宝家“采了十多分的 好茧子”,反而增加了债务,这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状况。 【解析】选 C。“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表现了他的远见和智慧” 的说法有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11 - A.“今年没见半个收茧人,却换替着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为 下文老通宝不得不去无锡卖茧子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B.文中有意使用“宝宝”“山棚”“上山”“缀头”“浪山头”等方 言及蚕事用语,突出了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C.“他们这卖茧子的远征军就此出发”,运用双关手法,用语幽默, 既表现老通宝卖茧子的决心,也
21、暗示他们此行的艰难。 D.在无锡茧厂卖茧子的过程,作者只做了简单的交代“原来那茧厂 挑剔得非常苛刻”,并未详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解析】选 C。“运用双关手法”的分析有误。 8.请简要分析文中老通宝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 答: 答案:在“山棚”下爇了火以后,一方面紧张而焦灼,另一方面又因淋 到蚕尿而快活(紧张焦灼)。看到雪白的好蚕花后,老通宝立刻充满了 欢笑(欢笑兴奋)。今年却没见半个收茧人,老通宝忧愁失望起来(忧 愁失望)。不得已贱卖到无锡茧厂后,老通宝又气得生病了(生气)。 (共 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9.茅盾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是时代的反映
22、”,请结合这句话简析本 文的基本特征。(6 分) - 12 - 答: 答案:小说通过大量真实的细节描绘了江南农村的蚕事活动和蚕农 生活,真实地表现了蚕农的勤劳和艰难生活。(写实角度)通过典型人 物老通宝一家春蚕丰收却反而负债的遭遇,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典型化角度)交代 了老通宝家破产的原因,一方面是“洋鬼子”闹的,另一方面是地主的 剥削,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导致农民破 产的现实。(揭示生活本质角度)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隐蔽在冷静 的描写和叙述之中。 (情感表达角度)(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条即可
23、, 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 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 13 -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其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 京)镇帅时所作。双旌:镇帅的代称。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 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
24、雨,象 征着人生暮年。 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 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 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选 D。 D 项,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慨叹,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 叹。 11.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 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 分) 答: - 14 - 【解析】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 手法。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 “却” 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两个字 的效果,“犹”
25、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 的浓重;“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 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 答案: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 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 含作者的无奈。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 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每点 3 分, 意思对即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15 分) 西湖、太湖、洞庭湖、洱海这些名湖,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它 们有的妩
26、媚,_,有的浓妆,有的淡 抹。唯独镜泊湖却另具一番情调,它妩媚、雄奇都谈不上,而是充满了 古朴的野趣。坐在镜泊湖旁那种有着尖顶、回廊的木头房子里,推窗也 可以看到一角的山色湖光。这个遥望不见一座塔、一道拱桥、一个亭 台楼阁的巨大湖泊,自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夺真”的景象,它所具有的 是一种粗犷的美、 朴素的美。 打个比方吧,它是在水乡浣纱时代的西子, 而不是宫禁里“云鬓花颜金步摇”的杨妃。 - 15 - 镜泊湖的湖水很清,湖面煞像大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船在上面航 行,上端是山色云彩,下面也是山色云彩,船头冲破了画图,涟漪潋滟, 波光摇曳。船腹下的图景又愈合起来。两岸山峦绵亘,比较靠近山崖的 时候,
27、似乎有点三峡气派。更奇特的,是这个湖曲折蜿蜒,实际上是由七 面大湖连串而成。_,所以人们常常 能发现惊喜。小船航行着,航行着,看来前头是岸了,谁知转一个弯,又 是一面大湖。湖中有一个地方,又是放流木排的场地,巨木成筏,在湖面 上载浮载沉。这样的景象,在其他人工修饰很多的名湖,也是难得一见 的。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 ) A.比拟、比喻、夸张 B.对偶、借代、排比 C.比拟、比喻、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解析】选 C。“它们有的妩媚,有的浓妆,有的淡抹”是排比句, 也是比拟句;“湖面煞像大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是比喻。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船在湖面上航行,
28、上下都是山色云 彩,船头前方是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的水面。”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 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 分) 答: - 16 - 答案:原文两次强调“山色云彩”并单独成句,突出了水天一色的美丽 景象,照应前面的“巨镜”。将“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等词语单独 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 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镜泊湖平静、美丽的特点。(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亦可得分)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答案:有的雄奇 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湖曲折蜿蜒/因为湖形成原 因特
29、殊(共 6 分,每点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5.下面是某高中学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张哲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邀请函,其中有用语不得体 的地方,请指出四处并改正。(4 分)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我们非常感 谢。同时,我们敬请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拿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 之力。本社兹定于本月 18 日上午 9 时在本校礼堂举行生物社团成立一 周年大会,届时恭请您务必莅临指导。 生物社团 张哲 2020 年月日 - 17 - 答: 答案:将“霸主”改为“大家”;将“忝列”改为“屈就”;将“拿 出
30、”改为“抽出”;将“绵薄之力”改为“指导帮助”;将“务必” 删掉。(每处 1 分,任选四处并修改正确即可) 16.蒋勋在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中写道:“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 梦,可以包容每一个书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他设身处地地对这 些卑微的存在进行打量,认为这些人物都是“正邪两赋”之人,没有截 然的好,也没有截然的坏,所以不必苛求。请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 小人物,结合相关情节,阐述这种“正邪两赋”的具体表现。 要求:写出人物名字,结合人物言行事迹加以分析,语句通顺,不超过 100 字。(7 分) 答: 答案:示例一:贾府的仆役焦大。他跟过太爷打仗,曾经救过太爷的命, 在贾府劳苦功高,让人敬重。但
31、他靠着曾有过的功劳无视主子,因怕被 - 18 - 人遗忘而过度努力。耍酒疯,说疯话,总想办法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终归 让人讨厌。 示例二:刘姥姥。她身居山野,孤陋寡闻,有些爱占小便宜,初进荣国府, 将自己作为笑料,供贾府众人玩乐;同时她有计有谋,知恩图报,受王熙 凤托付,义无反顾拯救巧姐。(正面、反面各 3 分,语句通顺 1 分) 四、写作(5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 分)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又说:“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校园中,我 们时常看到有人丢弃食物,馒头只吃一半就扔掉,菜刚吃一点就倒掉, 面包只吃
32、一半就抛给流浪猫问之,有的说“家里富有,吃穿不愁,何 须在乎这一点” ;有的说 “大家都浪费,我何必装节俭” ;如果有人节俭, 反而被人认为是穷酸。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 “思俭中学” )同学写一篇倡议书, 倡行节俭,反对浪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 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 只抓住只言片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
33、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 - 19 - 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 抓住重点。 审题:材料既着眼于勤俭思想和勤俭文化的传承,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 会问题的呈现,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思想纠正现实生活 中同学们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偏差和错位,引导同学们形成勤俭节约的 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节约资源,为 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首先,要通读所给材料,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 和感情倾向“倡行节俭,反对浪费”;材料两次引用名言,强调了节 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节俭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两点在写作中应予以强调;材料列举的种种
34、浪费食物的现象,以及种 种错误的说法和做法,在写作中应从现象到本质深入分析,予以批判。 其次,揣摩命题提示,明确写作要求:写一篇倡议书,倡议书的格式要正 确,写作对象要明确,语气要合宜。 参考立意: (1)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2)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4)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 (5)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 (6)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20 - 【参考例文】 “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倡议书 亲爱的思俭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由俭入奢
35、易,由奢入 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进步、 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人忘了 “勤 俭节约”的美德,甚至一些同学出现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的现象。 有人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也 有人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 大的时代啊!” 这些同学的理由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勤俭节 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个 人得以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家庭得以充裕富足,我们的国家得 以长远发展。很多同学把铺张浪费等同于正常的消费,混淆
36、了概念,这 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呢? 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美德。被评 为“时代楷模”的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外出开会讲课一直坚持能坐火车 就不坐飞机,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坐火车时连盒饭都不舍得吃,吃住 都是最便宜的酒店,生怕花公家的钱,生怕麻烦其他同事。无独有偶,人 们眼中的“树先生”布衣院士李小文,追求节俭,穿布鞋上课,快意 - 21 - 人生,但这阻挡不了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两位院士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他们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基本的消费、正常的 生
37、活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能够满足我们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 地传承勤俭节约美德。2018 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老人离休后放弃了部队 安排的住房,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她和丈夫至今生活简朴,家中 的沙发缝缝补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双只有 15 块钱的鞋,是老 人眼中最好的鞋。马旭老人和丈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满足于基 本的物质生活,把勤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此,我发出如下倡 议: 一、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俭,合理消费,增强节约 意识,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杜绝浪费行为。 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节约典型事迹,弘扬节约风气。学生们互 相提醒,互相监督,人人争做节俭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努力 营造厉行节约的校园氛围。 三、落实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争当 节约的模范。 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勤俭节 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牢记勤俭节约,节约一 粒粮食,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 倡议人: - 22 -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