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荆轲是否靠得住 四川省攀枝花市 XX 中教育集团 议题荆轲是否靠得住 年级高二 思辨性阅读强调三点:一是细心发现与倾听,二是合理猜想与质疑,三是小心求证与 认同。该议题下开展活动,首先要梳理不同文本中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定位及荆轲刺秦失 议题分析 败的归因;其次要区分文本中的事实与观点,明确作者观点是否有史实支撑、符合逻辑,提 出质疑;再次形成自己的观点,尊重史实、小心求证;最后完善关于荆轲靠得住或靠不住的 逻辑论证。 1.高二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议论文,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阅读精准把握作者的观点、 态度,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2.高二学生的表达能力强,有强烈的表
2、达和阐述观点的意愿,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就有 学情分析 了可能; 3.高二学生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对蔺相如的形象有争议,此群文议题有助于 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 司马迁荆轲传:代表史实文本,很多作者对荆轲的认识和评价基于此文本展开; 陶渊明咏荆轲、左思荆轲饮燕市、柳宗元咏荆轲、苏轼和陶咏荆轲、 迂政亡燕(节选):代表文学文本,不同朝代的荆轲形象发生了变化,和时代及作者个 选文分析 人经历有关; 千古荆轲任评说(二篇):展现思辨过程,审慎看待荆轲形象; 逻辑谬误十七式(节选):了解逻辑谬误的种类,以此为标准识别文本思维谬误。 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自主阅读,第二课时课堂教学) 1. 阅读
3、与鉴赏:阅读群文议题相关文本,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其中的荆轲形象,发掘 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能够辨别文本中的事实与观点; 2. 表达与交流:有理有据地分析文本的价值倾向,在多元解读、比较、辨析的基础上 教学目标 理性审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相关活动把握说理逻辑; 3. 梳理与探究:根据资料识别思维谬误,修改思维谬误的语句,增强原文的说服力, 同时反思思辨性阅读的学习过程,获得方法启示。 教学步骤 自主阅读阅读评价荆轲的各类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或蕴含的观点。 我们所听到的不过是一个观点,而非事实;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一个视角,而非真相。 导入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1.教材印象。用三个关键词概
4、括你眼中的荆轲。 关键词句梳理: 司马迁荆轲传: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 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2. 梳 理 不 同 文 教学活动 陶渊明咏荆轲:百夫良、君子死知己、凌厉、惜哉剑术疏、 本对荆轲的情感态度、对 一:荆轲 余情 荆轲刺秦失败的归因。 印象论 左思荆轲饮燕市:与世亦殊伦 柳宗元咏荆轲:奉短计、罔正夫、趑趄、勇且愚 苏轼和陶咏荆轲: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 惜哉亦虚名。 千古荆轲任评说(二篇)其二:荆轲刺秦王是教训而非壮 举、刺秦决策失误、用人不慎重、行动仓促。 这些作者对荆轲的评价和教材对荆轲的评价相同吗?明 确:荆轲分为真实的轲荆和文学作品中的荆轲,
5、很多作者塑造的 是“自己的荆轲”(引入莫言我们的荆轲) 文本一 柳宗元警醒于当下藩镇割据的现实,指出荆轲之行于当下的 不可取。割据的军阀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指使所豢养的刺客死士 来铲除异己,而他将游离于道义与国家利益之外的任侠行为加以 道德化的改造,展示了其对动荡局面的担忧和勇于担当的社会情 3.教师点拨 结。 文本二 陶渊明发历史之浩叹,将荆轲失败的原因坐实为“剑术 疏”,客观隐含着对人物侠者风范的体认,展示了诗人对悲剧英 雄的惋惜之情。这种对荆轲悲壮形象的精神体认与形象评价,让 他重温了大济苍生、蹈厉奋发的豪情与高节。 强调:荆轲形象蕴藏着多重阐释空间,但我们要区分清楚事 实与观点:史记中描
6、述的可能是事实,其他文本中对荆轲的 1.教师示范 评价是观点。 举例: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 教学活动 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二:真正 讨论:根据逻辑谬误十七式(节选),找出不同作者的 的荆轲 观点是否有史实支撑,是否存在逻辑谬误。 2.考量史实 预设: 陶渊明:君子死知己?柳宗元:勇且愚?千古荆轲任评 说(其二)荆轲是人渣? 1细读千古荆轲 任评说(其 二),找出提示:找出文本中的所有观点,探究其是否有事实支撑、是 逻辑谬误, 尝试替换观否符合逻辑,对没有事实支撑或有逻辑谬误的观点进行替换。 教学活动 点使其论证更加严密。 三:我们 的荆轲
7、2.绘制名为“荆 教师出示鱼骨图范例。 轲靠不住”的鱼骨图。 3.激情展示。教师适时引导。 尝试搜集有关蔺相如的文本,用今天所学方法评价:蔺相如究竟是英雄,还是莽 课后作业 夫? 今天所有的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不具备信度的:讨论的假设是史记中关 于荆轲的描述是事实,然而文本中说“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 道之如是”,如果史记所载内容并非事实,我们的讨论也就丧失了史实支撑。但我相信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讨论一定有效度:思辨的过程让我们保持了理性的姿态。还是这句话,送 给大家:我们所听到的不过是一个观点,而非事实;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一个视角,而非 真相。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1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刘向/著 2. 秦时明月荆轲外传,温世仁/著 推荐阅读 3. 大秦帝国(五卷),孙皓晖/著 4易水,汪元量/著 5咏史,左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