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册知识点考点+问答+实验 Z J 说明:自己将知识点考点内容标红加下划线,可以让学生早 读集体读读背背,每课控制在12张左右,3遍即可。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 温度计可以准 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 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4.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 更方便、快捷。 1 冷热与温度 第一单元 冷和热 5.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6.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 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 7.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要想知
2、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 温度计。 8.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9.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 位。 10.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11、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 数方便 实验与问答 1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1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 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
3、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Z J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14.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 答:我们可以使用温度计来准确地测量水温。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下端的液 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到容器的底和壁。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 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視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15.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 温会怎样变化? 答: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如果继续观测下去, 一段时间后,水温会变得跟周围环境的温度一样,此时水温便不再下降了。 16.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
4、化规律。 实验报告记录。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 是其他? 实验设计: 安装好测温装置。 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 温度的。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 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液泡液泡 液柱液柱 刻度刻度 温度单位: 摄氏度() 1.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 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水结冰时体
5、积会膨胀。 4.酒精灯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 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5.建筑物或路面留有伸缩缝是为了防止路面因受热膨胀而损坏。 2.热 胀 冷 缩 第一单元 冷和热 实验与问答 6.放在冷水和热水的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 中的液泡受热膨胀,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 液柱就会下降。 7.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进火焰的外焰上加热。Z J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
6、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9.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 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最简单的例子。因为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 较明显。人们就把水银或酒精,导入密封的玻璃管,用来测量温度。 铁路专家研究发现,钢轨温度每升降1,每1米钢轨就会伸缩0.0118毫米。 所以,钢轨之间都预留了缝隙,中国铁路的铁轨接头之间的缝隙在18毫米之内。 人行道的地砖每块之间还留有空缝。 有的门在夏天很紧,开关不方便。 Z J 10.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
7、热水里,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使瘪的乒 乓球重新鼓起来。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就会绷断。 11.实验:研究液体、气体、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一: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 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问题二: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 气球鼓起来了气球变瘪了 实验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问题三: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加热铜球冷却
8、铜球 铜球不能通过铁圈铜球又能通过铁圈了 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11.实验:研究液体、气体、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 灯旁。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 下灯帽再盖一次。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 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 精灯。 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 2. 蒸馒头时冒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3.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0C时,冰开始融 化,并且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直是0C。 4.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
9、持续上 升 ,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 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 水 受 热 以 后 5.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态,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而我们看到的 白气是小水珠。 6.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 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水沸腾时的温度 叫作水的沸点。 7.冰是水的固体形态,我们称之为固态,水是液体形态,我们 称之为液态。从固态冰变成液态水,需要的条件就是加热。 实验与问答 8.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 答:满壶的水烧开后,会出现沸腾现象和凝结现象。在进沸腾阶段,水逐 渐变少,水中产生大量气泡,并在壶盖和壶把手上形成水珠。 9.水、冰、
10、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水、冰、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相同:无色、无味、透明 不同: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液体;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 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 Z J 10.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为什么? 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 上有水珠形成。 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11.出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J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冰融化的过程
11、中,温度保持不变。 12. 出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C?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 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 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实验交流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实验交流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Z j 1.在水结
12、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 积会膨胀。 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 质。 4.凝结的条件是遇冷 5.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4.水 遇 冷 以 后 6.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 7.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种状态转变 为另一种状态 8.露水一般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的气温在一天 中比较低 9.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水会沸腾, 而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 10.露水一般什么时候出现?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露水大多出
13、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候的气温在一天中 比较低。 11.将烧杯内的水加热至沸腾时,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 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得太严。10秒后,拿开玻璃片,观察玻璃 片上出现的现象。 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因为液态的水受热变成气态的水蒸 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形成了小水珠。 12.将装有适量纯净水的试管放入装满碎冰的杯中,将温度计吊起,插入试 管的水中,观察试管中水的温度有哪些变化?在碎冰里加些食盐,继续观察温 度计的数值有哪些变化? 将装有适量纯净水的试管放入装满碎冰的杯中,试管中的水温在逐渐降低。 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后,试管中的水温变得更低。在0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Z
14、J 13.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先是下降,然后不变,再下降。因 为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 在零摄氏度,一直到水完全结冰后,温度就会又开始下降。 14.在水结冰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水结冰之后,表面会变得光滑、坚硬、有固定形态,体积 会增大。 1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现象。 屋檐下挂满冰凌。 屋檐下挂满冰凌,是因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过程中遇冷 凝固成冰凌。 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冬天水管易爆裂。 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 达到零摄氏度时,水会结冰,体积膨胀,缸就会被撑破。瓶
15、里 的水结冰后、冬天水管容易爆裂,也是这样的道理。 16.研究水蒸气遇冷实验: 实验方法: 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实验结论: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 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液态, 就在玻璃棒上凝结成了水滴。 17.出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直维持在零度,直到 全部结成冰之后才会继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温度。 冰、水、水蒸气是如何相互变化的
16、?在括号里填写变化条件。 遇冷遇冷 遇冷遇冷 受热受热受热受热 18 重点 1.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 体 2.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从太 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 3.最初,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 棋盘,是平的 4.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而船 离开岸边时,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5.历史上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航海家麦哲伦。麦 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 终又回到了起点。 6.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 7.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
17、星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8.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 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9.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冰川; 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山地、沙漠;绿色部分可 能是耕地、森林和草原。 10.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有 生物,特 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11.地球陆地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 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等板块,亚欧板块的面积是最大的, 最小的是大洋洲板块的大陆面积。 实验与问答 13.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是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白色部分可 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18、?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 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 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 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 能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 的绝大部分。 12.说说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 14.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实验: 实验方法: 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
19、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 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Z J 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 实验现象: 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 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 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实验结论: 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 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
20、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4.月球 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5.月球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还是 至今唯一登陆过的地 外天体。 6. 月球 6.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7.世界_上第一一个登.上月球的字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8.上半月的月相是由缺到圆,下半月的月相是由圆到缺 9.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10.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 , 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1.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由于月球自转周期 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 看不见月球的背面。 12.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神话阶
21、段、观测 阶段和登陆阶段。 从最初先民用神话故事描述对月球的美好想象,到后来人类 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猜测环形山的成因,再到1969年“阿波罗计 划”登月,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在月球表面进行科学实验。 实验与问答 13.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正常顺序是什么? 答:新月上蛾眉月上孩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孩月 下蛾眉月 14.怎样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 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成、不同位置丢大小不的石子。4.环形山形成 15.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面是 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
22、 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 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 与黑暗部分各 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 在地球上就 会看到月相的变化。Z J 16.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答:有规律。上半月由亏到圆,月亮亮面逐渐变大;直至满月, 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 圆到亏,月亮亮面逐渐变小,直至新月, 亮面在左侧。 17.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有什么不同? 地球表面有大气、土壤、岩石,还有液态水形成的海洋、河 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没有风,没有液态 水,有岩石,月壤因热胀冷缩而呈粉末状。 地球表面有地壳结构和地质作用,所以有山地、平原
23、、盆地 等地形;月球表面没有地质作用,月表虽也有高低不同的地形, 但大部分是由陨星撞击形成的。二者有完全不同的成因。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6,人受到的重力 要比在地球上小得多,走起来很容易,但容易摔跤。 18.实验: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 实验方法: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 子。 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结论: 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 19.实验:出示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 实验步骤: 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
24、央。 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 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实验结论: 月相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发生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 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 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实际上我们目睹的 就是一个月时间里,月球不同地区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过程。 1.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 为5500,内部温度 可达1500万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 个地球那么大。 2.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 3.太阳离地球约有
25、1.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 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 7.太阳 4.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颗恒星。 5.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 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6.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 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的位置。 9.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正午为界,呈现出轴对称性。 上下午的太阳高度相等,只是方向不同。 10.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在 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任何物体,他们的太阳高度角是 相同的。 实验与问答 11.一年之内,同
26、一地点,太阳的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夏至太阳高度角最大,春分或秋分太 阳高度角次之,冬至太 阳高度角最小。 12.实验:说说怎样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最后做出结论。 实验步骤 1.名同学背对太旧站定。Z J 2.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 角角度。 实验记录分别记录一天之内9:00、12 : 00、15 :00太阳的 高度。 实验结论:一天之内,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太阳高度角先增大 后减小,正午时分的太阳 高度角最大。 Z J 15.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小?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呢? 一天当中,正午12:00太阳直射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接近
27、于90度, 而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太阳高度角最小,接近于0度。 13.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小?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呢? 一天当中,正午12:00太阳直射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接近于90度, 而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太阳高度角最小,接近于0度。 1.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由 西到东,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到长 。 2.古代人早就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西方被称为 “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暑” 3.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中午。 8.太阳钟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 光源斜射的程度 越大,影子越长。 5.阳光下物体
28、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6.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7.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 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 具在西方被称为 太阳钟” , 在中国被称为“日晷” 。 8.日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暑针和暑面,以及暑面上的刻度线 9.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 10.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11.日晷是有晷盘和晷针两部分组成,赤道日晷的晷盘平行于 赤道面,晷针指向北极星。 实验与问答 12.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有什么影响?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
29、是和太阳的位 置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 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13.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改变着: 1.影子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早晨的影子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 过正午它又重新变长。 2.影子的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正午的 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14.“太阳钟”: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 晷面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 15.日晷的工作
30、原理是怎样的? “阳光”下,晷针影子投于晷盘,影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移动, 古人根据晷针的影子落在晷盘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时刻。 1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影子较长,然后逐渐变 短,正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直至日落影子消失。 Z J 17.做物体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方法: 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影子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光源、不透明物体和承接影子的屏。 18.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 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
31、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 不要移动。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位,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 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 实验问题: 早晨和上午的影子为什么都在西边?而下午和傍晚的影子为什么都 在东边? 因为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早晨和上午太阳在东方,因 此影子都在西边,而下午和傍晚太阳在西方,因此影子是在东方。 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 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 物总数的61%。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 , 胸 部有三对足 , 多数有一或两对翅。 3.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 4.蜻蜓的眼睛很大
32、,翅膀是透明的。它不仅可以朝前、朝 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 9.庞大的“家族” 5.身边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蚂蚁、蜻蜓、螳螂等. 6.甲虫是数量最多的昆虫,它们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质 地坚硬,角质化。 实验与问答 7.说说螳螂有哪些特征? 答:它常常扮成绿色植物,这有利于隐蔽自己。它的前足很发达, 上面长满锋利的尖刺, 捕捉猎物很方便。 8.甲虫特征: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和其他昆虫一样 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身体外 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 Z J 9.常见的昆虫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苍 蝇、蚊子、牛虻、蝴蝶
33、、步行虫、蟑螂、蝼蛄、 地老虎、蝉的幼虫、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 石蛾、蜉蝣、跳蚤、虱子等。 10.描述昆虫的特征 蜻蜓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是飞行能手,不 仅可以朝前、朝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机那样悬停 在空中。Z J 蟑螂身体翠绿,常常扮成绿色植物来隐蔽自己。 它的前足很发达,上面长满锋利的尖刺,捕捉猎物很方便。 蚁蚕(一龄蚕)蚁蚕(一龄蚕)第一次蜕皮后(二龄蚕)第一次蜕皮后(二龄蚕) 第二次蜕皮后(三龄蚕)第二次蜕皮后(三龄蚕) 第三次蜕皮后(四龄蚕)第三次蜕皮后(四龄蚕) 第四次蜕皮后第四次蜕皮后 (五龄蚕)龄蚕) 1.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 让我们通过
34、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 2.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会有很多发现。 3.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4.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凹陷。刚出壳的小蚕,全 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蚁蚕 , 只有两三毫米长。 10.养昆虫 5.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 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 都有关系。 6.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 7.蚕蛾全身都是白的,身体胖乎乎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 8.蚕的一生分为蚕卵、蚕,即幼虫、蛹、 蚕蛾,即成虫四个 阶段。 实验与问答 9.蚕宝宝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阶
35、段? 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蚁蚕、幼虫、结茧蛹、蛾成虫、雌雄 交配几个阶段。 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 叫作完全变态,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以卵繁殖。 一般孵化期10-11天,幼虫期25天左右具体为1龄期4-5天,2龄 期3-4天,3龄期4天,4龄期6天,5龄期7-9天,蛹期14-18天,蛾期 3-5天,共约50天。 10.什么叫蚁蚕? 春天天气变暖以后,蚕卵开始变化,蚁蚕孵出。 蚕卵是淡灰色的椭圆形,快孵出蚕的卵会变大变白,卵壳接近透明。 刚出生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蚁蚕。 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拿,可以用干毛笔轻轻扫。Z J 11.蜕皮 在蚕的一
36、生中要蜕4次皮,蚕蜕皮前静止不动,称眠。眠是分龄的 界限,每眠一次增加1龄,常见的是四眠5龄蚕。 蚕每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颜色更浅。 Z J 12.吐丝结茧-蛹 蚕宝宝蜕了4次皮,身长有6厘米了。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 它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还有些透明,之后开始吐丝。 蚕吐丝结出的茧子,我们称之为蛹。 13.在孵蚕的盒盖上为什么要扎一些小孔呢? 孵蚕时,需要盖上盆盖,容易导致空气流通不好,所以 要扎几个孔。 14.蚕宝宝在吐丝前身体和行为有什么变化? 答:身体变得洁白,还有些透明,不再吃桑叶。 15.实验:怎样测量蚕宝宝身体的长度。 第一步,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
37、号。 第二步,连接两个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 度。 16.蚕宝宝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蚁蚕、幼虫、结茧(蛹)、 蛾(成虫)、雌雄交配几个阶段。 1. 蚕宝宝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 2.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 实验探究昆虫更多奥秘。 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 起点。 3.蚂蚁是用触角传递信息的。 4.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实验设计要合理。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实验与问答 5.实验探究 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 光性。 设计实验:1.取蚂蚁、蟋挛、蚊子、蚕蛾、蜻螂各5只。
38、2.把这5种昆 虫放在一个暗室内, 之后用一只小手电筒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 闪光。3.重复上迷实验35次。Z J 实验现象:蚊子、蚕娥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蝉、蚂蚁和蜻 螂却没有一只向光源靠近。 实验结论: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城类和蚊于有趋光性 Z J 6.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 题。 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 2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 3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 这份实验设计考虑到了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之外,其他 因素保持一致。第一,两个饲养盒;第二,放在相同的地方。一条
39、蚕宝 宝的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而10条蚕宝宝的实验结果则更具有说服力。 7.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研究的问题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 方还是黑暗的地方? 实验设计 1.找一个长方形的扁纸盒,在盒盖的窄边开一条1厘米宽的缝。 2.将五六条蚕宝宝放入盒内,盖上盒盖。 3.半小时后,打开盒盖,观察蚕宝宝在什么位置。 1.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 的环境里,它就能生 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2.蚕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胚包括胚根、 胚芽 和子叶 . 3.种子萌发时,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 朝上。 4.有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水 ,种子才能萌
40、发。 12.用种子繁殖 5.种子的外部有种皮,内部有子叶、胚芽、胚根 6.一粒完整的种子,它的内部分为子叶、胚芽和胚根三个部分。 7.风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自身传播,利用这种传插方式传播种子 的植物还有油菜、喷瓜、豌豆等。 8.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很多: 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椰子依靠 水力去“旅行”; 鬼针草依靠人类和动物传播种子;野樱桃靠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种 子;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自身“弹射”。 Z J 实验与问答 8.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种皮:保护种子。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 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 10.怎样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答;先把种子
41、用水进行浸泡,待种子膨胀时用镊子剥去种皮,剩 皮时不要着急,把剥了 皮的种子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桌 子上。然后用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 11.实验探究。 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式摆放,根会向下生长吗? 实验步骤:1.选几颗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几小时;取一玻璃瓶,向瓶内 倒水,使水面距 瓶底大约1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内。2.将种子摆 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 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 温暖的地方。3.几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现象:种子在萌发 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芽茎、叶,芽向上生 长。 实验结论:无论种子按什么方式摆放,根都是向下生长的,芽是向上 生
42、长的。 12.归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弹射传播。一般在豆类、油菜植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弹射传播。 动物传播。像山楂、樱桃、苹果、葡萄等植物,借助经过的飞鸟将其果实吞咽后携带种子 飞往其他地区,或者是被其他动物采摘果实搬移到别的地方贮藏使其种子被带走。 水流传播。例如生长在水中的荷花、椰子等植物,其果实成熟以后,种子就会自然而然的 掉落在水中,随后让水流带其到新的地方落地生根。 风力传播。有些种子或果实会长毛,风一吹就会飘到较远的地方,例如蒲公英、昭和草等; 有些种子有如翅膀状的薄膜,能随风力将种子飘送到其他地方,如青枫,大头茶,桃花心木。 13.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主要有4种分别
43、是弹射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利用动物传播。 14.举例说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哪些? 例:风仙花是靠自身传播的;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的;鬼针草、野樱桃是 靠动物传播的; 椰子是靠水传播的。 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 2.把水仙的球茎浸人水中,水仙能生根、发芽、花。 3.宝石花、芦荟是用叶进行繁殖;胡萝卜、红薯是用根进行繁殖; 吊篮、菊花是用茎进行繁殖。 4.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Z Z J 13.用根、茎、叶繁殖 5.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6.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 7.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 8.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
44、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 行繁殖的特性,创造了扦插和嫁接等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 实验与问答 9. 你能举出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的例子吗? 植物利用根进行繁殖的有胡萝卜、萝卜、甘薯等;植物利用 茎进行繁殖的有杨树、柳 树、月李等;植物利用叶进行紫殖的 有芦荟、万年青、宝石花等。 10.怎样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举例说明。 根:把胡萝卜的头部切下一段,浸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之后,用小 刀切下带 芽的小块,埋入土中即可。 :切下一块带“眼”的土豆种在主里即可。从一棵健康的菊 花的主茎 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并及时浇水即可。 叶:从宝石花 上摘下一片叶,插入土中即可。 常见
45、的利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用叶繁殖的植物:燕子掌、石莲花、长生草、宝 石花、神刀、玉扇、万象 用茎繁殖的植物:紫藤、桂花、夜来香、杜鹃、 山茶花、吊兰、草莓、荸荠、山药 用根繁殖的植物:蔷薇、茶花、杜鹃、胡萝卜、 郁金香 1.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2.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系列复杂的行为,这 些行为都是 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3.像鱼和鸟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4.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4.动物的繁殖 5.有些动物产卵以后,卵会在适合的环境里自然解化。而有些动物产 卵以后,要尽自 己最大努力去保护
46、卵、孵化卵。 6.很多父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还要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 3.动物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雄蛙鸣叫、 孔雀开屏、角马搏斗、弹 涂鱼“跳舞”等。 7.动物求偶成功之后,就会进行交配,然后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 8.动物的哺育行为包括保护、喂养、教导等方面。 实验与问答 9. 如何判断鸡蛋是否受精? 鸡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够孵出小鸡。鸡蛋黄上有小白点, 说明这枚鸡蛋已经受精,是受精鸡蛋,因此,它可以孵出小鸡,而没 有小白点表示这枚鸡蛋不是受精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Z J 在小鸡孵化工厂,人们不需要打开鸡蛋,而采用光照的方法来辨别 出哪些鸡蛋是受精鸡蛋,哪些鸡蛋不是受精鸡
47、蛋。具体的方法是用强 光照射鸡蛋,看其中是否有一个小黑点,如果有小黑点,说明是受精 鸡蛋,反之,就不是受精鸡蛋。 10.说说眙儿在母体中各阶段的发育情况。 答:第一个月:胚胎周围有绒毛膜和羊膜保护,能看见将来成为脊椎的 团状组织正在形 成。第三个月:胎儿的手指和脚趾迅速发育,已经完全 成型,头部长大。第五个月:胎儿 的眼和眼睑发育良好,耳已发育,全 身覆盖着胎毛。第九个月:胎儿的身长约45厘 米,发育接近成熟,能够 对妈妈的情绪做出反应。第十个月:胎儿继续发育成熟,直至 出生,身 长大约50厘米,皮肤红润。 11.帝企鹅是怎样孵卵的? 在严寒的南极,繁殖后代的帝企鹅爸爸把蛋放到脚背上,用厚实的
48、羽 毛盖住,不吃不喝,一直站着,用自己的体温孵化蛋。 12.举例说明动物妈妈是怎样哺育后代,教小动物生存本领。 春天来了,小鸟们张大嘴巴,等着觅食归来的妈妈喂养;小北 极熊跟随妈妈,要用 约两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 中生存;小沙丘鹤跟妈妈学习捕食的本领。 13.像鱼和鸟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常见的卵生 动物有鳄鱼、青蛙、小鸟、鲑鱼、鸭、鹅、企鹅、蛇等。 14.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 叫胎生。常见的胎生动物有小猫、狗、兔子、老虎、狮子、熊猫、 刺猬等。 1.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 2.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几乎都
49、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非生物。 4.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植物,形状有枝状、叶状、壳状,需 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15.生物与非生物 5.水绵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需要阳光、空气、水、 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6.在大自然中,生物和非生物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它们之间 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验与问答 7.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有哪些? 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 不需 要水和营养。 8.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它们都能生长,都能繁
50、殖,都需要水,都需要营养。 9.植物的共同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不能运动,需要水、阳光、空气等等。 10.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能运动,需要食物、空气、温度、阳 光等等。 11.生物的共同特点: 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点: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 度;需要营养;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12.判断石笋、青苔是不是生物? 石笋不是生物。石笋会“长高”,但不是靠自身吸收营养长高;会长 出小石笋,但不是大石笋生出来的,也不是种子长成的;对环境变化作 出的“反应”,是石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形成的,并不是它自身发生了 变化。 青苔是生物。青苔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