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右图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王金庄村石堰梯田,是典型的太行山旱作梯田。梯田由一块块山石修 葺而成,规模宏大,层层叠叠直上山巅。所谓石堰,就是石头垒起的梯田田埂。石堰的平均厚度约为 0.7米,每立方米石堰大约由 400 块大小不一的山石堆叠而成,在它们的拱卫下,梯田对山坡进行了最 大程度的利用,有的坡面利用率高达 90%,面积最小的梯田甚至不足 1 平方米。读图,完成第 13题。 1.关于河北涉县石堰梯田,说法错误的是(
2、 ) A.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土薄水少” B.便于就地取材,蓄水保墒 C.能减少洪水灾害对下方村落的威胁 D.阻滞冬季冷空气对村落的影响 2.当地修筑石堰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争、瘟疫、灾害等的逼迫 B.人均耕地面积小、压力大 C.促进山区水土保持 D.获取光照,保证高产稳产 3.目前,许多地方的梯田被废弃,原因可能是( ) 农业科技落后,生产效率降低 农业机械应用困难 农民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 农村生育 率下降 A. B. C. D.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问题,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下图反映 20002015 年我国各 地分区水稻
3、、小麦、玉米和豆类作物产量的贡献率(产出量/投入量 100%)变化格局。读图,完成第 46 题。 4.图中 a、b、c、d分别代表的作物是( ) A.小麦、豆类、水稻、玉米 B.豆类、水稻、玉米、小麦 C.玉米、豆类、水稻、小麦 D.水稻、小麦、玉米、豆类 5.东北区 a 作物产量贡献率雄踞全国第一主要得益于其 ( ) A.地广人稀 B.科技发达 C.土壤肥沃 D.雨热同期 6.b作物生产空间的变化会导致其( ) A.储存难度增加 B.出口数量扩大 C.流通效率提高 D.运输成本上升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被誉为“内蒙古粮仓”。自 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表水断 流现象时有发
4、生。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西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科研人员通过科 学手段与降雨资料,重构了 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下水的变化模型,并经过实地勘测后得出下图。 据此完成第 79题。 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波动增大 B. 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持续减少 C. 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巨大 D.根据模型重构曲线,20052011 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 8.关于该流域 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减少,下渗补充减少 B.气候异常变化,蒸发加剧 C.农业发展导致地下水持续开采 D.人口激
5、增,用水增多 9.为了解决该流域水资源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B.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实施西水东调工程 C.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 D.人工增雨,增加大气降水 读 19782004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第 1011 题。 10.我国非能源矿产资源与经济增速不匹配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辽宁 B.河南、云南 C.甘肃、黑龙江 D.北京、江西 11.福建、广东两省级行政区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 )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科技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石油进口通道。读图,完成第
6、 1213 题。 12.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 A.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B.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C.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D.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13.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 ) A.油源相对不足 B.运输连续性较强 C.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大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2020湖南永州三模)向海经济是依靠海洋获得资源和创造财富,以实现陆海经济互动融合为目的,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长期以来,广西内陆腹地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地的大宗物资水路出 海依赖珠江,往往需要绕道珠江三角洲。规划中的平陆运河
7、(右图)将沟通北部湾海运和西江水道,对 钦州港产生极大影响。据此完成第 1415题。 14.有关目前北部湾地区发展向海经济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优良港口,对外贸易便利 B.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C.临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 D.南临南海,海洋资源丰富 15.推测平陆运河建成后对钦州港的有利影响是( ) 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缓解港口洪涝灾害 减轻港口的泥沙淤积 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5分)(2020辽宁实验中学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粮食生产需要占用耕地资源。不同地区之间的粮食交易可以看
8、作是相应区域间的耕地交易,这 部分耕地可称之为虚拟耕地。虚拟耕地流出区一般会承受很大的生态和发展压力。为了实现区域 发展的公平性,虚拟耕地流入区应该对虚拟耕地流出区实施生态补偿。下表示意我国 20012015 年 各省级行政区虚拟耕地净流入、流出年份数量统计(注:统计数据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 湾省)。下图示意我国虚拟耕地流动格局。 省 级 行 政 区 净流入年 份数量 个 净流出年 份数量 个 省 级 行 政 区 净流入年 份数量 个 净流出年 份数量 个 北 京 15 0 湖 北 3 12 天15 0 湖0 15 津 南 河 北 4 11 广 东 15 0 山 西 15 0 广 西
9、 15 0 内 蒙 古 0 15 海 南 15 0 辽 宁 5 10 重 庆 2 13 吉 林 0 15 四 川 2 13 黑 龙 江 0 15 贵 州 15 0 上 海 15 0 云 南 11 4 江 苏 15 0 西 藏 15 0 浙 江 15 0 陕 西 14 1 安 徽 1 14 甘 肃 9 6 福 建 15 0 青 海 15 0 江 西 3 12 宁 夏 0 15 山 东 1 14 新 疆 0 15 河 南 0 15 (1)我国虚拟耕地空间流动有“北耕南流”的特点,试分析其原因。(4分) (2)在表中选择一个符合“省级行政区 C”特征的北方省级行政区,简述其某些年份会成为虚拟耕地流
10、入区的主要原因。(4 分) (3)列举虚拟耕地流出区可能承受的生态代价。(3 分) (4)简述生态补偿对虚拟耕地流出省级行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 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分析材料一,说出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4 分) (2)分析材料二,说出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并简要分析其原 因。(6 分) (3
1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低于 1.00 的省级行政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 (4 分) 18.(12 分)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属于大型大陆裂谷盆地,在该地区地层中发现石灰岩等海相沉积物。 该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推测西西伯利亚盆地地质历史时期能源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4 分) (2)简述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3)说明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该地区的有利影响。(4 分) 19.(14分)(2020江苏南京、盐城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江苏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
12、和南通三市,陆域面积约 3.2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较长。 材料二 图 1为 19842016 年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图 2为江苏省海岸线长度变化折线图。 图 1 图 2 (1)描述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特点。(4分) (2)导致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至少写两点)(2 分) (3)大规模开发海岸带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4 分) (4)与山东、浙江相比,江苏北部、中部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港口发展相对落后,试分析原因。(4 分) 第十六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13.1.D 2.D 3.B 第 1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岩石广布,土层薄,降水较少,故 “土薄水少”;石堰梯田用山石
13、修葺而成,就地取材,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缓地表径流速 度,并能蓄积一定洪水,可减少洪水灾害对下方村落的威胁;梯田对阻滞冷空气关系不大。 故 D说法错误。第 2 题,修筑梯田的主要原因:战争、瘟疫、灾害等因素逼迫一些人转 向大山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不得已背井离乡,在低山丘陵的缓坡地带修筑梯田;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面积小的地区,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对土地的压力,在缓坡地区修 筑梯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人们在缓坡地区修筑梯田,以达到蓄水、保土、保肥的作 用。梯田通风、透光条件较好,当地的梯田在各个坡向都存在,不能保证光照的获取,所 以当地修筑石堰梯田的原因不包括 D。第 3 题,农业科技
14、不断进步,生产效率会有所提高。 城镇化与工业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种地纯收入太低,农业机械应用困难, 种地条件太苦,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加上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梯田农业可持续发展 面临着威胁,许多地方梯田被废弃。由于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 农村生育率大幅下降,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民荒”。故选 B。 46.4.B 5.C 6.D 第 4题,读图可知,a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应为豆类;b 作物主要分 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应为水稻;c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应为玉米;d作物主要 分布在黄淮海区,应为小麦。第 5题,我国东北区黑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
15、于大 豆生产,从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因此,东北区 a作物产量贡献率雄踞全国第一主 要得益于其土壤肥沃。第 6题,b 作物为水稻,图示其产量的贡献率在东北区明显提高;水 稻在我国南方地区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促使大量水稻南运,导致其运输成本上 升。 79.7.D 8.D 9.C 第 7题,据图可知,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变化值大于零,因此 1998 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持续增加;1998 年以后,地下水储量先增加后减小;模型重构与水井实 测差别不大;根据模型重构曲线,2005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第 8 题,据图可知,1998年以后,人类活动大量用水导致地表水减少
16、,下渗补充减少,地下水储量 减少;由材料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可知,气候异常变化,蒸发加剧;该 流域为“内蒙古粮仓”,农业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持续开采;该时段我国已推行计划生育 政策,人口增长率较低,所以该地区人口没有激增。第 9题,由于该流域为“内蒙古粮仓”, 不能大量退耕还林;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距离海洋更远,比东部缺水严重,实施西水东调工 程不现实;大量耗水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在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能缓解该流域水 资源短缺问题;人工增雨成本高,且不能解决该流域缺水问题。 1011.10.A 11.D 第 10 题,根据 19782004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非能源矿产资源
17、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可以看出:四川、辽宁两省级行政区非能源矿产资源量占全国总 量比重较高,但经济增速慢。第 11题,福建、广东两省级行政区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 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其经济发展,故选 D。 1213.12.A 13.C 第 12题,石油来源渠道的增加,可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A 正确;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B错误;我国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 输和海洋运输,与公路、铁路不能交会,不能构成交通运输网,C 错误;我国以煤炭为主的 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彻底改变,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 构,D错误。第 13 题,中缅油气进口通道的源头位于世
18、界石油最丰富的中东,油源充足,A 错误;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 然后再经管道运输进口,需海陆联运,海洋运输的连续性较差,受气象等因素影响较大,B 错误,C 正确;我国石油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中缅油气进口通道不能直达我国 主要消费市场,D错误。 1415.14.B 15.D 第 14题,根据材料“长期以来,广西内陆腹地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地的 大宗物资水路出海依赖珠江,往往需要绕道珠江三角洲”可知,受水陆交通条件的限制,北 部湾地区经济腹地并不广阔。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第 15题,平陆运河沟通了北部湾 海运和西江水道,从而扩大钦州港的经济腹地
19、,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正确;平陆运河 联通了西江与钦江,并不会缓解港口的洪涝灾害。同时,钦州港附近的泥沙来源增多,港 口的泥沙淤积量可能增大。 16.答案 (1)原因:虚拟耕地流出区(北方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地广人稀),粮食产 量高;消费量较小。(从虚拟耕地流入区角度回答也可) (2)河北、辽宁、山东(任选其一)。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或气象灾害)影响 大,产量不稳定。 (3)农业污染(水、土壤等污染);地下水开采过度;植被破坏;土壤侵蚀。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造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促进粮食产 量提升;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17.解析 第
20、(1)题,从材料一可知,北方地多水少,南方水多地少,水土配合不协调。第(2)题, 读图可直接得出东部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是福建,原因从其降水和 耕地比重两方面分析。第(3)题,一方面从开辟水源方面考虑,另一方面从调整农业结构 方面考虑。 答案 (1)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 (2)福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地形多山地、丘陵,耕地比重小。 (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 18.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盆地,且发现有海 相沉积物,说明有海洋生物沉积;煤炭形成需要大量的植物残骸,因此该地在地质历
21、史时 期森林资源丰富、沼泽广布。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沼泽广 布,交通不便;由于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资源开采难度较大;人口稀少,劳 动力短缺;等等。第(3)题,资源的开发,可以吸引人口迁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当 地工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有海洋生物沉积;森林资源丰富;沼泽广布。 (2)纬度高,气候寒冷;沼泽广布,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自然条件恶劣,对技 术水平要求高;距离市场较远;等等。 (3)加快该地区人口迁入,人口数量及密度增加,形成资源型城市;改善当地交通条件,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
22、进当地工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19.解析 第(1)题,结合 19842016年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可看出,海岸线明显向海 洋推进,中部的平直海岸线逐渐缩短,南部、北部的海岸线逐渐曲折且增长。从江苏省海 岸线长度变化折线图中可看出,海岸线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大幅增加。 第(2)题,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为淤泥质海岸。滩涂围垦、养殖、晒盐和发展旅游业都可 能导致海岸线变化。第(3)题,大规模开发海岸带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两个方面来回答。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会加剧海洋污染;会破坏海岸带生态环境,导致湿 地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第(4)题,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可
23、从自然和社会经济 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条件方面,江苏多为淤泥质海岸,不利于建港口。社会经济方面主 要考虑市场需求,江苏北部、中部及相邻的安徽经济相对落后,市场需求小;经济相对发 达的江苏南部离上海港、长江更近,对江苏北部、中部港口几乎没有需求。还有人们长 期以来重江轻海、重南轻北的观念。 答案 (1)海岸线明显向海洋推进;海岸线总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大幅增 加;中部的平直海岸线逐渐缩短,南部、北部的海岸线逐渐曲折且增长。 (2)滩涂围垦;养殖;发展旅游业;晒盐。(至少写两点) (3)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污染加剧。 (4)江苏多为淤泥质海岸,不利于建港口;江苏北部、中部及相邻的安徽经济相对落 后,市场需求小;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南部离上海港、长江更近,对江苏北部、中部港口 几乎没有需求;长期以来重江轻海、重南轻北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