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文档编号:1615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专项限时练 11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用时: 35 分钟 满分: 36 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 分 ) 材料一: 有子曰: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语 学而 ) 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 (墨子 兼爱 ) (1)两则材料都谈到了 “ 孝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申明孝道并 指明其作用的句子是 “_

2、, _” 。 (2 分 ) 答案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简析儒家和墨家论述 “ 孝 ” 的角度的区别。 (4 分 ) 答: _ 答案 儒家:以孝悌作为 “ 仁 ” 的根本。儒家认为,一个人做到了孝悌,就很少犯上作乱,做到了孝悌,就是抓住了根本,孝悌是仁的根本。墨家:从兼爱开始论述 “ 孝 ” , 兼爱是根本。天下的人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如同爱自己,就不会出现 “ 不孝 ” ,更不会出现盗贼。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有人说: “ 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

3、确原则就会形成。孝悌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 材料二: 假若天下的人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王如同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子与臣下如同自己一样,怎么会做 出不慈爱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 分 )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 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

4、兵,推公法,而=【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 (韩非子 五蠹 ) (1)关于治国治民,孔子主 张 _,韩非子主张 _。 (2 分 ) 答案 德治 (或以德治国 ) 法治 (或以法治国 )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 (4 分 ) 答: _ 答案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用刑罚来整顿百姓,只能使他们免除罪过,而用道德和礼教来训导民众,民众不仅会有羞耻心,而且心悦诚服。这种以德治国的理念有其合理性,值得借鉴。韩非子继承和发 展了荀子的 “ 性恶论 ” 观点。认为 “ 人性恶 ”

5、,用情感道德教化是不可靠的,唯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约束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遵守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化,这种观念略显偏激,我们要辩证地继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皈依。 材料二: 现在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父母对他发怒,他并不悔改;乡邻们加以责备,他无动于衷;师长教导他,他也不改变。把父母的慈爱、乡邻的品德、师长的智慧,这三样美好的东西 同时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却始终不被触动,丝毫不改变。直到地方官吏拿着官府的武器,执行国家的法令,搜捕坏人的时候,他才害怕起来,改掉旧

6、习,变易恶行。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等到官府执行严厉的刑罚,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受到慈爱就骄横,见到威势就屈服。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 分 )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子 大略 ) 子墨子曰: “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 ”( 墨子 公孟 ) (1)上述两段文字都从 _(填成语 )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 分 ) (2)荀子与墨子的观点

7、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 (4 分 ) 答: _ 答案 (1)言行一致 (2)荀子对治国者的建议:一定要摒弃言善行恶的伪善者。 (或 “ 荀子是从用人的角度给 治国者提出建议的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墨子对治国者的要求:一个人言而不行,是不能治身,而不能治身也就不能治国。 (或 “ 墨子是从修身的角度给治国者提出建议的 ”) 参考译文 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至宝。嘴巴不善于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器物。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不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用具。嘴巴上说好听的,自己行动丑恶的则是国家的妖孽。治国的人敬重国家的至宝,爱惜国家的器物,使用国家的

8、用具,铲除国家的妖孽。 墨子说: “ 政务,口能称道,自身一定要实行它。现在你口能称道而自身却不能实行,这是你自身的矛盾。你 不能治理你的自身,哪里能治国家的政务?你姑且先防备你自身的矛盾吧。 ”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 分 ) 子夏问曰: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 子曰: “ 绘事后素。 ”曰: “ 礼后乎? ” 子曰: “ 起予者商 注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论语 ) 子曰: “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 论语 ) 注 “ 商 ” 即 “ 卜商 ” ,指子夏。 (1)分别指出上面两段文字对待学习的不同主张。 (2

9、分 ) 答: _ (2)结合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谈谈你对 “ 起予者商也 ” 的看法。 (4 分 ) 答: _ 答案 (1)前者体现了 “ 学思并重 ” 的主张,后者体现了 “ 以行促学 ” 的主张。 (2)子夏因诗 (艺术 )悟道 (事理 ),从浅近的事例发现深刻的道理,启发了孔子,这正符合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因此孔子说 “ 起予者商也 ” 。这种将学习与 思考、发现等相互结合,使教学相互促进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译文 子夏问道: “ 美丽的笑脸上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 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 ” 孔子说: “ 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画上画。 ”

10、 子夏说: “ 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 ” 孔子说: “ 启发我的是你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了。 ” 孔子说: “ 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把乐曲进行了整理订正,使雅颂各归适当的位置。 ”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 分 ) 子曰: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 里仁 ) 子曰: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论语 述而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子墨子曰: “ 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

11、(墨子 耕柱 )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 分 ) 答: _ (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 、墨子的义利观? (4 分 ) 答: _ 答案 (1)孔子不反对富贵,但强调义的重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墨子以利人、利民为义,主张义与利统一,义利并举。 (2)孔子的义利观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守法致富,在义与利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防止见义忘利,违法牟取暴利。墨子的义利观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它既肯定了 “ 利人 ” 为至善的标准,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又把 “ 义 ” 看成是达到 “ 利人 ”“ 利天下 ” 的手段。不能简单地重义轻利,也不要极端地追求功利。 参

12、考译文 孔子说: “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 孔子说: “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值得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那还是按我原来的意愿去干事。 ” 墨子说: “ 之所以贵重良宝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之所以贵重良宝的原因,是它们能利人民,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 分 ) 棘子成曰: “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 子贡曰: “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 鞟 犹犬羊之 鞟 。 ”( 论语 颜渊 ) “ 文灭质,博溺心 注 ,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 庄子 缮性 ) 注 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 (1)子贡和庄子对于 “ 文 ” 和 “ 质 ” 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 (2 分 ) 答: _ 答案 子贡认为 “ 文 ” 和 “ 质 ” 一样重要,庄子认为 “ 文 ” 会损害到 “ 质 ” 。 解析 辨析两段材料表达内容的异同,要注意把握每个语段的意思。第一则材料,主要讲了子贡对 “ 文 ”“ 质 ” 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专项限时练11传统文化经典阅.doc)为本站会员(mrli20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