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基础组合练 11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剽 悍 (pio) 语 塞 (s) 多 棱 镜 (ln) 不 着 边际 (zhu) B 矗 立 (ch) 角 斗 (ju) 配 给 制 (j) 公开 露 面 (lu) C 散 播 (sn) 拂 晓 (f) 一 溜 烟 (li) 相 机行事 (xin) D 说 服 (shu) 撷 取 (xi) 文 绉 绉 (zu) 消 弭 灾祸 (m) 答案 B 解析 A 项 “ 棱 ” 读 ln。 C 项 “ 拂 ” 读 f。 D 项 “ 绉 ” 读 zh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
2、的一项是 ( ) A这幢小楼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灵的庇护,才能历经沧桑,未跟别的楼舍同遭恶运。 B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震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的论调,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C爸爸妈妈,我所害怕的,不是严厉的呵责,也不是过于殷切的盼望,而是我跨出门槛时背上那灼灼的目光。 D在静寂的深夜,最宜听雨。只需依窗而坐,轻泯着清茶,偶尔,几点雨滴似乎不经意地敲落在窗棂上,瞬间飞散,消散于雨雾中,不见踪影。心儿也 倏尔一震,为那雨滴撞击玻璃的清脆。 答案 C 解析 A 项恶 厄。 B 项震 振。 D 项泯 抿。 3下列各句
3、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款送礼禁令让传统节日食品月饼纷纷回归本真味道,也让不少曾奔波于迎来送往、淹没在觥筹交错之中的人获得一份 清净 。 B因雨后路滑,他一起跑就滑倒了,但仍爬起来奋力追赶,最后把所有对手甩在后面,成为 后起之秀 ,夺得 3 000 米跑的第一名。 C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纵然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D乐伎 俑眉目刻画清晰,姿势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为那美妙音乐所陶醉,给人以 呼之欲出 的感觉。 答案 A 解析 A 项 “ 清净
4、 ” 指没有事物打扰,也指清澈。此处用的是前一种语意。 B 项望文生义。“ 后起之秀 ” 指后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C 项 “ 纵然 ”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 “ 即使 ” 。此处应为 “ 固然 ” 。 “ 固然 ”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也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D 项 “ 呼之欲出 ” 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 即将揭晓或出现。此处应为 “ 栩栩如生 ” 。 “ 栩栩如生 ” 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4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很多时候
5、,文化内蕴越深厚,人的气质越内敛,往往会褪尽绚烂春华,返璞归真。前不久故去的邵逸夫先生, _。从他的影视帝国,到遍布内地的 “ 逸夫楼 ” ,再到他一生拼搏中始终坚持不抽烟、不喝酒、不媚俗、不懈怠,天天都是黎明即起,深夜入眠,每天只睡 5 小时的奋发与勤谨,其气度所带给人们的魅力感受,又岂是那些炫富竞奢的土豪俗吏们所能比的? A是一个朴素、平实、 低调、清癯的商人,但其内里却藏着一个文化的大乾坤、大世界 B其内里藏着一个文化的大乾坤、大世界,是一个朴素、平实、低调、清癯的商人 C不仅是一个朴素、平实、低调、清癯的商人,同时是一个藏着文化大乾坤、大世界的学者 D虽然内里藏着一个文化的大乾坤、大世
6、界,却是一个朴素、平实、低调、清癯的商人 答案 A 解析 材料第一句是主旨句,讲的是人有内蕴,有气质,就会返璞归真。邵逸夫的事例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可知,横线处要强调他的内蕴和气质。从选项内容看, “ 朴素、平实、低调、清癯 ” 是邵逸夫的外在 表现, “ 藏着一个文化的大乾坤、大世界 ”则是其内蕴。所以应强调后者。能够鲜明表达这层意思的为 A 项。 二、名篇名句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 ) (1)曲肱而枕之, _。 _,于我如浮云。 (论语 ) (2)木直中绳, _, _。 (荀子 劝学 ) (3)新沐者必弹冠, _。 _,受物之汶汶者乎?
7、 (楚辞 渔父 ) (4)我闻琵琶已 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 _。 (白居易琵琶行 ) (5)此情无计可消除, _, _。 (李清照一剪梅 ) 答案 (1)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2) 以为轮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其曲中规 (3)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4)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5)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三、文言语句翻译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唐太宗叹曰: “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明兴替;以人为鉴,可明 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 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 天下之事,有善有
8、恶。 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 公卿之内,情有爱憎。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 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 (1)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译文: _ (2)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 译文: _ (3)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 译文: _ 答案 (1)现在魏徵逝世, (我的 )一面 (照得失的 )镜子失去了啊。 (2)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 (3)憎恨他的人只看到了他罪恶的地方,而喜爱着他的人只看到他善良的一面。 参考译文 唐太宗叹息
9、说: “ 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正确与错误。我经常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现在魏徵逝世, (我的 )一面 (照得失的 )镜子失去了啊。我最近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写了一半。那些可以认清的部分说: 天下的事情有好有坏。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王公大臣之间,难免有喜爱和憎恨的感情。憎恨他的人只看到了他罪 恶的地方,而喜爱着他的人只看到他善良的一面。爱憎之间,应该仔细谨慎。假如喜爱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 (那么国家就 )可以兴盛了。 文稿的大致内容就是这样。我总是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板上,知道可以进谏的一定要进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