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9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第第1 1课时课时 第第2 2课时课时 第第1 1课时课时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你们能说同学们,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你们能说 出几句有关桃花的诗吗?出几句有关桃花的诗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花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意蕴丰富。桃花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意蕴
2、丰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东晋著名文人陶渊明的一篇今天,我们来学习东晋著名文人陶渊明的一篇 以“桃花”命名的文章以“桃花”命名的文章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根。根 据课文题目,你能想到一个什么成语?据课文题目,你能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陶渊明(约陶渊明(约365365427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名潜,字元亮, 私谥靖节,因宅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私谥靖节,因宅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 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 语言
3、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被称为“田园诗人”。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被称为“田园诗人”。 主要作品有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桃花源记桃花源记饮酒饮酒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等。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屋舍(屋舍(shsh) 俨然(俨然(ynyn) 阡陌(阡陌(qinqin) 垂髫(垂髫(tiotio) 怡然(怡然(yy) 邑人(邑人(yy) 诣(诣(yy) 问津(问津(jnjn)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朗读指导:古人称断句为“句读”。文朗读指导:古人称断句为“句读”。文 言的断句水平跟
4、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 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 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文言文的阅读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文言文的阅读 和理解。和理解。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并积累词汇。并积累词汇。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 瓜果等)滋味好。瓜果等)滋味好。 阡陌交通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 事业。)事业。)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率妻子邑人来此
5、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 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 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为为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介词,对、向) 舍舍
6、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便舍船便舍船(动词,离开)(动词,离开) 屋舍俨然屋舍俨然(名词,房屋)(名词,房屋) 寻寻 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动词,寻找) 寻病终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副词,随即、不久) 判断句: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也”表判断)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倒装句:倒装句: 问所从来问所从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 所来”)所来”) 省略句:省略句: 林尽水源林尽水源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 “林尽(于)水源”“林尽(于)水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省
7、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一一为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一一为 (之)具言所闻”(之)具言所闻”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陶渊明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全文以武陵陶渊明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全文以武陵 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请同学们找出写渔人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请同学们找出写渔人 行踪的词句。行踪的词句。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缘溪行缘溪行复前行复前行从口入从口入复行数复行数 十步十步便要还家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辞去辞去及郡下及郡下寻向所志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不复得路 依据渔人行踪,用自己的话讲依据渔人行踪,用自己的话讲 述该故事并背诵课文。述该故事并背诵课文。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在大家的
8、背诵声中,美丽的桃花源向我们在大家的背诵声中,美丽的桃花源向我们 走来,那灼灼的桃花就好像绽放在我们眼前。走来,那灼灼的桃花就好像绽放在我们眼前。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美好的意蕴。今天我们就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美好的意蕴。今天我们就 去感受一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美好。去感受一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美好。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第第2 2课时课时 回想一下,文中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回想一下,文中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 境优美的句子有哪些?在文中勾画相应语句。境优美的句子有哪些?在文中勾画相应语句。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一、外部环境之美一、外部环境之美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9、百步,中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是一片怎样的桃花林?边朗读边想象,用这是一片怎样的桃花林?边朗读边想象,用 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不知走了多久,就在身心俱疲之际,眼前不知走了多久,就在身心俱疲之际,眼前 忽然出现一片仙境。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与忽然出现一片仙境。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与 溪石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沿着溪流走上几溪石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沿着溪流走上几 百步,两岸仍是一片片茂密的桃花林,晴空下,百步,两岸仍是一片片茂密的桃花林,晴空下,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桃枝交错,纷纷扰扰;桃花缤
10、纷迷离,似红云,桃枝交错,纷纷扰扰;桃花缤纷迷离,似红云, 似粉霞。而桃林地面上则青草葱茏,就连路过似粉霞。而桃林地面上则青草葱茏,就连路过 的清风也沾上桃香,惹下了一场桃花雨。只见的清风也沾上桃香,惹下了一场桃花雨。只见 那些花瓣调皮地在空中起舞,最后或落在岸上,那些花瓣调皮地在空中起舞,最后或落在岸上, 与青草私语,或落于溪中,随流水旅行与青草私语,或落于溪中,随流水旅行 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花林,渔人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花林,渔人 又有什么感受呢?又有什么感受呢?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11、,欲穷其林”,体现了“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现了 渔人十分好奇,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渔人十分好奇,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朗读指导:“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朗读指导:“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 “数百步”三字要强调重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数百步”三字要强调重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 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 “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语气贯连,“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语气贯连, 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徐徐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徐徐 呈现出来,就
12、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 痴迷沉醉之情。痴迷沉醉之情。 渔人走到了溪流的尽头,看见一座山,山渔人走到了溪流的尽头,看见一座山,山 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光亮。他于是下船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光亮。他于是下船 上岸,从洞口进去。洞口最开始很狭窄,只容上岸,从洞口进去。洞口最开始很狭窄,只容 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 亮了。他看到了什么呢?亮了。他看到了什么呢?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二、内部环境之美二、内部环境之美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土地平旷,屋舍俨
13、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犬相闻。 从句中同学们读出了桃源的内部环境有什么从句中同学们读出了桃源的内部环境有什么 特点呢?特点呢?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桃源内部环境优美。体现在“有良田、美桃源内部环境优美。体现在“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一句中,这句意思是,有肥沃池、桑竹之属”一句中,这句意思是,有肥沃 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土地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土地 肥沃,池塘粼粼,桑树高大,竹子青翠,可见肥沃,池塘粼粼,桑树高大,竹子青翠,可见 其环境十分优美。其环境十分优美。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桃源内部环境宁静。体现在
14、“阡陌交通,桃源内部环境宁静。体现在“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一句中,这句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鸡犬相闻”一句中,这句意思是,田间小路交 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从听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从听 觉方面,以喧闹衬托桃花源的宁静。觉方面,以喧闹衬托桃花源的宁静。 桃源内部生存环境好。体现在“土地平旷,桃源内部生存环境好。体现在“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一句中,这句意思是,土地平坦开屋舍俨然”一句中,这句意思是,土地平坦开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阔,房屋整整齐齐。土地平旷,说明这里地势阔,房屋整整齐齐。土地平旷,说明这里地势 平坦,能生产粮食。屋舍俨然,说明住宅规划平坦,能生产粮食。屋
15、舍俨然,说明住宅规划 好,整齐有序,舒适美观。与桃源外战乱纷扰,好,整齐有序,舒适美观。与桃源外战乱纷扰, 人民苦不堪言形成对比。人民苦不堪言形成对比。 小结:桃花美好而充满着生机,在陶渊明笔小结:桃花美好而充满着生机,在陶渊明笔 下的桃花林和桃花源内绽放,充满了诗情画意。下的桃花林和桃花源内绽放,充满了诗情画意。 桃花源外桃林迷人,桃花源内风景如画。那桃花源外桃林迷人,桃花源内风景如画。那 么,这般美好的只是这里的环境吗?有人说:么,这般美好的只是这里的环境吗?有人说: “最美的风景应是人。”在这美丽祥和的世“最美的风景应是人。”在这美丽祥和的世 外桃源中,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外桃源中,
16、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夫唱妇随、 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并、咸、皆、悉”都解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并、咸、皆、悉”都解 释为“都”,把这句里的“并”换成“咸、释为“都”,把这句里的“并”换成“咸、 皆、悉”,好不好?皆、悉”,好不好?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补充: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所以称补充: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所以称
17、 “黄发”;“垂髫”,古时候童子没成年时头“黄发”;“垂髫”,古时候童子没成年时头 发是垂着的。没有直接说老人小孩,而是说他发是垂着的。没有直接说老人小孩,而是说他 们的特征“黄发垂髫”,这种修辞叫借代,使们的特征“黄发垂髫”,这种修辞叫借代,使 得语言更生动形象。得语言更生动形象。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不好。从“并”的金文来看,不好。从“并”的金文来看, “并”指的是两人一起“并”指的是两人一起老人小孩老人小孩 一起快乐,祖孙同堂,相嬉相乐,老一起快乐,祖孙同堂,相嬉相乐,老 人颐养天年,小孩茁壮成长。换成其人颐养天年,小孩茁壮成长。换成其 他字则范围太大。他字则范围太大。 “并(立立)”“并
18、(立立)” 的金文的金文 陶渊明的语言简洁,读课文第陶渊明的语言简洁,读课文第3 3段,根据内段,根据内 容猜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容猜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 为什么“叹惋”?为什么“叹惋”?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具言”的内容:从“皆叹惋”三个字,我“具言”的内容:从“皆叹惋”三个字,我 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桃源外与桃源内生活差异巨大,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桃源外与桃源内生活差异巨大, 因而渔人所说的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因而渔人所说的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朝代 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19、。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感慨外面的世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感慨外面的世 事变迁,对外面人们生活的不幸深表同情。事变迁,对外面人们生活的不幸深表同情。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小结: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包含的内容小结: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包含的内容 却十分丰厚。因为这些内容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却十分丰厚。因为这些内容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 的,所以他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而后面的,所以他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而后面 “皆叹惋”又有种种对比蕴含其中,因而越读越“皆叹惋”又有种种对比蕴含其中,因而越读越 意味深长。意味深长。 “皆叹惋”是桃花源人们的
20、表现之一,还有“皆叹惋”是桃花源人们的表现之一,还有 哪些句子写了他们的表现?哪些句子写了他们的表现? 从这些句子中从这些句子中 可以发现桃花源的人们有什么特点?可以发现桃花源的人们有什么特点?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特点:“乃”表示出乎意料,大吃一惊,说明特点:“乃”表示出乎意料,大吃一惊,说明 他们对渔人的出现很意外;“便”意思是“于是,他们对渔人的出现很
21、意外;“便”意思是“于是, 就”,在这种意外吃惊情况下,马上就邀请渔人回就”,在这种意外吃惊情况下,马上就邀请渔人回 家,体现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咸”说明这里邻家,体现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咸”说明这里邻 里和睦,相处融洽;“各复”“皆”说明桃花源中里和睦,相处融洽;“各复”“皆”说明桃花源中 人殷勤好客,邻里亲密无间,其乐融融。人殷勤好客,邻里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小结: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小结: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这里可以说是“客吾客,以及幼,以及人之幼”,这里可以说是“客吾客,以及 人之客”,人与人之间多么和睦融洽!桃花
22、源,将人之客”,人与人之间多么和睦融洽!桃花源,将 桃花文化中的美好与和谐,演绎得淋漓尽致。桃花文化中的美好与和谐,演绎得淋漓尽致。 桃花源是如此的美好,可是自渔人离去后,桃花源是如此的美好,可是自渔人离去后, “后遂无问津者”,思考:桃花源到底存不“后遂无问津者”,思考:桃花源到底存不 存在?为什么后面就没人找了呢?存在?为什么后面就没人找了呢?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不存在。本文中,渔人一从桃花源出来就不存在。本文中,渔人一从桃花源出来就 告诉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字,告诉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字, 写出太守得知此事后反应迅速,但是还是没找写出太守得知此事后反应迅速,但
23、是还是没找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到。而且,渔人出来后沿着来时的路返回,还到。而且,渔人出来后沿着来时的路返回,还 一路做记号,此后众人刻意去寻找,却再也找一路做记号,此后众人刻意去寻找,却再也找 不到。种种迹象表明,桃花源并不存在。不到。种种迹象表明,桃花源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 源呢?源呢?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写作背景:元熙二年(写作背景:元熙二年(420420)六月,刘裕)六月,刘裕 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 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刘裕采取阴谋手段,
24、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 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家观念出发,对刘裕政权产生了不满,加深了家观念出发,对刘裕政权产生了不满,加深了 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 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 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 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作
25、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 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 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 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 会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 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 极
26、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 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 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让我们再次朗读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语句,再让我们再次朗读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语句,再 次体会作者对这种美好与和谐的理想社会的次体会作者对这种美好与和谐的理想社会的 不懈追求。不懈追求。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
27、俨然,有良田、美池、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结束语:在深深的叹惋中,陶渊明远去了,结束语:在深深的叹惋中,陶渊明远去了, 但是他追寻理想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但是他追寻理想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 里。年轻的时候,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即里。年轻的时候,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即 使官场污浊,他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使官场污浊,他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 了归隐,求得精神的寄托;田
28、园梦破,继续寄了归隐,求得精神的寄托;田园梦破,继续寄 梦于桃源,给世人一方心灵的乐土!现如今,梦于桃源,给世人一方心灵的乐土!现如今,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正一步步地实现,这是一个比桃花源人民幸福正一步步地实现,这是一个比桃花源 更值得期待,也更切实的梦想,让我们共同努更值得期待,也更切实的梦想,让我们共同努 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吧!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发现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走进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无问津者无问津者 良田良田 美池美池 桑竹桑竹 鸡犬相闻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