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语分类选读 2021-02-19 论语论语分分类选读类选读 关于学关于学习习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 也,发愤忘
2、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 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13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 之犹贤乎已。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关于君子关于君子 子曰:“君子不器。”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及乐。贤哉,回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 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 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 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
4、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 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 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之未及之言,谓之燥;言及 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 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5、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 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 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 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张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 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 关于关于识识人人 1.3 子曰
6、:巧言令色,鲜矣仁。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音 y)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 忍也?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 (音屋)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 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8.4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 善。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 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7、也。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 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关于自己关于自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
8、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1.12 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 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过犹不及。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 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 也? 14
9、.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 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关于关于为为政政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19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公曰:善
10、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 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 以正,孰敢不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 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 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关于音关于音乐乐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20
11、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 至于斯也! 关于关于时间时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论语选读译选读译文文 关于学关于学习习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 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 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 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2、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 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 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 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 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
13、其他三个方面 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 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 道,如此而已。”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 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 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 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 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 想,结
14、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 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 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 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 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关于君子关于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 途)。”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
15、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 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 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 当,才是个君子。”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 己培养仁德。”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 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 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
16、宜了。这名怎么正 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 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 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 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 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 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 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 致,而不讲求协调。”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 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 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
17、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 困就无所不为了。”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 己。”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 私。”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 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 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 担心贫穷。”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 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 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 定。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 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
18、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 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 这是瞎子。”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 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 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 除贪得无厌。”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 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 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 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 偷盗。” 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 情能力不
19、够的人。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 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 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 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 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 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 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 他。” 关于关于识识人人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 心
20、就很少了。”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 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 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 来呢?”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 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 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 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 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 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
21、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 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曾子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 说的话是善意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 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 么可以敬畏的了。”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 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 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 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 他。” 孔
22、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 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 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 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 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 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关于自己关于自己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 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
23、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 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 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 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 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 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 规矩。”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 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 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孔子说:“吃
24、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 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 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 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 马的情况怎么样。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 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 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 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
25、于礼的 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 弟呢?”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 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 事。”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 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 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 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 人。”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
26、情不忍耐,就 会败坏大事情。”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关于关于为为政政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 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 围。” 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 君主。 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 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 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 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 子
27、,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 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 食,我能吃得上吗?”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 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 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 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 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 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 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
28、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 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 做不成大事。”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 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 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关于音关于音乐乐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 是思想纯正。”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 伤。”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 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 差一些。”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 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29、” 关于关于时间时间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 夜地向前流去。” 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 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尼山的月光再读孔子 2014-9-29 9 月 28 日,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 诞辰 2562 周年纪念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崇德尚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儒家思想超越时 空,滋养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拓 立者,虽述而不作,但数千年来的岁月流转未曾模糊他思想 的光芒,反而一次次赋予他新的时代生命。孔子何以如是? 孟子尝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 翻查中国
30、历史地图集,大致可见孔子所见的“天下”方圆 几何;我们阅读经典,大致可知那天下包容争鸣百家。孔子 思想何以冲破历史之局限与众声之藩篱,直达今日与未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尼山静卧在山东曲阜城外约 30 公里处,朴素得像真理一 样。虽然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高不过 340 多米,却是 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观的制高点。因为尼山,诞生了孔 子。 尼山脚下,默默地淌着古老的泗水。波澜不兴,却声震长 河,因为孔子的临川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古希 腊先哲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深 邃,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学的波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孔子选择了这片神山圣水。 孔子生
31、活在公元前 551 年前 479 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 古代,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 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有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 奉了无数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 官祖,历代帝王师”。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有一种存在,叫隽永。譬如,尼山冬夜的月光。 穿越 2560 年风云的华光,如浴如洗,纤尘不染,圣洁、 高贵地悬在我的额顶,宁静而温婉。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孔子如月,辉映中华民族思想的耿耿长河 孔子是为思想而生的。 他建筑了一座思想的宫殿,嵯峨雄伟,金碧辉煌,政治 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民族学、教育学、心
32、理学、史 学、美学、伦理学、语言学、档案学、艺术学、军事学、医 学等多门学问蕴涵其间,思维廊腰缦回,灵感流光溢彩。他 以仁、义、礼、智、信为基,忠、德、宽、恕、勇为栋,以 孝、廉、恭、俭、敏为梁,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檩, 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椽,以畏天 命、明天理、敬天道为脊,高耸起中华民族最初的人文精神 大厦。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孔子的微 博,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 2000 余年,百读不 厌,百思不尽。 譬如,治政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第一块基石,儒家文 明的第一个原点。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者说,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有奋斗才会有收获;对成
33、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当政 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君子说,“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普通人说,要恭敬、宽 厚、诚信、积极、恩惠。以仁生义,由仁及德,孔子推崇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既敦促当政者“身 正”,又教化民众向善去恶、尊德守法。孔子的仁政、德政 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 譬如,民本思想。孔子“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君以 民存,亦以民亡”的“君民观”,既是对上古民本思潮的继承, 也是对奴隶社会以来君本思想的批判,开启了“君轻民贵”思 想的先河,代表那个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孔子从尚 书中整理出“民为邦
34、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对今天以人为 本的执政思想起到奠基性作用和历史性贡献。 譬如,教育思想。以道育人、以德化人、以术授人,是孔 子教育思想的三个层次。他设坛开讲、诲人不倦,让社会走 向有序;他注重对人心性、品格的培育,试图把仁、义、 道、德等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搭建精神的庄 园;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 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 的砖缝;他主张“师道尊严”,试图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 文明的曙色。 孔子是为政治而生的。 从思想者走向实践者、从政治家走向思想家,他是有抱负 的文化人、有思想的官员。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为统治阶级 服务
35、的,他的国家观、社会观、人民观建立在国富民强、长 治久安的目标基础上。春秋以降的 400 多位帝王,大多是孔 子思想的践行者和注释者,得之者治,不得者乱。 秦始皇打天下、得天下的战略思想是成功的,但守天下、 治天下的指导思想是失败的。“焚书坑儒”至少暴露了他不懂 得如何用道德教化而非暴力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埋下祸根, 二世而亡。 刘邦不同。这位汉高祖一开始也是有打江山之勇、无坐江 山之策,不好读书,怠慢仕儒。但他有两位儒生幕僚,一位 是陆贾,一位是叔孙通。陆贾经常借念书给皇帝听的机会, 灌输应以秦为鉴,以儒安邦。被洗脑的刘邦终于若有所悟, 让陆贾撰写秦始皇之得失的文章读给他听。叔孙通则负责用 儒
36、家礼仪规范朝廷百官,如此这般地训练出了一个等级森 严、秩序井然的大汉朝廷。公元前 195 年,刘邦专门到曲 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两个儒生,改 变了一个皇帝。 而汉武帝更不同。公元前 136 年,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用儒学思想统治民心,缓和 了阶级矛盾,推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汉武帝深知,以一种 先进的价值观统领四分五裂的社会何其重要!他是孔子思想 的成功践行者,是第一个使儒家学说登上中国古代思想史顶 峰的帝王。一个大儒,帮扶了一个朝代。大汉王朝前后历时 长达 420 年之久,与孔子思想垫底不无关系,此所谓“秦行霸 道而亡,汉行王道而兴”。 孔子
37、是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缔造者。他的政治主 张、国家政策、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社会理论、道德倡 议,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锤炼出讲仁爱、重民 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特质,以强大的内 聚力、稳固性和认同感,奠定了中华文化最初的基因,引领 了中华民族最早的梦想。孔子,是雄踞古代中国思想皇宫的 帝王。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孔子如月,辉映中华 民族思想的耿耿长河。 月在月光中走 风在风天里行 孔子如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 孔子是一位勤勉而孤独的摆渡人。 他奔忙于两个社会之间。奴隶社会寿终正寝、封建社 会方兴未艾,孔子见证了新旧制度的更替。旧有的被摧毁, 新生的还稚
38、嫩;传统的被解构,重构的没认同,生产关系不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破船载酒泛 中流,试图借回周礼以整饬社会,用儒家思想推动腐朽不堪 的统治机器。但他像古希腊神话里那位徒劳而疲惫的西绪福 斯,又像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那位满脑子理想、持长矛 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他的渡船上,没有乘客。 他尴尬于两个阶级之间。孔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发言 人、封建统治的维护者,又是没落贵族的代言人、平民百姓 的接访者。他有“内圣外王”的境界,既想读圣贤之书,又想 操统驭之术。他从“重民”“安民”“富民”“教民”“为民”“爱民” 出发,主张宽政于民、德政于民、仁政于民、藏富于民、施 教于民,但统治者
39、责怪他偏袒贱民,老百姓奚落他是丧家之 犬,两边都不让他的船靠岸。 他踌躇于两个角色之间。作为思想家,注定是先行 者,也是孤独者;作为政治家,必然在现实的泥淖中挣扎。 白天上朝满眼污秽一身脏臭,晚上回家沐浴焚香读书沉思, 孔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凡人与圣人之间奔突,窘迫而痛 苦。把正确的思想建立在不适宜的年代,把远大的抱负寄望 于不值得的君王,是孔子的失误。但无可逃脱、无法选择, 他的漏船找不到系缆桩。 尼采说:“我的时间尚未来到,有些人要在死后诞生。”孔 子何尝不是这样! 纵然如是,孔子仍然是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耸立在中国 历史如铁的长风中。 他是一个理想坚定忠于使命的人。孔子官拜鲁国司 空、大
40、司寇,辅佐过多国君主,有机会部分地施展他的理 想。他居庙堂则爱其民,处荒野则忧其君,忠君当尽职尽 责,爱民则尽心尽力。他忠于政治使命、文化使命,表现出 优秀的政治品格、高尚的家国情怀和积极的文化担当。他在 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旧窠新巢中,顽强地张扬个体的价 值,兑现着对国家的诺言、社会的关切,对君王的忠诚、苍 生的体恤。孔子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亡父、少年丧母,晚年 失妻丧子,生活清贫,颠沛流离。既受过座上宾的礼遇,也 有过丧家犬的狼狈,吃闭门羹、受冤枉气、遭误抓错打,被 撵得到处跑,被骂得满心伤;君王的将信将疑、半用半弃、 若即若离让孔子尴尬,同僚的排挤、陷害、嫉妒、诽谤让孔 子愤懑。但是人生目
41、标一旦确定,便如日月经天,前行不 辍,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坚韧,独守心中的 理想与责任。公元前 484 年,已是 68 岁老人的孔子结束长达 14 年的流浪生活回到鲁国,想辅佐君王但忠谏屡不被纳,受 尊而不被用。即便这样,孔子以古稀之年转向研磨古籍经 典,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 将至”,连编系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多回。这需要怎样的意 志! 他是一个人格高贵道德完美的人。思想的圣洁源自灵 魂的高洁,思想的力量基于道德的力量。孔子从尚书中 提炼出为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 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选择就是态度, 关注
42、就是肯定。他主张做人讲诚信、守规矩、有约束、怀仁 爱;他尊重劳动,崇尚勤俭,反对淫逸,主张克勤于邦、克 俭于家;他确立自重自律自警自强的君子品格,赞赏舍生取 义、杀身成仁的义利观,为天下人标出了道义的制高点和欲 望的底线;他宁受劳顿之苦,决不苟且偷生,想借力济世, 但不攀龙附凤、摧眉折腰;他意趣高洁,欣赏“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道德境界;他是有七情六欲、喜怒 哀乐的普通人,温和、良善、恭敬、检点、谦让使他德馨飘 远,四海弥漫。无怪乎司马迁顿笔发出“高山仰止可谓至 圣”的千古一叹。 他是一个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春秋乱世,注定要 诞生英雄人物。谁能够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谁就能成为伟
43、大 的思想家,谁能够把握社会的运动规律谁就能成为伟大的政 治家。社会变革纷繁复杂,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现实对理论 发出了呼唤。从真经中发现真理,在理论中构建理想,孔子 孜孜以求。他捕捉到“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火花,用以点 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在君权神授的春秋时期是需要勇气 的。他本不是守旧之人,他的“川上曰”是运动的观点、发展 的思维。他的旧识新解、旧闻新知、旧说新语,他的真知灼 见、新知新见,既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又融会贯通、能学 管用。他的“温故而知新”倡导知识的更新,更包括对思想与 实践的创新。他创立的开放式学术体系,为中华文化的吐故 纳新、绵延不绝奠定先天的品质。 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
44、实践的人。孔子是老师的老 师,更是学生的学生。他初学周朝礼仪,遵从鲁国礼乐,苦 读上古经典,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融汇 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知识。孔子学而有道,概括出“好学、擅 学、博学、为学、倡学”的方法论;主张“学而时习之”“教学 相长”“见贤思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观。他拜圣者为 师,向能者学艺,先后向师襄学抚琴,向剡子学为官,向老 子学周礼,向苌弘学音乐,在齐国学习古典乐舞韶而“三 月不知肉味”。他向贤达学习,也向基层学习,周游四方的经 历就是深入实际、贴近生活、走进民众的过程。他不是“两耳 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
45、贤书”的“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 分”的“呆子”。公元前 500 年鲁齐两国的夹谷会盟,正是因为 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预判,才挫败了齐国的阴谋。孔 子重实践、讲习行,重实干、不空谈,走出了中国古代知识 分子知行合一的成长之路。 月在月光中走,风在风天里行。孔子如月,是中华民族的 精神之光。 习近平超常规纪念孔子的讲话 2014-9-25 16:41:57 9 月 24 日,孔子 2565 年诞辰前夕,人民大会堂。不少研 究儒家的学者风尘仆仆赶来,找位置,落座,相互交流 他们是来参加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 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的。直到主持人宣布议程,人 们才惊
46、奇地发现,大会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国家 主席习近平。 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 话,尚属首次。不久前,课本中拿掉古诗词,习近平批评为 “去中国化”,而且在出访的万米高空,还不忘重申把优秀传 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今天,习近平高调纪念孔子诞辰,其 实是再次为传统文化“撑腰”。为何如此重视孔子、重视传 统?其中大有深意存焉。 附附:习习近平在近平在纪纪念孔子念孔子诞诞辰辰 2565 周年国周年国际际学学术术研研讨讨会会暨暨国国际际 儒学儒学联联合会第五届会合会第五届会员员大会开幕会上的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讲话 (2014 年 9 月 24 日)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
47、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 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 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这次会议 是国际儒学界和国际学术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谨对会议 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 迎! 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现了关注 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 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 康的两大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 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 在安康的环境之中,
48、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然而,现实 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 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 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 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想到这些不幸的人们,我们心中充 满了同情和责任。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 希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 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 理念。今年 3 月,我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其大楼前 的石碑上用多种文字镌刻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 句话是:“战争起
49、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 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认为,在人们心中 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 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 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 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 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 人民遭受了前所
50、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境地。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就付出了 3500 万 人伤亡的沉重代价。近代以后经历了长期苦难的中国人民最 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中国人民深知,和平 对人类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没有阳光和空气,万物就 不能生存生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 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 熬的人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 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 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