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学期拉萨片区高中十校期末联考第二学期拉萨片区高中十校期末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
2、“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 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 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 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 杜诗万景皆实, 固然未必十分确切, 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 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 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 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 山雪花大如席” ;杜甫虽然也有夸张
3、的手法, 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 如 “鸬 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 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 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 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 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 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 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 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4、。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 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 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 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 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 甚着力。 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 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 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 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
5、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 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拈不 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 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及创作态度、题材的差异,决定了飘逸与沉郁风格的不 同,其风格不同可从所选意象看出:前者常超越现实,后者则偏于写实。 B、李白的诗歌常常穿插表现历史、神话、梦境,把表面似乎没有逻辑联系的意 象组合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 C、杜甫写诗往往
6、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 题上; 他的一些记游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甚至可作地理研究的辅助 资料。 D、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 两者不能互学。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但的确道出了两者风格与意象的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李白和杜甫都能用夸张, 但李白想象驰骋、 夸张大胆, 如 “燕山雪花大如席” ; 而杜甫取自现实、偏于写实,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B、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图画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他本人的诗歌创 作也常常如此,往往从实处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
7、运的问题。 C、李白诗歌总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很少精致描绘生活细节,但虚 中见实,实处用力,妙在烘托,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飘逸。 D、杜甫诗歌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 节穿插起来,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甚为悲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古体诗,写的都是安史之乱, 但李诗对现实似乎不甚着力,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 B、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的是重大社会政治内容,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现出生活细节和作者内心的波谰。 C、李白
8、的诗歌往往在虚处用力,诗的意象不粘不滞,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风飘逸洒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具艺术魅力。 D、杜甫的诗歌往往在实处用力,其妙在于刻画,刻画深入具体,气魄非同一般, 意象不浮不泛,情感真实深挚,显现出沉郁的风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百年震柳 梁衡 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1920 年 12 月 16 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 8.5, 烈度 12,死 27 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 远大于后来 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和 2008 年的汶
9、川大地震。 是日晚 8 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 大地瞬间裂开一条 237 公里长的大缝, 横贯甘肃、 陕西、 宁夏。 裂缝如闪电过野, 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 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 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 它照样噼噼啪啪, 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 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 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为了寻找这棵树, 从县城出发, 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 左拐右折, 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正当我心头
10、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 行到谷底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 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 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 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 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 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 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 400 岁的高龄,而大难 后至今又活了 100 年。 看过树皮, 再看
11、树干的开裂部分, 真让你心惊肉跳。 平常, 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 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 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 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 是灾难过后, 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 百年的疤痕, 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 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 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柳树,论性
12、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 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 现出特别的顽强。 在北国的黄土地上, 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 秋天落叶最迟的树, 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 与大军同行。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 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 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 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 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
13、不死,百代千秋。 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 27 万人的生命, 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这株灾后之 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 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 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 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 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 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
14、建一座“震柳人 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 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人民日报2016 年 8 月,有改编)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段形象地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不仅概述了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 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B文章第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对震柳能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 代,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传说,进一步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 伤口,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
15、平。 D文章用磅礴大气、酣畅淋漓的文字写地震,文采、史料、哲思相结合,将可 贵的“震柳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读来荡气回肠。 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段。(6 分) 6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百年震柳”的深刻意蕴。(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老而不朽”周有光 张森根 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师之一。他不仅在 学术生涯中成果丰硕、知识渊博、工作勤奋、思想新潮,还通过读书、养性、敦 品、励行,展示了知识分子应具备的社会担当和人生境界。 周有光是个乐天派。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为了躲避轰炸和谋生,前后转 了
16、 17 个住处,女儿因缺医少药活到 4 岁就夭折了,他儿子被流弹击中,肠子上 被打穿 5 个孔。好端端的一个中产家庭,就在战乱中落到挨饿的地步。抗战胜利 后,他回到上海,身无长物,只能重新开始。但他并不沮丧,依然像战前那样积 极工作,关心社会。 如今周有光已经百岁,笔者上门拜见时,仍见他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十分 健谈。许多比他年纪小的老年人都说:人老了,活一天算一天。他却说:“老不 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他将 81 岁作为 1 岁,从头开始算起,他还要 继续读书、思考和写作。他真是一位快乐的智慧老人! 周有光说:“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话一定是真理的前提。”他不想为了 个人的利害关系或
17、避祸免灾去说瞎话和昏话。他在知识与理性的层面上,讲自己 相信的话, 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绝不随风转舵。 在学术争论上, 他决不当和事佬。 他针对一位威望比他更大的学者进行了批驳。这位大学者主张“汉字简化及拼音 化是歧途”,乃至反对古书“今译”周有光一一予以否定。周有光认为,甲 骨文中就有简繁之分,古代就有简化字,书法家王羲之经常写简化字;历代都用 当代字体改写古书的,因此,“今译”早已有之。删繁就简是“汉字和一切文字 的共同规律”。“认为文言比白话优美,那是心理错觉。目前有一股复古风,这 是缺乏时代意识和自信心的表现。青年们不可误入歧途。” 周有光为见闻随笔撰写前言时写下来“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18、”这个标题。 他上大学主修经济学,工作用的是金融学;去美国后,靠的是进图书馆自学;解 放后他一人干三份工作,曾在复旦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他没有洋学校颁发的荣 誉头衔,全凭真才实学当上了教授。 1956 年,50 岁的他改行参加陌生的中国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工作。他感到平 时积累的知识不够用,与同事存在差距,于是发挥钻研精神,刻苦学习。他不仅 参与研制汉语拼音方案,还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研究中文信息 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等方面显露头角。 85 岁离开办公室,他忽然“发现井外还有一个无际无边的知识海洋,我在 其中是文盲,要赶快自我扫盲”。他静坐在 9 平方米的“有书无斋”中看书、思 考、写
19、作,草稿先让朋友和晚辈评点修改,有的文章发表后再改正、补充。他晚 年出了六七本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学术性文集。他说“不知道读者们会不会笑 我幼稚和迂拙”,但读者对这些跨学科研究的文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在百岁新稿自序中说:“老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 历史的书籍首先想了解三个国家: 中国、 苏联和美国。 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 因为考古不易,考今更难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 “老而不朽谓之圣”,诚如斯人。 (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相关链接: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 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
20、 年, 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 方案(1958 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选自王乾荣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周有光先生做研究工作,与其他学者尤其是学院派学者不同的是,他的研 究具有的重要功能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就如拼音方案的制定等,就像他在宁夏 五七干校,考虑的是实用型的适合宁夏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他早期的汉字改 革概论等著作在内,他所要完成的工作是推进中国的语文现代化,为中国实现 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条件。 (选自叶芳有光一生 一生有光:中国最高龄知识分子的百年历程) 最近,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走访了周先
21、生早年就读的圣 约翰大学旧址,对学校简单四个字的校训“光与真理”印象深刻。他感觉自 己似乎一下读懂了周有光。说起周有光,中国社科院颇受人关注的中青年历史学 家马勇非常赞叹。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他发现,近代思想家的巨大变化 大都是年轻时激进, 中年时开始调和平庸, 到老年时趋向保守。 但这样一个规律, 被周有光先生用行动彻底颠覆。“他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 望和力量。” (选自谢湘百岁周有光: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有光反对文言文学习,当时社会吹复古风,主张文言比白话美,而周则认 为这是缺乏时代意识和自信心的表现。 B
22、周有光知识渊博,晓四种语言,曾从事经济学研究,后又转行做汉语言研究, 主持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 C周有光崇尚“活到老,学到老”。他不理读者嘲笑他幼稚和迂拙,仍在晚年 出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学术性文集。 D周有光晚年研究中国,他认为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体现出他不以名人自居, 坦陈自己困难的谦逊品质。 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这句话表现出周有光顺其自然、随遇 而安、与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B周有光敢说真话,敢说自己思考过的话,在学术争鸣中尤其如此,不随风转 舵,不畏惧权威,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责
23、任与境界。 C文章多处引用周有光自己的话,侧面体现出周有光的品质,使读者对周有光 的认识更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D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口语化地叙述了周有光后半辈子的生活、工作, 从做学问和做人等方面展示了一位大家的可贵品格。 9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周有光“老而不朽”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苏轼,字 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 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
24、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 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 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 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 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 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 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 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 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
25、其徒持畚锸 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 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 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 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 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 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 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
26、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 至出入侍从, 必以爱君为本, 忠规谠论, 挺挺大节, 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 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 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
27、矣 D.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 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 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 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 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D. 春秋 是由孔子修订的
28、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 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 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 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 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 直
29、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 滂母邪?”(5 分)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
30、晚年归隐于终南山 边。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 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舍不得让老人 回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 15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 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 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 _,_。 (2)在师说中,对
31、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 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 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 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人人都曾有过伟大的梦想,但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心无旁骛 。 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 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 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林清玄在上世
32、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推出温一壶月光下酒冷月钟笛等一 系列著作,而立之年就已经获得很多文学奖项,成为炙手可热 的作家。 现代人忙于工作,无暇打理家事,往往聘请家政人员帮忙打理。但目前,我国 高学历高技能的家政人员还是凤毛麟角 。 和谐的人际关系,卓越的工作业绩让他的职位顺利升迁,对此,他总是安之若 素 。 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 ,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 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A. B. C. D. 18.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位 87 岁的老人依旧笔耕不辍,作为首席儒藏项目 的专家,他把这个浩大的典籍编纂计划延
33、续到 2025 年。 B. 旨在以增加女性选手比例,促进两性平等为目标,国际奥委会批准了 2020 东京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对等多个项目进行了调整。 C. 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 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 首届跨境电商论最近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 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风物长宜放眼量”,自然美景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闲暇之余,我们 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近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 B.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坎何,但我们要抱有“长风破
34、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坚定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C.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 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 D. 企业家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 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广大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汉乐府诗孔雀东南 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 。如上下款
35、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词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 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 朝的书札,。 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 就是这样。 21.下图是广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向广 大市民介绍废旧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 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 动。( 5 分 )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作文,根据要求作文。 “风波”是指纠纷或乱子,多指那些纠扯不清或变化多端的事件。大体有: (1)意外发生的偶然事件;(2)矛盾冲突事件;(3)惊险新奇事件。 请以“风波”为题写一
36、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要求:事件要有波澜; 情节合情合理;不得抄袭。 第二学期拉萨地区高中十校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万景皆虚” “万景皆实”是前人观点,并非严羽所述。 2.C“实处用力”主要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特点。 3.A“后者更胜一筹”错,两者各有千秋。 4. (3 分)C(C 项“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错误,这里主要体现的是柳树 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给人生机勃勃之感。 ) 5.(6 分)词语选用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如动词“翻翻拐折” ,写出了道路的 艰难,烘托了地震破坏的严重;拟声词“嘎嘎嘣嘣”生动地写出了地裂的对柳根的撕裂。 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
37、形象地塑造了震柳这一形象。如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 图案的美与震柳的丑对比,突出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行文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有力地 揭示了百年震柳的艰难的生命历程,增强了气势,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每点 2 分) 6.(6 分)“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 怀的历史;“百年震柳”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在巨大灾难,让我们感受到了面前,生命 是脆弱渺小的,但震柳历经百年依然顽强地活着,生命又是顽强的;“百年震柳”是民族 精神的象征。它至柔至坚,适应性强,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坚韧不 拔、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历经磨难、 傲然而立的再生精神是新
38、形势下我们民族拥有的高尚 而强大的助推器;“百年震柳”启迪人们:战胜灾难唯有坚守,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拥 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7.B(A 项断章取义,只能说明周老反对那种认为推行白话文是歧途的复古风,而不是反对 学习文言文;C 项理解有误,原文是“不知道读者会不会嘲笑” ,而且后面表明读者给予了 很高评价;D 项他认为研究自己的祖国难,主要不是表现谦逊,而是展现他为了研究祖国而 不断阅读专业之外的书籍。 ) 8.B (A 项这句话能体现周有光顺其自然,但不能体现随遇而安,与世无争;C 项“侧面” 不对,引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是直接正
39、面的体现;D 项“口语化”不准确) 9.面对衰老乐观坦然地接受(2 分) ;坚持活到老学到老(50 岁改变学术方向,从事语言文 字研究,致力于语文改革;85 岁仍看书、思考、写作,出版多本学术性文集) (2 分) ;品行 展现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和境界,成为后世典范,是年轻人的榜样(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 量) 。 (2 分) 10. B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叹曰: “吾昔 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 ) 11. D (五经: 易经 、 尚书 、 诗经 、 礼记 、 春秋 ) 12. A (闻者始哗不厌,厌:心服。 ) 13.(1)苏轼问母亲
40、: “苏轼如果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 “你能够 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 “许” “为” “顾”各 1 分, 句意 2 分,共 5 分。 ) (2) 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来守住各自负责 的地方,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 “庐” “以” “全” 各 1 分,句意 2 分,共 5 分。 ) 14 (3 分)C( C 项,尾联说诗人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 ) 15 (共 6 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 (2 分)诗 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
41、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 悠闲无心的云兴起飘游。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 逸与美好。 (2 分)突出了诗人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心境,表现了诗人恬淡的天性和超然 物外的风采。 (2 分) 16 (6 分) (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17.C(3 分)(心无旁骛: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 专心致志。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 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凤毛麟角:比喻珍
42、贵而稀少的人或事 物。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 ) 18.D (3 分) (A. 语序不当, “首席”应放在“专家”的前面。B. 句式杂糅,删除“旨在” 。 C. 成分残缺, “工作” 后应加“意见”或“汇报” 。) 19. A(3 分) (A项“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 万物。语境是观赏自然风物。诗句与语境不相符。 ) 20.(6 分)信指使者。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 (写出一处得 1 分,两处 3 分,三处得 5 分,意思对即可。 )
43、21.(5 分)例:登陆“绿箱子网” ,选择回收价格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 成功后可换取绿 E 币和现金,绿 E 币还可以兑换日用品。轻松点击,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 行动吧! (意思正确即可) 22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44、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 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 母亲: “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
45、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 亲是否允许呢?” 程氏说: “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 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 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 庄子的时候,感叹说: “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 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 ”嘉祐二年(1057) ,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 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 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 当他得到苏轼的 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
46、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 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 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 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 “我要避开他, 让他高出众人一头之地。 ”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 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 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 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 “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 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
47、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 ”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 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 “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 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 ”士兵头目说: “您太守大人 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 ”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 军营, 修筑起东南长堤。 雨日夜不停, 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淹没到洪水里。 苏轼在城墙上过夜, 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 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来守住各自负责的地方, 最后终于保全了徐 州城。 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 为免役制。 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
48、免役的害处, 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 苏轼说: “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 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 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 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 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 ”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 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 “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 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 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 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 建中靖国
49、元年(1101) ,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 66 岁。 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 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 (这 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 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 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 忠心耿直 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 然在朝廷中任职。 附诗歌鉴赏: 开头两句: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 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 而信奉佛教。 “晚” 是晚年; “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 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 “足下方温经, 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 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 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