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404370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5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一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目 录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点1 灿烂的中华文化 考点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考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目 录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 方法 体现类试题 析热点时政解读 热点 三种“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通方法解题指导 考情解读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基 本特征 2019全国卷, T20 2019江苏高考, T23 认同中华文化和伟 大的民族精神;运用 发展的观点看待中 华

2、民族精神的丰富 与发展,科学认识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意义和原因;积极 投身于再创中华文 化新辉煌的事业中,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 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 2020海南高考, T13 2019全国卷, T39(2) 高考怎么考 基础性:注重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的 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时代特征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综合性:考查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逻辑联系。 应用性:选取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新时期具体的爱国事例等 创设情境,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途径等角度进行考查, 引导考生认

3、识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自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 者与践行者。 创新性:联系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图片等为情境 内容的呈现方式,设置探究类试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 精神,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 知识体系构建 考点1 灿烂的中华文化 考点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点1 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发展 (1)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 发展 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 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 是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锋碰撞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在自身发 展进程中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

4、化的有益成果,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和 交锋交融中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 中华文化的发展。 内容 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 面。 影响 对自身: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 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对人类: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 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中华文化并非一直都是辉煌的。在古代 社会

5、,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 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 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 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独特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 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 的特点。(中华文化不同的内容)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 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不同区域文化存在差异)

6、 民族性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 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族人民对共同 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 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2020山东高考第11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作 用 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 记载下来,将丰富的 史料积累起来。 对于反映人们的 精神生活、展示 人们的精神世界 有独特的作用。 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

7、慧和艰苦奋斗 精神的结晶,是中 华民族生命力、 创造力的生动体 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地 位 中华文明的重要 标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的重要见证。 在世界文学艺术 宝库中占有重要 位置。 是一个民族文明 程度的重要标志 之一。在古代,中 国的科学技术长 期处于世界的前 列。 特 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 富,今天为中华各 族人民所通用。 规模之大、存留之 丰,为世界所仅有。 历史辉煌而悠久, 内涵丰富而绚丽, 风格鲜明而独特。 实用性、综合性。 名师点拨 正确认识汉字 1.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我国各族人民所通用, 但

8、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 最优秀的文字。 2.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的发明使人类 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 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 高考链接 1.2020浙江7月选考,22,D书籍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 标志。() 2.2016天津高考,11,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 代。 () 3.2019江苏高考,23,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标志。() 答案: 1.2.3.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

9、深的比较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侧重点 侧重于从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上 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侧重于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 中华文化的特点,表明中华文化 内涵丰富、范围广阔。 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的重要见证。 我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 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关键信息 “几千年”“历史悠久”“传 承”“古老”。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领 先世界”“千差万别”。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重点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内涵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文化的积极成分。 侧重 强调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 外在的、静止的状态。 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

10、在的、动 态的交流、借鉴。 意义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 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地位 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 征。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与文 化多 样性 的关 系 文化包容性的前提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尊 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 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同时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 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 的繁荣(求同存异)。 与文 化创 新的 关系 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

1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 继承。在对待外来文化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敞开 博大的胸怀,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 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兼收并蓄)。 名师点拨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指中华文化能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吸收、 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也指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彼此吸收、借鉴其他各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其他文明,更不是说全盘 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 文化。 高考链接 1.2019江苏高考,23,中华文化兼

12、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 力。 () 2.2017浙江4月选考,6文化包容性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 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2018浙江下半年选考,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就 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 答案: 1. 2.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重要原因。) 6.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 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 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地位: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 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3、。 (3)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 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 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 族凝聚力。 拓展延伸 正确看待我国的民族文化 1.在对待各民族文化的态度上,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 重个性,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和睦相处。 2.从现实状况看,各民族文化存在发展程度的差异,但绝无优劣等级之分,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3.从国家文化政策看,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 鼓励与支持各民族文化的创新。 4.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看,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都是

14、中华民族的宝贵财 富,同等受国家法律保护。 5.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角度看,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 创造的,没有各民族文化的进步,就没有中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6.从民族文化传承角度看,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等受到国家的尊重 与保护,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民族教育,弘扬民族文化。 7.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 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 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

15、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 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 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教材纵横 中华文化与文化生活模块其他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1.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中 华民族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国家观、民族 观等方面与世界其他民族存在差异。对这种差异的彼此尊重与相互 理解,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平等交流、友好相处的前提与基础。 2.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 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

16、中华文化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因而呈现出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特点。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与时俱进地为之注入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文化能永葆旺盛生命力,从不 中断,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4.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我们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实践,着眼于中华文化的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 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考点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 秀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特质,是一个民族 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

17、有巨大的作 用。 基本 内涵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地位 与作 用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 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 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 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形成 途径 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 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

18、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核心 爱国主义 2.中华民族精神 重点 教材纵横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 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用图表示如下: 3.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2020天津高考第20题 基本内涵行为表现伟大成就 伟大创造 精神 辛勤劳作、 发明创造 产生了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伟大科技成果;创作 了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伟大史诗;建设了伟大工 程;推动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伟大奋斗 精神 革故鼎新、 自强不息 开发建设了大好河山;开拓了辽阔的海疆;治理了 大江大河;开垦了广袤粮田;战胜了自然灾害;建

19、设 了城镇乡村;发展了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基本内涵行为表现伟大成就 伟大团结 精神 团结一心, 同舟共济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 族大家庭;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 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中国各种举世瞩目的 成就。 伟大梦想 精神 心怀梦想、 不懈追求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 的梦想,中国人民为之持续奋斗,成就巨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2020海南高考第13题 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作用 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 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

20、斗。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 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 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我们党领导人民 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主要 体现 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主要 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雷锋精神

21、、“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 改革开放以来: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等。 主要 特征 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时政链接 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 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 切强大敌人。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包 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

22、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 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传承发扬伟大抗 美援朝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6.中国精神 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地位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 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 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集中 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

23、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拓展延伸 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的关系 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就是要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将14亿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 量汇集起来,形成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三者紧密 关联、有机统一,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精神力量的建 设和提升。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8全国卷第40题第(2)问 原因 重要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

24、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 华民族之魂。 必要性 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 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的需要。 可能性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能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 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途径 关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指导思想 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 用。 文化交流 与继承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 化。 伟大

25、的民 族精神 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 想精神。 源泉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主体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考法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考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命题 分析 近年高考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考查较少,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试题通常会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重点考查中华 文化的区域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查 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备考时,要重点关注中华文化的 包容性、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已考 视角 1

2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区域性) 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预测 视角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 2019全国卷,20,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 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先 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 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 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 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 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 决于品牌的认定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

27、史变迁影响 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B.C.D. 解析 由“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可知,中 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符合题意。“这些品牌耳熟 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表明中华老字号 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社会实践, 而非品牌的认定,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文 化价值受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说法错误。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试题往往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老字号、方言、传统戏曲、 中医药等为

28、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考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命题 分析 近年高考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考查频率较高。试题常选取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设 置情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考查考生的辨识与判断、 分析与综合能力;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途径,考查考生综 合运用民族精神的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备 考时,要结合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理解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掌握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已考 视角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2.民族精神

29、的时代特征;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途径 预测 视角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2 2020海南高考,13,2海南省昌江县陶凤交,28年来带领一 帮姐妹历尽艰辛,靠肩挑手抓,在荒漠里种下338万株木麻黄,形成一 片海防林,打破了外国专家“棋子湾流丘不能种树”的论断,创造了 一个绿色奇迹。陶凤交及其姐妹被称为“绿色姨子军”,她们所展现 的精神 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A.B.C.D. 解析 陶凤交带领一帮姐妹历尽艰辛,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她们践行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创造精

30、神,她们所展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 新的时代内容(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 丰富和发展),符合题意;陶凤交及其姐妹打破了外国专家“棋子湾流丘不 能种树”的论断,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这说明她们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主 义精神,符合题意;陶凤交及其姐妹展现的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涵,但并未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 文化的精髓,陶凤交及其姐妹所展现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错误。 答案 A 解后反思 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如本题中陶凤交及其姐妹所展现的精神就体现了 这一特征。另外,

3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时代性特征也正是中华民族 精神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具体表现的某些精神永不过时的理论依据。 考生在做涉及这些材料的非选择题时,要注意运用这一理论依据。 3 2019全国卷,39(2),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 “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 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 作为联系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 日脱贫致富

32、。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 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 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 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 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 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 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 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 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 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3、。 解析 材料信息对应角度组织答案 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 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 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亲民爱民、艰苦奋 斗、科学求实、迎难 而上、无私奉献”的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与中华民族 精神的关系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生动体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 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材料信息对应角度组织答案 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 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 民生工程,提出奋斗目 标。发挥焦裕禄精神的作用 弘扬焦裕禄精神,能够树牢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民心, 激励斗志。 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 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 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34、 弘扬焦裕禄精神,迎难而上,无私 奉献,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脱贫。 答案 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焦裕 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 大的精神力量;弘扬焦裕禄精神,能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凝聚民心,激励斗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脱 贫。 归纳总结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某种具体精神的作用或 意义的解题思路 回答某种具体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等)的作用、意义时,首先需要指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 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然后指出该精神与民 族精神的关系(该精神

35、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具体体现),最后结合材 料信息和设问,有针对性地回答出该精神所起的具体作用。 通方法解题指导 方法 体现类试题 析热点时政解读 热点 三种“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高分帮“双一流” 名校冲刺 方法 体现类试题 题型解读 体现类试题主要依据具体的生活案例或者对某一问题的思考, 考查考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整体认知。其设问的模式有两种,一 是“是如何体现的”,二是“体现了”。如2019年 全国卷第38题第(1)问要求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 法治国方略的 解题指导 类型解题方法 归纳体现类(设问 比较笼统,只是限 定用哪一模块、哪 一课或哪一框的知 识) (1)此

36、类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比较笼统,因而应先分解材料,即 采取材料回扣知识的策略。(2)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大的知 识范围的前提下,首先,划分材料层次(特别关注关键词),提炼每 一层次材料的主旨;其次,根据每一层次材料的主旨,筛选限定 范围的知识要点;最后,将材料和知识点依次相结合组织答案。 类型解题方法 演绎体现类(设问 指向具体、明确, 如材料是如何体现 辩证否定观的) (1)此类试题限定的知识比较具体,因而应先分解知识,然后对 应材料,即采取知识反扣材料的策略。 (2)具体来讲, 首先,要把设问限定的知识分解为几个要点;其次, 针对每个要点, 在材料中依次筛选与之相对应的关键信息,无 关键信息

37、与之对应的要点可舍去;最后,将材料和观点相结合 组织答案。 1 2019全国卷,38(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 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 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央财办、外交部、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2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 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201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 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38、议审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结合材料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 依法治国方略的。 解析 本题属于演绎体现类试题。首先,要把“依法治国方略”的知 识进行分解,包括三个知识要点: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根本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其次,针对每个要点,在材料中筛选与之相对 应的关键信息。材料包含的信息主要有5点,依次是:党中央提出要 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工作计划;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形成 立法草案;草案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最 后,将材料和观点相结合组织答案。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 坚持党对

39、外商投资法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 本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立法计划、审议通过法律草案,是 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程序中的体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 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保证了立法质量;立法先行,为新形 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依据。 2 2021河北沧州七校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经过40多年高速发展,深 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 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为了更 好地适应新变革、应对新挑战,深圳市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

40、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 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 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 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深圳市落实“三要”要求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 道理。 解析 本题属于归纳体现类试题,因此应采取材料回扣知识的策略。 具体分析如下: 材料信息原理内容 深圳市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 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

41、子。 政府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转变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现代 化水平。 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 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 则。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法治社会,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治理难题。 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 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 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答案 政府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不断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贯彻全

42、面 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社会,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治理难题。政府 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热点 三种“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热点导览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 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 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 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 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

43、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 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 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 了人

44、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 神。 从伟大抗战精神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到伟大抗 美援朝精神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到伟大 抗疫精神里“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血脉一以贯之。 素材解读 素材一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 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 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 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 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

45、大战略成果。在这场同严 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 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角度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依据。 解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坚持人民 至上、生命至上,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 主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

46、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中国 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利于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系列有秩序、有力 度、有实效的措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角度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科学精神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 解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 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面 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其贯穿于 抗击疫情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

47、,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精神动力。 角度3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 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英雄们价 值选择的理解。 解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 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 准。抗疫英雄们舍小家、顾大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了正确的价 值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抗疫英雄们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面对 疫情,临危不惧,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抗疫英雄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

48、实现人生价值。 素材二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 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 代发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 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 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角度1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解读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伟大抗美援朝 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

49、动力。伟大抗美 援朝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国人民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 困难,最终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汇聚 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更 好地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角度2“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解读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抗美援朝精神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弘扬 抗美援朝精神有助于人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 力量,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维护民族根本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