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作文审题练 11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杨振宁与邓稼先既是安徽老乡,又是西南联大的同学,两人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感情。在科研事业上,两人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人生的道路上,两人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振宁留在国外,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选择回国,参加科学试验,成为 “ 两弹一星 ” 元勋。 对杨振宁和邓稼先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有什么思考?请做出你的评价。 注意 题目自拟。 不得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_ 审题提示 这道作文题目的立意较为明朗,可以将两人的人生选择比较后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认
2、同他们的人生选择,也可以不认同。若认同他们的人生选择,可从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都能做出巨大的贡献的角度进行写作;若不认同某一人的人生选择,则可从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导致某种道德的缺失的角度进行写作。 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立意时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来选择,要就事论事,对两个人的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 观点要鲜明,根据作文题目要求,要对人物选择进行评价,就必须观点鲜明。 具体论述时,要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性格、人生选择、时代环境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滴水最容易消失在哪里?一滴水最容易消失在大海里。同理,一粒沙最容易消失在沙漠里,一朵花最容易消失在花丛中
3、,一颗星最容易消失在星空中。而一个人也如同一滴水、一粒沙、一朵花、一颗星,最容易 “ 消失 ” 在自己的 “ 群 ” 里。 上面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在这一话题范围内,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 标题自拟。 不得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_ 审题提示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材料的关键词是 “ 消失 ” ,涉及的主要对象是个体与群体。从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样做 ” 三个角度思考,我们可追问:何谓 “ 个体消失 ” ?为什么个体会 “ 消失 ” 在群体中?如何对抗个体在群体中的 “ 消失 ” ?当我们把 “ 个体
4、消失 ” 理解为 “ 自我迷失 ” 或 “ 个性磨灭 ” 时,文章可从呼唤个 体的自立和主体精神的回归角度立意;而当我们把 “ 个体消失 ” 理解为 “ 融入群体 ” 或 “ 簇拥群体 ” 时,那么文章的立意可强调个体在平凡中创造精彩。因此,这则材料带有很强的思辨性,需要考生结合社会现实,选准一个角度,深入思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钱学森 钱学森年纪轻轻就成为世界著名大科学家冯 卡门最重视的学生。 1949 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美国政府为阻止钱学森回国,对其进行拘留、迫害,后经多方努力, 1955
5、 年,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了 自己的故乡。回国后,钱学森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 “ 中国航天之父 ”“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和 “ 火箭之王 ” 。 秦玥飞 秦玥飞,重庆人, 2011 年从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毕业。品学兼优的他,完全有机会在美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但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放弃了在美国谋职的机会。 2011 年通过严格考核,秦玥飞成为湖南 省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的村主任助理,是全国首位从世界名校毕业回国服务的大学生“ 村官 ” 。之后,他走村串户,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了解村民真实情 况,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